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区域红色文化创新发展与传承普及路径探赜
——以安徽省为例

2020-01-09许屹山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安徽革命红色

许屹山,傅 康

红色文化是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与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积淀的,是彰显党性与血性、体现人民性与时代性、凝聚磅礴力量的先进文化。它体现在理想信念、价值追求、精神风貌等层面,熔铸于物质遗存、机制行为与文化艺术形态之中。在新时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中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都深深嵌入红色文化的传承演进过程。[1]1-7红色文化中凝结的红色精神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增强文化自信、强化红色文化担当的宝贵精神资源。将革命与建设时期凝结而成的伟大红色精神融入新时代国民思想道德教育之中,有利于深化大众对于红色文化内涵的认识,凝聚全党全社会勠力同心,团结奋进的价值共识,激发人民传承红色文化基因的担当意识。安徽省作为重要的红色文化高地,拥有极其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传承、创新安徽地域红色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安徽地域特色的红色文化品牌,兼具教育价值、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

一、安徽红色文化传承发展的成效

(一)出台相关政策,保护红色文化根脉

安徽省是红色文化大省,各类红色物质、精神、制度资源极为丰富,进入新时代以来,安徽各级政府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保护各类红色文化资源,在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整理和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这些都为红色文化进一步创新发展与传承普及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在安徽区域红色物质文化方面,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对相关的红色重点遗址、文物进行了保护、搜集、维护和整理,使红色物质文化呈现崭新的面貌。例如,皖西金寨革命历史纪念馆的重建和修复,皖南新四军军部旧址的保护与复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纪念馆的建成和免费开放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7月1日,安徽首家、也是全国首家民营性质的安徽红色博物馆正式建成并免费开放,成为安徽对外宣传普及红色文化的窗口,同时也是安徽的红色文化交流中心。

另外,2018年12月底,中共安徽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安徽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实施方案》(2018—2022 年),这个方案要求全面推进皖西大别山、新四军、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四个革命文物片区保护利用,实施一批文物维修保护项目,梳理一批有代表性的革命纪念馆、旧址展览提升工程,并从2019年开始,省级财政统筹安排2亿元革命老区红色文化保护专项资金,专门用于红色文化建设,传承普及红色精神。为积极响应长三角区域共建的号召,安徽省加快红色旅游区域联合,同上海、浙江、江苏三地联合建立了20 个长三角区域旅游系统党性教育基地,成立跨省域、跨市县红色旅游区域联合体8 个,实现市场共拓、品牌共建、客源互送,增强了红色旅游发展张力。上述措施和政策都大大促进了安徽区域内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对于传承普及红色文化具有积极的意义。[2]

(二)运用红色资源,助推革命老区脱贫

近年来,尤其是新时代以来,安徽省深入落实扶贫、助贫工作,充分发动各级单位干部、各领域人民群众主动了解、关切贫困人群,从思想层面做到时时心系困难群众。同时,安徽省将红色文化作为文化强省建设的重点工程加以推进,紧紧抓住国家重视旅游业发展,特别是重视红色旅游发展的难得机遇,找到了一条红色文化资源反哺革命老区发展的特色扶贫之路。其中,在扶贫政策建设和助贫工作宣传等领域都有较为突出的成绩,一方面,党和政府充分加强了各级单位、学校的红色文化教育工作,在行动上领导人民群众融入红色文化,走进革命老区,关怀革命老人;另一方面,安徽省还运用多媒体及互联网平台,积极拓展红色文化普及途径,促进红色文化宣传工作向多元化发展。通过线上线下联动作用,自2019 年开始,全省接待红色旅游人数达3.22 亿人次,年均增长15%;红色旅游综合收入达1 005.71亿元,年均增长11%。

