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动儿童社会融入与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2020-01-09陈晓东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社会工作者流动社区

■陈晓东,李 娜

(沈阳化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辽宁 沈阳 100142)

一、研究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经济获得强大动力,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就业发展机遇,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寻求更好的生活,他们在进入城市的同时也会带着自己的家人。那些在城市生活却有着农村户口的儿童成为了城市中的弱势群体。流动儿童在进入流入地之后,会获得一些经济支持和一定的人际关系,即使他们在经济上有了很好改善,但适应新的环境需要一段时间。由于其频繁流动使得他们的社会适应力出现困难,加上城市居民的排斥、社会政策的倾斜、父母忙于工作缺乏关心等因素,使得流动儿童内心自尊感和自我认知降低,难以融入集体,人际互动缺乏,最终导致流动儿童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

二、研究意义

对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问题,以往学者把关注的焦点放在经济融入、教育融入、文化融入上,然而在我们看来,社会融入的根本应当从流动儿童的心理认同和归属感方面着手,心理融入涉及他们对城市文化价值观念的认同,能否以一种主人翁的身份享受同等的社会资源、权利、地位,认同和归属这座城市,并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热爱这座城市。因此,本文将重点放在对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心理融入,从心里获得身份认同和归属,而后实现社会参与增强社会凝聚力。对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研究不仅能够让我们了解流动儿童他们在城市中的生活状况,还能帮助流动儿童更好地适应新环境,以一种积极的心态热爱新城市,在城市中生活。

三、主要核心概念的界定

流动儿童:是指根据国家教委、公安部发布的《流动儿童少年教学暂行办法》。所谓流动儿童少年,是指6岁至14岁(或7至15岁)随父母或者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的儿童少年,或称为“流动人口子女”。

社会融入:指在日常生活中、人际交往中形成的稳定和谐的状态,是流动儿童群体自身主观上愿意并且确实采取有效的行动与城市社会进行积极的建构从而被城市群体接纳,融入城市群体也愿意付诸努力,积极地作出回应,认同其为与自己并无太大差异的人群。并且这种融入并不是两种两个群体间所有的边界与差异都消失,消解的是基于户籍制度而产生的身份以及附着其上的社会意义上的隔阂,结果是双方之间存在差异但可以共存。社会融入分为三大层次:一是经济融入,也就是说儿童在城市里面经济基础要有所保证,能维持日常生活的运作;二是社会关系融入,指的是儿童能有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产生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三是心理层面的融入,这也是最高层次的融入,核心在于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根本性质的社会接受。

心理融入:流动儿童在与社会持续互动中,在内化了流入城市的文化价值观念后,以一种积极的心理健康状态,对流入地、流出地有全新的认识,获得一种社会认同和心理归属感,提升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流动儿童在进入新环境后,会面临来自教育、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良好的心理融入能帮其保持心理健康,形成正确的压力应对方式,及时调整心态,积极融入主流社会,并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学会化解冲突,实现合作分享,最终获得个人的社会身份认同和归属感。流动儿童的心理融入度受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包括心理弹性、家庭结构、经济地位、社区支持等。支持性的朋友关系、适宜的社交机会、有意义的活动参与以及对压力和冲突的有效管理都有益于流动儿童的心理融入。心理融入是成功融入社会的基础,对主流社会的接受和认同关系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学业发展,要促进流动儿童的心理融入,还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以营造一个安全的、接纳的、和谐的成长环境。

在现行的城乡政策框架下,流动人口子女无法享受与城市同龄儿童同等的教育机会,也被排斥于乡村正式的教育体系之外,成了被“边缘化”的一个庞大群体。由于义务教育主要是由地方政府负担,流动人口的子女因为没有流入地的户口,无法享受由流入地政府负担的教育经费。

四、社会融入的现状

(一)社会融入的困境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数为26139万人,随父母进城的城市流动儿童约有1300万。陆学艺在《当代中国社会流动》中称:很多流动儿童长期生活在城市却对城市没有认同感;由于不平衡的资源分配,无从寻找自尊,却又无法释放内心的不满;他们被社会歧视、被城市居民疏远;这些使得流动儿童普遍存在不安全感、孤寂[1]。流动儿童在进入新城市后,通过持续地与城市居民互动,会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对流动儿童的社会生活和自我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显得越发重要。

(二)社会融入的不同层次

1.经济融入是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了能否给流动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和物质条件。一方面父母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心理支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亲子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使孩子很难从家庭获得情感支持;另一方面,由于生活条件、教育资源、社区公共设施等方面的限制,使得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之间存在差距,对流动儿童的自我认知造成影响,会不自觉地与城市居民疏远,对流动儿童社会融入造成影响。

