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班龄幼儿音乐游戏活动探究

2020-01-09甘肃省高台县南苑幼儿园杨滨雁

天津教育 2020年18期
关键词:乐器动作儿童

■甘肃省高台县南苑幼儿园 杨滨雁

所谓的音乐游戏,是在音乐伴随下进行的一种有规则的游戏,同时也是一种以发展学前儿童音乐能力为目标的游戏活动。在学前教育中开展音乐游戏活动的目的是,将音乐与游戏相结合,以一种儿童感兴趣的方式教会儿童如何感受音乐、如何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使儿童幼小的心灵萌发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在实际促进音乐游戏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必须结合幼儿的实际年龄,选择相应的音乐内容与活动形式,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方可确保最终的教育效果。下面就不同班龄幼儿音乐游戏活动的选择与开展策略进行分析探究。

一、大班音乐游戏活动的开展

一般情况下,5~6岁的儿童将进入大班学习。由于年龄有所增长,再加之已经接受过初步、简单的指导与教育,因而大班幼儿的认知能力提高了,能听懂各种肢体信号,能完成一些精细化的动作,在游戏过程中能适应一些相对复杂的规则,并能根据复杂的规则做出相应的变化。除此之外,与低年龄段儿童有所不同的是,5~6岁的儿童感悟能力、音乐感知力有所增强、提高,因此在选择音乐游戏内容时,教师可适当选择一些富于变化、乐感较强的音乐,以此培养幼儿对于美的感悟能力与捕捉能力,丰富幼儿的想象力。此外,在游戏形式与情节的选择与设计方面,可选择一些难度较强、变化相对丰富且具有竞技因素与团队协作因素的游戏进行,通过这样的音乐游戏活动,使幼儿的临场反应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同时也能有效增进幼儿的集体荣誉感。开展音乐游戏活动,可以帮助幼儿获得知识经验,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增强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日常教学中需要设计一些有积极意义的音乐游戏活动,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幼儿产生一种积极的欲望,在活动中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以及思考问题的能力。

如《大鹿》这首儿歌,假如说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让幼儿死记硬背,那么势必会引起幼儿的心理反感,产生一种抵触心理,活动效果可想而知。假如教这首儿歌的时候,采取游戏的方式,让幼儿一边做动作一边唱歌,这样就能极大地调动幼儿的兴趣,教学方式也符合幼儿的心理需求,那么教学效果就是良好的。所以教学手段的选择与开展,是提高幼儿音乐游戏活动的最佳方式。

二、中班音乐游戏活动的开展

中班为3~5岁的儿童,在这一成长阶段,儿童的大脑开始发育,记忆力、理解能力显著提高,同时好奇心增强。基于儿童的上述特征,适宜选择角色扮演类游戏,将这类游戏与音乐教育有机结合,可有效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游戏活动的兴趣,调动幼儿参与音乐游戏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保证音乐游戏活动的开展效果。同时,在选择音乐时,应确保音乐形象特点鲜明、节奏明显,音乐的每个段落间要有儿童能明确认识的间奏,从而实现对幼儿兴趣的有效培养。比如在教学《什么乐器在歌唱》时,需要模仿各种乐器的声音,才能更好地理解各种乐器发出的美妙乐声。

日常教学的时候很多教师都喜欢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一边讲解一边播放各种乐器的声音,这种教学调动不起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这节课的时候,就需要开展游戏活动,把幼儿分成若干组,让不同的组扮演不同乐器的角色,每个组经过筛选推荐自己的组长模拟乐器发声。经过这样的安排,既调动了幼儿学唱音乐的积极性,又充分利用了他们好动的行为特点,在不知不觉中了解了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从而认识了各种乐器。

三、小班音乐游戏活动的开展

2~3岁的幼儿会进入小班,这一年龄段的幼儿,他们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以及记忆力水平稍低,但感官发育有所增强,可完成对简单动作的模仿。因此,在选择小班的音乐游戏内容时,难度不宜过高,且该阶段的音乐教育对幼儿而言属于启蒙教育,因此,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是首要任务。在选择音乐游戏内容时,应当以简单的、易于儿童动作的音乐为主,让儿童可跟随音乐做些简单的肢体动作,让幼儿感受到音乐的律动性。幼儿的听觉比成人的灵敏,听到音乐后反应比成人要迅速得多,所以就要利用这一优点,有效开展小班音乐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的时候,欣赏乐曲节奏的抑扬变化、旋律的流畅抒情、音色的丰富多彩。这样就能很好地提高幼儿辨别乐曲的能力,从而接受音乐教育。

如《谁听得准》这首歌曲,是要让幼儿通过乐曲节奏的变化,辨别出音乐的高低、轻重。那么在教学的时候,通过游戏活动,锻炼幼儿的听觉,在欣赏音乐的时候按照要求做出相应的动作。当乐曲出现轻快的旋律时,幼儿就做出非常轻松的奔跑动作,挥舞双臂做飞行的样子;当乐曲节奏缓慢沉重的时候,他们就应当动作舒缓。通过这样的训练,幼儿就可以轻松体验音乐的旋律变化了。

四、不同班龄幼儿音乐游戏类型的选择与开展

为保证音乐游戏活动开展的有效性,在选择音乐游戏内容时,幼儿教师应立足实际学情,结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智力、身体发育特点以及学习能力进行选择。现阶段,幼儿音乐游戏活动主要分为三大类型:运动、演艺与模仿。首先,所谓的运动类音乐活动的游戏,主要是让幼儿在跳、跑的过程中感受音乐节奏、感受音乐的美。如“青蛙跳”这类游戏就属于相对经典的运动类游戏。而演艺类音乐游戏指的是,通过相应的情节与人物,推进音乐游戏活动开展,这类音乐游戏活动的主要特点是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起幼儿情感上的共鸣。模仿类音乐游戏活动主要是指:通过模仿一个角色或借助相关道具,完成一些模仿动作,如,幼儿借助一些道具跟随音乐的节奏模仿下雨的声音等。这类音乐游戏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听辨能力与模仿能力,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肢体协调性。

上述三种类型的音乐游戏活动均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但现阶段,幼儿园音乐游戏活动在开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方法老套落后、不注重亲子互动等。这些问题给幼儿音乐游戏活动的开展带来了不利影响,也给幼儿的成长发展带来了阻碍。因此,要想保证最终的教育效果,教师应不断地学习新的理论知识与教学技能,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在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多方面进行创新。同时注重亲子互动,向家长公开教育内容,从家长处获得支持与帮助,从而促进音乐游戏活动顺利开展,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将音乐教育与游戏有机结合,开展游戏化的音乐教学活动,有助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结合幼儿的实际年龄特征与学习能力,选择相应的音乐内容与活动形式,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确保音乐游戏活动的开展效果。

猜你喜欢

乐器动作儿童
学乐器
乐器
动作描写要具体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奇妙乐器
奇妙乐器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