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策略研究

2020-01-09曾梦晴王宇航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7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思政

曾梦晴,王宇航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提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1]。重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符合时代政治要求、遵循教学规律、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发挥思政课效能的科学决策。《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体制机制有待完善,评价和支持体系有待健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深化”[2]。本文以问题研究为切入点,顺势提出构建策略,以期凝聚大中小学思政课协同育人合力、实现思政课内涵式发展。

一、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现实可能性

(一)大中小学思政课共同目标为实现一体化提供内在动力

高校思政课与中小学思政课虽处于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两个层次,但二者肩负共同的使命,即“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正如《意见》中指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2]。“立德”要求立政治品德、社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职业道德等,这一根本任务内在要求各学段思政课依据学生特点分别侧重不同教育内容,以学生可接受的方式渗透德育,以螺旋上升的育人过程对学生进行教化。因此,思政课内在共性目标必然要求高校与中小学思政教育工作者树立共同发展意识、增强各阶段课程目标连贯性、统筹推进具体目标与总体目标相结合、优化配置各学段课程要素,从而为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提供内在动力。

(二)大中小学思政课内在逻辑为实现一体化提供内在依据

高校与中小学思政教育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与身心发展规律,纵向贯通于整个教育系统之中,呈现出层次性与递进性。小学思政课教育是基础与前端,处于“播种育苗”时期。这一阶段学生认知水平与探索能力都处于低水平阶段。因此,小学思政课应采取具体、简单、易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教育学生认识自己、认识集体、认识国家,培育学生爱国、爱党、爱人民的情感为目的。小学阶段教育为中学阶段夯实学生思想基础、强化学生政治素养奠定心理基础。中学思政课教育是“要塞”,具有“桥梁”作用,连接小学、中学与大学于一体,处于“拔节孕穗”特殊时期,是学生价值观念、政治素养塑成的关键时期。中学时期应重视理论教育与情感教育,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爱国情、强国志。中学思政教育又为大学思想铸魂教育奠定政治基础、能力基础与思想基础。大学思政课教育是延伸与升华,处于“成熟结果”时期。大学生思辨能力、自学能力、思想品质已经成熟。大学教学更强调育人的理论深度、知识广度,更注重自主研究与社会实践,意在增强大学生使命感,提升大学生与社会对接能力,促使大学生投身实践、报效祖国。总之,脱离大学教育,中小学思政教育得不到升华与延伸。脱离中小学教育,大学思政课教育则会根基不牢。大中小学思政课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为一体化建设提供了内在依据。

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然困境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一项持久性、复杂性、系统性战略工程,高校与中小学各方面思政课要素是否衔接得当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连贯性。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学内容缺乏递进性

教材是思政课教学的主要依据。经过笔者细致对比发现,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内容存在递进性不足、知识点重复等问题。例如,哲学基本问题、发展观等知识点高中与大学教材内容上大部分重复,导致学生在大学阶段接触这些知识有厌烦情绪,失去兴趣。大学思政课从教材内容横向对比来看,四门课程之间也存在重复内容。大中小学思政课在教学内容选取中应依据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时代新人原则,按照小学阶段“知事”,中学阶段“晓义”,大学阶段“明理”层层递进、层层深化、层层拓宽。而现实教学过程中,教师受“分数为重”观念影响,过度重视理论知识内容讲解。因此,导致教学中存在初中阶段超前讲解高中阶段教学内容和忽视相应情感价值观教育等现象。

(二)教学模式缺乏协同性

教学模式衔接程度直接影响思政课整体合力。纵观当前总体教学形式,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在教学模式上存在协同性不足的问题。小学教育阶段容易忽视思政教育,或在教学环节中采取简单讲解方式,未能将思政课生活化,未能以“体验型”教学模式熏陶感染小学生。中学阶段,面对中考与高考“两座大山”带来的压力,教育主体容易采取“知识型”教学模式,对学生强调知识点单纯性记忆、背诵,以课堂作为思政课教育唯一基地,忽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空洞的教育理论进行说教。而大学阶段是以“理论研究型”为主导的教学模式,需要学生具有实践能力和自主研讨能力。所以,整个教学模式出现协同性不足,未能通过不同教学模式逐步提升学生能力,导致基础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不能高度适应高等教育自主研究型教学模式。

