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影《少年的你》美学特征
2020-01-09马圆圆
■马圆圆
(西南民族大学,四川 成都 610041)
《少年的你》是以高三生活为叙事背景,主要讲述了出生在底层家庭的陈念作为班里的优等生,渴望凭着高考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当她的好友因为遭受校园欺凌意外跳楼自杀时,陈念也被卷入其中。同时,她也遭受到同班同学魏莱的欺凌,这时一个混迹社会的少年突然闯入她的世界,让陈念原本平静而紧张的高三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影片运用了大量的二元对立冲突,如:电影中魏莱的欺凌和魏莱的死亡;陈念和小北截然不同的生活到情感火花的点燃等,展现了整部影片的两个主要叙事主题:欺凌与救赎。电影镜头下的画面、语言、色彩相互碰撞、印衬,揭示了校园欺凌下一群少年站在道德边缘时懵懂无知,激起社会群体精神共鸣。引导成年人去反思人与世界、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相互的矛盾关系,重审社会人文情怀关照,给予观众新的启迪。
一、镜头下的冲突美学
在《少年的你》这部影片中,主要采用人物冲突激发观众与影片的精神共鸣,暴露当下校园欺凌的社会问题,凸显出成年人与少年之间的情感碰撞,来表达深邃且尖锐的现实主题。影片的情节设置打破了观众对于善、恶、是、非的道德评价标准,每一个角色都有其丰富的多面性[2]。胡小碟和魏莱的冲突作为导火线,使一群少年逐渐被卷入其中,并由此展开了三个主要冲突:陈念和魏莱的冲突、陈念和小北的冲突、魏莱和小北的冲突。沉闷的高考下压抑的群体情感和对这种氛围宣泄的冲突背景奠定了整部影片极具压迫感的现实低沉的走向。陈念和魏莱的冲突代表着看似洋溢着生机和活力的校园下,实则有其难以根除的阴暗一面,这就是校园凌霸。陈念所遭受的语言暴力、人身攻击,甚至在被拍摄裸照等侮辱时,她默默地承受了这一切,电影没有刺耳的尖叫声,但用无声的昏暗画面放大了主人公的痛苦,同时放大了观众内心正在撕裂的情绪。在强烈的视觉冲突下,人物的冷漠感和无助感加重了观众对电影的代入感,去真实感受冰冷冷的痛苦。小北和魏莱的冲突是具有双重性的,一方面表现了不学无术的小北其实充满了善良和温暖以及对陈念单纯的感情,这种感情是纯粹的、是充满希望的;而另外一方面则加快了陈念和魏莱的冲突,陈念试图躲避暴力反而适得其反,在反暴力的失手中杀死魏莱,小北为了帮助陈念自导自演了一场杀人现场,高潮中接连不断的冲突层层相扣,时刻让观众神经紧绷,陈念的失手并没有让观众心中那块为陈念出气的石头落下,反而带给了观众意料之外的震撼,即小北的出面挡罪。击中神经的冲突促使观众从被表面掩盖的美好中真实地清醒过来。正义的警察介入到真相调查中,加快了冲突的爆发,小北希望陈念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坚持要背下罪名。陈念在梦想和小北之间犹豫不决,最终她对小北的情感使警察一计戳破,真相和正义都不会迟到。在这场冲突中看似还是一群少年们并不懂得法律和成年人的游戏规则,站在道德边缘,用自己最单纯的想法背负着他们这个年纪不该承受的黑暗与逼仄,实则他们在冲突中带着“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的信念一起走出了困境,获得新的自由和重生。电影以主要人物冲突为主线,将其他人物冲突作为辅助凸显电影主题。父母与几个少年之间的冲突是激化问题的原因之一,遭到父母抛弃是小北处于困境的根源,陈念的妈妈由于卖假货逃跑在外使自卑的陈念默默承受着欺凌,而魏莱的父母就像她的名字一样充满希望,使生活在有钱牢笼里的她用极端的方式想要摆脱父母的枷锁。多个小矛盾的穿插突出社会对少年们的关怀缺失,而校园欺凌的“恶”之源到底来自哪里,问题是否先出在了成年人的身上?
