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互动式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2020-01-09■顾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货代互动式实务

■顾 颖

(常州开放大学,江苏 常州 213000)

《2017年上半年经济形势综述及我国进出口贸易形势分析报告<半年报告>》的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贸易表现抢眼,大幅增长19.6%,创下2011年下半年以来的半年度同比最高增速[1]。这些数据突出表现了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强劲发展,这股发展势头势必催生了更多企业产生对熟悉国际货物运输相关事务专业人才的渴求。而人才的培养又依托于大学教育、依托于专业,尤其是依托于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展这一课程,越来越多的教师尝试通过互动式教学法来实现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一、互动式教学的核心与内涵

(一)以教学双方的平等交流为载体

互动式教学法的着力点在于“互动”二字,它是以教学双方的平等交流为载体。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可以就各自的观点进行阐述,彼此交换意见,一来一往,往复循环,而不是单一地由教师向学生输出知识,也不是单一地由学生从教师那里接收知识,这是互动式教学法的一种基本形式[2]。

(二)以特定主题的分析探讨为切口

师生双方所交流的内容,并不是杂乱无序、毫无目的,而是以特定主题的分析为切入口径。一般是由教师发起,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课堂进程,将知识中的重难点或关键点抛设出来,通过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思维细胞,鼓励学生思考,使得双方都围绕着某一个主题来开展讨论。

(三)以教学情境的创设营造为烘托

互动式教学需要教师与学生都以较大的热情和较高的积极性参与其中,由此才能避免惰性问答的情况(非自愿的、勉强僵化的)出现,因此整一堂课的学情氛围很重要。所以,互动式教学法需要以教学情境的创设营造为烘托。这意味着教师需要采取多种方式(比如主题活动等)、多种辅助教学工具(比如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等)来营造一个浓郁、宽松、开放、自由、热烈的课堂氛围,以感染学生更好地投入到与教师的互动之中。

二、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海运地理常识的认知与掌握

国际货运代理工作的开展与涉及范围是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的海运环境,因此货代人员首先应当具备扎实的海运地理常识,比如七大洲(亚洲、大洋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和五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南冰洋)的分布位置、面积大小、区域情况、气候特征等。唯有扎实的认知与掌握海运地理常识,才能更好地帮助托运方、承运方匹配更加适合的运输方式,在保症安全顺利运输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这是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人才培养的最基本目标。

(二)出口运输流程的熟悉与执行

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的核心在于“实务”二字,它是一门实操性极强的学科,因此其人才培养的第二个目标就是学生应当熟悉与执行完整的出口运输流程。从最开始与托运方确定发货时间,到根据时间与船期安排租船订舱,到安排装货与报关,到各种单据的制作,到与进口方货代的接洽与清关,到费用的结算等,这是一个完整严谨、环环相扣的过程,学生在从事货运代理行业时,应当熟悉每一个环节与步骤。

(三)海运潜在风险的辨析与防控

托运方从最开始委托承运方运输货物,到货物最终顺利抵达收货方手中会有很多个环节与步骤,海运这一方式本身又会受到天气情况的影响,加之不同国家与地区的海运政策各不相同,因此整个过程会充满着一定的潜在风险,比如自然灾害(如恶劣气候、雷电、海啸、地震等)、意外事故(如搁浅、触礁、沉没、互撞等)、外来风险(如战争、罢工等),这些都会影响到货物运输的安全与顺利。因此,如何选择最佳的运输路径,如何选择最优的运输方式都会决定着风险的大小与增减,而这是一名优秀货物代理人在安排运输之前就应当考虑的,因此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的第三个人才培养目标就是要帮助托运人辨析与防控潜在风险[3]。

(四)时事海运政策的关注与学习

货物在进行国际运输的过程中,会受到各国政策的影响与管控,各个国家都会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对政策进行修改与更新等,这意味着运输过程的影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具有很高灵活性的,它要求国际货运代理人对时事海运政策保持着高度的敏感性与敏锐性。比如2016年7月1日正式实施集装箱称重新规/VGM,各大船公司与各地码头口岸的实施细则是存在差别的,货代从业人员应及时学习,更新自己的能力,由此才能保症合理合规合法地办理国际货物运输。

三、如何以互动式教学模式来打造国际货运代理实务的高效课堂

通过上文分析不难看出,《国际货运代理实务》是一门灵活性非常高的学科,而互动式教学模式恰恰又以“互动”的方式来最大程度地激活与释放学生的思维细胞,两者具有很高的契合度,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尝试用互动式模式来组织《国际货运代理实务》的教学活动。如何能够发挥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价值,更好地将国际货运代理的相关知识依托于师生的互动悉数传教给学生,这是对教师具体实施方法的一种考验与挑战。