新时代的声光电技术让红色文化搭上了时代的列车,使得尘封的革命岁月再一次真实地展现在大众面前,拉近了其与当代人的距离。譬如,安徽省的金寨县可以称得上是中国革命的策源地,孕育人民军队的襁褓,有着厚重的红色历史。安徽省在监督当地旅游项目开发的同时,利用媒体广泛宣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与脱贫致富相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效果较为明显。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以来,该县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实现了旅游区与商业运营的二维联动,仅一年就帮助当地脱贫近1.83万人,占全县贫困人口总数的17.3%左右,脱贫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也为全省扶贫攻坚项目提供了新智慧、新方案。[3]

(三)成立研究机构,丰富红色文化成果

早在20 世纪80 年代初,安徽省就成立了红色文化资源历史研究会,这是一个以老战士、党史、军史研究工作者为主体组成的群众性的学术团体,围绕红色文化资源开展纪念和研讨活动。该研究会自成立以来,全省各地市红色文化资源研究分会也相继建立,开展了如火如荼的红色文化活动。

2013 年11 月,安徽省大别山革命历史研究会在合肥宣告成立,告别了安徽大别山有红色历史而无研究机构的状况,该研究会至今先后召开了6 次年会,大别山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围绕安徽大别山区域红色革命历史、“大别山精神”,以及如何在新时代传承和弘扬“大别山精神”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比如,在安徽区域红色精神的提炼方面,安徽各级红色文化团体和各级红色研究会围绕红色精神文化的内涵也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如“大别山精神”“新四军精神”“淮海战役精神”“渡江战役精神”“小岗精神”“沈浩精神”等等,这些都是不同时期安徽红色精神的现代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理论成果,同时为新时代红色文化的传承与普及奠定了基础。

此外,还出版了大量的理论专著和研究论文,如《中国共产党安徽历史》(1-3 卷)、《中共安徽党史大事记》《安徽省重要革命遗址通览》《安徽改革开放实录》《党旗下的辉煌:中国共产党在安徽》《安徽抗日战争史》《安徽省抗日战争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渡江战役史》《红色安徽》《红皖印记》《红皖史珍》《红皖史荟》等系列丛书。还涌现了大量的红色人物传记,如《陈独秀全传》《王稼祥传》《李克农传》《洪学智》《邓稼先传》等重要成果,这些都足以说明安徽区域红色文化的研究硕果累累。

二、安徽红色文化传承发展的不足

(一)传承路径创新意识不强

事实上,安徽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学术团体历年来都一直非常重视红色文化的研究、传承与弘扬。以安徽省政协为例,省政协组织政协干部多次开展“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精神”的文化专题调研,多次指出了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对继承革命文化提出的新要求,充分挖掘安徽地域红色文化资源,使其释放出更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社会各机关单位、学校团体等也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积极开展红色旅游、观光体验等实践活动,进行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尽管系统、广泛而多元的红色教育与传承活动也一直在进行,广大人民群众也在积极参与红色文化的传承与践行,但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却仍未完全渗入到普通大众的思维——即红色革命精神未能内化为人们心中的坚定信念,也未能外化为指导人们实践的价值遵循和行动指引。[4]究其根源,在于党和各级政府部门在弘扬与传承安徽区域红色文化的过程中创新意识不强,传承形式过于单一化、形式化,缺乏能够深入人心,融入灵魂的红色文化传承方式。

此外,红色革命年代与当代间隔较远,人们在当代很难在情感上体会革命先驱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从而导致追溯红色文化本源热忱的缺失。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需要寻找一条能够将民众情感与红色精神紧紧捆绑在一起的“锁链”,以便形成价值共同体,而要想真正实现情感与精神的融合,首先必须要让文化受众能够强烈地感受到红色文化的底蕴和魅力,注重红色文化内容与传承方式的创新。以前一提到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普通民众想到的往往只是观摩革命遗址,参加革命主题的报告会,倾听革命前辈们诉说革命故事,等等。新时代我们需要的是更多新奇的、符合大众审美心理习惯的红色文化精品以及传承方式,只有创新红色文化本身的内容与传承教育方式,才能让民众对于红色文化有所期待,也才能激发全民融入红色文化的主体自觉性,真正提高传承效果。

