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视域下“知行合一”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刍议

2020-01-09李皖蒙张晓野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知行合一王阳明思政课

李皖蒙 张晓野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思政部,浙江 宁波 315000)

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同时更强调,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师而言,坚定“四个自信”,“说到底就是要坚定文化自信”[1]194。坚定的文化自信源自5 000年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厚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王阳明作为“心学”集大成者,其“知行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极具现实意义。当下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如何把“知行合一”思想融入日常教学,是需要认真研究的时代命题,也是坚持文化自信、办好思政课的题中之义。

一、“知行合一”思想之于思政课的时代意义

“知行合一”思想是王阳明“心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对待知和行的关系问题上,虽然经过近五百年的不断变化发展,但其思想的核心要义仍熠熠生辉。何为知和行?王阳明先生提到:“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工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2]31知行需要合一,知行必须合一。知便是“致良知”,也即“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知致则意诚”[2]14。以王阳明先生言,此知便是“不假外求”的道德之知。当然,“知行合一”强调的更多是知行并进,而非刻意区分先后顺序。《答顾桥东书》提到:“所喻知、行并进,不宜分别前后,即《中庸》‘尊德性而道问学’之功,交养互发,内外本末一以贯之之道。”[2]104由此看来,“知行合一”思想在新时代具有现实意义。对于高校思政课而言,“知行合一”思想的时代意义就是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与思政课教学中秉持的立德树人进行有效融合,“立德”便是立“良知”之德,“树人”便是树“良知”之人。立德树人本身也体现着“知行合一”思想。正如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大学时对大学生说的,“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理应运用“知行合一”思想,在做深做实上下功夫,于细微处见真章,在实践中“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

二、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的文化自信困境

进入新时代,对自身文化的认知和态度,成为考量一个国家国民对维系国家发展的深层次精神领域是否有“共鸣”、是否“步调一致”的风向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3]高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更是主阵地的“前沿阵地”,对于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大学生对于文化的认同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中面临的在文化自信上的一些困境急需得到重视和反思。特别是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出现的知行不一、知行脱节问题,即使在大力提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大背景下,这一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一)思政课教师自身不自信

思政课教师自身不自信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思政课角色定位转变不适应,依旧停留在过去的角色定位,甚至对其他课程教师对思政课角色定位的偏见与误解十分敏感,以致在外界的看法和影响下开始怀疑自身的作用,并形成了定式思维,认为思政课可有可无,定位不高,思政课教师地位较低。当前党和国家大力强调思政课的重要性,大力提高思政课教师的地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4]。思政课角色和定位的转变反而让不少思政课教师感到不适应,这无疑是自身不自信的一种反映。二是实际教学中被动教学为主,不能、不敢理直气壮开思政课。由于诸多原因,当下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背景不一,专任教师大多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背景,但目前高校思政课基本上是专兼职教师队伍相结合,不少兼职教师的学科背景和专业背景并非思想政治教育。这也就导致这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易出现不能、不敢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的情况。如果部分思政课教师受专业背景所限,不能很好开展思政课是客观原因的话,不敢理直气壮开展思政课就是没能做到“知行合一”,仅仅是被动教学,教师的主导性无法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也就很难在实际教学中体现出来。

(二)知行不合一

教学中无侧重的多样化的“行”导致学生无法形成正确的“知”,体现在实际中,便是学生对课程和教师的反感和抵触。思政课教学应坚持多样化的授课方式,除基本的理论教学外,实践教学、现场教学等都是不错的方法,特别是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当前几乎所有的教学方式都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因此也出现了另一个问题,即在思政课教学中,只要是学生乐于接受就采用,而做不到有所侧重、有所取舍,无法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形成的德性之“知”。正如王阳明先生所言,“固是事事要如此,须是识得个头脑仍可”[2]219。可见,第二种文化自信困境更多体现在教师实际教学中。

三、“知行合一”思想推动思政课教学由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

高校思政课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知行合一”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路径。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融入“知行合一”思想,能切实推动思政课实际教学实现由文化自觉转变为文化自信,这也是破解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出现的文化自信困境的不二法门。“文化自信是主体对自身文化的认同、肯定和坚守。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前提,文化自信是建立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的。没有深刻的文化自觉,就不可能有坚定的文化自信。”[5]高校思政课教学由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就是对于融入“知行合一”思想的最好回应。在《黄直录》中,王阳明阐释了“知行合一”所蕴含的自觉思想:“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2]206然而,高校思政课教学要实现由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就要把文化自觉放在起始点的位置,作为思政课教师就要懂得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

一是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增强文化自觉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因此,思政课教师要不断突破专业背景和学科背景的限制,在增强自身综合素养上下功夫,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这正是高度文化自觉的鲜明体现,也是最高层次的“知”。教师自身素质过硬才能在学生面前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才能把“知行合一”融入思政课教学中。

二是以坚定的文化自信丰富思政课教学实践内容,在“行”的内涵和质量上下功夫。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也是检验知行是否合一的标准。毛主席曾说:“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行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6]296-297思政课教学要实现由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从而实现立德树人,外化于教学实践基础上的“行”至关重要。思政课教师要以极强的文化自觉主动推进教学实践多样化,其中课堂教学是主抓手,课程思政可实现“由点到面”拓展,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之外不可或缺的有效补充,现场教学则是“知行合一”生动实践的“第一现场”。只有思政课教学“百花齐放”,才能最终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百花齐放”,真正让学生在“知行合一”的思政课中坚定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知行合一王阳明思政课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真正心平气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立“三者”,提升“两学一做”实效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析王阳明“知行合一”说
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