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英语人文融合课堂构建途径初探

2020-01-09张晓青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人文课堂教学文化

■张晓青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北京 102442)

一、课堂文化

(一)课堂文化定义

所谓课堂文化,即指在长期的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所形成的文化,它以课堂上师生在教学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意识和思维方式为表现形式,是学校价值取向在课堂活动当中的一种体现。良好的课堂文化具有较强的凝聚力,体现的是一种氛围、一种人的精神风貌。课堂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变成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都会不知不觉遵循。

(二)课堂文化建设现状

经过了近20年持续性的教学改革,高职英语的课堂文化建设取得了相当大的改观,突出体现在公开课上,这表明大家已经摸索到了不少新的课堂文化建设的思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推进合作性学习,加强教学的互动性;开展研究性学习,强化课堂实践性,加快信息技术和学科建设的有机融合;进行个性化学习的探索,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同课异构教学模式的探究等。这些新的教学策略在课堂上的应用使整个课堂面貌焕然一新,学习氛围充满了新的活力和生机。当然在课改推进过程中课堂文化建设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比如说关于课堂文化建设的研究,首先是存在形式主义问题:重概念、轻内涵。有关课堂文化建设的提法多到了目不暇接,但是真正研究如何使之落地的教学实践活动比较少。忽视软件,重视硬件。大部分院校比较重视教学设备的升级换代,但是忽视对教师整体素质长期、持续性、有计划性地培养和提升。课堂内外两重天。各种课外活动开展得很民主、很活跃,很有生气,但是课堂氛围呆滞死板,教师一言堂,几乎感受不到学校所推崇的价值取向。其次是学校领导疲于应付各种检查、会议和报告等,鲜有精力付诸教学研究,更无暇顾及课堂文化建设。最后是传统的评价观与由此形成的固有教学模式仍然在课堂教学当中占着主导地位。

在各种新的教学理念和观点纷至沓来,各种新的教学教育模式、方法技术手段不断地冲击下,目前多数高职院校课堂文化建设所呈现的一个新情况是:公开课跟常态课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在公开课上师生生机盎然,互动和谐,在某种程度上更像是一种表演;而常态课还是老样子,新的课堂文化难以形成和注入,应有的生机和活力并没有迸发出来,更何谈学生在课堂当中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众多老师目前在面对这一新的挑战时,都会感到茫然困惑不知所措。基于长期有效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构建高职英语人文融合课堂有助于彻底扭转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当中学习目标的应试性和师生双边活动的单向性窘境。

二、人文课堂特征

(一)人文课堂是以人为本的课堂

在课堂上,从教者要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对教育的爱和敏感,关注学生个性差异,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和发展要求,要把关爱学生的身心、尊重学生的人格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来实施。教师要有一种情怀,要用对职业的奉献精神去呵护学生的心灵,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取到成长与进步的能量,在和谐平等的师生互动中,尊重生命的独立,守护学生的成长,倾听学生的心声,共享学生生命成长的整个过程。

(二)人文课堂是绿色生态的课堂

由众多独立的生命个体组成的课堂恰似一个自然的生态园,学生是其中的花草和树木,教师则是无怨无悔、无私奉献的园丁,教师要为全体学生创设和谐生态大环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愉悦、宽松的教育环境中快乐学习,幸福成长。生态课堂的教育理念倡导顺应学生各自的天性,在平等、温馨的课堂教学气氛中,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自由成长。生态课堂通过师生互动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的各自发展,对教育进行了重新解读,实现了教育的真正价值。

(三)人文课堂是精彩生活的课堂

美国教育思想家杜威曾说过:“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教育”。知识是先人们通过学习、研究和反复实践后得出的宝贵经验和智慧结晶,教师可以借助各种信息化手段,在课堂上还原实际情景进行人文教育,或依托课堂情景联系实际生活唤醒学生认知。高职的学习历程是为学生今后步入社会做前期准备的,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把英语教材内容所涉及的科学、历史、文化、政治、家庭、社会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进行拓展,在揭示社会现实的同时也反映了生活中的真善美,更使学生觉得语言学习接地气,有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四)人文课堂是学生为主的课堂

在教学活动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关注并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强调学生身体力行、重在实践。师生都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课堂教学的目标和任务都需师生共同完成。学生在课堂上既是受教育者,同时也是教育者,教师要借助学生的内驱力充分激活他们的学习天性,释放他们的个性潜能,达成自主学习的目标,实现自我发展。

(五)人文课堂是立德树人的课堂

未来中国的教育需要依托核心素养这个新支点去撬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重构,需要凭借核心素养这把金钥匙打开困扰基础教育教学多年的枷锁。这就要求教师更新观念,在课堂上从学科教学升华为学科教育,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先是做人的教师,然后才是学科的教师,要明白作为人的核心素养有哪些,英语学科本质是什么,只有这样才会明白将学生引领到何方,真正彰显出核心素养指导、引领和辐射学科课程教学的育人价值。

