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研究
2020-01-09山东省平度市云山小学吕明芳
■山东省平度市云山小学 吕明芳
在新课程改革当中,明确提出了要切实地提升小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要求,这对于切实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传统的认知当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的理论性学科,貌似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要求并不高,殊不知数学作为一门基础的理论性学科,是学习其他自然学科的工具,需要较强的实践能力,而且对于小学生来说,其认知能力较为薄弱,对于抽象的理论性的数学知识较难接受,而通过动手实践,可以方便地让学生快速地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许多教师认识到了积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许多教师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授课过程中,往往缺乏开展动手实践课程的能力,导致开展动手实践流于形式,起不到良好的实际效果;还有的教师过于重视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忽视了理论教学的作用。具体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教师动手实践课程缺少规划性,没有系统地进行准备,导致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缺乏明确的教学目的,使动手实践活动起不到应有的效果;二是忽视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在课堂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缺乏自主动手的机会,全程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严格按照教师的指令来进行,导致学生缺乏积极参与的热情;三是教师实践课程的形式缺少创新,教师只是机械地照搬他人的优秀课件或者内容,而不顾学生的兴趣和接受能力,导致学生对此难以产生参与的热情,进而降低了实践课程的效果。
二、小学数学课堂开展动手实践操作的重要性分析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当前,小学生各方面能力都处在形成的时期,再加上学生天性喜欢好动,很容易导致其对数学学习活动难以保持长时间的兴趣。但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地开展动手实践课程,可以借助学生喜爱的手工作业,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能力;而且教师借助这样的教学形式可以充分地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与教学内容,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可以较长时间地保持高度的专注性,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新课程改革当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动手实践操作活动,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当中,通过切身的实践掌握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在这样的实践活动当中,能够引导学生产生学以致用的良好学习习惯,让学生更加注重将理论知识自觉地与自己的现实生活相结合,指导实际的生活问题,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这样可以有效地达到课程改革所需要的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
三、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实践能力的策略分析
(一)结合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实践互动
在开展新课程改革后,许多教师认识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互动中积极地开展动手实践课程的重要性,并且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也注重引入实践课程来辅助课堂教学,便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但是,通过实践的教学活动来看,往往效果并不尽人意,原因就在于教师在开展实践互动活动时,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导致开展的课堂实践互动活动,缺乏必要的针对性和合理性,从而降低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实践互动的热情,甚至会造成课堂教学秩序的紊乱。因而,教师在开展课堂实践互动活动时,一定要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科学合理地设计实践互动活动的形式,保障其可行性,以便于切实地提高课堂实践互动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课程时,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当中认识图形这一重点,来设计教学实践动手操作,如可以组织学生动手折叠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也可以让学生找出生活当中应用这些图形的事物等活动,让学生能够紧紧围绕教学需要来开展实践活动,避免出现实践课堂秩序混轮等问题的产生,保障课堂实践动手课程的针对性和高效性。
(二)合理创设问题,引导学生有效开展动手实践活动
当前,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虽然充分认识到开展动手实践操作课程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于抽象数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但是,小学生天性比较活泼好动,好奇心里较强,而不能够长时间地保持对学习的兴趣,这就导致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互动中,教学活动的效果不够理想。因而,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互动中,要保持实践动手活动的效果,就要把握住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积极地创设层层推进的问题,来逐步引导学生自主地完成相关的实践活动,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除法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如果笼统地让学生去动手完成平均分等除法运算时,学生初次接受这类知识,难以精准地把握平均分配的概念,也就导致动手实践的效果不能达到提高学生认知能力的目的,因而教师可以首先通过设置简单地让学生把两个苹果分给两个学生动手题目,让学生可以很容易地完成,帮助其树立信心,然后再逐步提高问题的难度,最终帮助学生完成预期的动手实践题目。这样通过逐步提高问题的难度,来帮助学生逐步完成较高难度的动手实践题目,可以将困难的问题简化,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信心,进而提升课堂实践教学的效果。
(三)创新教学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的热情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决定着教学活动的形式,而且为了达到快速地完成教学任务和提升学生成绩的目的,往往采取简单粗暴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将知识生硬地灌输给学生,而不顾学生的实际接收能力,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并不理想。因而,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互动当中,要想提高学生实践动手的效果,就要切实地对现有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积极的创新,以便于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达到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位置与变换》课程时,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例如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为学生播放方位知识,让学生在新颖的讲解过程中,初步了解方向的含义和基础的辨认方向的技巧;还可以借助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地毯上现场表演平移、旋转的动作,让学生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深刻地把握住抽象知识的内涵和学习技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结语
小学数学作为基础的学科,对于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数学学科自身的知识点理论性较强,而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尚有待提高,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当中,切实地把握住学生认知方面的特点,用好动手实践操作的技巧,切实地从创新教学的模式、提高教学互动的针对性等方面,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小学数学实践动手操作课程的有效性,切实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