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鲁西南丧葬祭祀中的二十四拜礼及其传承路径研究

2020-01-09姚金山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鲁西南跨步平行

姚金山

(贵州师范大学 历史与政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丧葬祭祀是对一个人离开这个世界最后的尊敬与怀念,古已有之。礼典有言“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是以事神致福”。本文着重探讨对人的祭祀,即丧葬祭祀。鲁西南作为传统儒家思想典型区,千百年来对人的祭祀礼仪十分重视,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丧葬祭礼,其中,二十四拜礼以其内涵丰富、特征鲜明、寓意深刻独树一帜。但近年来此祭礼文化呈现凋零之态势,传承堪忧。为此,鲁西南人需要树立地方特色文化保护意识,寻找传承二十四拜礼的有效路径。

一、鲁西南丧葬祭祀中独树一帜的二十四拜礼

(一)二十四拜礼概述

二十四拜礼特指主要应用于丧葬祭祀祖先、拜父母长辈等活动(尤其是丧葬祭祀)不同叩拜位置上共揖叩24次,流传于鲁西南地区的一种祭祀跪拜礼,整套祭礼流程复杂、动作繁多、对象特定。

二十四拜礼形成于鲁西南长期发展的、不曾中断的、底蕴深厚的农耕文化之中,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农耕文化遗风,充分展现了鲁西南人民在以往岁月中待人接物的文化风貌,深刻反映了儒家文化发祥地习礼仪的淳朴遗风。二十四拜礼不仅是鲁西南独树一帜的祭礼文化映射,而且在中华礼仪体系中也可圈可点。但近年来传统的二十四拜礼习俗已出现种种残缺,急需加以修补完善并给予重视保护。

(二)二十四拜礼的特征

鲁西南的二十四拜礼不仅内涵丰富多彩,而且特征别具一格,表现异彩纷呈。

1.对象特定

二十四拜礼又称为“大礼”,其本身的复杂和隆重仅仅是一个方面,更表现在受礼的对象上,换言之,并不是施礼者对每一个仙逝的长辈都可以行此大礼。即使有血缘关系也并不一定适用此礼,血缘只是其适用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在鲁西南的民间丧事中,只有给极近的亲属祭祀行礼时才能用此大礼,这种亲近是有严格标准的,血缘一般不能跨越两代,如娘家侄子、女婿、干儿子等才会行此大礼。

2.流程复杂

相比九拜礼、十三拜礼,二十四拜要完成不同位置的二十四次叩拜组合,自然整个程序相当复杂,环与扣的搭配纷繁。据当地司礼介绍,一整套完整的二十四拜礼行下来至少需要40~60分钟。

3.礼大恩重

二十四拜礼作为鲁西南地区最高的祭礼标准,是最高的礼仪寄托,如前所述并不是给任意亲属都可行此大礼,这是由二十四拜礼本身的隆重性决定的。虽然近年来也出现非血缘关系之间行此大礼的现象,但其背后必然存在“礼大恩重”特征的延伸,所以,无论是否基于血缘的二十四拜礼都是以礼大恩重为基础的。

4.步骤清晰

虽然二十四拜礼程序复杂,步骤繁多,不同片区还有所差异,但二十四拜作为一种规范的礼仪程式,在发展过程中有着特定的演变规律,例如:头和作揖是配套进行的,每个位置都安排有特定的内容等。

5.尊卑有序

二十四拜礼是儒文化在传统农耕文明基础上形成的,自然存在尊卑有序的遗留,主要体现在:一是主体只能是男子,在行礼过程中出现的人全部是男子,女子被排除在外;二是行礼时站立位置讲究尊卑有别、长幼有序,一般来讲是辈分高的、年龄长的站在行礼队伍的最前面充当祭祀的主祭者。

(三)二十四拜礼的行法

鲁西南区覆盖鲁区三个地级市和豫东苏北大部,区域面积广阔,都是二十四拜礼的流传区,但因风土各异,人情差别,反映在当地丧葬祭祀上也有不同。但无论怎么不同,形式有何差异,都反映着共同的祭祀主题,始终偏向共同的圆心。经过走访调查和查阅地方资料,本文特选取鲁西南区两种较有代表性的二十四拜礼行礼方式详细说明。

1.“前7后8中9拜”式

前7(右3,左3,中1拜):主祭人着孝袍进入祭祀区域,首先向司礼施以道谢,继而回到灵棚芦席中间站定注视仙逝者遗像,弯腰一揖。右3,迈步右跨至祭桌右角,一揖一叩,再叩,然后起身作揖,算是完成一拜之礼;接着左迈步,一揖一叩,一揖一叩,三拜之后,行至祭桌前,作揖起身。左3,左跨步至祭桌左角,一揖一叩,一揖一叩,三拜之后,右跨步回祭桌前,作揖;中1拜,接着前一环节作揖而叩头,一揖一叩,随后三祭酒,叩头,平身作揖,后退三步一步一作揖。

“后8(右3,左3,中2拜):后8与前7相似,同样也分成三组”[1]。右3,左3与前7一样,此不再赘述。中2拜,作揖,向前三步,一步一揖到祭桌前,叩,焚金纸,悲恸哭……被扶起后,叩头,起身做揖,后退二步,一步一揖。

