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陶艺创作意象性表达之我见

2020-01-09

陶瓷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陶艺意象创作

袁 媛

(景德镇学院,景德镇,333000)

0 引言

在现代化背景下,现代陶艺的发展受到了反秩序、反传统、反意义等后现代和西方现代观念的影响,部分国内陶艺创作人员开始融入人文观念和个人审美潮流当中,从而把陶相关材质变成一种观念表达的载体和媒介,融入了当代艺术元素,陶艺作品形体呈现出从小到大的变化,相关造型特征也从原本的原型变为方形,从包容变成了扩展。

1 意象分析

象主要是指主观意识作用下所形成的一种客观心象。意象属于中国美学范畴,在我国古代诗画中便早有体现,从古代的原始彩陶纹样和造型,一直到当下的雕塑、绘画、书法、诗歌等,都可以发现意象造型的演变和发展。在当代陶艺不断发展背景下,陶艺创作中的意象形态更为多样。艺术家在个人心理状态、物质环境以及文化背景等因素影响下,形成独具个人特色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情感,能够引导陶瓷创作艺术从原本的实用审美朝着意用审美方向发展[1]。

2 当代陶艺创作中的意象性表达

2.1.1 虚实空间同构

哲学思想层面中的虚实结合其实便是易经所说的阴阳相生,直接影响了中国艺术的发展。艺术家创造出实的形象,而观赏者主要是通过虚来引发想象,通过形象所形成的意象境界便是虚实结合。对于虚实空间进行合理把握,同时也是作品形成意象的重要因素。陶艺创作属于一种雕塑艺术,而空间是其表现的基础形式,当代陶艺创作的虚实空间结构中,激发观赏者对于作品的想象和联想。通过分析当代陶艺作品整体空间表现形式,能够发现其主要可以分成三维空间陶艺和平面空间陶艺。在创造虚实空间的过程中,能够激发人们对于整个意象空间的想象。艺术家需要合理把握作品的虚实结构,形成一种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意象空间,激发观众对于整部作品的联想和共鸣。在艺术形式持续发展背景下,艺术家自身的审美趣味得到了有效提升,对于意象空间表现能力也逐渐增强。如同史蒂文陶艺创作者,其从陶瓷肌理以及宇宙观的角度出发进行深入探索,形成对于宇宙、自然的感悟和体会,最终创作出拥有个人符号特征的容器作品。比如其《黑色大地》这部作品中,应用注浆和印坯等手段,结合泥土收缩率差异导致釉层以及化妆土互相剥离的效果,制作出接近于河床干枯的肌理效果,促进作品内部肌理与外部光滑表面之间形成一种对应关系。同时在虚空形态边缘,形成一种坚实而轻薄的外壳,促进内外虚实两种空间形态和线形成为有机整体,变成一种单一但充满能量的造型形态。从而表示出对于宇宙的某种启迪和暗示,为观赏者创作出无限想象空间。

2.1.2 材料和技法的写意

陶瓷创作中所涉及的烧成方法、工艺技术以及制作材料十分丰富,从而赋予当代陶瓷作品形态以一种写意性。陶瓷这一媒介能够把人类和泥土所形成的自然情感转变为特殊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泥土自身其实便蕴含着丰富写意性,而陶瓷创作者借助压模、注浆、拉坯、手筑等各种技法,结合多种工具,利用不同烧成方式、釉色手段以及装饰方法,使整个陶艺作品呈现出更为丰富的表现效果、色彩特征以及造型效果。艺术家将抒发自身审美情感作为主要目标,通过技法创新和材料创新的有机结合,形成更为形象的写意作品[2]。

比如白明创作的圆锥篇,结合模具注浆方法,把不同泥土注浆为形状和大小接近的卷轴,掌握胚体从模具出来后呈现出的不同干湿度,同时针对相关主题进行釉料装饰和刻画,随后通过扭曲和按压等措施调整作品标准,探究多样化的物象表达方式。作品中还体现出陶瓷材料以及相关技法的表现力与丰富性,能够在作品中感受到一种禅境和诗意。

