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特点和护理

2020-01-09韩明芳潘海燕林懿王秋景李世波徐益女

浙江实用医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症状患者

韩明芳,潘海燕,林懿,王秋景,李世波,徐益女

(舟山医院,浙江 舟山 316000)

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汉市出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疫情[1]。COVID-19是人传人的新发传染病,传播途径多样化,发病率高,传染性强,具有一定的死亡率[2-3],临床表现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等症状[1]。临床上对COVID-19的来源、发病机制等还不明确,相关的护理也在探索中。现将本院收治10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20年1月20日-3月2日本院收治10例COVID-19患者。纳入标准: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7版)》[1]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即疑似病例同时具备以下病原学或血清学证据之一者:(1)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2)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3)血清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和IgG抗体阳性;(4)血清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G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或恢复期较急性期升高4倍及以上。本组10例均由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阳性。男7例,女3例;年龄28-67 岁,平均(50.8±13.6)岁;基础疾病:高血压 2例,糖尿病1例,哮喘1例,高血压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7版)》[1]分型,普通型7例,重型3例。治疗方法:所有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药物方面予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 (每片含洛匹那韦400mg及利托那韦100mg)2片,2 次/d;阿比多尔片 0.2g,3 次/d;达芦那韦考比司他片 800mg,1次/d; 氯喹 0.5g,2次/d;根据患者情况采用个体化中医药治疗。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抗病毒,胸腺肽针1.6mg,每天1次或隔天1次皮下注射;视患者情况给予甲强龙、乌司他汀、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莫西沙星等抗感染治疗。患者住院时间 4-36天,平均(17.5±7.8)天;治疗与转归:1例转上级医院治疗,其余9例均在本院接受系统性治疗且痊愈出院。

1.2 临床特点

1.2.1 流行病学特征 本组4例发病前14天内有湖北武汉旅居史,且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者)有接触史,2例(20%)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武汉来舟山的人员。10例中包括聚集性发病2例,1例为2周内家庭聚集性发病,1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与家庭成员共同生活,导致3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另1例为2周内工作场所内接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导致1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1.2.2 临床症状 (1)10例均起病急,以发热、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起病时间为3-7天。8例有发热,腋温37.2~40.0℃,呈不规则热,其中发热伴畏寒1例,发热持续1-10天;其中3例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病初均无发热,核酸检测阳性后4-5天出现发热。咳嗽咳痰8例,咳嗽不剧烈,起初咳黄色痰,后转为白色粘液痰。(2)乏力和消化道症状。4例有乏力症状,4例伴纳差、腹胀,3例腹泻,1例伴下腹部隐痛,2例有恶心呕吐,伴反酸、呃逆各1例。(3)呼吸道症状。3 例分别于入院后第 5、8、9 天出现胸闷气促,后转为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4)非特异性症状。肌肉酸痛、双目胀痛、夜间盗汗1例。

1.2.3 实验室指标 (1)血常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均正常,淋巴细胞计数减少6例,CRP增高5例。(2)生化指标。2例肝功能异常,2例肾功能不全,5例血钾降低,3例白蛋白降低,1例BNP增高。

2 护理

2.1 严格消毒隔离 指南[1]介绍,新型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本组均收住负压病房,予单间隔离或多人一间隔离,谢绝陪护和探视;医护人员在严格落实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强化接触传播、飞沫传播和空气传播的感染防控[4],正确选择和佩戴口罩,制定不同区域穿脱防护用品的流程,加强医护人员穿脱防护用品的培训和督查,重点关注新入科人员、外来人员和保洁人员;强化医护人员的防控意识,做好互相监督;严格执行《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病房开窗通风3次/d,每次30分钟;病房内物表和地面每天予2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和拖地3次;病房空气每天予循环风消毒机消毒3次,每次60分钟。患者使用医疗器械如体温计、监护仪等固定专用,每天用75%酒精擦拭2遍;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搅拌静置30分钟后排入下水道;患者出院后做好终末消毒,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1版)》[4]的有关规定执行,规范管理医疗废物。通过严格执行消毒隔离规范、严密防控,本组未发生人与人之间的二次传播。

2.2 密切观察病情 (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即使部分患者无异常临床表现也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本组3例分别于入院后第5、8、9天下床走动或如厕后出现胸闷气促,及即时监测血氧饱和度<93%,给予鼻导管吸氧,绝对卧床休息等处理后好转。对于发热的患者每4~6小时监测体温变化,高热时应及时退热处理并注意有无伴随症状。本组3例老年患者病初无发热,确诊后第4-5天出现发热,体温约37.6℃。此外还要注意患者的合并症,本组1例入院第20天突然出现左手、左上肢麻木,双上肢肌力正常,浅感觉粗测正常,查颈椎CT见颈椎退行性改变,头颅CT提示腔隙性脑梗死,口服氯吡格雷片抗血小板聚集后肢体麻木好转。1例入院第34天出现四肢发抖,乏力、心悸、睡眠差等情况,查颅脑CT平扫见两侧基底节区及左侧额叶皮层下腔隙性梗死灶,诊断为腔隙性脑梗死及焦虑;加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预防血栓形成,阿普唑仑片辅助睡眠及调节神经治疗后症状好转。(2)观察治疗依从性。本组合并基础疾病者口服用药多达10余种,增加了患者的抵触情绪,护士应及时检查患者用药情况,必要时加强宣教和督查。本组3例小学文化程度者连续2天未服药。治疗依从性差与患者文化程度、服药观念、药物不良反应等有关,护士应加强对患者的关注与督查,送药到口,提高患者依从性,从而提高疾病治愈率。(3)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抗病毒药物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腹泻、恶心呕吐、困倦、言语不清、视力障碍、头晕等,指南[1]提示,COVID-19临床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等症状。护士需提前做好宣教告知工作。本组出现腹泻3例,皮疹2例,血糖升高1例。3例腹泻患者予少渣清淡饮食调理后症状均缓解。1例口服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1例口服达芦那韦考比司他后出现红色散在细小皮疹,停药后皮疹逐渐消退。1例使用糖皮质激素后血糖升高至20.41mmol/L,考虑合并类固醇性糖尿病,予低糖饮食、皮下注射胰岛素等处理后,患者空腹血糖逐渐恢复至6.2mmol/L。

