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编目和元数据专业馆员核心能力》标准:问题与启示

2020-01-09孙丽娟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20年4期
关键词:编目馆员核心

孙丽娟

(上海图书馆)

2017年1月,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美国图书馆协会(AmericanLibraryAssociation,ALA)冬至会议上,ALA下属的图书馆馆藏与技术服务协会(Associationfor LibraryCollectionsandTechnicalServices,ALCTS) 理事会通过了一项决议,发布了《编目和元数据专业馆员核心能力》)标准。[1-2]该文件从任务发起、起草到最终版本的发布前后共历经了两年时间。能力标准从知识能力 (Knowledge Competencies)、技能(Skill&Ability Competencies)、行为能力(Behavioral Competencies)三方面界定了图书馆编目和元数据专业馆员的核心能力,为编目领域的工作人员以及图情专业教育提供了基本准则,涉及编目馆员职业生涯的各个阶段,覆盖了编目和元数据工作等广泛领域。

1 标准制定的关键问题

1.1 是否需要独立的编目核心能力标准

2015年,在ALA冬至会议上,ALA图书馆馆藏与技术服务协会编目与元数据管理部(Association for Library Collections and Technical Services Cataloging and Metadata Management Section,ALCTSCaMMS)下属的编目职业能力兴趣小组(Competencies fora Careerin Cataloging Interes tGroup)明确提出要成立工作小组。[4]起初,成立工作小组只是为了统计编目工作所必需的技能和知识,方便编目工作者和教育者参考和使用。但随着调研的深入,工作小组发现很多职业都有相应的职业能力标准,图书馆馆员这一职业却仅有少数相关的能力标准。由于2009年发布的《图书馆员核心能力》标准中只涉及了部分编目馆员的能力标准,此外图书馆编目环境的变化和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因此制定专门针对编目馆员的能力标准这一需求显得越来越迫切。

1.2 如何对编目核心能力进行界定

起草编目馆员核心能力标准所面临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如何界定核心能力。为此,工作小组进行了大量的文献调研。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的《公司的核心能力》指出,“能力”是区分一个机构和其他竞争者的资源、技能和技巧;在图情专业中,“能力”是个人的特性,而非机构。2009年,ALA发布的《图书馆员核心能力》中包含8种类型、41项能力;2014年Web Junction在《图书馆领域的能力索引》中列出了两个必不可少的能力:技术能力和个人/人际能力。[5]

为了更好地理解并界定能力的具体内容,工作小组对2010-2015年出版的编目和元数据文献进行了调研,发现编目馆员不仅要具备了解和运用RDA、MARC等各种标准的能力,还要敏锐捕捉图书馆内外信息环境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同时有效的沟通合作能力、自我驱动、工作独立性、灵活性、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时间管理、创造力等软技能也是必不可少的。此外,工作小组对2010-2015年期间的203份编目和元数据岗位招聘广告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印证了之前文献调研的结果,相比图书馆专业知识,招聘管理者更注重应聘者的软技能,更看重交流与合作、是否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否适应不同工作环境等。工作小组希望这份标准能覆盖编目工作者的各个职业阶段,同时还具有延伸性和可参考性,因此在征求ALCTS CaMMS的意见后,工作小组在2016年4月的会议上决定将范围缩小为“职业能力”,使能力标准更具体、更有针对性。

1.3 是否按照不同编目员等级进行能力设定

在2016年ALA冬至会议上,工作小组提交了《编目馆员核心能力标准草案》(以下简称 《草案》)。[6]《草案》 列出知识存取与信息组织、信息资源描述标准、标准提升与最佳实践、当前技术与新兴技术、软技能、领导与监督能力、合作、灵活性与创新能力、语言能力、系统经验十大能力,每项能力分别从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级别进行能力设定。此次会议上,与会者对《草案》进行了激烈的讨论。由于编目员的级别属于人为设定,再加上级别之间的界限不清,2016年5月,工作小组决定将中级和高级能力合并为中高级能力,从“知识能力+技能+行为能力”三个方面进行表述。初稿完成后,工作小组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网络公开意见征集,反馈结果显示相关人员对编目员级别能力设定存在很多意见冲突,对中高级能力设定的关注远远超过对基础能力的关注。有人认为应该单独起草一份中高级能力标准;有人认为应该把中高级能力写入核心能力;有人认为应按照不同的职业发展轨迹来描述中高级能力标准(但由于行政管理岗位与编目岗位所需要的技能在本质上有很大的不同,该提议未被采纳);有人认为核心能力标准中同时出现基础能力和中高级能力不妥,编目工作者和人力资源部门可能会误认为可选性能力和中高级能力才是真正的能力。经过综合考虑,工作小组决定保留中高级能力中部分内容,并将之纳入“核心能力”。