2.社会关系的融入是持续进行的

流动儿童社会融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社会融入是在持续的社会互动中获得身份认同和归属感的,社会关系的融入不容忽视。当流动儿童进入城市,必然会受到城市主流文化的冲击,如果流动儿童不主动接触主流群体,了解他们的文化价值理念,那么他们在城市中发展的文化必然处于城市文化的边缘地带。在流动儿童学校缺点的反思中,由于师资和学校基础设施的缺乏,还有流动儿童的集中,使得流动儿童与城市的同辈群体接触机会很少,视野局限,不利于社会融入。

3.心理融入任重道远

在原有文化的基础上,学习新的文化理念,让自己对新旧文化契合,使自己能够在新文化的氛围中生活。经济层面和社会关系层面的融入障碍使得流动儿童疏离于城市居民群体,没有一种“主人翁”身份,更别说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去热爱这座城市。在社会融入过程中流动儿童感受到社会排斥和歧视,心理融入就很难实现。心理融入的表现:

(1)社会适应力:任何一个人适应新环境都需要一段时间,流动儿童由于频繁流动、不同文化的冲击,使得他们在适应环境方面出现困难。外加社会排斥、父母疏于照顾,使得他们在心理接纳城市时缺乏安全感。有研究表明,流动儿童的孤独感显著高于非流动儿童[2]。

(2)自我认知:流入城市的农村人的社会身份使得自身陷于城市居民的歧视和排挤中,享受特殊的社会待遇。流动儿童会因此产生自卑感和不平衡。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以上,在公立学校就读的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高于打工子弟学校中的流动儿童,但都低于城市儿童[3]。

(三)社会融入的的特点

1.社会性: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个人与社会互动的过程,通过内化社会文化和学习角色知识,逐渐适应新城市的社会环境并开启一段新的生活。其中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个人在社会中通过接受教育和各种手段了解和掌握新城市的知识技能、价值标准、行为规范的过程;二是个人介入新城市的生活,加入社会关系,对已有的社会经验和社会观念进行再创造,不是抛弃原有文化,而是重新整合新旧文化,能够以全新的态度认识新的生活。

2.能动性:能动性是指个体对外部或内部刺激做出积极的、有选择的反应。这种能动性包括做事情的目的,又包括做这些事情的能力[4]。在流动儿童融入过程中,首先能否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融入这很重要,心态决定行动力;其次他们能否合理运用新城市的资源、规则为自己社会融入服务。

3.互动性:流动儿童是在社会互动的过程实现社会化的,个人通过与个人、群体之间信息的传播发生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这种互动需要两方的共同合作,不仅是流动儿童积极回应,也需要新城市的居民、社会给予回应,能够以一种开放、包容、平等的心态去接纳他们,给予他们关爱。

五、流动儿童社会融入难的原因分析

(一)流入地与流出地的文化差异

文化并不是单纯的社会现象,它是一种不同群体、不同种群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的理解和解释。要深入研究心理融入就要厘清个人态度与文化身份之间的差异与联系,使流动儿童最终在文化身份认同间达到平衡[5]。社会融入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农村与城市不同的文化价值理念。文化差异表现为语言、服装、饮食习惯、交往方式、思想观念等,这些差异是导致流动儿童难以社会融入的重要影响因素。

1.语言:是身份识别的一种象征,同时也给融入城市的流动儿童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虽然现在大力推广普通话,但方言的存在给流动儿童融入带来了困扰。人们会根据语言识别给予标签,会因为方言、普通话造成语言沟通障碍等。

2.交往方式:城市人口密度大,不可避免人们之间的冲突也会很多,而且城市中人们的交往看中经济利益关系,情感投入少;而在农村这样一个熟人社会人们由于自己的亲友圈子,人情味浓厚。

3.生活方式:城市中的人们每天忙于奔波,过着快节奏的生活,按照严谨的规则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眼于事情的高效率;而在农村,生活散漫,一切都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没有约束。

流动儿童随父母来到城市,看到城市里与农村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对比如此强烈,来到城市生活的他们难以适应这样一种节奏,很容易出现抵触情绪;在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下他们手足无措,没有安全感。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从农村中出来的“城市人”,是城市里隐藏的“农村人”,他们既要保留原有居住地的文化价值,又要接受流入城市的文化价值以适应新的环境,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否能适应新的城市,他们能否接纳等心理冲突,他们的心理状态是观察和探求新的环境,对新环境既接近又回避地保持着戒备,如此矛盾的身份让他们不知所措,因而很难很快融入到新环境中,社会适应能力差。

(二)流动儿童家庭原因

家庭是孩子进行社会化的第一个场所,所以流动儿童的家庭环境差、父母收入水平低、文化水平有限等都直接影响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方式和速度。

