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编目工作问题探讨

2015-11-26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图书馆李伟东

办公室业务 2015年23期
关键词:编目新书文献

文/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图书馆 李伟东

图书馆文献编目是图书馆工作中的一个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它对各类文献信息进行整序、描述、揭示及检索,方便读者利用馆藏资源、交流书目信息与资源共享。随着文献信息计算机网络编目技术的日益普及与高速的发展,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给高校图书馆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高校图书馆文献编目工作正由传统的纯手工操作逐步向网络化转变,文献编目网络化已经成为图书馆编目工作的必然趋势。如何提高网络编目工作质量,推进文献编目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为实现资源共享提供保障是我们当前需耍思考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图书馆现有编目工作的流程、或通过网络进行联机编目、网络信息资源编目的发展趋势,并对编目工作中的查重、编排机读目录、联机编目、文献加工等方面的出现问题与不足做了探讨。

一、编目工作的变迁

(一)编目由来。传统的编目工作完全是手工操作,如手工抄写款目或是刻写蜡纸、油印卡片和人工编排目录,劳动强度非常大。而现代化图书馆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编目,编排机读目录,通过网络进行联机编目。随养计算机网络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广泛应用,编目工作由传统手工操作转向计算机网格联机编目,编目方式也由卡片著录向MARC机读目录格式的转变,使编目格式的简单化,编目工作的多样化,专业化。新的编目工作被网络联机编目代替,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编目工作效率。

(二)编目数据的“套录”流程。编目数据“套录”已成为目前文献编目工作转型的主要方式,“套录”编目,是指编目员为一种图书编目之前,先对从外部获取的编目数据进行编辑加工后,转换为本馆数据库记录的过程。“套录”编目就是一条龙式的编目,即由编目查重、数据录入、数据审校、书标、编目统计、数据交换等一系列编目工作一次完成。从编目内容范围上看,传统编目一般只包括文献著录和分类,而“套录”编目主要包括:0-1-2-3-4-5-6-7字段、905等字段,标引与著录的內容会更加清楚。而传统编目工作对标准化要求不高,而“套录”则给编目工作的规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著录格式标准化、文献分类要统一化、主题标引要规范化。如发现“套录”数据有差错,必须做相应补充和修改,如:补充307字段:载体形态项附注、327字段:内容附注、517字段:其他题名、711字段:团体名称附加(等同)等,后存盘完成编目。编目工作的转型对文献编目效率的提升,减少文献编目滞后起着重要的作用。即编目查重、数据录入、数据审校、书标、编目统计、数据交换等一系列编目工作一次完成。

(三)编目发展趋势。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日益发展,现代图书馆己将计算机与网络等技术应用到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使其服务的能力、手段较传统图书馆有了很大的变化。联机编目技术代替了以往的手工操作编目,编目内容也从单一的纸质文献编目到各种类型、各种载体的信息资源编目。作为高校图书馆的编目人员,要充分掌握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数字化技术等高新技术,为读者提供各式各样的文献信息查找服务。

二、编目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图书馆编目应注重新技术在编目工作中的应用,使得图书馆编目实现了著录格式标准和规范化标引的统一化,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编目人员业务素质、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使得图书馆编目实现了著录格式标准和规范化标引的统一化。

(一)编目工作量与质量。文献编目是高校图书馆的一项核心业务工作,如果对编目员日完成文献编目种类和数量,定量过大,会影响编目质量,编目员为了完成工作量,就会拿牺牲编目质量为代价。编目员在做套用在版编目,对套用数据不认真核对,就会出现同书异号现象,造成数据库的错误增加,影响了读者的查准率和查全率,浪费读者的查寻时间。比如,某一套的书根据编目细则是必须放在一起,由于工作人员赶任务,没有进行查重,分几个地方放,因为图书数据是分开的,没有放在一起,由此看出,编目员只注重完成工作量,对录入数据没有认真核对的结果。要对错误数据进行修改则要花费相当于套录完成十种以上新书的编目的工作量,这样反而加大编目的工作量,而且还给编目工作带来负面的影响。若定量太少,则会影响新书进馆流通速度。因此,科学合理的制定编目工作量是提高编目数据质量的保证。