2.1.3 心象造型构成

心象造型主要是艺术家结合自身主观意识,对于各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进行思维重组与解构,利用物象这一基础客体表达出心象内容,体现出艺术家对于自我的关照。心象造型主要是对主观意识、审美观念、个人情感以及创作者精神世界的反应。该种类型的作品在对客观物象进行自我认知基础上实现理性再创造,整个造型特点具有一种写意性特征。比如耿雪创作的《海公子》,其凭借自身对于陶瓷材料敏感性和怪诞小说感悟能力,按照聊斋志异相关内容,将心中灵异想象转变为陶瓷雕塑的写意语言,随后通过电影短片呈现方式展示出来,促进雕塑和陶瓷在镜头下更为敏感细腻,陶瓷玉制光彩和电影流动光影形成一种独特的光语言。作品新颖的表达方式以及丰富的形态传递出一种主观意象空间,能够突显陶瓷材料的莹润脆弱美学品质,以及富有生命力的创作形式[3]。

2.1.4 对自然和生活的心灵倾诉

尼采曾经说过树的枝叶越是朝着光明方向伸展,则树木的扎根就越深。陶艺创作也是如此,需要扎根于深厚的文化土壤内。陶艺创作者通过外部造化、中得心源进行深刻感悟,探索人生心灵之旅。一个优秀的陶艺作品通常都是作者面对自然和生活时所形成的心灵倾诉。比如在《我是一只小蜜蜂》这部作品中,主要包括一万个小蜜蜂和一个两平方米的巨大蜂巢构成。其中蜂巢和起舞的点之间形成一种聚散关系,从远处看呈现出一种朴实无华和虚实对比的色彩质感,从近处欣赏,可以发现矩形蜂巢结构棱角线所呈现出来的一种骨架质感。在表达创作者情感的过程中,融入色彩、点线面等设计元素,丰富整个作品质感。在陶艺创作中除了注重形式感以外,小蜜蜂以及蜂巢就如同个体和集体之间的关系一样,互相衬托,各尽其职。如同作者从内心深处发出一种“我是一只小蜜蜂”的感叹,属于陶艺创作意象的心理暗示,同时也是作者在经历平凡人的一生以及波澜壮阔的生活后对自身经历的描述。大部分勤劳工作的劳动者终究只是整个世界中极为细微的一部分。在陶艺作品中,蜜蜂主要包括两种含义,分别是平凡弱小和勤劳工作两种含义,蜜蜂整日忙碌,在面对人祸天灾的条件下,就像是小小的蝼蚁和蜜蜂一样十分脆弱而平凡,十分渺小,微不足道。

在《榆钱》这部作品中,对农耕文化的记忆样本进行了全面采集,顺利转换了传统语言,实现了当代性语言转变,最终变为一种枯木桩,横卧于地面之上,在整个画面内占据中心位置,在作品中也是通过一横一枯来表达作品情感,是作品的宣泄点。木桩中心汇集了聚光灯,黄橙色的暖色灯光调突出了黄土高原独特的农耕文化氛围和特定时代的特殊回忆,通过二十平方米的空间布展重现了相关场景。在作品下方还铺设了一层黄土,在树干上层以及周围洒满榆钱,一共是7 万片,各个花片中还留有创作者的指纹,强调保留了手工痕迹,种种细节共同形成了事物整体局部表现,同时也表达出作者的心绪特征,通过保留相关痕迹,能够把作者创作过程中自然流露的情感顺利传递到观赏者心中,人们在欣赏陶艺作品的同时,还可以体会作者内心的震荡,该部分作品制作中所应用的素材全部采自于本土区域,在肌理、色彩以及质感表达等方面都迎合了西北人民的厚重、淳朴等特征,促进整个作品和材料实现了意、质、色和形之间的完美统一。

戴维的陶艺作品《竞技场》整体表达对于《榆钱》这部作品的创作者提供了一定的启发和参考,而直接嫁接明显是不可取的。通过分析《榆钱》这部作品能够发现其在中国能够直戳人心,更加接地气,从内涵表达层面分析也比较接近中国人的心理特征和情感特征。费孝通是一位著名的人类学家,其曾经说过,世界各国的美感表达其实拥有一种共同之处。不论是西方或是中国,美都是相通的。灿烂绚丽的色彩,以及愉悦妇孺的奇迹仅仅是昙花一现之美,但是对于生活的真实表现其实才是整个作品的至美和大美之处。《榆钱》这幅作品进一步摆脱了器的限制,是甘肃陶艺创作在材料意象表达中的大胆探索与尝试。