(一)主题板块的聚焦与辨析——系统打造突出重点

《国际货运代理实务》涉及的内容广泛,教师在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将内容设置为各个不同的主题板块,在“系统打造突出重点”的原则指导下来运用互动式教学法。比如:班轮运费的计算就是费用结算(与托运方结算、与船公司结算等)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它影响到整个货物运输的定价系统,而不同的班轮公司会有不同的班轮运价表,它所涉及的因素,比如货物分级、航线费率、附加费等项目并不是存在于每一次每一票货物的运算之中。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就不同的发货港、目的港、集装箱大小、里程数等来共同探讨运费的计算。比如同样一票货物,如果采用“M”的规定办法与用“W”的规定办法来计算,哪一种更合理。比如同一个起运港与目的港,不同的船公司的航线费用高低不同,哪一种对托运方来讲更具有经济效益等。用互动式教学法来组织开展主题板块学习的好处在于让学生能够在互动中明确知识重点与难点所在,同时借助这种往复互动的方式多次强化了重难点,在这种有效构建知识体系的同时也最大化地突出重点。

(二)具体案例的分析与研究——就事论事理论代入

作为一门实操性极强的学科,《国际货运代理实务》教材中有很多案例,这些都是知识的载体,而上文提到,该门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人才应当具备对海运时事政策的高度关注与敏感,因此教师在运用互动式教学时,还可以在课堂上引入最新的运输案例,以这种就事论事、理论代入的方式来组织教学活动。比如“某货代公司接受或者委托出口一票食品货物到越南,收货人在胡志明港口提货时发现集装箱内出现异味,经查实原来是前一次承载货物中有致使该票货物污染的残留物,收货方故向托运方提出索赔”,在这个具体案例中,关于责任的归属、关于风险的防控(是否有购买运输保险、购买了哪一个运输险种等)、关于索赔的额度、关于计价赔偿的方式等,都是可以探讨的点。在整个过程中,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们畅所欲言,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此同时,不要排斥学生与学生之间可能会有意见相左的情况,在最初的时候教师也不用急于一下子就告知学生正确的答案,而是多以旁观指导、点拨提醒的方式,一步一步将学生的思路牵引到正确的方向去。这种就事论事、理论代入的互动教学法有利于学生提高对知识的实践理解程度。

(三)问题导学的贯彻与融合——问题链条环环相扣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投入到与教师的互动之中,教师还可以尝试问题导学法,用环环相扣的问题链条来营造一个浓郁热烈的互动氛围。以出口报关为例,教师可以设置的问题链条:“出口报关的程序/步骤是什么→需要准备哪些报关资料→报关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突发情况有哪些→开始报关到通关放行的时长→如何计算报关费用”,这个链条可以是教师串联起互动内容的一个思路,因为师生双方、学生与学生之间在分析讨论时,过程中也会延伸出其他问题:比如随着海关规则的变更,报关要求也会有一定的变化;不同国家的海关,价格和开放的周期也不同,这些会影响到资料准备的不同;无纸化报关和纸质报关的区别等。这些问题有些会伴随着师生双方的互动分析而产生。值得注意的是,师生互动,以问题为核心与基础,以链条为线索与思路,但不是僵化的,尤其是出现“追问”时,问题链条可能会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对课堂互动有着较高的灵活度和较高的把握度,使其始终能够扣紧教材内容,不发生本质的偏离。

(四)实操人员的调查与了解——专业人员取经问道

教师在以互动式教学模式来打造《国际货运代理实务》的高效课堂时,还可以鼓励学生调查与了解实操人员的具体工作情况,以取经问道的方式来进一步贴合于国际货代的内容。比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货代公司走访,通过“一日旁观”“模拟作业”“我问你答”等活动来让学生接触货代人员每一天的工作,将搜集到的资料信息整理后,在下一堂课拿出来在班级里讨论。师生双方可以就观察到货代每日的工作内容、流程、状态等进行讨论,可以就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货代的具体情况进行对比讨论,可以就货代人员对学生所提出的学习建议进行讨论,可以就货代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讨论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实际上将互动来源的素材与契机置放在了具体的场景中,置放于特定的环境下,对学生来讲,这种方式因其与实际的高度贴合性而变得充满趣味[4]。

四、总结

近年来,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发展呈现出积极向上,稳中有升的局面,这一利好的信息也让越来越多的企业敢于“走出去”。但在此过程中,如何保症企业的货物能够顺利地从中国起运,安全地抵达世界各地同样是企业的重大考虑。串联起中国厂家与国外商家,连贯起整个进出口贸易流程的就是货代人员,不论是在走柜、运输,还是仓储、保险,都需要有专业的货代人员来执行,因此《国际货运代理实务》的课程内容对立志于从事进出口贸易工作的学生来讲非常重要。而这一课程的高实践性又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考虑到课程的灵活性,不少教师都会在课堂引入互动式教学法,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教学方式的价值,教师应当对互动式教学的核心与内涵有准确的认知,同时恰当地把握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最后根据课程的内容与学生的特点,创新性地通过主题板块的聚焦与辨析、具体案例的分析与研究、问题导学的贯彻与融合、实操人员的调查与了解这几种方式来打造高效课堂,让学生能够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解,最终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扎实地运用好这一课程的相关知识,成为专业的国际货代人才。

猜你喜欢

货代互动式实务
初中美术课堂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
摭谈初中英语课堂互动式教学策略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加保兑贴现信用证处理实务
信用证项下货代提单相关问题探讨
Prezi云存储互动式《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与数据分析
货代:当“三剑客”遇到互联网
慎对货代提单
ODI实务
FDI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