(二)红色文化受众市场狭隘

新时代增强红色文化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关键在于所开展的文化活动是否能够受到不同年龄层受众的青睐。目前安徽省红色文化传承普及活动主要依托于红色文化基地,借助于红色物质、精神等资源,发挥其教育熏陶作用。此类传播模式较为陈旧、枯燥,大多采用口述形式还原地方史料、革命事迹,英雄人物等,缺乏应有的感染力。这种看似旅游与教育传承相结合的传承平台却不可避免地具有严肃性、政治性的特征,在不同年龄层的人群间传播效果有限。另外,从红色文化受众群体的年龄来看,当前红色文化受众群体年龄层相差较大,这种单一、古板的传播模式不能适应大众的心理需求,红色文化在吸引青年群体时体现出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局面。[5]想要实现红色文化的全民传承普及,必须在创新传承模式之前搞清楚红色文化受众群体真正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并根据不同年龄层受众的想法与偏好,用较为生动而活泼的艺术展现形式呈现历史故事、英雄人物等,并结合流行文化和借鉴其传承普及方式,引导人们在潜移默化中主动融入红色文化的弘扬与传承活动。

(三)红色文化呈现形态单一

红色文化是物质形态与非物质形态的综合,物质形态包含革命旧址、影像遗存、文献手迹等显性资源,是革命先辈从事革命活动最为真切而生动的历史见证;非物质形态包含两个维度的内容:其一,包括以歌谣、戏曲、楹联等形式流传至今的资源遗存,既融合了革命年代的时代内涵和地域特色,又在传承的过程中汲取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价值取向,非物质形态的红色文化是探寻红色文化,发掘红色基因的资源精髓;其二,包含了凝结在物质形态中的红色革命军魂与伟大红色精神,虽然红色器物经历了沧桑岁月的洗礼变得陈旧,但是熔铸在器物中的精神内涵却禀赋醇远、历久弥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成为中国人民强筋健骨、铸造灵魂的营养剂。由此可见,红色文化的意蕴丰厚,需要借助于鲜活的艺术表现形式才能真切地展现其精神内涵,发挥其时代价值。

当前,安徽省传承红色文化的平台主要集中于红色教育基地和各级相关红色文化的网站等,其表现形式较为传统单一,多以音频、图片、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不同历史时期安徽区域革命历史和人物事迹,这样的视听效果缺乏趣味性和艺术性,不能最大程度地将参观者带入红色境界,场景的感染力也欠佳。因此,在传承普及红色文化的过程中,要改变红色文化呈现形态单一化、缺乏鲜活性的不足,积极拓展红色文化传播媒介,创新红色文化的陈列方式、空间布局等,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四)红色精神内涵凝练不足

在民主革命时期,安徽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和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安徽也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先锋和桥头堡,为中国全面推进农村改革开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新时代以来,安徽区域红色文化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全面落实习近平主席视察安徽时提出的“安徽要加强改革创新,努力闯出新路”目标和“五个扎实”的工作任务,提出要把红色文化作为新时代安徽文化强省的重要任务来抓[6]。

诚然,安徽区域红色文化的阐释、研究、传承、保护、开发、利用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然而,由于红色文化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和久远性等特点,安徽区域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尤其是精神内涵的研究与凝练还有待于进一步加深。以安徽区域红色精神之一的大别山精神研究为例,大别山红色文化横跨皖、鄂、豫三省,对大别山红色精神的研究以往都存在“单兵作战”的境地,没有很好地与鄂、豫等周边的红色文化研究机构有机联系起来,开展协同创新研究严重不足,影响力自然就比较弱,也缺乏吸引力。另外,由于历史久远的原因,红色文化大多产生于革命战争年代,在战争年代红色文化精神是重要的精神动力,在改革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如何将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融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仍然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大力挖掘。从安徽区域红色文化精神内涵来看,其既具有推翻三座大山、英勇奋斗、挽救民族危亡的爱国主义精神;又具有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还具有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勤政廉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这些精神内涵与中华民族精神一起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如何将历史上安徽区域红色文化中蕴含的红色精神内涵转化成新时代所需要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这一点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凝练。

