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扶贫:乡村振兴背景下扶贫巩固提升的重要方式
2020-01-09汪玉峰赵艳琴
汪玉峰,赵艳琴
(天水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1]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这并不意味着贫困就从此消除了,贫困治理的重点和难点将从显性的绝对贫困转向更加隐蔽的相对贫困。2019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指出:“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及时做好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帮扶。”[2]为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就需要在持续推进物质帮扶、资金投入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物质投入的同时进行精神扶贫。通过精神扶贫,激活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贫困群众在巩固已有扶贫成效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走上致富奔小康的道路。同时,实施精神扶贫,是新时代实现乡村振兴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因此,积极探究精神扶贫的内在学理、精神贫困的内涵和精神扶贫的实施路径,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
一、精神扶贫的学理探究
精神扶贫,是指对贫困主体的思想观念、精神动力、文化素质、心理问题等进行思想、文化、技术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帮助贫困主体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其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树立勤劳致富、脱贫光荣价值取向的一项思想文化教育实践活动。精神扶贫主要着眼于对贫困主体内生动力的激发、精神的培育、信心的提振、信念的增强、观念的更新和心理的抚慰等方面,因此,它涉及多个学科,就需要从多个学科角度进行分析。本文仅从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社会治理理论等学科及其理论角度进行分析。
(一)从哲学的角度分析
从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看,精神扶贫需要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强调指出:“扶贫要同扶智、扶志结合起来。智和志就是内力、内因。”[3]外部的帮扶是必要的,但最根本的是要靠贫困群众调动自身的积极性,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来脱贫致富。“无论是一个人、一个家庭,还是一个村、一个县,如果一味畏难发愁、自暴自弃,缺乏脱贫致富的志气和勇气,没有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样即便给再多金钱与物质帮扶,也只能解一时之困,不能除掉穷根。”[4]如果内在的动力没有被激发和激活,外部的帮扶再多,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精神扶贫就是要在物质扶贫的基础上,辅之以文化教育、技能培训、心理抚慰、人文关怀等,从根本上坚定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决心和信心。
(二)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完善人的社会性教育活动,其任务是在传导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文化的基础上,提高人的思想品德,塑造人的灵魂,建设人的精神家园,最终惠及人的精神世界健康发展。精神扶贫实质上是对贫困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在于引导贫困群众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让贫困群众知晓政策,提高思想觉悟,提升思想道德水准。让贫困群众自觉认识到脱贫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自觉认识到摆脱贫困要依靠自身的努力拼搏来实现,唯有自己才是脱贫的真正主体。另外,思想政治教育还注重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及时为贫困群众送上精神的鼓舞与激励,让贫困群众走出思想观念的困扰、走出个人心灵封闭的束缚,摆脱对政策的依赖,走出贫困的迷惘之路,踏上勤劳致富奔小康的路子。
(三)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除了在一般意义上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本质和规律之外,还研究如何培养健康心理和完善个性,以及治疗心理疾病的问题,保持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消除心理疾病,培养良好个性等。这些都是精神扶贫的重要任务和内容。在现代社会条件下,随着社会复杂性增大、变化节奏加快和社会竞争性增强,长期处于贫困状态的贫困群众或习惯于被动依靠政策帮扶的群众,其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运用心理学的一些方法,对贫困群众进行精神扶贫,解决心理的困惑,矫正不健康的心理,是当前一项非常紧迫的工作。