(三)育人主体缺乏衔接意识与衔接环境

第一,教师缺乏教学衔接意识。基于传统教育观念与教育考核制度影响,教师易把思政课定位为一门考试科目,课程目标主要强调学生知识层面,往往导致思政课脱离生活实际。部分教师由于课业压力大,主观上容易忽视将当前阶段思政课与前后阶段思政课在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衔接。同时,大学教师很少主动深入基础教育,了解思政课发展情况,经常忽视学生的差异性而采取同一种教学方式教育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由于各阶段教师缺乏教学衔接意识,故而形成一种“各自为政”“各管一摊”的独立局面。这种独立、割裂的意识实际上扭曲了思政课的本质与灵魂,对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产生消极作用。

第二,教师缺乏有利衔接环境。衔接环境包括衔接平台、衔接牵引力、衔接制度等方面。首先,教师衔接平台单一化。教师之间有效衔接需要以多样化、开放式、立体式平台为依托。目前教师主要以入校调研、入校听课、教师代表集体会议等传统方式进行沟通。这种单一的衔接方式束缚了教师之间衔接时间的灵活性、衔接空间的多维性、衔接主体的广泛性和衔接内容的丰富性。其次,管理部门存在衔接牵引力不足等问题。政府牵引力有待提升,需要继续将一体化建设政策真正落于实处、落于细处,主动架起高校与中小学之间衔接的桥梁,打破个体教师之间的沟通障碍,为教师互通提供全方位保障。最后,教师需要衔接制度保障。一方面,制度作为一种外在规范推动教师之间进行有效衔接,要求教师“必须为”。另一方面,相关衔接制度可保障教师权益,将制度外在压力变成内在动力,使教师“主动为”。但据目前总体情况而言,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协商制度、交流制度、保障制度、评价制度等制度规范尚未健全,不利于教师积极主动投入到一体化建设过程中。

三、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应然策略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难点问题,导致现阶段思政课层次性、连贯性不足,距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内涵式发展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问题。

(一)分析整合教学内容,促进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内容一体化

课程内容直接影响到学时安排、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重点、教学手段等其他课程要素的选择与实施,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核心要素。

第一,合理整合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以教材体系为基本依据,根据时代要求、课程目标以及学生自身特点整合教学内容。首先,重视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每一个教育阶段都有自身知识体系,教师需依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和育人目标科学选取教学内容,准确把握讲解程度、深度以及广度,促进教学内容由浅入深梯级递进。其次,重视教学内容的时代性。思政课是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落实到课堂、落于学生内心的课程,具有极强的引领性。而思政课教材内容更新速度往往滞后于社会实践的发展。因此,教学内容必须高于教材,教师将最新理论成果融于教学之中,用当下社会热点、国际热点、新鲜案例分析基本理论知识。再次,重视教学内容的同步性。据统计,统编版高中政治新教材到2020 年秋季将有多个省份使用。高中新版教材内容尤其突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法治教育。基于这一变化,高校课程需以高中教材改革为基础,更新教学内容,最大程度上达到二者教学内容的一体化。

第二,依托区域文化丰富教学内容。各地区大中小学可充分挖掘本地区特有的革命文化、历史传统文化等丰富教学资源,系统编制特色文化教材、统一制定课程标准,合理开设特色课程,构建本区域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格局。例如,吉林省拥有丰富的东北抗联红色文化资源,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优质资源。相关部门可依据学生特点,精选红色文化素材并编制教材。小学阶段教材主要凸显抗联人物事迹,以故事教育学生敬重烈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中学阶段教材图文并茂介绍东北抗联,既让学生在理论层面学习东北抗联相关内容,又在情感层面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民族复兴使命感教育;大学阶段教材内容设计更强调内容的概括性、理论性、开放性,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自主学习与研究东北抗联的相关知识。由浅入深、螺旋上升的教学内容体系能够使学生对红色文化入脑入心,增强大中小学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扩大德育的实效性。