三、新时代安徽红色文化传承实施路径

(一)创新红色文化传播形式

从红色文化发展的历程来看,其过程具有极为鲜明的政治性色彩,宣传与弘扬的方式大多是以布道式说教的形式呈现,受众难免会产生审美疲劳,从而产生抵触情绪。究其根源,在于红色文化的普及方式上过于单一化,陷入了“你说我听”的囹圄。实质上,我们并不缺乏红色文化的受众群体,问题在于如何将红色文化转化为受众自觉的价值认同。我们可以试想,是否能够将红色文化与实体经济产业实现相互融通?是否可以将红色文化融入于商品与服务之中?例如,我们可以鼓励商业投资者创建富有红色气息的主题餐厅,在橱窗中陈列带有历史印记的红色文物与文献,让服务人员统一穿着革命时期的装束,使得用餐者能够感受到厚重的红色文化底蕴,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化的熏陶。从宏观的文化餐饮模式来看,也能形成品鉴红色盛宴、观摩红色文物、追忆红色往事的特色形式,从而激发实体企业的创新创造活力与商业竞争力。此外,在实物商品的生产、销售过程中,也可以结合当地特有的红色文化传统,给商品烙上一定的红色印记,将红色文化的精神价值与商品的使用价值相融合,从而能够使得红色文化的传播方式更加贴近生活、亲近大众,化文化元素于无形之中。

新时代积极开展红色旅游也是传承普及红色文化的重要方式,红色旅游不同于其他旅游形式,其根本目的是使参观者在观摩红色器物、遗址之后产生心灵的同振共鸣,对革命先辈油然而发崇敬之情感、对革命事迹自然流露敬仰之态度。因此,在对红色资源进行开发的同时,需要寻求红色旅游的精神载体,譬如在陈列红色文物时,不仅仅只是静态地呈现红色遗址、革命人物和历史故事,更要让参观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革命时期的精神内涵。我们应当将动态的互动体验模式加入到红色文化的传承平台中,让参观者在真实的实践活动中感悟革命事迹所蕴含的精神品质[7]。例如,在特定的模拟情境下穿红军服、红军鞋、走红军路、学唱红色革命歌曲、开展歌曲和情景剧的竞演、用扁担挑粮上山等,诸如此类的带有体验式的红色旅游项目既能让参与者感同身受地体悟到革命战士的艰难困苦,又能使其得到深刻的教化,以实现红色文化内涵与自身心理情感的自然融合。

(二)拓宽红色文化受众群体

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要被人关注、被人接受,就必须有自身内在的价值属性与外在的表现形式。红色文化是革命时期孕育的产物,其中所蕴含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是人民军队克敌制胜的重要因素,也是人民群众战胜困难的精神支柱,在意识形态建设中处于核心位置。因此,红色文化具有凝聚、激励、支撑的价值作用。然而,价值属性的体现需要借助于语言等媒介,传统的红色文化传承方式主要是通过语言灌输法——即运用口头语言的形式将内涵传达至客体,以达到教育目的。毋庸讳言,该种文化传授模式下的受众处于被动接收的状态,很难与主讲人达到思想情感的共鸣。这种布道式的说教难免会挫伤客体的思维创造活力,从而陷入思想僵化的处境,久之,其主动与红色文化对接的意识就会逐渐淡漠[8]。

