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020-01-09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沙井镇中心学校郭建新

天津教育 2020年18期
关键词:作业教师教学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沙井镇中心学校 郭建新

一、小学品德和社会教学的实际现状

1.教学目标缺乏明确性。学校之所以开展道德与发展,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修养,除了知识水平能够过关之外,自身素养也能达到规定水平,真正做到全面发展。然而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对于该科目缺乏重视,认为在升学考试中没有这一科目,因此总是单纯地按照大学教纲的要求进行授课。如此自然会造成整个教学模式极为固化,学生只能被动聆听教师的讲解,强行完成吸收,根本没有完全吃透其中的知识点,从而使自身价值观无法得到优化。正是由于教学目标缺乏明确性,学生很难真正做到知识吸收,学习效果很难令人满意。

2.教学方法存在问题。小学生普遍年龄偏小,对于生活中的各类事物均有着浓厚的好奇心,渴望探索和了解。因此,教师自然需要在方法层面展开研究,以此保证教学模式能够和学生的理念完全契合。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许多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单纯只是进行理论讲述,根本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也没有为其提供一些近期出现的真实案例,也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进行实践。这样一来,教学效果自然非常差。

3.教学理念有所偏差。当前很多教师的思想理念十分陈旧,即便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实际授课仍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一人站在讲台上,按照书本的内容,向学生强行传递知识。显然,这种十分陈旧的方式已经与时代的发展趋势完全背离,很难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学质量必然会受到巨大影响。

4.作业形式过于固化。作业本身是帮助学生完成知识拓展和巩固的方案,得到合理设计的作业,不仅可以提升学习效果,还能激发学生兴趣。但是,当前许多教师对于作业布置方面不够上心,没有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优化,单纯地只是要求学生对书本中的重要片段展开抄写。因此,整个教学模式极为形式化,对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没有任何帮助。

5.考核模式过于简单。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来说,很多教师在对学生展开考核的时候,应用的方法基本上和其他科目都完全一样。在期中和期末的阶段,通过考核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显然,这种方式缺乏合理性。毕竟价值观的成长是一个长期性过程,并非单纯能够从考卷中完全看出。很多学生虽然在考试中能够取得高分,内心也能做到合理分辨各类事物,但是自身价值理念却没有得到强化,单纯只是停留在知识层面。显然,这样的学生并没有达到教育的预期。

二、提高小学道德和法治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1.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理应对本堂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明确。需要明白,本堂课程知识点传递的目标是什么?需要学生达到怎样的程度?一定不能单纯地为了授课而授课,也不能为了学生的考试而授课。只有当教学目标得到明确之后,后面的教学活动才能以此为中心展开,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例如,在进行单元《说说我们的学校》教学时,为了能够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进行表达,教师可以尝试通过游戏的方式完成授课。在一段音乐之中,学生不断传递板擦。在音乐停止时,拿到板擦的学生需要站起来谈一谈自己心中的学校。依靠这种方式,多个学生对于学校进行了描述,使教学氛围得到了改善,进而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来说,书本中的内容基本上都以基础理论居多。学生在实际学习的过程,往往很难做到完全理解。因此,教师理应在方法层面展开研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情况,优化教学方案,确保教学形式能够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存在联系,并有着较高的趣味性,促使其可以更好地展开理解,积极融入课堂学习活动之中,进而提升教学的整体效率。例如,在教导学生整理内务的时候,教师无须直接告诉其如何摆放自己的衣服以及床位应当这样收拾。而是让其拿出自己的书包,一步步展开整理。在结束之后,让全班学生展开对比,看那一名学生不仅很快而且非常整齐。此外,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自主制定时间表,基于自己的个人规划,执行相关任务。由于这种方式有着很强的生活气息,因此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其更好地投入,完成学习工作。

3.贯彻以人为本的基础原则。基于新课改背景,广大教师理应转变自身陈旧的理念。时刻注重以人为本原则的重要性。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当将学生当作主体人物,以其为核心进行授课。而教师则需要扮演一名引导者角色,尽可能将学生的潜力全部发挥出来,认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把握其自身的缺陷,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调整。这样一来,所有学生在完成课堂学习之后,都会明确自己学到了哪些内容。例如,在针对单元《走进我们的教师》教学时,教师可以开展实践类活动。将全班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小组内有7~8名学生。每个小组需要前往办公室,采访一名任课教师。在完成采访之后,制作一份简易的采访报告。由于任务难度较高,学生可以分工合作,擅长表达的负责采访,擅长写字的进行笔录,擅长作文的进行文字编辑,擅长绘画的对采访报告进行优化。通过合作之后,学生对教师有了更多理解,同时也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4.提升作业的实践性。课堂教学的时间十分有限,学生很难将所有知识点都完全掌握。因此,通常教师都会通过布置作业的方式,促使学生在课后时间进行巩固。由于小学生年幼,普遍爱玩,学习主动性不强,不喜欢写作业。所以教师便需要合理设计课后作业,激发学生的探究欲,促使其能够在写作业的过程中体会到乐趣所在。通常来说,作业可以以实践活动的形式为主,让学生通过实际体验,从中完成知识学习。例如,在对于《爸爸妈妈在我心中》单元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改变作业的布置形式,让学生回家向自己的父母说一声:“爸爸妈妈我爱你。”之后,在次日的教学中,谈一谈爸爸妈妈在听到自己问候时的表现。通过这种方式,作业的巩固效果便能充分发挥出来,同时还能有效促进家庭和谐。

5.合理制定考核制度。对于一门科目来说,如果考核方式缺乏严谨性,自然会造成学生对于科目本身缺乏重视,从而影响教学质量。此外,如果学生只是单纯为了考试而进行学习,对其自身的全面发展将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理应基于课程内容本身,从整体角度出发,对学生展开全面考核。学生为了能够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自然会变得十分认真,积极探究,进而使教学效率得到全面提升。例如,在教师在对学生展开考核的时候,除了参照其期末的考试成绩之外,还需要对其日常表现展开观察,并给予打分。通常来说,主要包括作业具体完成的状况、课堂的实际表现等。此外,在学期的末尾阶段,还可以让学生自我评价,谈一谈自己经过了一学期学习之后,具体有哪些收获。同时自己哪方面还存在不足,应当怎样改进。由此看出,通过采取全方位考核的方式,能够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其个人发展也能带来诸多益处。

三、结语

综上所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设目的便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教师理应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优化教学内容,促使学生能够有效投入学习活动之中。

猜你喜欢

作业教师教学
最美教师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作业
圆我教师梦
我想要自由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