中9拜(右3,左3,中3拜):中9拜中右3、左3部分与前7部分基本一样。中3拜,一揖,向左右司礼答谢。此时,司礼高喊“孝子谢客”,自此祭礼毕。全过程一共揖拜24次,磕头24次。

2.前后左右画四边形式

在司仪的导引下,主祭人着孝袍进入祭祀区域,首先向司礼施礼道谢,继而回到灵棚芦席中间站定注视仙逝者遗像,弯腰一揖。第一轮:由灵棚中间以自己为原点向东南方向迈步,站立作为二十四拜的第一拜,面朝祭桌一揖一叩(1),向西北方向迈步,一揖一叩(2),再向西北迈步一揖一叩(3),平行右跨步一揖一叩(4,此时由司礼引导进香),平行右跨步一揖一叩(5),向西南方向后跨步一揖一叩(6),向西南方向后跨步一揖一叩(7),平行右跨步一揖一叩(8);第二轮:继(8)平行左跨步一揖一叩(9),向东北跨步一揖一叩(10),向东北跨步一揖一叩(11),平行左跨步一揖一叩(12,由司仪引导完成献酒),平行左跨步一揖一叩(13),向东南跨步一揖一叩(14),向东南跨步一揖一叩(15);第三轮:继(15)平行左跨步一揖一叩(16);第四轮:继(16)平行右跨步一揖一叩(17),向正前方跨步一揖一叩(18),向正北方跨步一揖一叩(19),平行向左跨步一揖一叩(20,此时司仪引导上祭纸),平行向左跨步一揖一叩(21),转身向正南方跨步一揖一叩(22),继而向正南方跨步一揖一叩(23),平行右跨步一揖一叩(24),主祭者向左右司仪做一揖答谢,司礼高喊“孝子谢客”,自此二十四拜礼结束。

二、二十四拜礼在当下鲁西南的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不同思想的交融,特别是对经济发展的独轨追求,使得文化跟不上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以致一些传统文化在岁月发展长河中渐渐沉寂。作为极具浓厚地方特色的二十四拜礼,同样也在消沉之列。特别是近十年来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化转型过程中,优秀的农村传统文化逐渐出现传承断层并趋于消逝。

传统的二十四拜礼出现种种残缺。第一,在诸多特定场合不再行此大礼。原本该行二十四拜礼的祭祀场合被无缘无故删减,以其他简单的祭礼代之,更有甚以三鞠躬代替,虽然三鞠躬有新时代的风貌,但也不足以作为抛却二十四拜礼的理由。原因在于掌握这种礼仪的人越来越少,太过追求“快餐”文化。第二,传承梗阻,继承人培养困难。由于二十四拜礼本身要求严苛、程序复杂等,且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接触到,成为其传承受阻的原因之一,加上在传承中被人为简化篡改,失去本真的面貌,久而久之多种版本从生,传承难上加难。另外,纷繁的礼仪需要高素质、高悟性的传承者,但作为最佳的传承者——司礼的培养却十分困难,后继少人。第三,传统丧葬祭祀形式越来越流于形式。如今的祭祀大多怀揣各种目的,有用祭祀贡品与保佑平安发财“做交易”的,也有求心里安慰的,还有碍于面子流于形式的……甚至在有些地方流传“过三年,过三年,人到不如礼金到”这样的话。面对这种种不足,寻找保护与传承二十四拜礼的路径显得尤为重要。

三、二十四拜礼在新时代鲁西南的传承构想

根据以上诸多制约因素,笔者认为传承二十四拜礼必须同时具备优秀的施教者、可靠的中介系统、人数众多的受教者3个因素。其中,优秀的礼仪施教者是整个系统的主导,掌握着礼仪的源头;可靠的中介系统包括传授的方法和传授的载体以及内容等,是沟通施教者和受教者的桥梁与纽带;受教者是施教者的授业对象,也是整个教授系统的主体和最后的承接,礼仪教授顺利完成的最终考核标准是在受教者身上得到外化。三者缺一不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一)培养司礼,筹建专门协会

礼仪是由人制定的,人在礼仪发展传承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由于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不经常遇到礼仪性的活动,特别是丧葬祭祀这样的活动,所以,大部分人对礼仪性活动的流程常识知之甚少,于是就需要特别的一类人承担这一角色。“司礼”是在当地红白喜事中负责礼仪指挥的一类人,导引参加礼仪活动的人按照正确的方法、有秩序地完成既定的礼仪活动,在整个仪式活动中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特别是像丧葬祭祀这样的白事中,司礼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多次的走访中以及与当地司礼的交谈中,一位司礼反映现在鲁西南地区司礼人员非常匮乏。一是人数少,在走访的几个村庄出现几个村寨共用一名司礼的情况,且司礼经常存有抱怨,很多司礼不愿意出来帮忙。二是司礼传承前景堪忧,有些片区是不给司礼金钱或类似金钱报酬的,以致出现司礼不仅人数少且后继无人的情况,这关系到司礼这一角色未来的发展,如果后继无人,那么这一职业的未来发展堪忧,伴随司礼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和文化发掘也将无从谈起。三是司礼水平参差不齐。个人先天和后天等诸多因素的多层叠加造成每个司礼水平的高低不一,加之没有规范的指导与带领,像二十四拜礼这样复杂的大礼在流传过程中被随意按照个人意愿改动。四是司礼单独行事,没有交流的公共组织或平台,即使有交流也只是私下里无意识、无目的的瞬间交流。

