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浪微博用户异议表达时的礼貌策略研究

2020-01-09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异议言行新浪

万 晋

(福建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异议是对前文中某个发话人所表述的命题P的否定,即非P[1]。语用学研究中,普遍认为异议是威胁面子的言语行为,因此,在会话中,如何礼貌委婉地表达异议,维护好人际关系,是异议研究很重要的一部分。近年来,网络交际蓬勃发展,有必要研究网络交际中用户如何礼貌地表达异议。

一、面子威胁论和礼貌策略

布朗和莱文森认为,每个健全的社会成员都有面子需求,即在公众面前他们想为自己赢得一种自我形象。具体来说,包括积极面子(positive face)和消极面子(negative face)两个层面的需求。积极面子需求指发话人希望得到受话人的认同、欣赏或赞许,而消极面子需求指发话人希望自己有行动的自由,受话人不强加自己的意志在他们身上[2]61-64。交际中,对会话双方来讲,最有利的方式是互相合作、维护彼此的面子,因为给对方一个“面子”,对方也会给你一个“面子”,这也是我们日常人际交往中最常见的方式。

而有些言语行为,本质上就与受话人或发话人的面子需求相左,如异议本质上就是威胁受话人的积极面子的[2]65-68。因此,当发话人想实施异议言行,同时一定程度上维护受话人的面子时,就需要采取一些礼貌策略以减缓异议的面子威胁性,更好地达到自己的交际意图[2]68-70。对传播广、用户参与度高的微博语料进行分类研究后发现,新浪微博用户主要使用积极及消极礼貌策略去减缓异议的面子威胁性,做到礼貌实施异议行为。接下来,本文将分别介绍这两种策略,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二、消极礼貌策略

消极礼貌策略,即维护受话人的消极面子以示礼貌的策略。具体来说,发话人认可、尊重受话人的消极面子需求,不会把观点强加于受话人,为受话人留有余地[2]68-70。再具体到异议这一言语行为上,就是发话人意欲表达前文中的“命题P是错误的”时,强加程度不可太高,必须为前文中受话人的观点留有余地。调查发现,微博用户常用弱化词、主观性或不确定性表达等语言手段来降低异议表达的强加性,维护受话人的消极面子,达到礼貌效果。

(一)弱化词

弱化词是模糊限制语的一种,语用作用主要是将清晰的态度、确切的信息变得模糊[3]。微博用户经常使用弱化词对异议观点或立场进行模糊限制,比如“一点儿”“有点儿”“几乎(不)”等,这就减弱了异议的语力效果,降低了异议的凸显性,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对方的消极面子需求,传达了礼貌的交际意图。

(二)不确定性或主观性表达

微博用户还经常用表示不确定的修饰词对异议观点或立场的正确性进行限制,如“可能”“大概”等;除此之外,很多用户在异议表达时还会附加上“我觉得”或“个人观点,仅供参考”等,强调主观性或非专业性,降低了异议观点的强加性,为受话人前文中的观点立场留有余地,表现出发话人的礼貌。

现实中的会话比较复杂。微博用户常在一个话轮中并用多种语言手段以达到礼貌效果,下面结合例(1)分析新浪微博用户在异议表达时对消极礼貌策略的运用。

例(1):

博主:A淘汰了啊!感觉这组实力A好一些啊!唱的也不错,但是评委说看发挥和风格来说B更好些,你们觉得呢?

评论者:路人觉得单看这首歌,B处理的的确更好一点儿。

例(1)中,评论者礼貌地表达了对博主的异议。首先,该用户用“路人”表明自己的身份不够专业,暗示自己后续异议表达的正确性可能存疑,降低了异议言行的凸显性,对自己异议的观点或立场有所保留;其次,用“觉得”表明自己异议观点的主观性,避免了使用武断的语言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受话人;再次,用户用“更好一点儿”缓和了异议的程度,表明A和B都好,只是B的程度稍微强过A。这三处都是以受话人的消极面子需求为导向而采取的语言手段,降低了异议观点的驱使性,对比一些不礼貌异议评论,如“撑起这首歌的明明就是B,你比评委还懂???”,显然前者表达异议这一交际目的更容易被受话人接受,而后者的表达则可能引起矛盾,破坏人际关系。

三、积极礼貌策略

积极礼貌策略是指以受话人的积极面子需求为导向而采取的一系列策略。布朗和莱文森认为,积极礼貌策略的核心是预设或表明相同立场[2]68-70。具体到异议这一言语行为上,就是发话人尽量要在表达异议的同时表明自己与受话人的一致之处。调查发现,新浪微博用户常用部分同意策略及表示亲昵的语气词去满足受话人的积极面子需求,以缓和异议。

(一)部分同意

发话人先对受话人的观点立场表示赞同或给出正面评价,表明自己与受话人观点立场一定程度上是一致的,然后借助转折连词如“但是”“就是”等语言手段委婉提出异议观点。例如,“非常同意,但是……”“想法很好,但……”“很棒,如果……就更好了”等。

(二)表示亲昵的语气词

发话人在表达异议时,常在句尾加上“呢”“呀”“嘞”等语气词,这些词能传递出发话人的友好与亲近。在新浪微博这个主要靠文字交际的网络平台,这样的语言手段能拉近会话双方的心理距离,缩小异议言行预设的差异性,这时,异议不再像一个威胁面子的言语行为,而是基于友好与亲近而提出的不同意见。

下面结合例(2)分析新浪微博用户在异议表达时对积极礼貌策略的运用。

例(2):

博主:T博物馆推出了A与B两款文物雪糕,雪糕造型来自于该馆的X与Y文物……

评论者:这个想法真的不错,可以尝试多点造型和优化一下,好看的造型~

评论者的表达中两次提到“造型”,可以判断其隐含意义是“雪糕造型不好看,应该优化”。可见,这是一条异议评论,但却非常礼貌,对受话人的面子威胁性也较小。一方面,用户用积极评价“真的不错”来对博主表示认同、赞许;另一方面,发话人在句末用了一个语气符号“~”来缓和语气,传达了发话人友好亲昵的交际态度。微博用户主要借助文字交际,“~”这样的符号就显得十分必要,它们可以辅助传达一些情绪、情感等信息。总的来说,积极面子需求的核心是得到别人的喜爱与认同,无论是对受话人观点的支持,还是对其表示情感上的友好与亲近,都能满足受话人的积极面子,减缓异议言行内在的威胁面子意图,体现发话人的礼貌,让受话人更好地接受发话人的异议。当然,这个例子中用户也应用了消极礼貌策略,如运用“可以……”来降低建议行为的驱使性和强加性,给受话人留下了选择的余地。

结语

借助布朗和莱文森的面子及礼貌理论,分析了新浪微博用户在表达异议时,如何以积极或消极礼貌策略为导向,使用不同的语言手段来降低异议言行的面子威胁性,礼貌地传达自己的观点。当前,网络交际已十分普遍,且表现出了与面对面交际不同的语言及语用特征,而异议言语行为在网络匿名环境中更加凸显,因此,有必要解释网络交际中异议言行的语用特征,完善异议研究。

猜你喜欢

异议言行新浪
猴子虽小
注销异议登记的实务探讨
异议登记只能破解善意取得
异议登记的效力
语录
新浪读书排行榜
欧专局改革异议程序,审结时间缩短至15个月
新浪与分众合并案告吹
漫画论语(四)
新浪观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