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语教学信息化环境下高职英语教师角色转换的策略

2020-01-09陈颖宇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外语信息化

陈颖宇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 张家港办学点,江苏 张家港 215600)

一、研究背景

经济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时代的来临,让教育面临着巨大变革。2014 年,教育部办公厅在《2014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中指出:“围绕解决教育改革发展重大问题,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根据教育规划纲要和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确定的‘三通两平台’重点工作部署,狠抓工作落实,使教育信息化在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取得明显成效。” 文件还指出,要 “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探索建立推动职业教育数字教育资源持续开发应用的新机制”。这既为职业教育的改革指明了发展方向,又表明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趋势。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了外语教学信息化的建设,也要求外语教师改变对传统的职业生存、角色与责任的认识和实践,探索有特色的信息化教学模式。

二、对外语教学信息化的认识

当今时代,信息的获取和更新更为便捷,笔记本、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普遍使用,使得知识的获取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移动式学习、碎片式学习更加符合现代快节奏高效率的社会环境。“互联网+ 教育” 凸显了教育信息化在现代教育教学中的支撑引领作用,使信息化建设成为教育质量提升的有效途径。如今,很多高职院校积极投入信息化建设,建成了很多优质的数字教学资源共建基地,以及多媒体课件共享平台、电子图书资源共享平台、示范课共享平台等,在外语教学的创新实践和研究中不断探索。外语教学信息化不仅指多媒体、数据库和网络平台等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渗透和应用,而且指这些信息技术所引发的教学理念、教育模式、学习方式等各方面的变化,以及外语教师所面临的一系列挑战。

(一)信息化促使外语课堂的变革

信息化对教育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也给外语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此背景下,各种信息化技术被引入传统外语课堂,信息技术同外语教育深度融合,促进了课堂教学的不断革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甚至是线上教学逐渐取代单一的线下课堂,教学组织方式更加丰富,突破了传统课堂的局限性,取得了新成效。

(二)信息化改变外语教师的教学理念

信息化教学环境为课堂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全方位的交互形式,它能够创设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帮助教师实现丰富的教学设计,改变学生传统的被动学习方式,为形成师生互动的教学局面创造条件。外语教师需要更新教学理念,以更前沿的视野来进行教学实践研究,让外语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信息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高职学生在学习上存在一定惰性,但高职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还是比较善于接受新鲜事物的。信息技术有助于丰富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时能 “乐在其中”,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应用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从而使之实现有效的自主学习。

三、高职英语教师角色转换策略

外语教学信息化环境下,教师要找准自己的定位,使自己的角色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以更前沿的视野和更开阔的思路做好教师的角色转换,从而符合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在以多种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支撑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应 “以现代教学和学习理论为指导,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多元化的信息资源以及开放的网络资源和网络交互技术,处理好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的关系”[1]。信息化使得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创新变得现实和可行,但也使得教师面临巨大挑战。教师需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改变传统的教师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和课堂活动的控制者转变为学习资源的开发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学习过程的评价者,使自己的角色更符合现代教育的需求。

(一)精心选择,做好学习资源的开发者

信息化时代,现实世界中有很多可被利用的资源,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网络环境、社会资源、实践活动资源等,多渠道、多种方法去开发和本课程相关的资源。在学习资源的开发中,也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选择的材料要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学生由课程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探究者,最终达成有效学习的目的。

教师可以基于单元主题在网络上寻找相关的背景知识和学习材料。在海量的学习资源中,挑选有价值、有意义的内容,同时注重材料选择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向学生推广比较好的英语学习软件和英语学习网站,教师还可以积极开发各类学习资源,如参与精品课程建设以及开发各类校本教材、实训手册、实践项目,这些都能有效丰富课程学习资源,让学习能力水平不同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提高英语学习的主动性。此外,教师还可以参与开发智慧学习平台,充分发挥技术的优势,有效实施信息化、个性化、规模化的教学活动。

(二)用心设计,做好课堂教学的组织者

当外语教学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时,教学的成败便取决于设计[2]。教师只有基于教学对象和教学资源进行精心设计,才能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外语信息化环境下,教师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全方位的交互形式,比传统的教学环境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对学习资源进行开发之后,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设计,强调知识传递,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好教与学,组织好各类教学活动。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把握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进度,并且根据不同的学习情况适时进行调整,确保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保证课堂教学运行状态良好。

(三)科学管理,做好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将有利于创设各类学习情境。学生可以通过各类小组协作等新型学习方式,主动探索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有的学生碰到困难可能会迷惘、退缩,会失去热情,缺乏信心,那么,教师就要充分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

在学习活动开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投入活动,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决定处理方式,小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大问题帮助学生出谋划策,以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式,让学生努力探究,创造各种互动,使学生获取必要的语言技巧。这样的学习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既使学生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他们耐心、自信、协作等良好品质和素养。

(四)认真监控,做好学习过程的评价者

传统的课堂里,教师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及时反馈和有效评价,往往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只注重结果,忽略过程的评价,不利于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无法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跟踪和引导,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难以发挥,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也难以培养。”[3]信息化课堂上,学生可以利用平板电脑进行答题和测验,教师可以轻松地了解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并及时地进行点评。语言教学数字化智能软件可以反映各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表现情况,生成各类图表,教师可以借助这些表格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教师还可以通过智能化学习平台生成的大数据开展学情分析和效果评估,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掌握水平以及发展潜能等进行全面评价,更为有效地监测学生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以后的教学实施提供科学的理论分析与指导。

(五)以学生为本,做好学生的导师

教育始终是 “以学生为本”,在信息化时代更要以学生为中心,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自我实现”。在外语教学中,从教学方案的设计到教学模式的选择,都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建议。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教师要做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知识学习和能力发展相统一。选择教学资源和信息手段之前,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兴趣、知识储备等情况,避免产生学习焦虑。在信息化教学实施过程中,密切关注学生的适应程度、学习态度和学习质量,关注 “人- 机” 关系的效能及其对“人- 人” 关系的影响。同时,适时听取学生的课堂学习反馈,并及时做出有益的调整。

结语

信息技术为高职外语教学和教师角色的提升提供了广阔空间,它所带来的教学手段的变化已成为外语教育现代化的突破口。外语教师应紧跟 “互联网+ 教育” 时代的新形势发展,勇敢迎接挑战,努力做好角色转换,将信息化教学整合到课程教学中,促进教学模式的根本变革,从而实现外语教学的最优化。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外语信息化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论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与应用实践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