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2020-01-09石平
石 平
(重庆市秀山县涌洞乡中心校 重庆 409900)
在开展小学科学教学时,我们要注意做到三点:首先要明了我们是“启蒙者”,小学生具备“小”的特点,他们需要生成健康的认知,需要保留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我们要“多告诉”学生道理,也需要学生生成亲身经历。让学生能够凭借自己的感官多与外面接触,多发现、多思考。再有,要明了我们分享的是“科学知识”,它带给学生的应该是“奇迹”,但是,我们需要让学生生成解读奇迹的能力和意识,让学生能够区分科学知识的“真伪”,进而促使学生能用不同的视角观察自己的现实生活。此外,我们还要明了学生要成为建设未来社会的人才,他们需要解决的不是“应试问题”,生成核心素养,生成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他们而言更为重要。因此,我们不仅要“教授知识”,还需要让学生“守住初心”,进而能在苦学的活动中保持乐观的心态,并能积极地行动起来。作为一线的小学科学教育者,我建议在这一过程中,要将德育教育作为载体,进而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一、让教学始终保持“悬念”
小学生的注意力往往容易被分散,我们想让学生完成预期的教学活动,就需要让学生对我们提供的教学内容更感兴趣,需要让学生对我们提出的问题生成强烈的探究欲望。基于此,在落实小学科学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做的不是“教”科学,而是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用自己的思维来“探”科学。而这种一次次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次次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主体价值的教学氛围,还可以让学生的内在得到优化的引导。如学习“一片完整的叶”时,从已知入手,教学伊始,教师就创境引课,启发学生从描述一棵大树引入描述一片树叶,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探究活动。再从“悬念”入手,引导学生猜测拓印描述的叶子,让交流者思维得到拓展,让倾听者的倾听意识得到培养,并相互纠正用词不当的问题。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既是问题的提出者,也是问题的探究者,他们既会生成个性化的想法,也会积极地参与讨论交流。他们会在“欣赏”他人想法、做法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想法、做法。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不断地认知自我、感知他人,给学生这种讨论、感知的主题、氛围,显然有利于学生的内在成长[1]。
二、让学生形成民族自豪感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不仅在文化方面影响着全世界,在科技方面也影响着全世界。在教授学生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解读其中的背景文化,进而让学生生成科学的学习态度,同时形成民族自豪感、民族认同感。对此,在小学科学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将爱国主义情怀的生成,慢慢渗透到常规教学中。例如,我在教学“纸”“磁铁”等课程时,首先为学生介绍我国的四大发明,如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等技术的发现、利用及对整个世界的影响。学生受到这样的鼓舞,为自己生长在这样科学发达的文明古国而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接着,我深入介绍了我国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如钱学森,在新中国成立后,他拒绝了外国优越条件的诱惑,毅然回国,为伟大祖国的建设贡献了自己的所有[2]。
三、与学生讨论社会热点问题
小学生远比我们更希望参与生活问题的解决。相比成年人的理性,小学生往往会凭借自己的想象力来解读这些问题,尤其是当前很多小学生已经成为网络社交平台的主流人群,此时如果得不到科学化的引导,必然会让学生的思想中出现各种“歧义”。作为小学科学教育者,我们要对学生的现实问题进行疏导,结合学生的兴趣,为学生设计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如我们可以与学生一起讨论环境污染问题,人们要是长期吸入被污染了的空气,就容易得呼吸道疾病,甚至肺癌症等疾病。工厂排出的废水,人们生活中排放的污水,都会造成水污染。水污染会影响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时还会使人中毒。农田和果园中不合理地使用肥料、农药,工厂和生活中排放的固体废弃物(如废渣和垃圾)和污水等,都会造成土壤的污染[3]。
四、与学生一起鉴别“伪科学”
小学生有极强的好奇心,他们吸收信息的能力并不弱,不过他们的辨析能力与信息搜集能力并不同步,容易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对此,我们要加以引导,让学生明白怎样区分科学和伪科学——科学可以通过严格的科学方式进行检验。这种教育方式,必然可以让小学生在每一次接收科学信息的过程中都能进行思辨,保持科研探究的习惯,而不是简简单单地接收。
综上所述,在小学科学教学实践中,我们的优势就是“科学”味道浓郁。我们可以借助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为学生启蒙,进而让小学生用科学的视角观察世界,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的内在发生改变。在我们对学生的未来生成期待时,我们首先要从点点滴滴入手,以德育教育为载体,从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引领,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