疍家民俗文化词外宣英译现状与翻译策略
——以广西北海红树林疍家民俗文化风景区为例
2020-01-09李晓敏潘能超
李晓敏 潘能超
(北海职业学院 广西北海 536000)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民俗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译人员要在了解民俗文化、吸收民俗文化、扎根民俗文化的基础上,翻译出能够体现民俗文化特点和精髓的文本,进一步推动民俗文化的发展,为民俗文化开拓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和提供更强大的生命力保障。北海拥有国内首个动态雕塑群,雕塑群中各雕塑的主题、意蕴都包含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体现时代特色和当代中国精神,使其获得独立的审美特征,展现了中国雕塑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下蓬勃的生命力。因此,对北海生态公园的动态雕塑群的翻译策略进行整体研究,深入探讨其艺术法则及审美风格,具有重要的艺术审美价值和推广价值[2][3]。
一、翻译民俗文化词的方法
(一)从文化角度意译
“青瓷莲花尊”译成:Shell Carved Handicraft. The return of HK - plum blossom heralds of spring;莲花尊翻译成lotus zun;尊意同“樽”盛酒器具。南北朝时期,南朝青瓷日益成熟,北朝青瓷迅速崛起。南北朝青瓷中都出现了青瓷莲花尊,从而达到了青瓷的第一个高峰。青瓷莲花尊以器型硕大、纹饰精美、制作工艺复杂著称于世。从陆续出土的实物来分析,青瓷莲花尊应该是安奉墓主灵魂的器皿,类似于魂甁,是佛教精神和中国固有灵魂观念结合的产物。后用于栖息物谷仓罐。如果直译拼音“zun”,会让目的语读者不知所云。如果加上vase解释说明,会让读者一下明白这是个容器的功用。建议改为:lotus zun (vase)。
(二)从形态角度直译
四系陶罐的肩部两边各有两个穿孔,用以系挂绳索,这两组穿孔,使得陶罐身在悬挂时保持平稳。翻译成pottery jar with four ears(陶罐上长耳朵?),会让目的语读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家具或手工艺品有类似“耳朵”形状的东西可以用“ear”去形容,用“ear”去形容耳朵形状的器皿多用于口语或非正式的场合,在博物馆的器皿上用应改为“handle”,这样会更正式、恰当。类似的翻译还有“单把夹砂陶煲”可翻译成“Single-handled Sandy Pottery Pot”。
黑釉胆瓶,胆瓶,因器型如悬胆而得名。直口,细长颈,削肩,肩以下渐硕,腹下部丰满。翻译成the black-glazed pot --bellied vase。译者想译出瓶下部的丰满之意,用了belly一词,在英语中是胃部的意思。the black glazed vase的翻译更给恰当。更多地强调它的形状反而会画蛇添足,把读者带入歧途。
(三)从字面意思直译
天地正气瓶,可以翻译成“Vase with‘TianDiZhengQi’”inscription。音意结合是一种折中的翻译方法,对中文的名字才用拼音译出,保留了原词发音,使得译词保持了异国情调。而且音意同译,使得译词更容易被本族语的读者接受和理解,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可促进译词在本土的传播和发展。类似的还有很多壮族民俗的翻译词,如:白裤瑶(White pants yao)、黑衣壮(Blackdress Zhang)、多耶舞(Duoye Dance)、跳弓节(Tiaogong Festival)等。
二、疍家民俗文化翻译对策
以上选取了一些翻译的例子都是众多疍家民俗文化词翻译中比较典型的,尽管不尽全面,但已能以管窥豹了。总体来说,民俗文化词的翻译还是有很多问题,但目前大多数民俗文化资料无法翻译成英文,外宣材料寥寥无几。想要改善民俗资料的翻译现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
(一)政府部门发挥其主导作用
地方政府要从宏观上把控,重视地区民俗文化的推广和传播,在重塑疍家民俗文化的形象上下功夫,重构全球文化背景下的民俗文化形象,帮助外国游客更好地接受民俗文化的各种方面。积极发挥政府在旅游、文化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做好对疍家民俗文化活动的宣传。同时,应加强对相关材料的翻译工作,组建翻译团队。聘请翻译人才,制定统一的翻译标准,对相关民俗文化的资料进行翻译,推动疍家民俗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线上资料也要毫不松懈,可建立对外宣传的英文网站,可以集旅游资源和文化介绍为一体,包括人文、地理、历史、风土、人情等英文信息[4][5]。
(二)发挥地方高校的翻译人才培养作用
要想彻底改变翻译人才短缺的现状,还需要地方高校的协助。地方高校兼任着服务地方经济和为地方经济培养人才的重任。在民俗文化的翻译中,需要翻译人才既熟悉民俗文化也要精通英文。这样的人才并不多,地方高校在可以在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上纳入其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好听、说、读、写等四方面基本技能的同时,探讨如何把民俗节日活动或民俗文化翻译得更好,相关翻译课程还要设置相关实践课程,可以让学生参与到疍家民俗文化翻译的实践和传播中,助力民俗文化的向外推广。
三、结束语
民俗文化,是产生并传承于民间、世代相袭的文化事项,是在普通人民(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疍家民俗文化具有浓厚的地域和民族文化色彩,体现了疍家人与众不同的鱼米之乡的生活风情和交际色彩。自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以来,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今年也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国全面建成10周年,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年,以东盟为核心的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刚刚签署,这是中国-东盟经贸关系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间节点。如何建立起经济与文化交流的新窗口会是更多学者关注与研究的焦点。学者或将广西疍家文化与旅游联系起来,从语言学角度分析疍家民俗词汇的文化色彩,试图引起人们对疍家民俗文化的细腻表达和思维方式的关注。这说明人民开始意识到疍家民俗文化是其他少数民族文化与众不同的身份标识。翻译活动是中国与东盟各国交流和对话的媒介和纽带。但由于广西疍家边疆语言文化的地域性和独特性,难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完全对应的表达。因此,译者更多地关注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翻译活动应多为应景式或配以图片的旅游翻译和商用翻译,从而扭曲或失落了其中所能彰显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信息。这也是译者在翻译民俗文化词中所面临的严峻的挑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