1.4 如何搭建能力标准的框架结构

能力标准框架结构对于能力标准的制定而言十分重要,因此工作小组在确定该用何种形式表述能力标准时非常谨慎,曾数次修改和调整标准的框架结构。意见征集前,工作小组主席提出了两种能力标准框架模型:能力与工作职责关系模型、编目能力蓝图草案。能力与工作职责关系模型是指在岗位职责和能力之间建立映射关系,从而反映编目员的核心能力;编目能力蓝图草案将能力分为知识获取、资源信息描述标准和软技能等十个类型,每个类型又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按照第二种模式,工作小组完成了《草案》。[6]2016年5月,华盛顿州立财政管理办公室网站上的KSAB模式启发了工作小组成员,于是他向工作小组提议将能力标准按照知识能力、技能和能力、行为能力三个方面进行构架。[7]

1.5 能力标准采用何种表现形式

讨论过程中,对于采用何种形式表现表述能力标准也存在冲突。有人提议使用“地图结构”,即按照地图的形式列出能力标准的具体细节。但由于地图结构自身特点的限制,它无法准确表达核心能力,也无法准确反映编目能力由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的连续发展过程。还有人提出采用可视化表现形式,并辅以文字进行说明:假设有两棵大树,一棵代表编目工作者知识,另一棵代表管理知识,连接两棵大树的土壤代表基础能力,大树的树枝代表中高级能力。尽管这一假设模型对能力标准的理解大有益处,但由于传统文字表达方式更易被大众所接受,工作小组最终决定采用传统文本表达的方式。

1.6 如何拟定能力标准的内容以及争议

能力标准基本框架确定后的下一个关键问题是能力标准应该包含哪些具体内容。工作小组计划在文件引言部分写明标准的适用范围、目标对象以及多样性问题,主体部分解释能力分类,并按照“知识能力+技能和能力+行为能力”框架进行阐述。工作小组依然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网上公开意见征集,发现相关人员对于以下三个方面比较有争议。① 软技能问题。有意见表示,软技能实际上是图书馆所有馆员都应具备的能力,并不仅限于编目馆员和元数据编制人员,故应删除。但工作小组成员并不认同,他们认为行为能力对编目馆员一生的职业发展都非常重要,且这部分内容也可以为起草岗位招聘广告时提供参考,因此应予以保留。② 多样性问题。有意见表示,应将多样性作为一项核心能力进行重点阐述,放在能力标准的引言部分有所不妥。最终,工作小组决定在引言部分保留对多样性问题的阐述,并在“行为能力”部分增加一些与多样性有关的能力。③ 能力标准中的范例问题。在能力标准中出现了OCLC Worldcat、III Skyriver等范例,这不免让人担心能力标准只倾向于推荐或认可类似产品或服务。经讨论,工作小组选用了更多样的范例,还增加了附加说明,即文中提及的产品或服务仅用作说明并非代表指定或认可。④ 辅助编目人员。由于辅助编目人员的工作范围较广、职责宽泛,且工作小组准备的材料中缺乏对辅助人员的相关陈述,因此建议此能力标准仅适用于专业编目馆员,今后再专门出台一份辅助人员能力标准。

通过多次调整,最终确定这份能力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① 知识能力(编目和元数据原理的基础知识),系统和技术知识,编目和元数据专业趋势知识;② 技能(在书目系统中运用概念框架、标准和原则),在本地环境中应用通用标准,在书目系统中整合、映射、转换元数据;③ 行为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创新和适应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对我国图书馆编目馆员职业能力规范性文件拟定的启示