(四)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人的社会化问题,包括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等方面。“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5]社会化是人一生一以贯之的长期过程。长期以来,一些贫困群众因为限于封闭、狭隘和信息落后的生活圈子,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不能扮演自己应有的角色,不能承担自己担当的责任,尤其是长期的政策依赖,助长了部分贫困群众靠穷吃穷、消极等待等不良的思想与行为。这些都需要精神扶贫来促使贫困群众由自在自发的“传统人”状态转向自由自觉的“现代人”状态。精神扶贫就是通过各种方式在与贫困群众交往、交流的互动过程中,促使贫困群众端正自己的价值观,认识自己的潜力和能力,学会遵守群体规范、社会道德和对社会的评价与看法,并在社会化过程中发展自己,提升自己。激发、激活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和自觉意识,主动承担脱贫的责任,扮演好自己本来的角色,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去战胜贫困。
(五)从社会治理的角度分析
社会治理的目标是实现社会秩序,激发社会活力,实现社会的公平和公正,保持社会和谐。[6]精神贫困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通过人们的社会行为、社会关系、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表现出来的,一旦不能及时治理,会导致社会失序,造成发展僵化。从贫困治理的视域来看,精神扶贫就是一种“软治理”,是一项有弹性的软任务、软功夫、软方式、软工作。即在贫困群体广泛参与的基础上,通过价值引领、精神感召、品德培育、教育培训、心理疏导等软性、思想性和文化性的系列工作及其活动,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参与意识,积极参与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进而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激发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
二、精神贫困的内涵及其表现
“精神贫困与物质贫困相比较,具有隐蔽性和非量化性及持久性等特征,难以进行确定的量化评判。正因为精神贫困的深层次性、非量化性和持久性,遮蔽了其客观上事实存在的严重性。”[7]与物质贫困相比较,精神贫困更难以摆脱,更为复杂,其影响程度更大。随着脱贫攻坚战即将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我们更应该高度重视精神贫困。精神贫困不仅影响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更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因此,厘清精神贫困的内涵及其表现,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精神贫困问题,更有效地开展精神扶贫工作。
(一)精神贫困的内涵
“精神贫困是一个内涵丰富、多义性的概念,是指贫困群众因外在客观条件和自身主观原因导致在精神状态、价值取向、思想观念、道德水平、心理素质等方面落后于社会主要物质生产方式,实质上是个体缺乏主体性的结果,从深层次制约和支配贫困群众个体行为与社会活动的内在机理和实践图式。”[8]精神贫困的治理,除了持续的物质、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根本上还取决于贫困群众自身的努力。只有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激发他们参与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才能确保各项扶贫措施精准落地,发挥最佳效应,最终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二)精神贫困的表现
随着脱贫攻坚战不断推进,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就,在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和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同时,也显露出一些与党和政府大力推进的扶贫攻坚不相协调、不相适应的贫困群众的精神贫困问题。
一是缺乏致富的意愿,习惯于依赖政策。一些贫困群众主动致富意愿不强,过度依赖帮扶政策,自身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个别贫困群众甚至存在“你不帮,我不动”现象。长期以来,一些贫困群众作为扶贫政策的受益者,享受扶贫政策带来的好处与甜头,甚至不勤奋劳作也能维持生活,导致了惯性依赖政策的心理,一旦脱贫就不能享受政策的红利,由此就导致了长期寄生于扶贫政策,躺在政策上不劳而获,老想着搭扶贫政策的“便车”,导致扶贫异化为“养懒”。
二是有些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不足,等、靠、要思想严重。由于贫困群众大多生活在信息相对闭塞和封闭的环境中,继承了一些陈旧的思想观念、落后的生活习惯,由此就导致了思想的僵化,认为贫穷是命中注定的,努力也无法改变,甚至有些人还保留着重农轻商的守旧思想,固守“好出门不如薄家里坐”的观念,固守贫瘠的土地和贫困的家园,也不愿接受新生事物,不愿出去闯荡一番。
三是有些贫困群众态度不端正,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一些贫困群众认为当贫困户就是光荣,贫困就是财富,谁戴上贫困的帽子谁就有了源源不断的摇钱树。在这样的语境与心态下,这些贫困户见领导“言必称贫”,遇干部“处处说穷”,无非就是想“永不断奶”。这些贫困者,主要是生活态度不端正,固守“今朝有酒今朝醉,哪怕明天喝凉水”的观念,不求上进,得过且过。这些贫困者一旦失去政策的扶持,极易返贫,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贫困户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三、精神扶贫的路径与策略
