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和为贵”及仁爱思想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之启示
2020-01-09王海容
文/王海容
儒家的和谐思想和仁爱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我们处理当代的各种社会关系有着极大的价值指引作用。医患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其和谐与否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医疗秩序及社会的稳定。以“和为贵”思想作为价值准则、以“仁者爱人”之人格修养作为基本路径,有利于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和发展。
儒家的和谐思想和仁爱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其产生伊始就在不断地解决社会各式各样的矛盾、协调平衡各社会主体的利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儒家思想也在不断吐故纳新,自我迭代,因而获得久传不衰、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当下,我国医疗纠纷频发、医患关系紧张,但这种不和谐并非是医患关系的本质体现——医患关系的应然状态应是统一的、和谐的、相互依赖的。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医患间的互不信任和理解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对此问题的解决,儒家的和谐思想和仁爱思想仍有其积极而重要的社会价值和引领作用。
“和”与“和为贵”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和”的思想一直备受崇尚,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显著特色。“和”最初的含义是指矛盾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其含义在不断地产生和演变。《国语·郑语》载“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乃尽弃矣。”这里的“和”是指两个不同的事物通过对立和斗争达到统一,“平”不是指“和平”“平和”,而是指争斗、克服等,即通过对立和斗争达到统一,称之为“和”。随着“和”含义的不断演变,其越来越侧重于统一而不是对立,是协调而不是争斗,认为矛盾事物只有达到协调和统一,才能达到事物的最佳存在状态。《国语·郑语》载“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就是指五味调和百味香,事物协调发展,对立统一,才能达到最佳状态。
中国古代对“和”的意义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第一,“和”是普遍存在的,是矛盾的对立与统一。中国传统的朴素辨证思想认为世界是充满矛盾的,事物的存在是两两相对的,即“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系辞》);但同时,中国文化又强调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如《老子》所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这种矛盾相互依存的关系即可概况地表达为“和”。第二,“和”是“至德”。“和”强调统一而不是对立,是协调而不是争斗。老子的“知和曰常”“知常曰明”“和之至也”;孔子的“和为贵”(《论语·学而》)等,都强调了事物的阴与阳的对立和统一,认为这是万物发展的永恒法则,万物都是在对立与统一中不断向前发展,在共生中实现共赢。孔子的“和为贵”思想更是给中国的传统文化增添了和解、谦让的温和色彩。
“和为贵”最早出现在孔子的《论语》里,《论语·学而》里载:“礼之为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大小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根据这段话,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和为贵”的涵义。第一,“和”在治理国家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第二,“和”必须要有一定的制度来限制,只有在一定社会制度(如“礼”)的约束下的“和”才是“贵”;第三,“和”与“贵”都是有具体内容的,“和”有其特定的性质、目的和对象,即为何而“和”、对谁而“和”、在什么前提下“和”;“贵”,有其特定的价值主体和价值取向,即对谁“贵”、为何“贵”、“贵”在何处1。
“仁”与“仁爱”
我们可以把儒家道德思想分为内在和外在两个维度,内在维度即“仁”,外在维度即“礼”;“仁”是德性精神,“礼”是行为规范。儒家认为,具有高尚品格的人不仅应有“仁心”,而且要严格遵循“礼”的规定——因为“礼”就是道德的外在明确标准。可见,“仁”是儒学的核心范畴。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反映孔子思想的《论语》一书中,关于“仁”的表述有109 处,“仁”字出现了110 次;但孔子却未对“仁”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他在不同的场合对“仁”的解释也就不同。“仁”的内容丰富而又复杂,难以用简洁的话语去界定它全部的内涵。但是,一方面,我们从“仁”这个字的构成(由“人”和“二”构成)可知“仁”是关乎“人”的学说,且是强调人与人之间关系而非个体的学说;另一方面,虽然孔子对“仁”的理解总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他以“爱”释“仁”,认为“仁”的基本精神、实质内涵、核心要义就是“爱”。“爱”是将“仁”这一内在的德性精神付诸实践的德行表现,故“仁爱”既是“仁”的指代,又是“仁”的具体表达。在我国古代,仁爱思想的内容不断被儒家学者们补充和发挥,但仍以孔孟理论为主。
