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一带一路”,弘扬敦煌文化的五重意蕴

2020-01-09马俊峰马乔恩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敦煌一带文明

马俊峰,马乔恩

(西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同有关专家、学者和文化单位代表座谈时强调,要弘扬敦煌文化,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习近平总书记对敦煌莫高窟和河西走廊地区的考察和重要讲话,体现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弘扬敦煌文化、建设“一带一路”的高度重视,为我们研究敦煌文化,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提供了思想引领和行动指南,也是我们建设“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辟人类文明对话新境界的重要遵循。

一、传承敦煌文化,书写文明对话新篇章

回顾人类历史就会发现,凡是对不同文明充满傲慢和偏见的时代,都是封闭、落后的时代,相反,凡是文明交流频繁、高度融合的时代,都是世界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快速发展,欣欣向荣的时代。古代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曾经是连接中亚、西亚、南亚、东南亚、东非、欧洲的大动脉,是集商贸往来、文化交流、宗教传播、民族融合于一体的大通道,多民族、多种族、多宗教、多文化在古丝绸之路交汇融合,共同绘制了一幅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的历史画卷,形成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世界文明在古丝绸之路相遇碰撞,创造了一个个流传后世的经典故事,形成了欧亚大陆上一道道绚丽的风景线。

敦煌文化是古丝绸之路上最璀璨的明珠,也是世界文明史上最难得的瑰宝。敦煌文化对古代欧亚文明乃至人类文明交流对话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充分凸显了丰富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揭示了不同文明交流融合的历史规律和轨迹,为人类的文明对话树立了良好的典范,为后世的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与参考。敦煌文化的灿烂和辉煌告诉世人,只有交流互鉴,世界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只有包容并蓄,才能避免“文明冲突”,实现文明间的对话共存。“在新的全球化时代,敦煌文化是我们以宽阔的胸怀和极大的自信重塑中国特色文化、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也是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信仰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共享和平、团结互信、共同发展、和衷共济的宝贵财富。”[1]建设“一带一路”就是在借鉴敦煌文化经验的基础上,尊重不同文明,平等相待,互学互鉴,兼收并蓄,推动人类文明实现创造性的发展。新时代,传承敦煌文化不仅需要回顾历史,继承传统,更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费孝通先生指出:“我们现在不光要发展经济,也要重新认识人文资源,要回头看到这种资源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另外,还要利用这些原有的资源给我们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化,来服务于我们新的生活。”[2]要用当代人听得懂的语言阐释敦煌历史,要用当代人看得懂的图像、符号表达敦煌艺术,要用新媒体新技术传播敦煌文化,使之实现创新,走向世界。“文明永续发展,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顺时应势、推陈出新。世界文明历史揭示了一个规律:任何一种文明都要与时偕行,不断吸纳时代精华。我们应该用创新增添文明发展动力、激活文明进步的源头活水,不断创造出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的文明成果。”[3]敦煌文化只有在自觉回答时代问题,自觉担当时代使命的过程中,才能获得持久动力;敦煌文化只有在自觉走向世界,自觉回应世界需求的过程中,才能获得新鲜活力。

二、挖掘敦煌文化,赋予文明对话新内涵

敦煌文化要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精神动力,“一带一路”建设要从敦煌文化中汲取思想养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将‘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一带一路’建设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4]敦煌文化赋予了文明对话以丰富的内涵,它充分体现了对文明多样性的尊重,体现了对不同文明间平等的维护,体现了不同文明之间的包容,对世界文明共生共存、共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最有力的文化支撑。

敦煌文化充分体现了对文明多样性的尊重。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性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目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多种宗教。不同的历史和国情,不同的民族和习俗,孕育了不同的文明,每种文明都有其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都是人类宝贵的财富,不同的文明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敦煌文化广泛吸收了世界各种文明,融合了多种文化,生动地向世人呈现了多种文明共同谱写的华丽乐章。“一带一路”建设秉承了敦煌文化之精神,在充分尊重文明多样性的基础上为文明间的对话提供更多机会,已经发展成为当前东西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桥梁。

敦煌文化充分体现了对不同文明间平等的维护。各种文明都对人类文明做出了贡献,文明之间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无是处的文明。平等是人类文明和谐共处、交流互鉴的前提。“弘扬丝路精神,就是要促进文明互鉴。人类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因为平等交流而变得丰富多彩,正所谓‘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5]只有秉持平等、包容的态度,才能真正了解一种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不同之处、独到之处,把握其真谛。“尊重文明多样性只是一种态度,而打通文明多样性则是一种实践。态度固然重要,但愿景成为现实才是尊重和交流的目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以构建人类命运共识体为前提,‘通而不统’的敦煌精神不仅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粒‘定心丸’,而且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识体的思想基础。”[6]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共同努力下,和而不同、通而不统的价值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开创“一带一路”新局面的思想基础。