2.1 能力标准的框架结构

《编目和元数据专业馆员核心能力》对国内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在编目馆员能力培养和编目岗位招聘方面都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为国内相应标准的草拟提供了宝贵经验。《编目和元数据专业馆员核心能力》采用全文本式的表达方式,从知识能力、技能和行为能力三个方面进行表述,这种框架结构和表达方式在我国也非常适用,符合我国的思维习惯和规范性文件表述。由于编目环境的差异性,国家图书馆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和CALIS虽开展了上传资格考试,但目标仅聚焦于联合编目上传资格认证,缺乏国内编目馆员职业能力规范性文件。因此,笔者建议国内相关机构参考《编目和元数据专业馆员核心能力》框架并综合考虑国内社会文化、思维模式、语言方式等方面的特点,根据实际情况和图情系列发展趋势积极探索符合国内情况的编目馆员标准框架,出台专业编目馆员相关能力标准。

2.2 调整范围

随着国内编目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开始采用编目外包业务,既简化了工作流程,也节约了人力、物力成本,但编目外包也导致了编目数据质量的下降和本馆编目馆员业务水平难再提高。书商的编目人员通常是非正式员工,人员流动性大,追求数量超过质量,无论是对待工作的责任心还是完成工作的质量都很难达到专业人员的水准。[8]因此,国内出台辅助编目人员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能力标准尤为重要。因为辅助编目人员的工作范围较广,且工作小组准备的材料中缺乏对辅助人员的相关陈述,所以目前我国相关机构可以编制仅适用于专业编目馆员的能力标准,同时应积极探索国外专业编目能力标准的关键点,研究和探索出符合国内情况的辅助人员能力适用范围和相关能力标准。

2.3 拟定程序和方法

《编目和元数据专业馆员核心能力》的整个起草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包括文献调研和成立工作小组,第二阶段包括文件起草和广泛征集意见,第三阶段包括公开征集意见、讨论分析和最终通过。从任务发起、起草到最终版本的发布前后共历经了两年时间,整个过程中,工作小组运用了很多调研方法,如起草之前进行了大量的文献调研、对2010-2015年期间发布的203份编目和元数据岗位招聘广告进行分析等,第二阶段工作小组还对成员进行了精简,以保证决策的集中性。编目和元数据馆员是编目工作的主体,但目前国内还未出台编目和元数据能力的相关标准。建议相关组织和机构充分参考ALA等组织起草和出台标准的相关程序、调研方法和工作方法,充分借鉴国外编目和元数据工作实践经验,积极探索国内编目馆员核心能力规范性标准的构建。

2.4 应用范围

《编目和元数据专业馆员核心能力》覆盖了编目工作者的各个职业阶段,具有延伸性和可参考性,涉及编目馆员职业生涯的各个阶段,还覆盖了编目和元数据工作等广泛领域。国内各地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可以充分借鉴该标准,结合自身编目工作业务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编目业务能力培训或课程,从知识、技能和人际沟通等方面提高编目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优化编目岗位工作职责安排,提高编目数据质量,综合提升图书馆的数据服务能力。同时,各地图书馆在编目人员招聘、岗位设定和面试提问等方面也可参考该标准进行计划和安排。图情专业教育界应聚焦与国际接轨的教育和培训,针对专业实践、专业教育和专业素养研究如何优化教学方案,积极开展与国际接轨的教育、发展和培训。在职业发展的各个阶段,编目馆员始终都应注重自身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提升,培养和提升自身核心业务能力,这不仅要求编目馆员理解和运用图情和编目知识、了解和掌握图情和编目专业的相关趋势,还要求他们提升自身的沟通服务能力、改革和创新能力等。

猜你喜欢

编目馆员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试析图书馆编目的边缘化与编目馆员的转型
国家图书馆藏四种古籍编目志疑
基于人本理念的高校图书馆创新管理探讨
探讨党校图书馆馆员的工作素质及培训策略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实现高职图书馆长远发展与青年馆员自我实现协调统一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编目工作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