(二)提高编目员业务水平。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要想发挥图书馆在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就必须做好图书馆编目等基础性的工作,为大学生的图书阅览提供更加科学、全面的服务。编目员要具有较高的概括能力,用简洁的语言准确地表达文献主题的能力。随着计算机软件与网络技术在图书馆编目工作中的广泛应用,编目员应该自觉加强计算机技术与网络知识的学习,这样才能适应与熟悉编目系统的升级和更新,为大学生的学习和教学活动提供学术信息资源等方面的支持。

三、管理创新

(一)量化与质量管理。在制定编目工作计划中,应于与编目人员沟通,制定出更合理的编目工作计划,避免决策与实际相脱节。特别在量化这个环节上必须把质量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工作速度。首先,要为了尽量避免为完成定量所造成质量问题的发生,定量不宜太高,体现出量化与质量相结合的管理宗旨。图书馆以服务为宗旨,在编目实践中应多考虑读者的需要,为读者提供尽可能多一点的检索点、提供更多的检索途径,减少读者识别文献的时间,增加读者对文献的利用率。

(二)建立新书“绿色通道”。建立新书“绿色通道”。为了使新书到馆后,特别是热门、专业图书,为及时于读者借阅,缩短新书到馆的加工周期,提高新书利用率与在生命周期内的作用和价值。因此,在新书到馆时首先可在图书馆流通部借阅大厅设立新书阅览专柜,新书一边分编,一边供读者阅读。其次是采取手工记录方式建立“绿色通道”,为读者借阅新书办理应急外借手续。或从验收开始,先抽出部分新书进行编目后流通,争取最快的速度让新书与读者借阅。这种方法缓解了编目滞后与读者需要及时性的矛盾,也体现出编目管理中的灵活性与图书馆人读者至上的服务宗旨。

(三)编目知识创新。通过使用的套录的编目数据,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分类与主题标引比以前更加清晰,通过套录编目数据不仅提高编目工作效率,利用套录数据还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标引与规范上,使标准化与规范化水平不断的提高。在新的网络环境下编目人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比较准确的分类号,当然也包括Web版主题表的使用,简化了图书的分类流程,加快了编目工作进度,加快了新书与读者见面的需要。

(四)编目管理创新。编目管理创新是人员管理与业务管理的创新,说到业务管理,就会联想到图书编目差错率要低干1%~2%的标准,否则就会认为工作不负责任。如何调动编目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潜能,改变工作的方法与方式才是关键所在。目前的编目流程,一直都是用套录编目,依然都是使用固有已久的编目规则、著录格式、分类等。而在网络环境下的联机编目,则需要编目人员从头到尾整理编目流程,这就需要业务知识熟练与综合素质较高的编目人员,这就给图书馆编目工作的管理带来了新的课题,只有实现管理创新,才能提高编目管理创新的层次。

四、结语

当前,图书馆的“套录”编目速度对比传统手工操作虽然快了许多,但是存在一些问题。随着信息社会知识更新周期的加快,文献利用的时效节奏也随着加快,编目人员对编目的新知识、新技能会掌握不足。所以编目人员加强在网络环境下新知识学习的更新,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才能适应图书馆未来的发展。

[1] 刘晓丹.图书馆采编工作流程的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4(11):132.

[2] 陈琛.浅谈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编目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贵图学刋,2014(3):22-23;4.

[3] 朱爱萍.高校图书馆文献编目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广东工业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论坛,2006(2):164-166;124.

[4] 陈小慧.略论采访编目工作中的读者服务理念[J].图书情报知识,2004(2):77-78.

[5] 李雪梅,汤华,希俭华.新形势下图书馆编目工作的变化与创新思考[J].河南图书馆学刋,2013(2);108-110.

猜你喜欢

编目新书文献
试析图书馆编目的边缘化与编目馆员的转型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新书速递
新书讯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浅析新时期图书馆编目工作创新
谈新形势下图书馆编目工作的变化与优化措施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新书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