敦煌文化充分体现了不同文明之间的包容。不同文明相处需要秉持和而不同的价值观,人类文明因包容而具有交流互鉴的可能性。对本国文化的高度自信和对他国文化的博大胸怀是包容的逻辑前提。“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持有高度的肯定和认同,才能在世界文化洪流中坚定中国道路,发出中国声音,建立中国的话语体系。拥有更大的话语权,才能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主导权、主动权,坚持正确的文化导向,才能真正实现新时代文化自信。”[7]敦煌文化的灿烂辉煌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包容其他文明的有力见证。敦煌文化之盛之大就源于敦煌文化的包容、开放,源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博大胸怀。敦煌文化的成就告诉我们,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人类创造的各种文明,不断学习借鉴、吸收、转化、创新。对生命的尊重和呵护是敦煌文化包容性最为可贵的价值旨趣。一种文化只有当它表现和传达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时,它自身才能获得永恒的生命力、感召力。“敦煌壁画弥合了失意者创伤的记忆,抚慰着他们的心灵,以历史性的方式消弥了文化和政治所形塑的人的生命产生的内在张力,进而排斥了文明之中蕴含的戾气和血性,从而将中原的和合文化融入其中。”[8]敦煌文化所蕴藏的这种大爱与智慧,对于推动人类和平共处、求同存异,实现“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建设“一带一路”,开启文明交流新征程

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不只是中国人民的愿景,也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夙愿。尽管各国在历史文化、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但是无论哪个国家的人民都向往“美好未来”,人类对“美好未来”的追求从未停止。整个人类历史就是通过实践不断接近、实现“美好未来”的历史,敦煌文化就是人类探索美好未来,追求美好生活的伟大实践和真实写照。“美好未来”不仅是一个哲学命题,更是一个历史命题,一个实践命题。当今世界,文明冲突依然随处可见,人类的美好未来面临着诸多压力和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建设“一带一路”,弘扬敦煌文化为人类实现美好未来探寻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人们将认识到经济的发展并不是我们的唯一目的,经济发展只能解决我们生存的基本问题,如何才能生存得更好,更有价值,使自我价值的发挥得到更宽阔的拓展,并从中发展出一种新的人文精神,是需要在原有的人文资源的基础上,用文化和艺术的再发展来解决的。”[9]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带一路”建设承载着对文明交流的渴望,将继续担当文明沟通的使者,推动各种文明互学互鉴,让人类文明更加绚烂多彩;承载着对和平安宁的期盼,将成为拉近国家间关系的纽带,让各国人民守望相助,各国互尊互信,共同打造和谐家园,建设和平世界;承载着对共同发展的追求,将帮助各国打破发展瓶颈,缩小发展差距,共享发展成果,打造甘苦与共、命运相连的发展共同体;承载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把每个国家、每个百姓的梦想凝结为共同愿望,让理想变为现实,让人民幸福安康。“一带一路”不仅重现了敦煌文化的繁荣与辉煌,开辟了一条经贸往来的康庄大道,更架设了一座通往美好未来、实现美好生活的新桥梁。2019年4月25日至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又一次彰显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彰显了“一带一路”建设的魅力和吸引力;同时也表明建设“一带一路”是沿线国家追求美好未来的一致选择。

当前,中国正在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世界秩序重塑的序幕正在拉开。“一带一路”建设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胸怀天下、立己达人的责任与担当,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非凡的勇气和历史眼光,是中国共产党追求中国和世界美好未来的开创之举。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为己任,始终以为人类美好未来做出更大贡献为使命。“我们要好好利用这些已有的、我们先人为我们创造的珍贵的人文资源,让它们变成我们丰富的生活资源、我们的精神追求。”[9]“一带一路”建设利用敦煌文化资源,在各国不断往来中凝聚共识,在文化交流中弘扬敦煌文化,在经济互利共赢中增强各国共建美好未来的信心,已经成为一条开放之路、对话之路、合作之路、繁荣之路、共赢之路、通往美好未来之路。可以说,“一带一路”建设与人类文明共有的历史基因完美结合,又与当前人类文明对话的需求高度契合,体现了“中国智慧”,为实现人类的美好未来提出“中国方案”,为开启人类文明对话的新征程贡献了“中国力量”。

四、加强合作共赢,增添文明对话新动力

文明的交流,文化的发展,要以经济的互利互惠、合作共赢为基础,要以推动各国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更美好的生活为前提。只有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顺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顺应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一带一路”建设才能具有持久不衰的魅力。古代丝绸之路不仅是文化之路,也是经济交流之路,敦煌不仅是文化中心,也是重要的商贸中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亚洲先人们早就开始了文明交流互鉴。丝绸之路、茶叶之路、香料之路等古老商路,助推丝绸、茶叶、陶瓷、香料、绘画雕塑等风靡亚洲各国,记录着亚洲先人们交往交流、互通有无的文明对话。现在,‘一带一路’、‘两廊一圈’、‘欧亚经济联盟’等拓展了文明交流互鉴的途径,各国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民间交往等领域的合作蓬勃开展,亚洲文明也在自身内部及同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发展壮大。”[3]因此,新时代建设“一带一路”,弘扬敦煌文化,经济不但不可或缺,而且必须先行。