在当前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要实现脱贫攻坚的战略目标,既要重视物质扶贫,更要重视精神扶贫,做到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的统一。精神扶贫是激发农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摆脱贫困的治本之策。通过对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激发、信心的鼓舞、精神的提振、文化的浸润、技能的培训等,从根本上避免“穷”与“愚”、“穷”与“懒”、“穷”与“落后”的恶性循环,是有效防止返贫的重要举措。
(一)开展文化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恶性循环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在人的成长、社会的发展以及民族的文明进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约翰·梅尔指出:“教育在激起农民变化方面能够起重要作用,因为它能够开阔农民及其子女的视野使之放眼世界,而且还可能引起消费和生产方式发生变化,也许更重要的是,它会通过为农民以及未来农民提供实行变革的方式,来激起他们实行变革。”[9]研究发现,大多数贫困群众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思想观念相对落后、教育资源匮乏、贫困家庭教育负担重等问题,由此导致了贫困人口对新思想、新观念接受较慢,缺乏脱贫致富的意愿与想法。因此,扶贫先扶教,因地制宜,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系列文化教育活动。比如,对贫困群众加强思想、文化、道德、法律以及感恩方面的教育,大力弘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等精神,帮助贫困群众摆脱长期以来思想上的贫困,进而树立主体意识。通过系列教育活动,达到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增强信心的目的,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的困扰,走上勤劳致富之路。
(二)开展实用技术扶贫,提高贫困群众科技致富能力与科学素质
俗话说得好:“家有良田万顷,不如薄技在身。”由于地域、文化、教育、观念、风俗习惯以及封建迷信思想等因素的影响,贫困群众思想观念落后、教育水平不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较弱,加之教育水平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导致留守在当地的劳动人口技能缺乏,因此,对贫困群众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技能培训是帮扶贫困群众摆脱贫困的重要方式。立足当地实际,紧密围绕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和就业需要,组织贫困家庭劳动力开展实用技术和劳动技能培训,确保每一个有培训意愿的贫困人口都能得到有针对性的培训,增强脱贫致富本领。采取生动的案例教学、田间地头教学等实战培训,强化信息技术支持指导,实现贫困群众科学生产、增产增收。另外,“也可组织贫困家庭劳动力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岗前培训、订单培训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支持边培训边上岗,突出培训针对性和实用性,将贫困群众培育成为有本领、懂技术、肯实干的劳动者。”[10]
(三)选树先进典型,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针对不同贫困地区的现状以及不同贫困群体的需求,一方面,有针对性地选树一批立足自身实际,摆脱贫困走上致富小康之路的奋进典型和带动他人共同脱贫的奉献典型,发挥榜样的力量,用身边的榜样激励、激发、调动贫困群众确立信心和斗志,营造勤劳肯干、奋力拼搏和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另一方面,加大对贫困群众脱贫典型的宣传力度,宣传脱贫致富先进典型,总结推广脱贫致富成功经验,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身边人,让贫困群众在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下,见贤思齐,确立自力更生、脱贫光荣的观念,进而用自己的勤劳拼搏摆脱贫困。
(四)营造浓郁的农村文化氛围,引导农村健康文明新风尚
乡村文化的繁荣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农村精神扶贫,就在于通过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逐渐提升农民的精神风貌,培育良好的家风,形成勤劳淳朴的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助推精神扶贫的进程。首先,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采取符合农村特点的有效方式,深入实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挖掘农村传统道德教育资源,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推进诚信建设,不断强化贫困群众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主人翁意识”,[11]引导贫困群众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价值取向。其次,加大贫困地区文化供给。立足乡土乡情、乡村文化,组织文艺院校、文艺工作者等创作一批反映贫困地区本土文化、展现贫困群众自力更生精神风貌的文艺影视作品。培育挖掘贫困地区本土文化人才,加大培养,挖掘好、整理好、宣传好富有地方特色、反映群众自主脱贫的故事。再次,开展移风易俗行动。“要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倡导科学文明生活方式,挖掘创新乡土文化,不断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充分发挥村规民约、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作用,破除铺张浪费、薄养厚葬、人情攀比等不良习俗。”[12]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抵制封建迷信活动。
