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开展学科化服务的思考
——以重庆警察学院为例
2020-01-09余燕黎
余燕黎
(重庆警察学院图书馆 重庆 401331)
学科化服务(Subject-oriented Information Service)是为适应社会新的信息环境、以用户为中心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服务模式和机制。它以学科馆员、相关领域专家的专业知识和图书情报知识为基础、以知识服务为内容,根据用户在知识获取、知识吸收、知识利用、知识创新过程中的需求,对相关学科专业知识进行搜寻、组织、分析、充实,为用户提供深层次、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服务[1]。
一、国内外学科化服务发展介绍
国外关于学科化服务相关制度的报道最早见于20世纪后期的美国,称为学科馆员制度(the Subject Librarian System)。1981年,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图书馆率先实行了该制度,俄亥俄大学(Ohio University)图书馆也推出了网络化馆员免费导读制度。随后,加拿大部分研究型大学图书馆也推行了学科馆员制度[2]。
在国内,我国的学科化服务最早始于杜定友先生在1957年提出的“专科研究员”,毋益人先生于1989年对学科馆员制度进行了介绍。高校层面,清华大学在1998年率先提出并建立了学科馆员制度,从第一代具有联络特征的学科馆员逐步向嵌入科研过程、融入科研一线的第二代学科馆员发展[3]。因为不同学科的信息需求量不尽相同,学科馆员须采用有针对性的学科服务新模式,即学科化服务。当前,虽然国外对“学科化服务”这一提法较少,但国内许多研究机构和高校图书馆结合自身实际陆续推出了学科化服务,并受到多数用户的普遍欢迎。进入21世纪,随着数字化科研的不断发展,科学研究开始向数据密集型科研转变,科研机构面临着科学数据猛增的挑战,科研人员对所研究领域的数据管理与共享服务的需求日益迫切,数据监管成为目前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4]。图书馆开展的学科化服务工作也逐渐从纸质文献开发利用向数据管理转型。在当前经济危机、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多因素影响下,欧美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由于办学经费不充裕,开展有针对性的学科化服务来筹措资金,这也成为这些大学生存发展的重要手段[5]。
以中国知网为数据来源,将“学科化服务”“学科服务”“学科馆员”“公安院校”“新建本科院校”为检索词分别进行题名、关键词、主题及全文检索,截至2020年9月26日,共检得有效文献9篇。从现有的文献研究来看,我国的学科化服务内容虽然涉及优化馆藏结构、以学科馆员主页为平台开展学科化服务工作、构建研究性的信息共享空间以及开展嵌入式学科化服务活动等多方面,但公安院校图书馆的学科化服务还有待开展。
二、我院图书馆的学科化服务发展历程
重庆警察学院从2011年升级为本科院校,院图书馆由几间资料室扩建为一座独立的建筑,现有公安专业图书49668种共210206册、专业纸质期刊347种、24个中外文电子文献资源数据库,共计专业电子文献462152册/种、视频7891个、数据库6个。其中,公安专业图涵盖治安管理、交通管理、信息安全、警务指挥与战术、反恐禁毒、涉外警务、保密保卫、犯罪学、公安学、公安法学、公安管理学、公安史料与人物传记、公安政工学、公安秘书学等多个专业。公安专业电子资源包括中国警察智识数据库、北大法宝法律综合信息资源系统、北大法意中国法律资源库、ProQuest刑事司法期刊全文数据库、ProQuest心理学期刊全文数据库、KPS外文警察资源检索系统等6个。学院图书馆在2019年以前,主要开展的学科化服务仅限于信息内容推送和提升用户信息素质两方面,形式单一、内容平乏,没有形成固定具体的服务模式,更谈不上丰富和创新。进入2019年本科合格评估的迎评阶段,图书馆的学科化服务全面展开。