笔者认为要改变这种尴尬的局面,更好地传承二十四拜礼,人是决定性因素。第一,成立“区域专门司礼协会”。这是解决二十四拜礼后续所有问题的逻辑起点和现实物质起点,只有建立了“区域专门司礼协会”,原先有争议的问题、被搁置的问题、后续发展的问题才有可能解决。第二,物色有发展潜力的人。有发展潜力的人应该包括两类:原来司礼队伍中表现优秀有发展潜力的人和司礼队伍之外培养成优秀司礼的人,这两类人都应该列为主要发展对象,按照两类人同步培养的方式,造就一批有担当、有品德、有能力、有纪律的二十四拜礼传承人,解决好传承人问题,接下来许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二)摈除糟粕,突出时代特色

据一位德高望重的司仪透露,二十四拜礼除了自身形式复杂影响传承以外还有许多其他因素的桎梏。一是行礼时要有足额的礼金“压桌”。这可是一笔不小的礼金,因压少了怕被人笑话,以致当前出现了礼金跟风攀比的恶习,有些人家里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即使借钱也要充面子。二是二十四拜礼特别强调尊卑有序、男女有别。将广大女性排除在礼仪体系之外,这是旧时代性别歧视的残留。三是传统的跪拜叩头过于死板,使得一些新时代的年轻人或外地亲人无法接受,从而产生些许情感上的隔阂。

以上这些都属于二十四拜礼中的糟粕,应该予以摒弃,适当加入时代新色彩,充分展现时代新风貌。二十四拜礼虽然是历史传统的产物,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加以丰富和发展十分必要。因此,新时代下,二十四拜礼同样可以展现新风貌,既要传承尊老和孝道,又要协调好自由与平等。例如:对跪叩的定性可以适当放宽,允许特定的场合或主体用鞠躬代替;在行礼时一定要燃放鞭炮配合可以改为以祭乐代替;把女性也纳入礼仪范畴,归还广大女性使用祭礼的权利;不提倡大量足额的“压桌钱”,代之以敬献花圈寄托哀思。需要指出的是,无论对二十四拜礼如何改造,都不能打着传承二十四拜礼的旗号简化二十四拜礼,一味地简化是错误倾向,是要坚决抵制的,只有不忘初心,才能方得始终,才能走得更远、更踏实。

(三)增强交流,促进彼此沟通

一位德高望重的司礼在访谈中说道:“如今的司礼是越来越难做了,不同的片区有自己的规矩,甚至一个村有一个规矩,在礼仪程式中频繁出现争执,评判标准多不统一,经常出现埋怨司礼,说司礼不懂礼仪,出力不讨好。”如今,鲁西南地区流传众多版本二十四拜礼的原因较多,但最重要的是彼此不交流,不知道对方的礼仪变化到了何种程度。为此,司礼需要走出固守自我的藩篱,增强彼此交流沟通,尽可能使复杂的礼仪见解互通,为进一步在大众群体中宣传礼仪奠定基础。

具体可以区域专门司礼协会为纽带,以司礼间互通有无的感情联络为契机,增强地区间有关礼仪见解的交流沟通,最大限度整合二十四拜礼形式,使不同的礼仪形式趋向统一,回归本来面目,更好地还原其用途性功能,避免因细小差别带来的不便和出丑;同时,增进彼此交流沟通还是减少人为篡改、简化礼仪的有效之法。这样二十四拜礼才能以本真的、传统的面貌更好地传承。

(四)申请名录,构筑保护堤防

加紧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用名录的方式构筑保护二十四拜礼的堤防。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国家或地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重要形式,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政府倡导下,由相关专业部门贯彻保护、抢救、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为一体的保护体系。以往的二十四拜礼主要是采用口耳相传的传承方式,这种传承方式存在很大程度上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在没有外界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尚能勉强进行,但在快餐式文化发展和各种思想相互碰撞的年代,这种放任自流型的传承方式就有待商榷了。

为此,可以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东风,在政策保护下传承二十四拜礼。一方面,积极整合不同片区不同形式的礼仪形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形式;另一方面,挑选一批业务能力精湛、经验丰富的司礼组建队伍,加紧准备申遗材料,通过正规渠道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更好地传承鲁西南地区的二十四拜礼。

猜你喜欢

鲁西南跨步平行
向量的平行与垂直
平行
鲁西南地方民歌传承与保护策略*
逃离平行世界
顺应网络时代发展 向化解网购纠纷跨步
鏖战鲁西南
鲁西南夏直播花生保护性栽培绿色生产技术
篮球运动员行进间投篮跨步起跳能力的测量与分析
再顶平行进口
鲁西南民间彩印花布民俗图案的艺术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