“仁爱”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其一,爱亲。《中庸》一书中说道:“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人一生下来首先接触的便是自己的家人,接受亲人的爱抚,在家庭亲人的关爱中产生依恋,从而形成最初的爱心。儒家从个体修身出发,敦睦亲属,最后到治国、平天下2。儒家从人性出发,认为人首先应爱自己的亲人,孝敬父母、疼爱兄弟姐妹;在爱亲人的基础上,萌生出对他人的爱。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亲人都不爱,连最浓厚最基本的亲情之爱都没有,那么何来对他人的爱呢?!离开了孝悌的爱,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就是虚伪的爱。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学医的动机是为父母治疗疾病。孙思邈家境贫穷,父母有病无钱医治,年幼的孙思邈看到父母深受疾病折磨,十分难过,决心学医为父母疗疾。于是,他到处拜师,刻苦学习,不断实践,终于成为一代名医。孙的这种学医动机并没有被世人批评为狭隘或自私,反而被大加赞扬和宣扬,并被中国古代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读物《二十四孝》收录。这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对“孝”的认可和推崇。
那么,何为“孝”,何谓“悌”呢?简单地来说,儒家仁爱思想的“孝”就是子女要敬重和顺从父母。具体的表现有:父母在世时,要悉心照顾其生活饮食,给予其物质上的帮助;但仅仅这样是不够的。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除了物质上的供养,子女还应敬爱父母,对待父母的态度要端正、亲切,不可冷眼冷语;尽量想办法使父母快乐。为了使父母快乐,一方面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和名誉,不做让父母担心的事情;另一方面要顺从父母,即使父母有错,在劝谏时也应委婉、恭敬。在父母去世后,除了要守孝和祭祀外,还应言行一致,保持一贯的做法。
何谓“悌”呢?“悌”的字形是从心、从弟,即心中有弟,兄弟间要彼此诚心相爱之意。弟弟对兄长要恭敬,兄长对弟弟要关心和爱护。儒家高度重视“悌”道,经常把“孝”“悌”并提,如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者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学而·2》)。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6》)。
其二,爱众。儒家把爱亲人之心推广到爱其他人,要求人与人之间充满爱心、互相关心和关爱,即“爱众”3。孟子在描述他所理想的社会时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与孔子对大同之世的理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爱自己亲人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爱他人则需要理性原则作为前提条件。那么,人有没有可能把爱他人也变成内在、自愿、自觉的情感呢?孔子作出了肯定的回答。他认为“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为仁由已,而由人乎哉?”。即“仁”并非高不可攀的,即使是平凡人,只要有志于仁者,通过自身努力都可以达到。
其三,爱万物。儒家从“天人合一”的思想出发,认为人和动物都是存在于宇宙中的一体存在,人和动物不是对立的关系。孔子说“仁厚及于鸟兽昆虫。”孟子提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朱熹说:“人为万物之灵,自是与物异,若迷其灵而昏之,则与禽兽何别?”这些观点都强调人不仅应该爱“人”,而且应将仁爱之心延伸到自然万物,尊重植物和动物的自然生长规律,不随意杀害动物,与万物和谐相处,实现“天地万物一体之仁”。这体现了儒家仁爱思想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从自然的精神。但是,一方面儒家对动物的爱与对人的爱是有区别的,儒家的爱首先是爱亲,其次是爱他人,最后才是爱物;另一方面,儒家的“爱万物”并非“无差别地敬畏一切生命”、绝对地不使用动植物或其他自然资源,而是强调在不得已时利用动物为人类谋福是可以的,是合理的。儒家既反对滥杀动物,但也认为人适当地利用动物有其合理性。
以“和为贵”思想作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价值准则之一
“和为贵”的思想要求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应与人为善,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冲突和矛盾,如果已经发生了无法避免的冲突,也应用“和为贵”思想理念来解决分歧、化解矛盾。而孟子也在《孟子·公孙丑上》中提到“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意思是说君子最高的德行是与别人一起做善事,在现代语境里,更多的是指要“与人为善”。
中国现代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社会的转型必然会带来很多不协调的问题,其中就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的高度发展,由传统的“熟人社会”变成了“陌生人社会”,陌生人之间难以建立起诚信与仁爱等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更多的是受利益驱使,由此也引发了较多的社会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和为贵”的思想可以为处理当今社会出现的人际关系紧张问题提供指导,“和为贵”的思想要求在人际交往中要宽以待人、心胸豁达,营造出一种宽松和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因此,和为贵”的思想对我们处理当今社会的各种关系有着重要的价值。
医患关系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关系,其和谐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和生命,甚至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其同样需要用“和为贵”的思想来处理,需要释放和谐的“集体潜意识”4。医患之间是相互依存、有机统一的关系,最终走向是相互协调统一达到和谐,而不是对立和冲突。医患之间和谐相处是医患关系健康发展的前提。医患之间本身就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有医生才有患者,有患者才有医生,医学事业才能得到发展,他们相互依存与发展,缺一不可。医患双方有着共同的目标,即战胜疾病,就这是医患双方可以达到和谐的内在因素。医患之间的不和谐与冲突都是暂时的,可以通过沟通和达成一致目标来解决,只要双方相互信任,及时有效地进行沟通,宽以待人,就可以构建一个和谐的医患关系。因此,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时,将“和为贵”作为其价值准则之一有着现实的意义。医患双方在医疗交往中,如将“和为贵”作为交往准则,则医生用专业知识为患者治病,患者对医生更多的信任,互信的医患双方能更好地实现双方的一致目标,最终实现和谐的医患关系。
