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健康作息习惯养成教育研究

2020-01-09许丽婉林佳玲郑晔艾

科教导刊 2020年30期
关键词:作息习惯大学生

莫 虹 许丽婉 林佳玲 郑晔艾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广东·湛江 524094)

近年来,中国推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旨在全面提升中华民族健康素质。大学生是践行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群体,是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大学生晚睡熬夜和作息混乱现象普遍,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高校不仅要关注大学生专业知识的提升,也要关注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通过构建“五抓五强”方式加强大学生健康作息习惯养成教育,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作息习惯,促进其健康成长。

1 大学生健康作息习惯养成的意义

养成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特定的目标和要求,通过多种教育方法和方式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与引导,使得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定的自觉自律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模式。大学生健康作息习惯养成具有如下意义:

1.1 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大学生阶段是大学生身体发育、个性发展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健康的作息习惯是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方式。一是有利于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熬夜会导致学生出现神经衰弱、精神不振、心情焦虑等状况,形成亚健康体质,产生心理问题。健康的作息习惯,能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提升学生的记忆力,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二是有利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大学生克服拖延习惯,妥善安排学习、工作和生活时间,形成合理的作息规律,高效专注学习工作,提高学习工作效率。有利于学生培养遵守规章制度的意识,焕发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三是有利于大学生价值观念的确立。大学生保持健康文明的作息方式,有利于增加责任意识,学会换位思考,构建良好人际关系,也有利于大学生不断深化思想认识,追求社会普遍认同的准则,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处世观。

1.2 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高校坚持健康中国的理念,重视对大学生健康作息方式的顶层设计。通过发挥学校对大学生健康作息习惯养成教育和干预的作用,引导大学生掌握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自信的状态,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早睡早起的大学生,每天坚持精力充沛地投入晨读、晨练中,促进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促进和谐健康校园氛围的营造,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1.3 有利于社会的发展进步

一方面,适应健康中国战略建设的需要。大学生是传播健康理念、引领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人群,提高健康意识,养成健康的作息习惯,才能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另一方面,符合社会进步发展的需求。大学生在校期间养成健康的作息习惯,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会自然而然地形成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学生对法律法规和社会普遍认同准则的遵守和敬畏,精力充沛地投入学习,有条不紊地投入工作等都会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大学生拥有了健康,才能为国家未来的繁荣发展作贡献。[1]

2 以“五抓五强”方式加强大学生健康作息习惯养成教育

2.1 抓实思想教育,严把学生“思想关”

(1)强化价值导向,提高认知能力。在大一新生中通过集体班会和个别教育结合方式开展健康生活习惯主题教育。一方面,召开理想信念教育班会和健康生活习惯教育班会,引导大学生了解熬夜危害、亚健康状态,引导学生明确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确立集体主义观念,树立终身锻炼的意识。另一方面,对大学生进行个别教育。辅导员、班主任引导大学生对自己的身心健康状况和生活方式深入了解,因材施教地指导学生做好作息规划。例如:根据因沉迷游戏而熬夜、因工作而熬夜等不同类型的学生,引导他们确定改进目标,不断改正不良作息习惯,完善自我。

(2)强化目标导向,提升规划意识。部分大学生因社会责任感差、发展目标不明确,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生活,自我放纵,作息混乱。因此,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班会、时间管理班会,引导大学生树立未来发展目标和大学四年的目标,树立时间管理意识。当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会加强自我管理和自我规划,自觉调节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形成健康的作息习惯,脚踏实地地朝着目标努力。

(3)强化自律导向,增强执行能力。大学生有了理想信念的支撑,人生目标的指引,要形成健康作息习惯,关键在于其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大学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使得大学生的自制力减弱,沉迷于网络游戏、手机、电脑。教师要关注学生对目标的落实,培养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引导他们通过自我调节、自我激励,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改善熬夜状况。引导大学生通过亲身践行,体验早睡早起的好处,提升健康作息养成的体验感,自觉减少熬夜,运用自己的智慧去创造健康的人生。

