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乘着伤口的翅膀

2020-01-09万晓君

中国医学人文 2020年7期
关键词:陶勇戈多弗斯

文/万晓君 樊 荣

世界让我遍体鳞伤,但伤口长出的却是翅膀

——阿多尼斯(诗人)

1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长期关注的新闻类型也都是与医疗相关。最近,无论是新闻端还是朋友圈,都被“被砍伤114天后,陶勇医生恢复出诊了!”的消息刷屏了。不禁感慨于陶勇医生的无畏和勇气,想为他写些什么,想知道他是如何做到继续爱着这个世界,延续着做医生的理想;也想知道,这个世界残酷至此,是否还值得我们去爱?

叙利亚著名诗人阿多尼斯曾写道,“世界让我遍体鳞伤,但伤口长出的却是翅膀。”而1915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曼·罗兰则这么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普通人或许很难领悟上面两句诗歌和箴言,人们总是很难想象,为何要爱这个世界?如何去看清这个世界?为何在受伤害后选择和解?与谁和解?这个问题有意义吗?对今晚买什么菜有帮助吗?能当饭吃吗?

这好像对买菜确实没什么帮助,也不能当饭吃。不过我们或许可以试着了解一下,毕竟没有人能够绝对避免生活中残酷的一面,如何看清这个世界的“真相”,如何在受伤后跟生活和解,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说不定我们也可以真正勇敢的说,在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我也依然爱它。

2

我们先把陶勇医生的故事做个简单复盘。1 月20 日下午,北京朝阳医院眼科诊室,陶勇主任正在出诊。突然,一名闯入诊室的男子,持菜刀砍伤了3 名医护人员。陶勇受伤最重,后脑、前臂等多处被砍,当场倒地……

犯罪嫌疑人崔某,是陶勇接诊的患者之一。此前他在其他医生处做过两次眼科手术,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导致他的眼睛几乎失明,遂投医专治疑难杂症的陶勇。经再度手术,他的视力已恢复了一部分。正是恢复的的这部分视力,让他能够准确地将刀,挥向救治自己的医生。

而在陶勇医生被砍前的一个月,民航总医院的杨文医生,已经永远的倒在利刃下——来自于她亲手收治的病人家属的利刃。

俄罗斯思想家别林斯基说过这么一句名言:“一千个观众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以上的故事,一千个人有一千个人的解读方法。有的人看到病人的忘恩负义,而有的人觉得医生难咎其责;有的人看到礼崩乐坏的残酷,有的人却觉得“伤医有理”;有的人看到受伤害的医生多么悲惨,而有的人则反省该如何去避免这样的悲剧;更多的医务人员会看到这个世界是如此的不公正,一颗火热的心渐渐冷却,甚至会产生抱怨和负面情绪。我们也可以问问自己,从中能看到什么?

但同时,让我们也来听听陶勇医生的回答。

“我自己遇到劫难,但我不想把自己埋在仇恨中”

度过了一场巨大的劫难,这段时间也成为陶勇人生中最为黑暗和沮丧的两个月,但重获新生的他仍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没有被仇恨蒙住双眼。

提到伤害自己的人,他说:“如果有一天能再见到他,我想让他看看我背上腰椎手术留下的伤口。我想告诉他,当时我们给他做手术,包括给他省钱,对他真的是仁至义尽。我想让他知道,其实这个社会没有他想的那么黑暗。”

他相信,伤害自己的患者一定是因为在生活、工作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许多的痛苦和仇恨,所以才会做出如此极端的行为。如果有朝一日,那位患者了解到,医生是忍着强烈的腰痛为他完成了病情晚期复杂的手术,或许会感受到别人对他的关心和爱。

3

报道刚刚出来的时候,我一直惊诧于陶勇医生的镇定和勇气,以及那种扑面而来的阳光的气息,一张“仿佛从未被生活欺负过”的脸上总是带着淡淡的微笑。

反观自己,生活中遇到一些所谓的挫折和打击的时候,就会非常的急躁懊恼,执着于分责任、找根源,执着于找到责任人,恨不得立刻得而诛之。常常被负面情绪绑架,怨天尤人者有,恨天恨地者有,总之不一而足。而陶勇医生在遇到如此大的打击和伤害之后,表现出的,仍然是对这个世界深深的热爱和从医的初心。我想知道,到底是什么理由,让他这样继续深爱着这个世界呢?陶勇医生也给出了答案。

“我自己是将医学当成一个修行的方式,就像有的人学佛,只是烧香磕头祈求保佑,而有的人学佛是为了修心,希望以佛经的智慧帮助自己达到更高的境界。学医也一样,如果你只是将它当成一份挣钱的职业,当然会受影响,因为你在这里确实可以看到光怪陆离,看到人生百态,各种善的恶的,美的丑的,都交织在医患的大环境里,它是一面放大镜,可以放大人心,所以它很可能会让你失去对这个世界的信心。但如果你把医学当成一条修行的路,你反而会成就更好的自己,会在这个环境中,让自己的境界不断的提升。