(二)创新教学方式,促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活动一体化

教学方式是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内容由教材语言、政策语言转化为教学语言,深入学生内心的方式。教学方式直接关乎到思政课是否真正取得育人实效,对于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高校与中小学教学模式有机衔接。教学模式以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实际情况等多种因素为确立依据。小学阶段强调培养学生习惯与性格,应该重视直观体验型教学模式,通过情景教学贴近生活“潜意识”熏陶感染学生;中学阶段需要学生具有相应专业学科知识与思想政治品质,因此应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采取自学辅导教学模式与尝试实践教学模式;大学阶段则是有意识地提升学生理论层次,应形成以理论探究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反思、自我审视,自觉将理论层面上升到意识形态层面、价值观层面。小学、中学、大学教学模式形成由“潜意识”熏陶到“有意识”教化,由“实践型”体验到“理论型”探索,打破教学模式相互脱离、实现各阶段教学模式互补互助,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感知能力、实践能力、自主探究能力,使学生适应下一阶段思政课的教学模式,从而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其次,教学方式与各学段课程改革相结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河北、辽宁、湖北等8省市将实施“3+1+2”高考新模式。新高考模式下,大学思政课将会面临学生基础知识生疏、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高校思政课需根据新高考模式调节教学方式,实现高校与高中思政课有效衔接,“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2]高校改革创新教学方式,实现“互联网+思政课”,打造云端第二思政课堂。利用网络资源填充思政课教学内容、利用技术手段创设情景化教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感悟思政课魅力。高校思政课教师掌握学生知识储备和思维特点,针对学生基础知识、整体人文素质以及多元兴趣特点实施教学。比如,对于未选择政治作为学考科目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基础知识的整合与复习,依据专业特长采取实践型与自主研究型教学方式,避免因不恰当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学习跨度过大而产生困惑、厌烦情绪。

(三)调动课程主体参与性,促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主体一体化

课程主体是课程建设中最活跃因素,通过充分调动主体积极性,增强主体凝聚力,可以促进课程主体之间高效衔接,为课程建设提供活力。

第一,满足大中小学各自需求,寻找一体化合力。高校与中小学作为不同课程主体有不同需求。中小学思政课发展需要高校给予硬件设施、科研项目、教师素质培训等方面资助。高校则需要依托中小学为实践基地,以中小学教师为实习生导师,来培养合格的准思政课教师。所以,基于各自主体不同需求,校校之间应实现教学资源、科研资源、管理制度、教育结构、教学硬件等多方面合作共享,创新实践合作、教学课堂合作、比赛合作、娱乐活动合作等多种合作方式,以及促进合作主体多元化,实现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校管理之间多向合作。

第二,校内外联动机制。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不应仅局限于学校教育,外延涉及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并且三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追求着共同利益。学校作为“家校社”协同育人中的主导力量,开门共办思政课,实现育人资源有机结合,积极构建校内外资源联合共同体。其一,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工作者与家庭成员积极沟通,共同研究探讨学生思政教育问题。通过良好的家风、家训为学生提供优越的育人环境。其二,校社联合,有效利用社会育人资源。学校以及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社区街道等实现有效对接,为思政课提供实践基地,推动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将思政课理论教育用于实际。循序渐进地开展与学生特征相符的实践活动,能够拓宽思政课教育途径、灵活思政课教育方法、增强思政课教育实效性。

第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基固本。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是学生的启蒙者,肩负着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任。首先,提升教师政治素养,牢记使命担当。思政课教师必须提高政治站位,让有正确政治立场的教师教育下一代。其次,专注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教学效能。一方面,重视思政课教师源头培养与过程培养。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培养合格的思政课教师,同时发挥自身辐射作用,主动通过集体备课、教师集体会议、信息资源共享、共同研究科研等方式对接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另一方面,加强配备管理和完善选聘机制。完善激励机制,选择优秀教学案例示范、评选模范典型教师、开展教学大赛,以赛促优、促质。通过激励性制度增加教师之间融合钻研、共同学习、合力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再次,重视教师道德修养,引领学生成长。思政课教师善于审视自身、以正确的人格吸引学生,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1]总之,建立“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2]的教师队伍,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师资队伍保障。

第四,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学生是思政课建设过程的主体,也是建设成果的享有者和评判者。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否成功以实际学生发展效果为评判依据。因此,教师从设计教材内容、设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式、安排教学环节等多方面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创造益于学生发挥主人翁意识、学习主动性的课堂模式,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自觉以自由体角色融入教育改革过程之中。

(四)完善课程评价机制,促进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评价一体化

课程评价机制主要是指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施过程及其效果,继而推进其不断改善和落实。首先,明确评价对象。衔接评价工作需要将衔接计划是否制定与落实、衔接目标是否科学、衔接内容是否合理整改、衔接平台是否搭建、衔接主体是否积极参与等纳入评价对象范围。其次,明确评价标准。评价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成效不只以研讨会议次数、课程主体交流次数等数量作为评价标准。还要重视以实际质量为评价标准。着重考察教师是否真正参与到课程一体化建设之中、学生发展是否适应社会需求、学生实际行为是否得到社会认可。最后,利用评价反馈。课程评价是一个用来衡量课程改革效果的方法,同时更是一个促进课程建设的手段,评效促改是课程评价最终目的。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主体通过深入分析评价反馈结果,理性看待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成就与不足,查找问题原因,提出整改方案。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思政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以“问题化教学”为导向 有效转变物理教学方式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