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背景下高校工科学院社会实践活动育人功能思考
——以湖南大学2017-2019年赴永州市新田县博士团为例
2020-11-18彭琪淋张夏伊维
彭琪淋 张夏伊维
(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湖南·长沙 410012)
2015年10 月14 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互联网+双创+中国制造2025”的结合将掀起“新工业革命”。这一系列发展理念与国家战略的提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也逐步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同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此意见对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建议,标志着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进入“深化”阶段。
2017年2 月以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及《关于推进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极大推动了高校工科人才培养教育体系改革,不断提升新工科人才创新创业能力。
1997年至今,“三下乡”活动在全国开展二十余年,创新创业教育逐步融入到三下乡活动中。2020 发布的《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指出,要深化实践教育,其中提到深入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该活动旨在通过大赛激励我国青年扎根祖国,运用创新创业成果振兴乡村地区、助力精准脱贫,用青年的磅礴之力迎接新时代的新长征。
以湖南省百名博士赴大湘西创新创业帮扶社会实践活动为例,该活动通过高校创新创业成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开拓创业实践新形式,将实践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脱贫相结合。帮扶活动聚力大湘西脱贫攻坚和改革发展,围绕农村科技创新、农村青年创业、农村优势产业开发进行服务。立足“工科”学院实际,工科学生在帮扶实践活动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以湖南大学赴永州市新田县博士团(下文简称“博士团”)为例,2017 至2019年连续三年赴永州市开展创新创业社会实践活动,并取得良好成效,获得国家级荣誉2 项,省级荣誉4 项,校级荣誉 3 项。
1 帮扶内容与活动成果
活动过程中,博士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在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全过程指导下,将“互联网+”项目成果带进农村,带入基层。
(1)立足县域实际,积极开展扶贫调研工作。三年活动过程中,博士团走访城步县、新田县等县各地,明确扶贫攻坚重难点,向不同群体发放调查问卷,就村民基本情况、对扶贫工作需求程度和满意程度进行了深入调查,在与群众面对面接触中发现问题和不足,形成调研报告,助力脱贫攻坚。
(2)提供技术支持,认真组织电商扶贫培训。结合当地实际,博士团就当地电商发展进行了系列扶持工作:第一,了解电商发展情况与考察特色产品,明确目前电商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第二,邀请专业技术人才向当地的电商创业者进行培训,有效解决了当地电商发展存在的部分疑难问题。2018年获得“互联网+”国赛金奖项目——《游鲜生——生鲜电商助力精准扶贫》主要负责人魏啸宇在活动中分享电商创业经历,介绍了农产品分销业务设计。
(3)签订合作意向,大力推进沼气工程发展。走访新田县能源办,了解能源办组织机构、机构职能等内容,掌握沼气工程现场实地考察,记录现场对专业技术的需求以及项目实施条件,前往新田县银丰养殖有限公司考察该公司沼气发电前景,博士团现持有一套光沼互补高新技术利用太阳能和沼气互补性,使沼气池产量得以增加,发电稳定。在对项目和当地沼气工程现状有了具体了解的基础上,就“光沼互补微能源网项目”与其达成合作意向。
(4)开展智能医疗,科技助力健康精准扶贫。走访新田县卫健局、医院、卫生院等与新田县群众,发放200 余份问卷,进行访谈,了解新田县卫生医疗现状与居民健康状态;使用“互联网+”《知微健康——两分钟通晓身体秘密的AI》项目成果——“知微云检”智能体检仪器为当地居民进行免费体检,并在大坪塘镇等地对患者进行体检,该仪器能快速实现对人体八大系统的检测、数百项指标全面评估,并深入贫困村免费体检。
2 活动育人功能探索
2.1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习近平2019年在河南考察调研时的提出,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实践活动中,将红色教育纳入其中,着力打造红色第二课堂。一堂无声的“思政课”便通过入耳、入脑、入心的形式循循渐进。博士团前往“蒋先云故居”进行红色教育学习。学生们通过与红色基地接触,对历史人物、纪念品所承载的精神有更深一步了解。学生们在实践过程中润物细无声的接受了革命教育,提升了思想认识,并自我启发,达到“寓教于游”的目的。
2.2 促进大学生完成角色转换
任何角色的转换都不能一蹴而就,实践是不可或缺的阶段。大学生在理论知识方面有了一定储备,但对于具体的实际操作还是一个新手。大学生阶段处于由学校角色转换为社会角色的重要环节,很多学生由于经验不足,缺少对社会和自身的正确认知,难以顺利度过角色转换阶段。