比如,当你看到那么多的病痛和人间疾苦,你很自然会觉得自己已经得到很多,感恩的心油然而生,心态上得到修行;看到那么多身患绝症,仍然顽强和病魔做不屈不挠斗争的人们,你也会变得不那么轻易认输,意志上得到修行;看到那么多昨日达官显贵、富贾名流,转眼化作冰凉,一抔尘土,烟消云散,眼界当然看得更远,格局得到修行。”

访谈中的陶勇医生,仿佛被佛光加持的智者。

用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这个世界,是不是很简单?行医不是一项简单的职业,是一种修行,行医路上遇到的种种伤害磨难,就是修行路上必经之路。如果不是那身白衣,我真的以为屏幕前那位神色淡然的青年人是一位禅师。

世界充满了阳光和鲜花,但是你一定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它。尽管患者没有给予他任何物质上的财富,但仅仅是一条感谢的短信,就足以让医生感到这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他明白,自己拯救了一个人,也拯救了一个家庭。而这个被医治好的人,由于没有在最困难、最黑暗的时候被人拒绝,他仍然会对世界抱有感恩的心。

当我们能够用更多的角度,去观察去思索,就不会执着于某个观点,就不会被某个观点所“绑架”。当某个负面执念产生时,就能很容易的跳出窠臼,才不会“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

这时候你会发现,这世界上原来还有更多的选择,还有众多美好的东西,等待着我们去热爱。

4

言尽于此,有的人可能还是无法理解“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但我一下子想到了一个可能会帮助我们求解问题的故事——“西西佛斯神话”。

上帝为了惩罚一个人,让他把一块石块从山脚推到山顶,然后再让石块滚回山脚。这个人再推,如此循环反复没有止境。

众所周知的看法是,这就是人存在的状态。如此往复,没有意义的往复,没有结果的往复,这或许就是生活的真相。如此枯燥的重复,谈何热爱?

有意思的是,最初我读到这个故事时,也不过认为,生活就是这样的。我们都知道,这很好理解,生活中有许多事是没意义的往复。但是,我所不理解的是,有人提醒我说,我不应该只关注这个故事,而应关注这个推石块的人本身。然后说,你看啊,这个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是积极的生活态度,这就是对生活的热爱。

再次看到这个故事,和上一次相比过去了十多年。十年间发生了许多事,我似乎也有些看懂了。加缪说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身上有种英雄主义。在不断推着注定会重新滚落的巨石上山的过程中,西西弗斯承受着注定的失败,在虚无的结果中与重力抗争,更是与诸神的抗争。他摆脱不了这个无意的循环,如同医生治病救人一样,永远不可能让所有的身体都恢复如初。所有生命的终点都指向死亡,“新生-死亡-新生”如此往复,看似是个悲剧。但如果从另一种角度来讲,却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如果这个人看清了这一切,发现自己处在上帝的圈套中,如果他悲观放弃了,那么上帝就得逞了,而终结于一场悲剧。但是,如果这个人发现了这个圈套却没有放弃,而是真心把推石块当成事业做,把推石块当做人生的修行,那么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完成了对上帝这个圈套的反抗,他实际上是胜利了,他挣脱了悲剧的桎梏。

如同医生治病救人,总有看不完的病人,总有医不好的疾病,但是“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在安慰”,能发出一分光,能发出一点热,就要拼尽全力去跟死神抗争。这个世界不只是周而复始如推石块一般的枯燥往复,还有很多很多美好。而这些美好,需要自己去体会。医生,就是跟病人一起推石块的人,即使所有的生命终点都指向死亡,我们也要去抗争命运的悲剧。石块推得越多,就有越多的人跳出命运的圈套。如同陶勇医生所说,“我还有很多病人要治,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这就是医生的修行啊。

贝克特的《等待戈多》,表达的存在主义哲学和西西弗斯神话如出一辙。戈多是谁?有人把戈多解释为上帝,有人认为戈多其实是死亡的隐喻。而我赞同的,也是现在被更多人认可的的观点,戈多其实是贝克特对“希望”的解读。

剧中的两位主人公从始至终都在等待着“戈多”,但从始至终都没有等到“戈多”。“戈多”作为一个代名词,始终是一个缥缈虚无、无法触摸的幻影,一个存在在人类梦魇中的海市蜃楼。这剧中反复出现的一幕,其实可以代指这一过程:人类在绝望环境下对希望不断地等待,却始终无法等待到希望的真正出现。他们在生命的大多数时候都处于对希望的无望幻想中,却对“无法等来希望”这一现实不自知。无止境的等待有意义吗?当希望无迹可寻甚至是虚幻时,还要继续等待吗?

写到这里,我才想意识到,两个流浪汉对戈多的“等待”与西西弗斯的“徒劳”是一样的。如果终结了等待,便意味着承认之前的等待的时光的浪费,之后便是失败感与失去目标的空虚感扑面而来。但对于无意义的等待,难道在其中存活的办法只有拒绝承认它的无意义吗?