(五)培养职业化专业化的精神扶贫工作队伍,确保精神扶贫能够持续开展
精神扶贫既是一个学术研究的难题,更是一个政策难题。再多的研究,如果缺乏有效的执行者,就都是一句空话。精神扶贫是一项全新的任务,需要高素质的队伍来执行。精神扶贫工作者既要具备一定的文化、心理和行为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更需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专业化职业化的精神扶贫工作队伍,是新时期乡村振兴背景下开展农村精神扶贫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农村精神扶贫的管理者、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农村精神扶贫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的水平如何,直接影响着精神扶贫的成效,影响着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影响着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影响着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落实。农村精神扶贫工作队伍建设,首先,要按照对农村精神扶贫工作有理想、有情感、有抱负、有追求、能吃苦、业务精、政治素质强的标准选强配齐人员。其次,精神扶贫工作者必须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精神扶贫工作者必须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专业知识和方法,尤其是要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坚定的理想信念。第三,精神扶贫队伍还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一要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与帮扶对象进行思想交流,对贫困群众给予精神的关怀。二要具有良好的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能力。能够把习近平新时代扶贫思想以及党和国家有关惠农的方针政策转化为浅显易懂的道理,注重落细落小落实,做到日常经常平常,教育引导贫困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劳动观、荣辱观、道德观。三要具备心理疏导、心理抚慰工作的能力素质。对贫困群众进行心理问题的排查、疏导与关怀,培育乐观向上,积极健康的心态。四是具备新媒体背景下网络精神扶贫工作的能力。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要积极利用网络新媒体,对贫困群众开展思想引领、观念更新、劳动指导和心理关怀等。
(六)建立科学的精神扶贫评价体系,推动精神扶贫持续高效开展
精神扶贫是一项针对贫困者思想观念、文化素质和心理问题展开的扶贫活动,其效果不像物质扶贫那样显而易见。并且,精神扶贫是一项持久性、复杂性的思想文化教育工程,其工作更多体现为过程性,作用往往是潜隐性的,教育培训效果的落地落实需要经过贫困者知、情、意、信、行等心理因素的矛盾运动才能完成,需要经历一个相对持久的、缓慢的过程。因此,为了推动精神扶贫取得实效,就需要建立科学规范的精神扶贫评价体系。大体说来,精神扶贫评价体系的建立,应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评价的标准应注重软指标与硬指标的结合,更注重软指标。精神扶贫的成效往往表现为贫困者思想观念的转变、精神信心的提振、行为方式的进步等,这些微妙的变化,只有通过一些软性的指标才能更好地评判,硬性的指标在短期内无法准确地反映贫困群众精神状态的变化。其次,应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的统一,更注重过程性评价。精神扶贫,更多地体现在平时与贫困对象的思想交流、情感沟通、心灵互动,通过良好的交往与帮扶对象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通过系列过程性的活动,逐渐帮助贫困对象摆脱对待贫困的不健康心理,摆脱对贫困的恐惧与对政策的依赖,逐渐树立战胜贫困的勇气与信心。这些都体现在过程之中。精神扶贫的结果其实更多是过程性帮扶的集中体现,可以通过贫困者的精神面貌、脱贫取得的系列成果来测量,是相对容易评价的。再次,应注重评价动态过程和静态过程的统一,更注重动态的评价。这是因为贫困者精神贫困的程度、表现形式、思想观念存在着诸多的差异,通过精神扶贫,贫困者精神状态的变化有的早,有的迟,有的明显,有的不明显。精神贫困的评价,更应注重动态交往互动过程中贫困者思想观念、精神状态、行为方式积极的、正向的转变,而不能仅仅凭借静态的评价。
总之,精神扶贫要取得预期的成效,就要始终坚持立足于物质扶贫的基础,做到精神扶贫与物质扶贫的相互促进、相互提升。另外,精神扶贫更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社会工程,绝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久久为功,坚持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