3 观众的再生意象

作品处于立意之处便提前设想过最终的呈现效果和语言表达形式,即探寻符合物化意象的活动过程。内涵丰富性以及语言形式的典型选择能够使作品与观赏者之间形成一种共鸣效应,同时还会影响和感染大部分观众。《扫码用车》这部作品主要是将共享单车作为创作主题,表达出对于现实生活的一种观念,在作品中进一步打破人们心中原有的自行车固定形象,将抽象形态和具象零部件充分融合到一起,随后按照这个空间构成原理,将三维形态元素进行科学组合,将分解后的点线面等元素全面组装到一起,通过设计拼装,创造出变形式共享单车。整个空间疏密结合的表现形态和单车鲜亮的色彩形成一种突出对比,不断突出了当代陶艺对于现实生活的关注,同时还注重作品语言和表现形式的探索。该种意象表达对于艺术形式要求较高的观赏者而言,也能够满足该种形式,并获得美的享受,肯定其符合美的规律。

在《每个角度》作品中,为了能够准确表现出低头族特征,迎合创意需求,在充分结合审美轻松感和审美愉悦感的基础上,该部作品中应用了一种形式简洁的半球造型,体现出自闭空间,相关造型结构能够使人得到一种轻松感受,随着量的扩大,还进一步突出了受众审美张力。通过半球体统一造型体现出不同空间选择,和现实生活准确区分开来,同时还对生活印象进行了简化处理,这种虚构变形丰富了整个作品的艺术意境,进一步明确了作品的思想倾向。在观众尚未看清作品中人物表情和具体事物的条件下,作品形体所体现出来的整体感以及传递出来的基础信息,都会对某种情绪进行初步渲染。由于审美主体在单纯性表现形式中发现了丰富的内容,并进行深入想象和联想,进而发现了作品内诸多无法直接展示或没有的内容,该种造型语言可以促进观众通过单纯的作品挖掘出丰富的内涵,符合观赏者自身的审美要求。

在各个角度这一作品中,封闭性的黑色空间体现出一种压抑性,而其中玩手机的红色人物形象体现出一种十分炙热的状态,通过动静对比以及红黑对比,能够进一步突显出年轻人为主导的低头族彻底沉浸于整个虚拟世界当中,随后将自身和现实环境全面隔离开来,尽管没有通过超写实方法表达人物自身的神情细节,但也可以准确反映出当下低头族的状态,为观众留下了自由现象的空间,具有更高的可读性。除此之外,该作品在布展中,充分借助光影、色彩、肌理、构图以及场景等元素,通过红、黑两种色彩形成一种强烈对比,同时联系作品空间设置的疏密性、灯光聚散形成的光影以及作品形体大小,最终形成一种层叠有序的光影效果,通过反复多次形成的规则与节奏变化,通过各种因素的和谐配置与对比呼应,形成创作者所需的意象情绪。通过展示出丰富的层次效果,使作品表现出一种富有意味的形式,引导观众进行充分想象,彻底展现出陶艺创作者的表现意图,从而实现观众再生意象的目标[4]。

4 结语

综上所述,当代丰富多样的文化是陶艺创作人员的主要灵感源泉,利用本土材料进行研究与开发,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开拓创新,陶艺创作中不但要立足于本土文化和本土材料,同时还需要通过当代文化形态语言和当代社会中的多元文化进行积极对话。当代陶艺作品不但根植于本土文化,同时还具备时代文化的意象特征,能够促进陶艺创作顺利实现当代语言转化,在全新时代背景下朝着民族自信发展。

猜你喜欢

陶艺意象创作
抚远意象等
《一墙之隔》创作谈
“疯狂”的陶艺
学陶艺
做陶艺
创作随笔
“具体而微”的意象——从《废都》中的“鞋”说起
“玉人”意象蠡测
创作心得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