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 “工匠精神” 打造专业化高校辅导员队伍

2020-01-09辛德万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精益求精专业化工匠精神

辛德万

(沈阳音乐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 “工匠精神”,使得“工匠精神”成为一种新的精神理念,在各个领域受到高度关注。“工匠精神” 强调的就是专业、精益、创新,与专业化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的理念和目标相符合。传承 “工匠精神”,将求实敬业、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融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1]。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日常工作琐碎,缺乏学习和自我提升的意识

实际工作中,辅导员的日常工作量大且琐碎繁杂,除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管理的基本工作外,还包括学生评奖、助学金、学生违纪处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及心理危机干预、学生活动、学生实践、共青团等工作,同时要兼顾院校下达的其他工作任务。辅导员要承担繁重的工作任务,必然使其用于自我学习和完善的时间非常有限。很多辅导员更是缺乏自我提升的意识,将全部精力放在日常工作中,忽视了自我学习、自我提升。

(二)固守传统思维,工作缺乏创新

辅导员工作面对的主要是大学生,不仅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而且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学生潜在的思想问题和萌芽状态的心理问题。但是,很多辅导员疲于处理事务性工作,墨守成规的工作方法导致其无法与现代大学生管理教育需求和制度体系相适应,工作效率无法得到有效提高,逐渐养成了 “得过且过” 的工作心态,更谈不上工作思路和方法的创新。

(三)职业倦怠,缺乏职业认同感

成长是需要时间累积的,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辅导员队伍建设也是如此。在这个过程中,一些高校辅导员出现了思想动摇,自我定位逐渐出现偏差,缺乏职业认同感,对辅导员的职业感到倦怠。从调查资料来看,辅导员工作3—7 年时最容易出现职业倦怠,工作重心出现偏移,工作态度发生变化,逐渐开始重视自我,追求功利,对日常工作不再保持原有的工作热情。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专业化需求

(一)专业理想

专业理想,就是高校辅导员能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观念上认同,在思想上理解,从内心愿意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思想政治工作充满热忱,愿意为学生服务,愿意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在此基础上,逐渐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目标、基本价值并乐于传达。专业理想是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基础,也是动力源泉,还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要因素。

(二)专业道德

专业道德既包括基本的道德品质也包括职业道德,是高校辅导员从业的基本要求。在事业上有强烈的进取心,在工作态度上有高度的工作热情,在工作中有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这是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的道德要求、行为规范,也是事业基础。团结互助、协同配合、言行规范、为人师表,这些都是辅导员的专业道德,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

(三)专业知识

在工作重心上,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有一定差别,但并不等于辅导员不需要专业知识的武装。专业人员在专业的岗位上从事专业的工作,就必须具备专业的知识,这在任何职业的任何岗位都是适用的。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其不仅要具备思想政治学科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科学文化、社会实践、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创新创业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只有教师掌握多方面的专业知识,才能提高自身专业水平。

(四)专业技能

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理论基础,而且需要具备专业的组织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育引导能力、领导指挥能力、专业判断力和观察力等,这些都是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业技能需求。

三、“工匠精神” 对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价值

(一)“工匠精神” 的基本内涵

“工匠精神” 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把手艺精湛、精于钻研的手工艺人称为工匠。“工匠精神” 经过了几千年的磨炼和演变,如今代表的是一种职业精神,强调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受到现代各行各业的关注。爱岗敬业、严谨专注、精益求精、勇于创新是 “工匠精神” 的基本内涵[2]。爱岗敬业是对职业的尊重、对职业的热爱,并乐于投入工作,全心全意、尽职尽责,“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严谨专注就是着眼细节,耐心、坚持、心无旁骛。精益求精就是注重细节,力求精致。勇于创新就是不因循守旧,不墨守成规,追求突破、勇于革新,勇于接受新事物[3]。

(二)“工匠精神” 对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价值

在新历史时期,“工匠精神” 是工匠对自己作品的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强调的是产品的工艺,享受的是产品在自己手中升华的过程。在经历了社会变迁的演变和升华,新时代的 “工匠精神” 更强调的是一种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在新时期,“工匠精神” 融入多个行业领域都有重要价值,这一点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也不例外。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生活与学习的陪伴者,也是领航人,肩负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使命,传承 “工匠精神” 是顺势而为,也是责任所在。每名学生都如同一个待加工的“作品”,每一名高校辅导员都是对学生思想和心理进行打磨雕琢的 “匠人”。“作品” 是否为精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匠人” 是否具有 “工匠精神”。而要打造专业化的高校辅导员队伍,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辅导员本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正确认识,对自己的职业有高度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有严谨专注的工作态度,有不断学习进步的创新精神,而这一切恰恰与 “工匠精神” 的理念相符。因此,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融入 “工匠精神”,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社会赋予的责任,更是打造专业化高校辅导员队伍的重要精神力量。本着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和时代使命感,高校辅导员要勇挑重担,牢记使命,传承“工匠精神”,以“工匠精神” 严格要求自己,打造专业化辅导员队伍,为高校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四、传承工匠精神,打造专业化辅导员队伍的路径

(一)增强学习意识,不断提高专业素质

学习永远是一个人、一个团队成长和提高的第一力量。要打造专业化辅导员队伍,就要提高辅导员的学习意识,使其树立学习理念,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先进的工作经验和方法,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专业知识,丰富自身知识结构,使自己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善于观察,及时对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干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用理论武装自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探索高效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

(二)精益求精,提升专业能力

辅导员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安于现状,不甘于平淡。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积极参与学习与培训,不断探索,不断思考,总结经验,不回避问题。每解决一个问题都是自我提升的机会,每克服一个困难都是一次宝贵的经验。“三人行,必有我师”,辅导员要不自我满足,本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多学习他人的长处和经验,让自己得到提高,让整个辅导员队伍更专业。

(三)敬业奉献,培养专业情愫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繁杂琐碎,无法具体量化,很多辅导员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会感觉职业倦怠,缺乏工作动力。对此,高校要建立科学、完善的考评体系,考核与激励相结合,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进行正确评价,让每一个辅导员的付出有回报、努力有发展的机会,让辅导员队伍有职业归属感和认同感。同时,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肩负重要的责任,要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牢记使命,热爱本职工作,有责任心和使命感,全心全意做好本职工作,争当有专业情愫的优秀辅导员。

结语

“工匠精神” 为打造优秀的专业化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注入了新鲜血液,输入了一股新的精神力量,带来了新的工作启示。“工匠精神” 的内涵,值得每一个高校辅导员学习、实践和传承。每一位辅导员都如同一个工匠,每一个学生都是工匠手中的艺术品,唯有精益求精,细心雕琢,致力于追求每一个作品的完美,才能让 “工匠精神” 发扬光大,才能确保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更加专业化、正规化、系统化。

猜你喜欢

精益求精专业化工匠精神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精益求精,“质”行全球
促进幼儿园保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策略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光影视界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推陈出新 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