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究
2020-01-09
(喀什大学 人文学院,新疆 喀什 844000)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2016 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各类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2019 年3 月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又提出了“八个统一”的具体要求,为课程思政改革指明了方向。2020 年5 月28 日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并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和内容重点。如何推进课程思政,实现课程的育人目标,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由于特殊的地缘政治位置,新疆高校处于反分裂、反渗透斗争的前沿阵地,这就对新疆高校教学科研等各环节都必须筑牢阵地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国文学作为汉语言文学的专业必修课,应积极探索将立德树人切实贯彻到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课程思政“自然融入,协同前行,相得益彰”的策略,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做贡献。笔者对将课程思政融入外国文学教学进行了初步实践。
一、为什么教——回归教育的“育人”本真
外国文学融入课程思政是必要的。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是教育的根本目标。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受认知能力的限制,他们对西方外来的文化普遍缺少正确的价值判断,易盲目跟风,有的甚至不加分析全盘接受,认同西方的生活习惯、价值观。所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给予正确的引导,不仅十分必要,也十分重要。但思政教育仅仅依靠思政课程显然是不够的,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所有课程形成合力来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1]。外国文学作为人文社科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帮助学生提高政治站位,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外国文学课应注意将育人目标贯穿到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将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融合,在丰富课程教学内容的同时,让教学内容变得更有深度、更有广度、更有温度,让课程教学回归“育人”这一本真。
外国文学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是可行的。外国文学,顾名思义是指除中国之外世界上所有其他国家从古至今的文学。在外国文学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涌现了大量优秀的作家作品,这些作品充满着对人的高度肯定、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对人的人文主义关怀,表达着对理想信念、对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追求。这些世界文学经典既有时代风云变幻的记录,也有普通众生日常生活的描写;既有对真善美的歌颂和追求,也有对假丑恶的鞭挞与否定。同时它们还携带着丰厚的世界文明和历史文化遗产。无论是外国文学作品中贯穿的人文主义、爱国主义精神、人道主义思想,还是外国文学经典中对真善美的歌颂与追求、对假丑恶的鞭挞与否定,都是课程思政非常丰富的优质资源。所以以外国文学课程作为载体,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外国文学教学融入课程思政是有意义的。外国文学课程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人文情怀,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鉴赏能力。对于高校的大学生来说,外国文学文化是具有异质特性的,如何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外国文学教学要发挥引领作用。外国文学教学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外国的社会、历史与风土人情,了解世界的文明和文化,帮助学生形成一种宏阔的“世界”文学、文化视野,同时在这种开放性的视野中启发学生在与中国文学、文化的比较中深入思考两种文学文化的交融与差异,引导学生树牢“洋为中用”的基本原则,这对于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都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二、教什么——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挖掘课程思政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吸收一切优秀文化遗产,维系传统和参与当代民族文化建设,这是一体两面的东西,是任何本土学术都应有的责任。[2]外国文学中包含着丰富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外国文学教学要教育学生借鉴吸收外国优秀文学文化遗产为我所用,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本土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正确看待外国文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上反复强调,高等教育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2018 年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也明确指出,中国语言文学类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3]。外国文学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贯穿到教学和研究的全过程,引导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学习指导,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正确看待外国文学现象,取其精华,扬弃糟粕。如《荷马史诗》的教学,在分析其中阿喀琉斯们对人的尊严、人的价值的追求,昂扬向上的乐观精神,为部落利益而战的集体主义精神这些内容时,引导学生思考古希腊以及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的价值和意义。但同时也要引导学生辨证思考“阿喀琉斯的愤怒”中所表现出来的西方文学、文化中的个人主义,及其对西方社会发展和人际关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种个人主义与中国文学文化中的整体意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教学中通过与中国文学、文化的比较引导学生学习西方文学的同时,从中受到启迪和价值观的引导,进一步增强对本民族文学文化的情感和价值认同。同时也培养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实现外国文学教学的高阶性。
(二)运用教学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情怀的教育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应摆在突出的位置。外国文学发展历程中有很多爱国主义题材的经典作品。都德的《最后一课》通过最后一堂法语课,让一个懵懂的小孩子明白了什么是爱国主义,以及爱国的方式;莫泊桑笔下无论老农米龙老爹、索瓦热老婆婆,还是下层妓女羊脂球,这些普通的法国人在国难当头之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爱国主义;还有《战争与和平》中的安德烈公爵、俄罗斯普通的人民大众,《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的五个花季少女,等。上述作品的共同特点在于它们都弘扬了爱国主义思想。外国文学教学要充分发挥文学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主题的同时,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厚植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爱国意识。