“‘一带一路’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空间,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搭建了新平台,为完善全球治理拓展了新实践,为增进各国民生福祉做出了新贡献,成为共同的机遇之路、繁荣之路。”[10]“一带一路”建设在不断开展政策对接、民心相通、文明对话方面的“软联通”的同时,也持续推动基础设施、产能合作、资金融通、贸易互动等方面的“硬联通”,从而真正提高相关国家的参与度、获得感、贡献率,为敦煌文化的传播创造机遇,为人类文明对话注入持久动力。在过去的几年中,“一带一路”峰会已经成为中国首倡主办、层级最高、规模最大的多边外交活动。世界各国之所以能够形成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全球共识,原因就在于“一带一路”顺应了各国要求加快发展的愿望,提倡并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能够从全球更大范围整合经济要素和发展资源,也为参与各国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编织起以亚欧大陆为中心,辐射全球各大陆、联结世界各大洋的互利合作网络,构建起发展战略对接,各自优势互补、彼此互联互通、包容开放发展的国际合作平台,使发展的成果更多惠及参与国乃至全球各国,为推动全球化再平衡开辟了新的路径。截至2019年4月,中国已经同125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签署了173份“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大批国际合作建设项目已经陆续启动,基础设施联通网络初步成型,各国政策协调不断加强,各领域的国际交流正在深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消除贫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让共建‘一带一路’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10]各国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加强,各国的参与度、满意度不断提升,这些都是推动世界文明对话的力量之源。

五、弘扬敦煌文化,构建文明对话新范式

当今世界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在不断增加,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贫富差距拉大,地缘冲突、恐怖主义、气候变化、资源环境、网络安全问题等给和平与发展带来严重威胁,这些挑战需要世界各国合舟共济、共同应对。“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3]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要肩负起引领和促进国际合作的责任,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不搞唯我独尊、你输我赢的零和游戏,不搞以邻为壑、恃强凌弱的强权霸道,妥善管控矛盾分歧,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积极构建国际新秩序,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然而,人类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共同的哲学基础和文化引领。

“今天的全球化实际上就是欧美化,就是技术化,我们必须重新评估和反思这样一种全球化进程,从而构建出一个新的全球化。那么,新的全球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呢?至少目前应当是多样并存、互相尊重的共同体。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还是认为,我们应该有一颗雄心,去寻找中国文化新的命运。”[11]世界选择了中国,时代选择了敦煌。“唯有具有独特世界观和价值观并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和文明体系才可能在各种文化与文明体系的相互竞争中被认可并获得自己应有的地位,也才可能引领世界性的文化潮流和文明走向。”[12]敦煌文化蕴含着和而不同、兼容并蓄、天下大同的基因,理应在重构全球化、完善全球治理、共建人类美好未来的过程中有所担当。“要在‘和’的背景下找到我们民族文化的自我,并真正认识自我,知道在新的时代中华文明存在的意义,中华文明要为世界的未来发展做出什么样的贡献。”[9]这是中华文明的时代命题,也是敦煌文化的使命担当。“我们文化历史的可贵,要用这些东西去打破中西文化之间的隔阂。这就要我们能开发出中国好的文化传统和艺术来,把老祖宗给我们的传家宝继承和发扬出来。甘肃就是蕴藏着这些传家宝的重要地方之一,我们要好好利用和开发它们,为我们国家服务,为我们的中华民族服务,为取得世界人民的认同作努力。”[2]

哲学是文化的活的灵魂,文化是哲学的生动体现。“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因此,必然会出现这样的时代:那时哲学不仅在内部通过自己的内容,而且在外部通过自己的表现,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哲学正变成文化的活的灵魂,哲学正在世界化,而世界正在哲学化。”[13]220因此,要在传承、延续和发展敦煌文化的过程中构建敦煌哲学。敦煌哲学的构建需要对敦煌浩瀚的历史资料进行深入挖掘和阐释,还需要尽可能再现和还原敦煌文化的历史语境和生活语境。“探问本体之道是敦煌哲学的核心特征,它展示出敦煌哲学不仅仅是敦煌的哲学而且也是人类的普遍性哲学的思维走向,证明敦煌哲学力图在中国当代哲学中走出一条既旧又新的哲学路径来接续中国传统哲学的精神。”[12]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弘扬敦煌文化,就是要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基础上,为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为实现人类共同的美好未来贡献中国力量。

“一带一路”是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更是文明之路;敦煌文化属于甘肃,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属于全人类。要深刻把握建设“一带一路”,弘扬敦煌文化的深刻意蕴,推动建设“一带一路”与弘扬敦煌文化的有机融合,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共存,促进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书写人类文明对话的新篇章,开辟世界文明对话的新境界。

猜你喜欢

敦煌一带文明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一带一路风光无限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亮丽的敦煌
“一带一路”我的梦
绝世敦煌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