三、人文融合课堂构建途径

(一)多种课堂练习

在英语教学中,人文精神渗透到听、说、读、写各项语言技能的训练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育人育才方法,这是教师教学的艺术所在。听一听励志故事,说一说心中理想,读一读名人传记,写一写个人情怀。每个人只要拥有了梦想,心就有了栖息的地方,当他们明确了自己要驶向何方,就有了一个理由去坚强。教师需要有渊博的知识和无限的投入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寻觅到最适合自己学生的那些浪花,使他们的心灵一次又一次从朦胧状态中被唤醒,充满了求知欲与生命的力量。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从别人的经历里看到自己的影子,从而借鉴别人的经验和教训,调整自己前进的方向。

(二)多元教学手段

在课堂中借助多元化教学手段对于人文教育来说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影视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增强环保意识等;教师也可借助网络或教学平台将形式多样的、精挑细选的、蕴含人文思想的学习资料发给学生,并保持实时互动,及时沟通,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自主学习力和提升综合素质不无益处。

(三)多彩情景呈现

选取教材中体现中国情怀、中西方文化差异、法制观、人性美、博爱等具有人文教育意义的内容,鼓励学生们以情景剧的形式呈现,既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又使伦理道德等观念深入人心,实现了“传道”和“授业”的完美组合。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创作并撰写脚本,自由组合编排情景剧,作为“每周一剧”的固定曲目在课堂上展示,积极开展自评和互评机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笔者的学生们创作的情景剧主题有:我的家乡、我的校园、生命的意义、我的实验课、我的大学生活等,通过他们的表演,笔者发现他们多了一双发现美、探索美的眼睛,跟随学生们的视点,笔者看到了自然风景的秀美、深刻的人生哲理、爱和人性的光辉……通过亲身实践,学生们变得爱思索了,爱问问题了,懂得为自己设定目标规划人生了。

(四)与时俱进,学以致用

将当今时事、社会生活和课堂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是人文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学生已有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在听、说、读、写教学内容的筛选和教学活动设计环节上下苦功,找到学习材料和当今社会、实际生活的契合点,力求做到与时俱进,把英语学习生活化和实用化,提出学生真正感受到的问题,再逐步引导学生进入到教学当中去。

比如结合疫情,听力练习设计中可以增添比尔盖茨2015年在埃博拉(Ebola)爆发之后做的TED演讲——《面对病毒爆发,全世界都没准备好》,比尔盖茨先生认为在未来几十年里,如果有什么东西可以杀掉上千万人,那更可能是个有高度传染性的病毒,而不是战争;不是导弹,而是微生物。他认为在全世界范围内,大家其实都投资不足,研究不到位,更没有足够的准备来应对突发传染病。今天在新型冠状肺炎爆发之际,笔者和学生重新聆听,大家由衷佩服和感谢比尔盖茨先生的远见卓识,都希望以此为起点,人类能够行动起来,敬畏自然,尊重生命,拯救自己的未来。在口语练习设计中,笔者会给学生提供一些和疫情相关的词汇,要求他们畅谈抗疫期间的心得、感悟和收获。由于这次疫情的爆发突如其来,而且给世界造成的影响史无前例,学生们在亲历之后都是有感而发,情真意切,发自肺腑,动人心魄,笔者真正感受到了心灵与心灵交谈的魅力,灵魂和灵魂碰撞的最强音。一场疫情使大家都成长了、成熟了、有责任担当了。在阅读练习设计中,笔者会给学生提供一些和疫情相关的文章,例如疫情下的英国房地产、美国疫情下的失业状况、德国的抗疫措施等,由于文章内容反映时事,学生们极感兴趣,整个完成过程用时很短,笔者感觉他们是在关注世界各地的形势变化而不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而被动阅读。恰当的阅读材料使学生成了学习真正的主人,学习热情空前高涨。人们常说意外和明天谁都不知道哪一个会先到,现实生活中也的确如此,就像此次爆发的疫情,大家足不出户度过的不同寻常的2020庚子鼠年的春节,以及小心翼翼居家上网课的特殊学期,这些都会成为铭刻大家一生的难以磨灭的记忆。当笔者要求学生写题目为“我的心愿”的英语作文时,不少同学写到渴望重返校园,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嬉戏;一些同学希望一切尽快恢复正常,疫苗早点问世;多数同学希望世界疫情及早得到控制,救普通民众于水火之中……字里行间都是满满的正能量。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由此可见课堂作为教师和学生交流的主渠道的重要性和独特性,以及课堂教学的育人主渠道作用的不可替代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纲领性文献《学习:内在的财富》中指出,步入社会后,每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人文融合课堂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着眼点,强调终身学习理念,以把学生培养成生活中的“全人”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极强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最终教育目的,人文融合课堂的构建、完善和推广,对于彻底取代旧有的应试观与由此形成的固有教学模式的传统课堂是不二法门。

猜你喜欢

人文课堂教学文化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谁远谁近?
人文社科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