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导航”,引领别样数学课堂
2020-01-09汪平贵
汪平贵
(江苏省南京市锁金新村第二小学 江苏南京 210000)
一、“目标导航”究竟为何
学校开展学习导航的研究有一段时间了,结合学校几位老师“目标导航进课堂”的课和自己的几次尝试,我对“目标导航究竟是什么”进行了仔细思考。
我认为,目标导航的提出是以“生本”理念为指导,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教师根据学习的内容和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及规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高效地获得相关知识、能力及积极情感体验的教学方式。该方式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教师有条理的组织下围绕学习目标,在任务驱动下进行自主学习、研究,完成学习目标。
因此,如何制定学习导航使其高效运用于课堂,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认为重点在于:
(一)学习目标的制定
1.目标的制定要“以生为本”
教学内容是相同的,教学对象却千差万别。教学时要研究班级学生的共同特点,同时作为一所小班学校,教师还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从兴趣、态度、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学习重点、难点、疑点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从而制定学习目标。因此,由原本的“教学目标”改为“学习目标”,强化“生本”意识。
2.目标的制定要详尽
“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古人早就教导我们,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对于一堂课来说,事先的准备就包含目标的制定。
目标的制定要详细且能具体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让老师能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让听课老师能检测教学的显现效果。
(二)导航如何“导”
1.老师“导”
新课程提出后,很多专家、一线教师在“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上有很大的争议。很多老师提出:以学生为主了,老师干什么?况且,成功的案例多在中学,中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那小学生如何自主学习?我想,学校开展的“目标导航”进课堂为我解开了疑惑。课前老师做好充分的准备,制定详细、可执行、易检测的学习目标,参照目标设计本节课的每一个环节,勾画出一节课的知识提纲。课堂上给学生一个思路和框架,学生尽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样,学生在课堂上不会无从下手,也不会“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忙于应付。同时,在数学课堂上,知识由“点、线”及“面”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
2.学生“导”
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千差万别,课前即使老师考虑得再全面,课堂上也会出现很多意料之外的情况;方法讲得再细致,也会有学生不能理解。因此,课堂上单靠老师一人之力是完全不够的,需要借助学生的力量,以学促学。小班化学校提倡小组学习,因此,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学习的环节,如在计算教学中,算法多样化、错误的交流完全可以放到小组中,让学生在交流中自觉改正错误、学到更多。
二、我的“导航”经历
复习课不仅仅是简单回忆和再现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系统整理知识;不是停留于巩固“双基”,而是让学生的知识结构得以拓展、延伸。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七单元的“乘法计算”复习课,是我踏出的“目标导航进课堂”的第一步。
基于对以上教学现状的认识以及对“目标导航进课堂”的学习和思考,我认为,数学复习课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教学环节来完成:知识梳理—巩固提升—个性拓展。
(一)知识梳理——提炼提纲,留有空白
对知识的梳理应该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形式。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要根据一个单元所学知识系统地列出流程图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可在课前将本节课复习的知识进行简单梳理,列成框架,使学生能一目了然,同时唤醒头脑中对已学知识的记忆。
这里,在每一个分支下面留有“我举例”“我知道”“我想说”“我收获”“我补充”等小分支,出题、解题、小结注意点、新的发现等都留给学生自己完成。收获的多少、小结的详细程度都由学生自身能力决定。这样的复习课不单一、不枯燥,学生自己出题、做题、总结收获,不会因为老师要求过低而原地踏步,也不会因为老师要求高而没有成功体验。这样的学习模式,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乐在其中,“生本”的教学理念也由此突显。
(二)巩固提升——“方法”与“思维”结合
数学知识的复习,尤其是计算的复习,如果仅仅停留在方法的复习上,会让课堂显得单一、死板,学生的收获也不会太多。很多学生计算常出错,并不是因为简=单的粗心,而是概念的模糊、思维的混乱。因此,我认为,计算的复习应该方法与思维相结合。“方法”是巩固,“思维”来提升。方法由学生自己小结,思维由老师引导提升。
还以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五册“乘法计算”这一单元的复习课为例,在目标导航纸的设计上,“我举例”“我知道”两部分留白给学生自己填写,以达到方法使用、练习巩固的效果,同时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我能行”“我收获”两个板块则由老师进一步引导,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进而提升学生数学思维。
乘法计算中口算复习的重点在于体会0的特殊性。0是一个特殊的数,很多计算的错误往往错在“0”上。“0乘任何数都等于0”“0加任何数等于任何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积的末尾可能是3个0,也可能是2个0”,这些话学生都能概括总结出来,也就是所谓的基础,这些是孩子都必须掌握的。但我们总感觉学生课堂上个个积极、活跃,回答得头头是道,但一做就错呢。我想,原因在于他们的思维发展不够,老师没有做进一步挖掘,相当一部分孩子在这里还是机械地重复、记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设计目标导航时,第一、二环节的“我举例”“我知道”是帮助学生巩固基础、从记忆中搜索各种相关知识,“我能行”让学生完成老师精心设置的几道题:0×2×3×4、4×2×3×0、1+2+3×0、0+1+2+3,穿插加减法在里面,让学生养成审题的习惯,同时避免思维定势。最后,“我收获”,学生在做完这些题目后还有一些自己的想法,这里就是提供平台给他们思考的空间,同时老师要用心倾听,结合学生的总结、思考进一步追问,如“0加任何数都不等于0对吗”“整百数乘一位数积的末尾可能是1个0或4个0吗”,同时发展学生的辩证数学思维。
又如:乘法计算中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一、二环节仍然交由学生自己出题、小组相互检查、讨论交流,学生能发现“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积中间可能有0,可能没有0”“末尾有0的三位数(不含整百数)乘一位数,积的末尾有1个0或2个0”达到基础训练的效果。接下来教师追问,如“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什么时候积的中间有0,什么时候没有0呢?”“末尾有0的三位数(不含整百数)乘一位数,积的末尾可能有3个0吗?4个0呢?”
我相信,多经历这样的追问,师生、生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对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数学思维的形成有很大的帮助。
(三)个性拓展——量力而行,自由发挥
在学习导航纸的设计上,除了在每个知识点留有大片空白交给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外,还在学习导航纸的最后留了“我补充”。这部分内容不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总结规律、方法,或者继续出题或找题目训练思维;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基础巩固的计算题或训练思维的拓展题。总之,这个“白”留给学生自由发挥,将“生本”理念进行到底。
三、“目标导航”作用的初步显现
学校刚开始实施“目标导航”的时候,老师们的反对声很高,当初我也是站在反对这一行列的。但随着导航在课堂的深入,我逐渐感受到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无疑,“目标导航”与传统的练习卷、复习卷不同,除了相关的练习,还有一些规律的发现和文字的判断。前面的尝试,我通常是将练习、小结穿插开,最后加入思考题。
教学过程是一个感受、感知、感悟的过程,这个过程属于学生,也属于老师。在“目标导航”探航的道路上,我与学生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