基于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们可提前实现学生角色和社会角色的转换,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通过实操发挥所学知识的作用。工科学生具有较强的技术背景,通过实践,可将自己的创新科技成果实践于人民的实际需求中,所产生的行为不仅对所服务地产生积极影响,同时推进学生自身对实践角色领悟的实际化。
2.3 鼓励大学生前往基层就业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鼓励引导人才向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基层一线流动”。从我国历史发展进程和国家全局战略的角度来看,党中央要求高校毕业生树立基层就业的理想信念,并在基层不断实践中主动将个人发展前景与中华民族复兴紧密结合,对推进和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前往基层做好社会实践是基层科技振兴、乡村进步的良好动力,学校为学生提供去基层进行社会实践的平台,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实力,真正了解基层,拥有在基层一线的工作能力,增大高校学生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可能性。
2.4 增加大学生就业创业经验
社会实践对促进高校学生就业创业具有重大意义。以博士团为例,团队成员运用自己所制作的智能仪器为当地人民免费体检,同时他们也进一步掌握仪器存在的不足,从而对该仪器未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完善。因此,大学生不仅可用自己所学知识和专业技能为服务地提供社会帮助,同时也在社会实践中收获经验,训练自己更多的新技能,提高自己在未来就业的竞争力。
基于学校与实践地提供的平台与支持,大学生可通过社会实践进行实地考察、深入调研等方式了解国家在就业创业的帮扶力度,了解市场需求,有助于他们主动学习就业创业相关知识,甚至开创自己的事业。
3 加强活动育人实效策略
3.1 落实专业教师指导制度
现阶段,社会实践活动存在教师未参与全程随行指导、专业教师参与度不高等问题。以博士团为例,校团委及学院辅导员主要负责活动宣传、人员选拔、活动总结等工作;专业教师主要作为活动过程中的技术支持者(见图1)。
图1 博士团人员组织框架图
由于教师指导制度并不完善,专业课教师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并不高,2017年,博士团没有随行专业指导教师,2018年以后,随行专业指导教师为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基于此,可构建通过社会实践提升专业教师专业化水平路径,一是开展社会实践指导培训,旨在提升教师师德素养和夯实教师理论基础;二是完善教师评奖评优制度,建立相关制度如将实践时间算入课时以及实践成果可以纳入职称评定等,鼓励专业课教师继续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三是建立校内双外导师制,如鼓励校友企业人员担任校外导师。
3.2 加强活动过程宣传力度
加强高校各项社会实践活动过程的宣传力度,有助于增大社会实践活动在高校学生中的影响力,发挥正能量作用,吸引更多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博士团以大学生常用的“两微一端”平台作为宣传根据地,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vlog”“抖音”等形式展现社会实践内容,视频单次最高点击量1.1 万次,新闻稿累计阅读量上万次。
同时利用学校学院官方媒体、中国教育网、中国网、红网、中国青年网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报道,扩大了活动在广大师生中的影响力,今后的宣传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提升质量,创造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从而进一步提高师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发挥社会实践在高校学生群体中的育人功能。
3.3 发挥工科学生专业优势
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可满足工科学生创新以及实践的需求,为学生提供实操、感悟、团队协作的机会,为学生进一步创新实践内容做好保障。
博士团师生来自电气工程、控制工程、电子通信、仪器仪表等不同专业,具有云数据处理、移动通信、智能电网等领域的专业背景,依托国家电能变换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电力驱动与伺服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学院三大科研平台,有强大的智力支持,博士团将自主研发的产品、专业技术带进基层,服务于当地人民,不仅达到服务社会,贡献自我的目的,同时将自己的产品投入到实际运用,让学生的仪器成果即可验证。
4 结语
社会实践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学校培养学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
双创背景下,高校工科学院涌入出一批科创成果和创新创业学生典型,他们迫切需要实践平台推进实训教学模式,基于围绕工科学生发展实际需求这一出发点,需进一步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索科技创新教育产学研一体化育人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思政教育工作者,紧紧围绕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紧扣“双一流”大学建设的目标定位,坚持基于全面发展的创新教育理念,将实践育人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