2.3 氧疗、输液管理 新型冠状病毒首先侵犯呼吸系统,肺部损害明显,做好氧疗、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合理安排输液顺序显得尤为重要。(1)氧疗。文献报道[5],及时进行氧疗及机械通气等生命支持措施,预防和治疗并发症,使患者在最可能有效的生命保障状态下渡过重症期。本组8例入院后遵医嘱即予3L/min鼻导管吸氧,其中3例在持续鼻导管吸氧下动态监测指末血氧饱和度和血气分析,SpO2持续<93%,氧合指数为239mmHg左右,及时改经鼻高流量吸氧后低氧血症得以纠正。(2)输液管理。静滴血液制品人免疫球蛋白、白蛋白时要警惕输液反应,建议选用输血器静脉滴注;冰箱内取出后在30分钟内输入,开始15分钟内宜20滴/min缓慢静脉滴注,观察无反应后逐渐增加至不超过约60滴/min为宜;静脉滴注人免疫球蛋白时串联不超过2瓶。本组2例静脉滴注人免疫球蛋白后出现寒战,停止免疫球蛋白输入、更换输液器和并输入其他液体20分钟后寒战缓解。

2.4 心理疏导 COVID-19是一个新型突发传染性疾病,缺乏特效治疗药,病情恢复慢或反复;患者入院后与外界隔离,增加了患者焦虑、恐惧情绪,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给予足够的关心和支持,积极调动社会支持系统,鼓励患者通过各种方式与亲属联系[6]。本院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轻患者的焦虑、忧郁情绪:(1)积极交流。面对面主动关心、陪伴安慰患者,与患者互留个人联系方式进行线上沟通交流,了解病情;节日期间给患者送上鲜花表达问候;联系中医医生进行会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促进疾病康复;告知已治愈患者的信息,鼓励其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护理、治疗。(2)个性化饮食。每天征求患者的用餐要求,实行个性化配餐。(3)药物干预。对个别明显焦虑的患者辅以阿普唑仑片等对症治疗。经过动态评估患者的饮食、睡眠、情绪,实施面对面护理干预,鼓励和安慰,本组10例的不良情绪经上述心理疏导后明显缓解,均能积极配合护理和治疗。

2.5 健康宣教和出院指导 针对患者住院的不同阶段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本组10例患者采取阶段性健康教育:(1)入院时主要介绍病房环境、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医护人员的联系方式、手卫生知识、正确佩戴口罩方法、咳嗽礼仪、休息和饮食。(2)住院次日针对辅助检查结果和患者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科普教育。针对本组4个病例的基础疾病:哮喘、糖尿病、高血压、类风湿性关节炎,开展针对性的知识宣教。本组健康宣教落实有效,患者住院期间无护理意外发生,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明显提高。(3)出院指导。嘱出院后居家隔离2周,独居一室,家庭成员尽量不进入隔离观察房间[7],必须接触时保持1米以上距离,站在下风向。居室应保持良好通风,每日早中晚开窗通风3次,每次30分钟,食具、便器和生活用品专用,并实行分餐制。患者排泄物及生活垃圾应消毒处理。患者与家人佩戴口罩,每日更换,勤洗手,患者用品单独清洗消毒。每日早晚2次测量体温,如有发热等不适应及时上报。遵医嘱服药,在出院后第1周、第2周及1个月到医院发热门诊随访复查。

3 小结

COVID-19作为呼吸道传染病已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通过临床观察,本组病例具有以下临床特点:(1)有流行病学特征;(2)起病急,以发热、咳嗽、咳痰症状为主要表现;(3)乏力和消化道症状多见;(4)个别病例伴胸闷、气促等呼吸道症状;(5)少数患者伴肌肉酸痛、眼睛胀痛和夜间盗汗现象;(6)个别病例出现肝肾功能受损,血钾降低、白蛋白降低。本组病例平均年龄(50.8±13.6)岁,有4例(40%)伴基础疾病。文献报道,老年人及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极度肥胖等基础疾病者感染COVID-19后易发展为重症,重症患者多在发病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1]。目前对SARS-Cov-2的了解有限,根据指南和规范,本组10例采取严格消毒隔离,防控到位,未发生二代传播,医护人员零感染。

目前,新冠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为更好地控制此次疫情,减少和降低疾病的传播扩散,进一步加强对疾病的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是当前控制传染源、降低发病率的关键。

猜你喜欢

症状患者
怎样和老年痴呆患者相处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棉大卷叶螟识别与为害症状
茄子主要病虫害识别与为害症状
出现哪些症状要给肝脏做个检查?
甲减患者,您的药吃对了吗?
认知行为治疗在酒精依赖患者戒断治疗中的应用
2020年来多名新冠患者隐私遭泄露 患者隐私应如何保护
痛风患者怎么吃才健康
恐高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