二、镜头下的真实呈现
电影故事一般是由时间铺陈的许多场景构建起来的,电影场景的展现并非像戏剧舞台一样一览无余,通常是由多个镜头组借建构,用各种景别有意图地排列从而达到叙事的目的,表达创作者想带给观众所看到的[3]。其中,特写是景别中最能强烈表达创作者的试点与观点,强调故事主题。电影《少年的你》开场即以男女主人公“陈念”和“小北”两个面部微笑大特写相互重叠切换向观众直接强调了电影的叙事中心,阳光下面部微笑表情的放大拉近了观众和电影的距离,为接下来低沉压抑的感情基调做了铺垫。并且对男女主人公的特写贯穿了整部影片,将人物的面部表情、情绪变化,以及展露在脸上细腻的内心情感用特写的镜头全部展现了出来。陈念遭受校园暴力时,她努力忍住痛苦的无助情绪在特写下放大,将观众快速地带入角色中,这让观众不仅以旁观者的身份观看,而且更多的是需要在视觉冲击下情感共鸣的真实性,深入人心最柔软的地方,强调社会问题不仅需要得到关注,更多需要问题得到解决。小北和陈念被抓进去分别接受审讯,来回切换人物的镜头都是用特写完成,小北对警察的掩饰和激动、狰狞的面目从侧面兑现了对陈念“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的承诺。他们虽然在不同的空间里,但彼此的信任已经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特写镜头伴随着节奏的快速切换,刺激观众神经,强调了人物冲突的尖锐性,激发和唤醒人性内心深处的博爱。电影选址在重庆,在全景拍摄这个被绿山环绕的山城时用了晃动的手持镜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影片压抑、冷冽、窘迫的氛围环境,以及人物情绪的复杂和纠结。用各种景别的拍摄凸显其代表的象征意义,藏在山脚下的小北家,躲在小巷里的陈念家,小北和陈念逃不出的生活困境就像这被环绕的山城一样,难以逃离。创作者几次用到了以“上帝的视角”进行俯拍,象征着社会问题的出现并没有引起重视,只是引起了一群冷漠看客,同时敲打着观众内心的人文情怀。影片中两次运用“黄土地”构图进行俯拍,一次是开头小北被打后,小北只有四分之一的画面;另一次是两个警察在楼梯口谈话,楼梯占满了四分之三画面。两个人物边缘化的拍摄前后相互呼应,强调了现实对陈念和小北的压迫,两个少年束手无策,难以从中摆脱。镜头下的人物直击观众,引起极强的心理震撼美,聆听被暴力少年无声的控诉,敲打着成年人的心灵,他们需要获得社会的关注和保护!
三、镜头下的色彩美学
人在面对色彩刺激时更多表现为被动接受影响和直接鲜明的情绪体验,色彩美能将画面和观众连接起来,带给观众感觉体验。《少年的你》中大量使用色彩对比既增加凝重的气氛又影响着观众的情感体验。在这种鲜明的色彩较量中,观众会更相信自己的直接感受,使影片更能直击心灵,带动情绪反应。黑夜里一束温暖的灯光无数次照亮两个少年,原本代表着热情、喜悦、放松的颜色和黑夜形成强烈的反差,在这种锐利的光影下表现了人物与生活的距离感。魏莱在接受审讯时,刺眼的聚光灯展现出魏莱阴冷的坏和她外表的形象形成的鲜明反差就像黑夜里光,刺眼又令人嘲讽,这多么像极了现实的“看客”,表面文质彬彬,实际是冷漠的“看客”。影片里校园和校服用了清一色的蓝色,蓝色在冷色调中代表着乌托邦式的渴望、冷静、忧郁等象征。在这里面对应试教育的高考背景,蓝色烘托了冷漠的氛围下陈念对摆脱命运的信念和执着,与现实格格不入的距离感,不断提醒观众她是孤独的、她是无力的。电影开场和结尾都主要运用了充满博爱的阳光色,这种温暖的色调先将观众引进凝重的情节里,最后再用宁静温暖的阳光指引观众相信未来是美好的,一切终将阳光灿烂。
四、蒙太奇手法
“蒙太奇剪辑”对打破时空通过建立一种更加主观的时空关系来传达创作者情感诉求。《少年的你》运用蒙太奇叙事手法,使影片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激起观众对人物发展的好奇。影片中多次使用类比蒙太奇,小北在打架时的另外一个空间是陈念正在高考宣誓,他们看似毫无关联,实际两个人都在为各自的命运现状疯狂挣扎着,同为社会黑暗下两个同病相怜的少年。这种剪辑让观众将注意力紧密保持在影片节奏中,让观众大量接受信息,引发审美共情。在影片中同时审讯陈念和小北的情节里,大量运用蒙太奇混剪镜头,镜头从封闭式全景开始到近景,最后再以特写镜头相互切换,环境压迫感的层层递进逐渐将观众引领到画面里,观众情绪紧张感也随着放大的人物特写越来越快,在面对制度的不完善和残酷的现实,两个相依为命的少年应该怎么办呢?一次又一次地激起观众的深思,这种赤裸裸的揭露不断向观众传递着社会问题的关注需要获得解决。
五、结语
鲁迅曾说过“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影片在现实主义的大量矛盾冲突中不断反映出赤裸裸的残酷现实,唤起人们的人文关怀。《少年的你》用细节深层刻画了饱满的人物形象,增强观众审美情感的延伸。整部电影都在跌宕起伏中牵动着观众的情绪,结合视听表达将电影里的人和电影外的人互动起来,使电影在疼痛中走向高潮、走向落幕,但引发的社会反思才刚刚拉开序幕。我们只有正视社会问题,这撕裂开的悲剧才真有价值,向往的美好未来才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