从本质上来看,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并不是仅仅通过简单的文字拼凑抑或是冰冷的实物呈现就能展现出来的,唯有将红色文化融入于时代文化的大潮中去考量,才能发掘出具有生命力的红色文化精髓。当前,文化传承平台仅仅局限于课堂、爱国教育基地等传统领域,缺乏应有的时代气息和推陈出新的创新能力。相对于具有不同需求的文化受众来说,此般单一的红色文化传承方式在普及能力上表现不佳。然而,红色文化本身并不是“无趣无味”的文化形态,只是单调的传播形式与过于政治化的内在属性导致其缺乏文化亲和力。如果我们能够赋予其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内涵与外在表现方式,红色文化就能成为文化热点,并引发全民的追捧。例如:我们在革命场馆建设方面,展示红色文物时可以加入VR空间技术以复现历史场景,使得革命历史“活起来”,使得观摩者亦能身临其境地感受革命年代的烽火岁月。举办相关的红色经典音乐会,邀请青年群体参与。另外,在当前手游市场前景广阔的数码时代,积极开发红色文化的副产品,譬如研发具有红色气息的虚拟游戏以满足年轻化的受众,拓展红色文化的普及范围。在人民群众的文娱建设方面,举办有关革命文化类的竞赛活动,提高全社会的关注度和参与力,诸如此类的红色文化传承方式既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又能潜移默化地将红色文化气息融入于人民生活,效果也较好。

(三)展现红色文化多元形态

经济的蓬勃发展往往伴随着现代文化的光彩绚丽,而红色文化却屡屡被束之高阁。红色文化想要在新时代落地生根、浸润人心,静态呈现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已经不适应时代所需,必须探索红色文化的现代表达,展现红色文化多元化呈现形态。其一,依据城市特点,开发“城市绿道+红色专栏”的新型模块,将城市绿道与红色文化宣传栏有机结合,使得市民在闲憩之余能够感受红色气息,进行穿越时空的对话。其二,选拔80后、90 后的青年群演,以“理论宣讲+话剧+网络直播”的新媒体模式宣传红色文化,并组建相关的网络建设团队进一步管理,实现线上线下同步传播。其三,在各个城市社区开展“红色文化+文艺创新”的主题活动,鼓励社区居民发挥创作才能,以漫画、诗歌、寓言、格言、三句半等方式弘扬红色文化,并将本土红色故事融入歌舞、快板、情景剧、故事分享会等文艺表演中,既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幸福需求,又提升了红色文化的亲和力与渗透力。其四,开创“红色文化+现代技术”的表现形式,旨在吸引更多的青年群体接触与感受红色文化。例如,在红色博物馆等纪念性场地融入现代设计思维,辅之以现代声光电技术呈现历史记忆,给观赏者身临其境的独特感受,突破传统静态呈现的单一视觉体验。

(四)凝炼红色文化时代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红色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供了优越的土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初次萌芽到充分发展的历程也汲取了红色文化中先进的精神品质和价值理念,在新时代的改革进程中仍然展现出强大生命力。同时,红色文化通过不同的意识形态方式渗入国民思维,有利于受众群体坚定政治信仰,提升心性品格。进入新时代以来,文化交融速率加快,一些传统文化形态面临着新兴文化的冲击,诞生于革命年代的红色文化距离我们的时间较为久远。首先,我们应当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中的时代内涵,发挥红色文化的辐射作用,将红色文化中的主旋律渗透到其他文化形态中。其次,理应把握具体的时代特征,用具有时代气息的声音将红色文化内涵植入大众心理,把革命年代的情感体验、情感共鸣传达给当代文化受众,引导其实现情感融合。譬如:红色革命精神中爱国为民、敢于担当的品质丰富了高校德育教育体系的内涵,是大学生品德培养的宝贵资源;红色革命年代所熔铸的“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内在品格与革命精神具有天然的激励、鼓舞作用,新时代依旧是指导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支柱。将红色文化中的精神内涵与时代需求相结合,是新时代视阈下红色文化的又一次创造性转化与赓续。

猜你喜欢

安徽革命红色
《安徽记事》
红色是什么
安徽:种子田去杂保纯促增收
红色在哪里?
5.回声
中国的出行革命
追忆红色浪漫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水乡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