难道拼尽全力去救治仍然没有留住病人的生命,那些付出就没有存在意义吗?而此时的陶勇,如同不断推石上山而又滚落的西西弗斯,西西弗斯是众神中的无产者,手无缚鸡之力,心有反抗精神,他完全明白自己的悲惨处境。清醒的头脑是他痛苦的原因,但同时也加冕了他的胜利。没有轻蔑征服不了的命运。

这便是“看清了生活的真相后,却依然热爱生活”。

5

那如果看清了真相,悲观到想逃离,也就是自我毁灭呢。这种情况是存在的,自杀的人大概是因为如此。

杰克·伦敦的《马丁·伊登》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水手马丁爱上了上流势利女,但势利女因为他没钱不爱他。马丁后来写小说出名了,势利女又来倒追。这时马丁看透这一切都是空虚,他拒绝了她,拒绝后他看清了生活的真相,精神上的痛苦让他无法忍受也无法消除,最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当然,这是小说,生活中或许没有完全如此精神洁癖的人,但却不缺为生活真相击倒后再也爬不起来的。如果陶勇医生也是如此的精神洁癖,恐怕现在的我们根本看不到这些温暖的话语了。

此外,即使不逃离,也不等同于热爱生活。

有一种人,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选择与生活同流合污。生活的本质就是人和社会的关系,人有自我对社会的理解,但社会有它的一套,因此生活就是两者的冲突。冲突到最后,许多人放弃了坚持的,选择社会的那套,这是所谓与生活同流合污。医务人员里这种人有,但是我相信这种人在医务工作者中是极少数的。

另一种人,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仍不与生活同流合污。这种情况下,人是以接受现实为前提的。怎么能接受现实又不与生活同流合污呢?怎样能做到被生活深深伤害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呢?如《菜根谭》所说,“势力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为尤洁;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之而不用者为尤高。”被自己亲手收治的病人砍伤,这个现实打击不可谓之不大。如此打击之下,是怎么做到跟生活和解,不忘初心,坚持理想呢?

“我把光明捧在手中,照亮每个人的脸庞”——这是陶勇的诗《心中的梦》的最后一句。

“经历了这次伤医事件,我觉得我不仅把眼科当成我的事业,在一定程度上医学已经成为我的信仰。我认为医学的作用已经不完全是治疗肉体上的疾病或者心灵的创伤,一定程度上会带来人与人的平衡、人与自然的平衡、人与社会的平衡,只有这种平衡达到了,我们才有可能减少疾病。”

这就是真正的答案:信仰的力量。

有信仰的体验,就像你在漆黑一片的人海中迷失方向时,忽然看见一条通往真理的阳光大道,你确定那就是你的方向,你的道路,你的使命,你的人生意义所在。

“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我国“外科之父”裘法祖院士把它作为师训以鞭策学医路上的学子们,也以此来赞美德艺双馨的医家大师。说出信仰两个字的陶勇,已经无限接近了佛的样子。

转回文章伊始的自问自答,我们也可以真正勇敢的说:“即使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我也依然热爱生活。”这个世界有残酷,有对医生喊打喊杀的病人,如同被惩罚去推石头的西西弗斯,被自己救治的病人砍伤的陶勇,荒谬吗?西西弗斯是用什么去抗争这种荒谬呢?蔑视!蔑视诸神加之于他的命运。“呸!世界。呸!众神!”。神,用观念,用“我永生永世都要无意义的推石头”这样的观念惩罚他。可西西弗斯不这么想,他蔑视神的惩罚,蔑视这所谓的命运。这样一个饱经沧桑却又执着坚毅的人,一步一步推着石头,走向那无尽的山顶。石头是他的,山顶是他的,命运也是他的。尽管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但他可以享受这个过程来否定诸神对他的惩罚。他是他命运的主人,他永远前行。所以加缪说“迈向高处的挣扎足够填充一个人的心灵。人们应当想象西西弗斯是快乐的”。这种抗争,这种命运的修行,正是陶勇医生对抗这些伤害的力量源泉,无论要推多久的石块,无论要等待多久,无论发现生活的黑暗面有多残酷,心中都会有照亮他人的光明。

当我们看到了世界的真相,了解了世界的残酷和美好,当我们读懂了这一切,我们依然深爱着生活,这也许就是伤口上长出的翅膀,这就是“世界以痛吻我,而我报之以歌。”

与世界的真相中见勇敢,与一人的高傲中见优秀,与一花一叶里见众生。愿我们所有人都能乘着伤口上长出的翅膀,在人生修行的天空里自由翱翔。

猜你喜欢

陶勇戈多弗斯
医者陶勇:笑着去蹚人生的河
医者陶勇:笑着去蹚人生的河
总得有人去擦星星
浅析《等待戈多》中“等待”的象征意义
爱心树(上)
西西弗斯的神话
阁楼上的光
一个漫长的下午
戈多是谁
夜跑诡遇鬼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