1.父母收入水平:流动儿童的家庭大多来自偏远山区或农村,当他们进入城市之后,收入水平较之前有所提升,但与城市居民相比较,生活水平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家庭收入将直接影响流动儿童社会融入中资源的获取,包括教育、住房、医疗等。流动儿童的父母为维持生计,奔波于工作之中,疏于对孩子的关心和互动,亲子沟通功能下降,使原本存在心理压力的儿童心理承受加重。

2.父母文化水平:由于父母学历低、知识面窄,没有系统的教养方案,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属于看管型,他们听任孩子的话,却未关心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学校表现、交往方式等,不能及时给予他们精神支撑。

3.父母社会地位:由于自身文化水平和技术能力的限制,城乡二元体制的障碍,他们在城市中从事的职业是一些技术水平低、靠体力劳动、风险系数高的职业,但他们的就业待遇仍旧很低。父母受社会歧视的心态影响孩子心态的形成。因此,父母低水平的职位社会地位影响了儿童对自我社会身份的认同。

4.家庭居住环境:受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流动家庭大多居住在价格低廉的出租房中,有些甚至居住在破旧简陋的房子里,附近人员嘈杂,家中没有明确就餐、休息、读书的区域分割,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会缺乏安全感和舒适感。

(三)城市居民未形成对流动儿童的正确认知

1.由于长期的城乡二元户籍体制的分割,是否拥有城市户口成为城市居民重要的身份认同的象征。当流动儿童进入城市进行社会互动、构建人际关系时,城市居民很自然地会以户口作为分类的区别“我们、他们”。城市居民担心自身利益受损,会对流动儿童产生排斥。

2.由于社会媒体的塑造,给人们呈现出坏的流动人口的形象:没素质、没文化、卫生差等,这样城市居民会给流动儿童贴上一种标签,天生的优越感加之带上有色眼镜去看待流动儿童,使得他们很自然地与流动儿童产生一段距离,不愿靠近。

这些不切实际的对流动人口的偏见对他们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创伤。

(四)城市公共设施缺少流动儿童融入的平台

1.学校:在接收流动儿童的学校中既有公办的,也有民办的,但大多数为民办学校。为吸收更多的农民工子女,不顾学生的教育质量;基本的教学条件简陋、设施不全、课余活动场地小、项目少等,这样不平等的教育资源影响了流动儿童的正常学习。

2.社区设施:由于流动家庭生活条件的限制,大多生活在廉租房中,这里环境条件差,娱乐设施少;文化学习场所和体育活动区域更是少之又少。生活在这样的条件下,流动儿童家中缺乏与同辈群体的沟通和互动。

(五)社会政策缺少为流动儿童服务的意识

政府一直将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问题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国家也针对流动儿童的问题出台了相应的文件,比如:流动儿童的登记和管理、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流动儿童的卫生问题等,但在流动儿童社会政策的落实中存在着问题。

1.缺乏对流动儿童在流动过程中权利保护的法律条文;由于各地受保护的标准不一致,导致流动儿童与户籍儿童存在明显差异。

2.未形成全面的流动儿童社会保障体系,在户籍登记、教育、卫生、文化体育、服务等多层面,涉及公安、司法、教育、劳动等多部门的合作。

3.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过分注重绩效表现,并未将流动儿童纳入服务体系当中;由于资源有限,导致实施过程中,服务质量不高,流动儿童并未享受到同等的社会待遇。比如:公立学校和民办学校在为流动儿童提供服务过程中,民办学校为吸收更多的学生,教育质量上会出现偏差。

六、流动儿童社会融入解决对策

(一)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可行性

社会工作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专业方法进行职业性的助人活动。在秉持利他主义的价值观的基础上,不仅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而且着眼于提升他们的能力,以面对生活中的其他挑战,最终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社会工作近年来在中国本土化的进程中发展壮大以及专业方法的完善,成为了帮助流动儿童更好融入城市生活的重要力量。

1.国家政策导向。201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作出了全面规划,并强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发展。

2.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流动人口不断涌入,流动儿童作为特殊群体也备受关注。NGO、NPO、慈善基金会和高校师生积极为流动儿童投入关怀,为改善流动儿童的处境和提升流动儿童的归属感贡献自己的力量。

3.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能够为介入流动儿童融入问题提供专业化的视角。社会工作运用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方法、专业人员探求流动儿童的心理需求并提供专业化的服务,使其精准化。

