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 时代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策略研究

2020-01-09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专业

康 静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 学生发展中心,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

据《2019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8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为91.5%, 就业满意度为67%,半年内离职率为33%。“互联网+” 时代下供给侧改革、产业结构调整使得市场就业缺口日渐收窄,传统以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适应新的就业形势,对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一、“互联网+” 时代大学生就业形势剖析

通过汇总近五年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可以发现,2019 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数量 达834 万 人, 比2015 年 的680.89 万 人 增 长 约22.49%。与此同时,全国硕士生、博士生招生规模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6% 和3% 左右,加之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导向的中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逐年攀升和以农民工为主体的社会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促使市场有限的就业空间被大幅压缩,就业竞争压力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从大学毕业生视角出发,“互联网+” 时代的数据资源共享条件与国家“双创” 扶持政策为部分毕业生提供了快速创业的条件,但仍有部分毕业生受结构性就业矛盾、专业不对口、考研或考公等因素的影响,处于观望、停滞状态,“慢择业”、自主创业逐渐演变为当前大学生就业创业领域的新常态[1]。

二、“互联网+” 时代大学生就业创业困境

(一)岗位需求趋近饱和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GDP 增长对就业创业的拉动效应相对减弱。《中国制造2025》等文件的发布深化了 “互联网+” 主导的工业互联网、新兴能源等先进产业的发展,而原本作为大学毕业生最大需求方的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正面临转型升级或被动淘汰的局面,使得市场岗位需求趋于饱和。此外,高校在部分专业课程的建设上存在专业理论与社会生产实践脱节的问题,未能真正面向市场需求培育对口人才,进一步影响了大学生就业率的提升。

(二)教育资源配置不足

“互联网+” 在教育领域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育资源区际分配不均的缺陷,但仍有部分高校在教师资源配置上出现失衡的问题。例如,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专职教师储备人才不足,多由高校辅导员、行政工作人员兼职担任教育指导工作,此类教师缺乏对就业形势的全面理解与丰富的工作经验、创业经历,无法为学生提供权威、专业的指导。此外,在教师激励机制、职称评定方面未实现有效倾斜,导致教师缺乏 “双创” 课程建设的动力,从而影响就业创业课程实际指导作用的发挥[2]。

(三)课程体系建设失衡

当前,我国仍有部分高校的课程体系建设存在滞后性问题,局限于在专业课程、理论课程建设维度上给予资源倾斜,未能将创新创业课程与学生所学专业、未来工作岗位进行有机结合,且授课模式多为理论讲解或专家讲座,较少涉及企业实习或创业实训教学,未能发挥其对学生就业观与创业能力的指导作用。

(四)学生就业观念落后

现今,“互联网+” 推动传统行业的交易模式由线下向线上过渡,由此带动电子商务就业规模的逐年扩大,但大部分大学生对当代择业、就业的认识仍然停留在传统观念上,呈现出 “重公轻私”“重国轻民”“重城轻乡” 的特征,在主观意愿上不愿走出舒适区,不愿向新产业及新业态发出挑战。同时,由于当前互联网平台缺乏成熟的把关机制,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服务管理过于粗放,导致处于创业初期、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极易受虚假信息欺骗,无法在信息轰炸的形势下提炼出有价值的真实就业信息,易陷入就业创业陷阱[3]。

三、大学生就业创业困境的有效突围策略

(一)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在 “互联网+” 时代,高校应面向产业调整与市场发展导向,积极推动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在落实前期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形势,整合校内资源与教学实际情况,对现有课程体系结构与专业设置情况进行调整,聚焦生物工程、AI 技术等新兴产业领域进行专业课程的开发建设,并合理调整理论课程与社会实践、实习实训课程的比重。同时,应深化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及早介入与全过程管理,依托职业兴趣调查等方式初步确定学生的职业发展方向,促使大学生入学初便对职业规划与学习目标建立清晰的认知,并且鼓励大学生在校期间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暑期支教、创业实习等活动,基于职业适应导向提高大学生群体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践行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二)落实就业创业主体责任,创设双师型指导团队

一方面,高校应明确自身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中承担的主体责任,依托 “互联网+” 模式下的信息共享优势为学生搭建校企供需交流、校招宣讲、就业职前服务等平台,聚焦项目引入、创业资金补贴、失业救济与政策帮扶等维度为学生提供就业服务;另一方面,应在教师队伍建设维度上予以重点关注,严格建设就业创业指导教师的选聘任用机制,综合考察教师的专业素养、创新创业经验及责任心等条件,选拔兼具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的人才建立 “双师型” 指导团队,并且通过定期外派至企业培训、顶岗实习等方式使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丰富实践经验,配合网络会议指导、引入企业家资源、建立专业导师库等方式助力教师团队提升综合实力,完善奖励与晋升机制、培育教师储备人才,从而依托 “内引外联” 深化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团队的革新,更好地促进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内涵式、可持续发展。

(三)延伸就业创业第二课堂,发挥创业园载体功能

当前,创业园已在全国高校实现广泛普及,在“互联网+” 带来的新业态形势下,高校应以就业创业为目标导向,以创业园为直接载体,为学生搭建 “课程群组- 科研训练- 第二课堂- 创客空间” 融合教育平台[4]。高校应基于跨界融合意识拓展创业创新教育视角,在原有专业领域实操的基础上引入计算机、电子商务等专业内容,吸引不同专业学生共同投入创业园项目的研发合作中。这既有助于弥补学生思维局限,还能使学生在跨专业交流中碰撞出新的火花。同时,配合创新创业竞赛、创业孵化项目等资源的引入,更好地推动思维创造成果落地,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创业,实现 “双创” 教育与社会行业需求的有效对接[5]。

(四)构建就业和创业一体化平台,深化就业和创业服务作用

考虑到 “互联网+” 形势下存在信息庞杂、缺乏精确筛选机制的问题,高校应主动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构建就业和创业一体化平台。在平台结构设计上,主要将其分为两大模块,其一是共性模块,用于收集、整理、发布大学生的基本就创业信息,为学生提供个人技能、心理承压能力、职业规划意愿等专业测试,并且设有Excel 表格制作、公文写作技巧等网络课程资源;其二是应用子集,面向不同学生个体提供专业定制式服务,包括为有就业需求的学生提供所学专业领域的就业趋向、岗位平均薪资、离职率等数据,为存在创业意愿的学生提供国家工商税务数据、创业信息审核、上下游资源分析等信息支持,并且与BOSS 直聘等网站建立链接,提供一站式就创业服务。通过进行就业和创业一体化平台建设,能为大学生群体提供集平台、数据、应用与服务于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链条,避免学生被不良网站泄漏敏感信息,有效降低大学生的就业创业风险、完善服务保障与支持。

结语

“互联网+” 时代背景下,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型技术媒介已融入社会生产实践环节,对于大学生群体的专业知识储备、实践操作技能及信息素养等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就业创业指导部门应以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作为切入点,聚焦教育资源、课程体系、服务平台等维度进行系统创新,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的 “双创” 能力。

猜你喜欢

互联网+大学生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