2.2 抓强载体建设,搭建教育“新平台”

(1)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一方面,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健康作息习惯养成教育;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活动中发挥特长,培养创新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例如:结合世界睡眠日,设立大学生健康宣传日或宣传周,以“健康睡眠”为主题,开展摄影摄像比赛、演讲比赛、小品比赛,开展“早睡早起,健康生活”签名活动。邀请专家开展健康养生、健康作息讲座,增加大学生的养生知识和增加健康生活的意识。另外,笔者尝试过一个学期内每月组织所带班级进行每次30 分钟班集体跑步,提倡学生积极锻炼,促进良好睡眠质量,增加健康教育的趣味性、参与性。

(2)开展宿舍文化活动。部分学生因为学习工作压力过大或自身精神需求不断增加而通过熬夜来释放自己。高校可以开展宿舍卫生检查、宿舍文化品牌活动、宿舍运动会、宿舍文化节等系列活动,既督促大学生营造舒适整洁的学习生活环境,也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让学生在快乐活动中加强交流,放松心情,培养舍友之间的凝聚力。

(3)搭建信息化平台。一方面,高校可以利用学校广播、横幅、宣传栏等传统载体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健康作息方式宣传。另一方面,更要积极推进学生作息教育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不断探索创新互联网载体和学生教育管理形式。通过学校官网、官微、微博教育引导学生,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接受健康生活方式的教育,增强学生健康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吸引力和引导力。[2]

2.3 抓牢队伍建设,培养工作“好帮手”

成立学生公寓学生干部团队,学生公寓学生干部团队既要负责学生宿舍的日常卫生,更要注重加强宿舍文明建设,引导广大学生养成健康的作息方式。成立“早睡监督小组”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督促学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主动减少熬夜,定期通报检查结果,以此与学生评优评先挂钩,并以奖励的方式鼓励学生早睡。充分发挥思想素质硬的宿舍舍长、班干部、学生党员等先进分子在学生群体中号召力强、影响力大的优势,向学生们传递正能量,做按时作息的先行者,带头制定作息时间表,带动身边同学按时作息。发现宿舍熬夜现象,及时向班主任或者辅导员汇报,从而精准及时解决学生熬夜现象。

2.4 抓好典型示范,树立学习“好榜样”

对于一些按时作息的优秀宿舍,树立标杆,安排他们及时给同学们分享经验。例如不少学生都遇到失眠问题,他们会选择听音乐助眠,下载睡眠软件监测睡眠质量,用耳塞、蒸气眼罩等物理方式助眠。这些也可以让他们在学生们中进行经验分享。对于健康作息、学习工作优秀的学生,安排他们分享健康作息对他们学习工作的影响和健康作息方法。号召全校学生向身边典型榜样学习,启发他们对标先进,找出自身差距,进行整改,引导他们养成健康作息习惯,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精气神。

2.5 抓稳制度创新,推动管理“精准化”

大多数高校制定了大学生作息的日常管理规范制度,例如规定大学生23 点熄灯作息。高校应严格执行,确保制度落到实处。同时,要创新制度管理。例如:实施学生作息“积分管理”,与学生的评优评先挂钩。结合不同学生作息实际,推动学生作息管理具体化:对遵守规定的学生实行“规范管理”,对经常夜间外出学生实行“档案管理”,对早睡困难学生实行“帮扶管理”。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的大多数学生,按照学校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对经常夜间外出的学生要进行排查清点,督促他们严格遵守返校时间,建立档案,及时关注其作息情况;安排学生干部、党员对熬夜学生结成帮教对子,针对帮扶对象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帮教,促进不断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3 结语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价值的实现需要健康的体魄和心理支撑。加强大学生作息习惯的培养和健康意识的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面临的迫切任务。高校应从小抓起,从细抓起,加强对大学生作息习惯的培养,积极探索大学生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促进新时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作息习惯大学生
爱心健康作息表
上课好习惯
超级秀场 作息规律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名人作息表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