APP下载

新时期高职教师创新能力提升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2020-01-09同利平关佳音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院校高职

王 旭 同利平 关佳音

(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1)

2019 年9 月,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创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全面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高职教师在培养高质量高技能人才方面的创新引领作用将愈加凸显。因此,提升高职教师的创新能力能够为培养高职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奠定师资基础。

一、高职教师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

(一)教学创新能力

高职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主要表现为三方面:一是对所处行业发展变化的洞察力,即密切关注本专业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需求的发展变化,能够将行业最新需求融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做到真正的产教融合;二是对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创造力,即根据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模式,引入信息化教学手段,实现数字化、智能化教学,尤其是在疫情等特殊情况下,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有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三是对自身知识和技能的创新力,即紧跟时代发展,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同时多与年轻教师交流,更新思想观念与教学理念,提高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做服务社会的合格教育者。

(二)科研创新能力

高职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主要表现为四方面:一是提出问题的能力,即在充分学习、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积累,探求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二是开拓创新能力,即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严密的技术路线以及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研究、实验的创造能力;三是组织协调能力,即在涉及跨学科、跨领域、跨部门的科研团队中,能够充分调动各个成员的积极性、发挥各自的研究特长,合理分工,高效完成科研任务的能力;四是文字表达能力,即通过撰写研究报告和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更好地传播和推广科研成果的能力[1]。

二、当前高职教师创新能力提升面临的困境

(一)教师自身层面

一是创新意识淡薄。受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影响,高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需求,造成高职教师往往依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主导课堂,未能根据学生的成长特点和求知需求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创新意识淡薄、创新动力不足[2]。

二是创新技能欠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家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但当前的高技能师资水平还无法与之相匹配,包括高职教师需要掌握的创新技能以及通过创新技能实现现代化教学的技术手段等都难以达到行业发展要求。另外,高职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目前的高职教学课堂仍然以理论教学为主导,教师探索新技能应用的实践教学驱动力仍然不足,无法满足国家对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二)外部环境层面

一是教学管理制度制约。高职院校大部分教学组织结构相互独立,高职教师在各自所在的系部或教研室等教学组织内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很少参与其他教学组织的教研活动,无法接触跨学科、跨领域的新知识、新技能,无法形成知识创新、教学创新的合力,导致高职教师的创新视野和思路比较狭窄。另外,高职院校为实现教学管理的便利性,对教学程序、课堂规范等实行标准化、制度化管理,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师创新理念、创新方法的实施。

二是创新激励机制缺位。尽管各级政府为支持高职教育发展出台了各种保障和激励措施,但针对教师创新能力提升的激励政策却并不多,而且散落在其他制度文件中,未能形成专门的制度体系。另外,在经费紧张的条件下,高职院校无法对教师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给予足够支持,一些用于提高教师创新水平的新兴技术设备和先进软件设施难以配备到位,间接影响了教师创新项目的实施。

三、提升高职教师创新能力的对策

(一)教学创新能力方面

首先,切实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强化教师在高职教育活动中的中心地位,通过政府整体战略规划和配套政策对高职教师教学创新进行宏观引领。一是建立多样化的政策扶持体系,在政策、资金以及制度建设上给予教学创新全方位的支持与扶持;二是加强教学创新理论与经验交流,通过组织广大高职教师参加教学创新经验交流会、座谈会和调研活动,分享、总结、推广先进的教学创新经验[3]。

其次,积极发挥院校推动作用。一是改善教师工作条件,提高教师工作待遇,这是激发教师创新教学的物质基础。设立以教学绩效为导向的考核分配机制,体现多教多得,优绩优酬,激励教师将工作重心放在教学上,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二是优化教学管理制度,强化学生实践实训能力,使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知识分享能力成为教师教学创新的源泉。同时,赋予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自由权,通过开设教学实验班、设立创新实践基地、增加教师培训交流机会等方式为教师营造宽松、自由的创新环境,促进校内外相同学科与交叉学科的信息交流与共享。三是加强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制定教师创新发展规划,通过设定具体目标与考核方法,督促教师通过教学反思与诊改,不断完善教学方法。高职院校应根据教学创新发展规律设计有针对性的培训项目,将教学创新理论与技能培训纳入教师职前培训和在职培训,同时积极发挥教学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使其他教师在学校政策环境与优秀同行的带动下,不断增强创新责任意识,形成创新行动自觉。

再次,大力推动校企合作。通过院校和企业的资源共享,形成互兼互聘的多样化师资培养模式。院校定期派送骨干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实训,一方面更好地熟悉企业工艺流程与运作机制,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与学生岗位就业能力;另一方面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服务,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企业激励高技能人才走进高职院校,形成数量合适、专业性强且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学科建设的专业性和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在此基础上,校企双方形成互利互惠、相互支持的合作关系。

最后,提升教师教学创新行动自觉。教学创新主要体现为内容创新和方法创新。在内容方面,高职教师必须密切关注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与适用性,将所在学科的前沿领域与最新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所学的知识不会落后于时代发展与行业需求。在方法方面,高职教师应摒弃传统教学活动中 “一言堂” 的单向知识灌输模式,通过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增强课堂教学互动性,培养学生形成创新思维与批判性思维。

(二)科研创新能力方面

首先,营造创新的学术环境。高职院校应为教师科研创新提供一个多学科交叉、开放共享、良性竞争的学术环境。鼓励团队协作,提倡集体公关,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科研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让教师在交流学习中碰撞出科研创新的火花,通过展示优秀教师的科研成果,带动更多教师补短板、找差距,激发其奋力追赶、创先争优的创新斗志[4]。

其次,鼓励学科交叉与科技创新。在优势学科领域,培养和稳定一支科研创新队伍,强化基础研究,推动源头创新,争取国家重大科研立项。在组织申报时,应充分挖掘校内各学科的优势人才、设备和信息资源,做好校内协调,努力促成多方合作、跨学科申报,提升院校整体科研创新能力。探索建立政企校协同开放的科研创新平台,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协同创新机制,通过强强联合争取产出一批具有标志性、突破性的重要科研成果,提升院校在国家科研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此外,高职院校还要在科技奖励、职称晋升等方面加以引导,鼓励教师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实现教师科研能力与院校科研水平的双提升。

再次,推动教师科研成果转化。对内,通过优化科技管理流程,将科研成果的使用和转化权利下放给主创教师,充分调动教师从事科研、转化成果的积极性。立足优势学科,加强跨学科的协同创新、联合攻关,促进院校科研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提升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对外,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针对行业发展重大问题和热点话题开展专题研究,汇聚政府、行业、企业、院校、研究机构的精英人才,建设一批跨学科、跨院校的高水平智库专家团队,通过示范引领与项目带动,提高院校自身师资队伍的科研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院校高职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