“仁者爱人”的人格修养作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本路径
在中国古代,同样存在医患纠纷和医患矛盾,但数量不多且影响不大。总得来说,医患之间是相互信任的,特别是患者对医者更是敬重,这是因为绝大部分医者深受儒家思想特别是仁爱思想的影响,践行儒家“仁者爱人”的最高理念,行医济世、关爱患者。儒家仁爱思想有利于促进患者信任医生:首先,患者对拥有仁爱之心的、具有高尚品德的医生肯定是欢迎、肯定和尊重的;其次,患者要学会换位思考,要理解医生的辛苦和不易;最后,患者懂得适当的医药知识,自己及亲人生病时,就可理性选择医院和医生,对医生的诊疗行为是否正确也有一定的判断,从而促进患者对医生的信任。
实践仁爱思想的方法途径
“忠恕之道”和“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方法和途径5。其一,忠恕之道。孔子对“仁”的阐述是不同的,但在《论语》中却明确指出“忠恕”乃“仁之方”。“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关于“恕”,孔子明确提出了自己的理解,“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翻译成白话就是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你要求别人做什么时,首先自己本身也愿意这样做;自己做不到,便不能要求别人去做到。这要求人把自己推到他人之境,推想别人之心、量度他人之苦。如东晋大臣庾亮,他骑的马里有一匹很凶,有人让他卖掉。庾亮说:“我卖它就会有人买它,那样也会伤害它的新主人,难道因为这匹马对自己不安全,就可以嫁祸他人吗?”庾亮的想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关于“忠”的具体内容,孔子没有进行阐释,但后人总结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自己决定对人建立仁爱之心,别人才会对你仁爱,自己决定对人豁达(宽容),别人才会对你豁达(宽容)。“忠”强调的是为他人做事时,不存私心,尽心尽力。
同时,儒家“仁爱”思想强调“克己复礼”,仁者必须维护礼,即维护社会秩序、规章制度6。关于“克已复礼”的注释和翻译,学者的意见略有不同,如杨伯峻先生的翻译是“抑制自己,使言语行动都合于礼”;钱穆的翻译是“约束我自己来践行礼”;李泽厚的翻译是“约束自己以符合礼制”。但笔者认为,总的要求是对自己的行为要有所约束、不做失礼的事情。而关于如何实践“克己复礼”,孔子讲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即不合礼的现象不看,不合礼的声音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可见,“克己复礼”强调的是通过自我约束、自我反思,在行为规范上与他人友爱和谐相处。
以“仁者爱人”的人格修养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意义
儒家的仁爱思想不仅是儒家道德思想的核心、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精华,而且其强调生命价值,敬畏和珍爱生命,与他人和社会和谐相处的理念对我国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仍然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可促进医生形成珍爱生命的价值观,更有利于促进医患之间的互信。
梅藤更曾说过——“好的医生应该具有3 个‘H’:Head 是知识,Hand 是技能,Heart 是良心。”也可以将3 个“H”总结为两个方面:态度和技术,即医生不仅要技术精、业务水平好,而且要对患者保有一颗爱心,一视同仁、不分贵贱和贫富地尽心医治患者。只有将“精”“诚”合二为一,才能成为“大医”,才能称为“仁者”,这也是孙思邈 “精诚合一”思想精髓之所在。
仁爱思想有利于促进医生珍爱患者生命:其一,虽然儒家的爱是有亲疏和等级差别的爱,但其“仁”是建立在承认个人价值基础上的理论,即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值得尊崇和敬畏的。其二,儒家要求“爱众”,即人不能只爱自己的亲人,还要爱自己身边的人,爱社会上的人;要把对亲人的爱延续到对他人的爱上。其三,儒家的“忠恕之道”要求人们学会换位思考,要求自己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感受;医生是珍爱自己生命的,换位思考,患者也非常渴望战胜病魔、早日康复,重新拥有健康的身体。
仁爱思想有利于促进患者珍爱生命:其一,“仁”是在“自爱”基础上“他爱”的一种道德规范,“仁者自爱”。“自爱”是关爱他人的前提;一个自暴自弃、没有自信心和责任感的人是不会对他人仁爱的。而“自爱”的前提就是要珍爱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其二,儒家的爱首先是爱自己的父母。儿女在赡养父母时还应给予其精神上的慰藉,关心父母的身体情况是尽孝道的关键。其三,“孝”道要求儿女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和身体。爱父母,就要尽孝,而爱惜自己的身体是尽孝的前提和要求。《孝经》记载:“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医生珍爱患者生命,就会站在患者的角度,感同身受,设身处地为其着想,尽心尽力医治,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患者珍爱自己和父母的生命,除了想办法不使其损伤之外,还要在平时学习医学知识保养它,使身体免受疾病的侵袭。有了平时学习的基础,患者便会了解并理解医学的风险性和有限性,从而理性面对不利的(但非医务人员过错)诊疗结果。这样一来,医患关系自然和谐、融洽。
儒家仁爱思想有利于促进医生信任患者:首先,医生肩负着“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无病,上下和亲,德泽下流”的重要责任,要履行好这一职责,医生必须要相信自己的患者。其次,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患者将自己的生命和健康都交给医生了,医生也应该相信患者前来治疗的目的不是为了求财和闹事,而是为了解病。最后,仁爱思想要求医生对患者应平等待人、一视同仁,不能因为患者的个人素质问题而对其失去信任。医生具有“仁者爱人”的人格修养,对患者进行关心和爱护,患者就会对医生尊重与信任,才能有效地消除双方不必要的误解和矛盾,达成和谐的医患关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