(二)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具体举措

1.建立基于社区—学校—家庭的社会支持网络

要促进流动儿童的身心健康,从社会获得身份认同,让流动儿童获得成长,拥有灵活调试新环境的能力,就需要借助其他系统共同建立社会支持网络,更大范围发挥学校社会工作和社区社会工作的作用,加强流动家庭、学校、社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1)建立家长与学校的联系。首先,社会工作者应该在学校与家长之间搭建桥梁,让老师通过家访了解孩子在家里的情况以及学生的成长环境。让父母与老师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人际交往情况以及习惯养成情况,从而使老师和家长能够协力合作为流动儿童提供支持与帮助;其次,社会工作者应协助学校开展流动儿童父母的家庭教育干预。在流动儿童家庭中,父母忙于工作,顾不上照顾孩子,加之父母知识水平不高,无法以正确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通过开展相关活动,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为流动儿童的学习问题和人际交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及时的帮助。

(2)建立学校与社区的联系。社会工作者在了解了社区环境之后,与社区居委会沟通,在社区社会组织的帮助下,优化社区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社会工作者鼓励社区内公立学校与民办学校的交流,开阔学生的社会接触面,加强同伴之间的互动,增进彼此的交流。

2.提升社区为流动儿童服务的功能

(1)社会工作者可以整合社区资源,鼓励社区志愿者开展城市文化宣讲活动。在具体的实施方法方面,开展多元文化节日活动、城市文化交流活动,营造和谐平等的社区文化;由社会工作专业人员进行儿童辅导,涉及生活方式、健康习惯、语言学习等与生活相近的话题。

(2)社会工作者可以鼓励流动儿童参与到社区志愿活动中,提升自我价值。在社区居委会、街道办事处的帮助下,建立儿童志愿服务中心,为社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贡献自己的力量,增强信心,同时也改善城市居民对流动儿童的偏见看法,更好地融入社区。

(3)社会工作者可以与劳动部门、社会保障部门等社会组织合作,邀请社会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文化普及和知识技能的活动,提升流动儿童父母的自身素质,使他们能够运用这些更好地在城市生活。

3.提升公民素养

公民教育是面向全体公民的,强调社会成员之间互相尊重,尊重彼此的合法权益。应在社会—社区—学校协同体系下,政策导向与舆论宣传并用,增强流动儿童的参与意识和公民平等意识,使其在社会大氛围中身份认同,增强社会的内在动力。

(1)社会工作者与政府部门合作,借助社会媒体,宣传社会倡导公正平等思想,抵制社会歧视,让政府部门注重将这种平等思想渗透到公民意识培养的各个环节。

(2)社会工作者与政府合作,在政府政策的倡导下,鼓励学校开展课程,同时与学校教师合作,讲授基本的国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知识,明确公民的基本准则和权利责任。

(3)社会工作者与社区共同协力开展“保护流动儿童”项目,通过知识学习和同伴之间的交流,让社区居民对流动儿童权利有一定的认识。

4.增强社会行政服务意识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政策选择:一方面,间接参与社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另一方面,支持社会政策的评估,为完善社会政策提供相应的建议。社会工作者与流动家庭这一特殊群体联系紧密,在了解了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现状后,明确他们的问题和需求,协助决策者做出流动儿童在教育、卫生、登记、文化体育等多方面的政策保障;社会工作者在对社会政策进行评估后,分析社会政策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社会工作者在联合多个部门,在政策导向和舆论宣传上为流动儿童社会融入争取更多的资源。

5.整合多方资源,加强城市公共设施为流动儿童服务的能力

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不仅需要宏观政策引导、财政支撑,更需要多个部门的合作。在政府社会政策关注流动儿童的同时,经济支出至关重要。社会工作者在政府公共设施支出的基础上,努力寻求基金会和慈善组织的协助,同时呼吁社会关注到流动儿童这一群体,欢迎非营利组织介入,共同为流动儿童美好生活贡献力量。

(1)学校:完善打工子女学校基础设施,增加师资力量,加强学校对教师教育方式和技能的提升,提升教师自身素养。

(2)卫生医疗:由社区倡导、社会工作者协助,鼓励医疗团队进驻社区进行社区健康检查的志愿活动。

(3)文化体育:社会工作者在与家长、社区居委会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在社区志愿者的帮助下,开展“流动儿童分享成长”项目,包括“四点半课堂”、漂流书、才艺展示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寻求更好的生活。流动儿童作为流动人口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的社会融入问题备受社会关注。儿童是一个受保护的个体,作为生物的人,儿童需要物质支撑;作为社会的人,儿童需要精神支撑;作为独立的个体,儿童没有足够的力量进行自我保护,在自我权利争取方面处于劣势。儿童发展是对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的呼唤,在结合中国流动儿童现状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他们难以融入社会的原因,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和方法,从宏观政策和微观视角介入,为流动儿童社会融入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者流动社区
高等继续教育在提升社会工作者核心职业能力中的作用
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研究
角色理论下学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及困境研究
社区大作战
流动的光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影像社区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