(三)教学过程中注重树立理想信念的引领
理想信念是指路的明灯。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承担着中华民族复兴的重任。但是大学生由于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缺少明辨是非的判断力,易受到蛊惑和煽动,甚至误入歧途。因此,高校教育要自觉发挥引领学生树立坚定理想信念的作用。外国古代文学部分在梳理文学发展史时,可通过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文学发展、文明历史没有中断这一事实引导学生思考,在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同时通过外国文学作品中反映封建专制的腐朽,资产阶级的虚假民主、自由,种族制度、种族歧视的罪恶,殖民侵略的罪行等内容的讲解,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外国文学、文化和社会,增强是非辨别能力,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思政融入
针对大学阶段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一现实,在作家作品的讲授中,应注意从外国作家作品的小处、细处入手,结合作家的人格魅力、为真理而斗争、为理想而奋斗的精神,启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比如讲亚里士多德时重点突出他“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讲巴尔扎克时重点突出他要做“时代书记”的责任感、使命感;讲作家海明威时,抓住“一个人,你尽可以消灭他,却打不败他”的名言,突出其面对挫折、困难所表现出来的坚不可摧的精神意志和毅力;讲奥斯特洛夫斯基时,重点突出其身处逆境仍执著创作的经历……也可以在与屈原、司马迁、鲁迅、莫言等中国作家的横向比较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主动去体会和学习这些大家们的精神品质,引发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认同,在春风化雨中实现对学生健全人格和精神品质的养成教育。
三、怎么教——创新外国文学课程思政的理念和方法
(一)提高教师的思政教育观念
“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4]而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核心中的核心,是各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践者和推动者”[5],要确保课程思政目标的顺利实现,外国文学教师首先应当自觉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深刻理解、坚定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政治站位,确保教学育人的正确政治方向。其次要自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同时外国文学教师还要加强专业学习,厚实专业功底,不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能力,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批判地看待外国文学和文化,去粗取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理论联系实际,进行价值引领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知行合一的重要性。外国文学课程思政要注意联系时事政治,要聚焦学生关注的时事政治热点问题,通过组织专题讨论,进行价值引领。如《鼠疫》的教学可结合今年蔓延全球的新冠疫情组织讨论,引导学生通过中国和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待疫情的不同处理方式,充分认识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共产主义信仰和道德信仰的激励下,党和全体中国人民勠力同心,闯关夺隘,在这场特殊的战役中谱写出了一曲伟大的赞歌。引导学生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的情感,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而在美国文学中“美国梦”幻灭主题的系列小说教学中,结合近期美国粗暴干涉中国内政的案例,通过讨论引导青年大学生认清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所谓民主、自由的实质,警醒学生不要落入西方的“民主陷阱”,引导学生爱国爱党,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次是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课程思政宏观上要回答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微观上也要“为学生解答人生如何规划、怎么发展、做什么样的人”的问题。[2]而要确保课程思政的顺利实施,就不能违背课程本身的属性特征,简单生硬地灌输思政内容。而是应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抓住课程思政素材的关键点和闪光点与专业学术的紧密度,针对学生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通过外国文学经典作家的生命和学生生命之间的“契合点”,经典作品提出的命题和学生的生活中所感受到的问题之间的“契合点”[6],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和讨论,在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中开启学生心扉,解决学生困惑,引导引领学生成长,使课程思政变得有温度、有效度。
(三)运用比较教学法,增强认同意识
比较作为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就外国文学教学和研究而言,勃兰兑斯曾精辟指出:“比较性的研究具有双重便利,一面可以把外国文学带到离我们那么近处,使我们能够跟它合成一体,同时又把我们自己的文学放远,使我们在真正的远景中看到它。”[7]外国文学发展过程中,同一历史时期的文学即便受同一种文学思潮影响,不同国别文学也因民族文化等方面的原因而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而这种特殊性在与他国文学的比较中尤为突出,因此比较法是外国文学课程本身的属性特征。外国文学思政教学应注意运用比较的方法。同时由于外国文学一般在大三开设,先期已开设了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为进行中外文学、文化比较教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外国文学课程思政建设中应引入中外文学、文化比较的维度,且注意始终坚持这一维度,这么做的有益之处在于,能够最有效、最直观地在中外文学、文化的比较视野中,既传授外国文学的知识,开阔学生的学科视野,树立世界文学的观念;同时又能不断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学文化的情感认知和价值认同,从而最大限度实现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的根本目标。[8]
四、结语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是人才培养的根本问题,课程思政是保障“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实现的必然选择。任何一种价值观在全社会的确立,都是一个内化与外化相辅相成的过程。[9]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守底线意识,在不改变外国文学课程属性的基础上,强化价值引领,确保育人方向,在课程教学中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多元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