在信息推送方面,我馆采用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推送方式,学院门户网站上有图书馆网站链接,内部网站链接也即将推出。通过学院门户网站进入图书馆主页,可以对本馆的中外文纸质和电子资源进行搜索,还可以在“学科服务”导航栏进行投稿、论文提交、学术成果的查询及课程建设等操作。在参考咨询方面,图书馆开通了网络建构专栏、留言簿及电话专线服务,全院师生可以随时提出学科资源方面的需求,馆员及时进行答复或提供建议,解决问题。新成立的资源推广与学科化服务小组与学院用户建立起实时沟通联系渠道,通过微信和QQ群,加强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小组成员主要由具有公安专业学科背景、教学经验的馆员构成,大大充实了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专业性。同时,学院的校园传统文化活动“读书节”贯穿整个学年,通过网络平台、展板、宣传资料等宣传方式,向全院师生发布图书馆最新的图情资源建设情况,普及资源利用知识。在提升用户信息素质方面,图书馆针对不同的用户群开展了入馆教育讲座、数字资源利用专项培训,向师生宣传图书馆资源并进行相关信息素质的培训。
从发展进程来看,我馆的学科化服务正由传统的文献服务阶段向通过资源整合与推广到嵌入用户的知识服务阶段过渡。特别是在资源整合阶段,由具有公安专业背景的馆员支持,图书馆对本馆现有各学科的纸质和数字资源情况进行梳理、初步分类,建立起线上线下的公安专业资源库,也发现了学科化服务过程中的不少问题,为向嵌入型服务的转变过程增添了难度。
在学科化服务的人员构成方面,馆员由于受专科定式思维的影响较大,本科教育理念有所欠缺。其中,图书馆人员结构不合理是最大的问题,亟需改进。目前,图书馆共18人,包括民警5人、文职5人、工勤8人,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仅10人,在正式民警中无一人具有图书情报和大数据相关专业背景。图书馆基层馆员对本科院校图书馆管理模式的适应情况不够理想,转变力度不够,大多数人还停留在传统的纸质书籍借还阶段,对数字化图书馆的了解不够,学科化服务的专业知识欠缺。
在学科化服务的实施层面,主要存在五方面的问题:
一是学科化服务没有和教师、教师团队紧密结合。目前,图书资源利用与学科化服务小组成员人数与全院师生人数的比例为1:60,看似合理。事实上,根据《普通高等学校编制管理规程(草案)》(1999年版)的相关规定,教学辅助人员应占到学校人员总数的80%以上。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要求逐年提高。图书资料人员属于教学辅助人员,本馆的人员构成显然无法达到要求。二是学科化服务工作开展覆盖面和内容不大。当前面对的服务对象仅限于本院师生,服务内容只涉及纸质资源的征订与通告、数字资源的网络推送。三是图书馆相关人员对用户的信息需求了解不到位,还停留在显性和表面阶段,主要依靠传统的纸质信息和极少部分的网络信息保持联系。四是图书馆和系部用户的关系还是机械的提供服务与接收服务关系,缺乏及时有效的互动,馆员缺乏主动服务意识和有效的服务措施。五是图书馆对学院重点专业与教学团队的服务不够,未开展深层次的学科服务活动,目前仅有的服务是为吴玉红教授带领的重庆市公安技术重点培育学科禁毒学专业每月推送学科前沿信息。
三、重庆警察学院图书馆开展学科化服务的改进思路
Richard Biddiscomebe早在21世纪初指出,物理范围内的纸本资源和数字资源存储已不再是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核心[6],随着人们获取渠道和方式的日益增多,图书馆的传统角色正受到挑战,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发挥自身价值成为高校图书馆寻求发展必须考虑的问题,而学科化服务价值的体现更需要从多方面来实现。虽然本院图书馆的学科化服务起步晚、底子薄,在制度、人员配备及素质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提升,学科化服务的专业性与传统的公安本科院校之间还有一定差距,但作为重要的教辅部门,本馆将从实际出发,扩大增强学科化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吸收、融纳真实案例和数据,使自身处于学科领域前沿信息的中心,以专业的学科资源和高素质的学科化服务队伍,切实承担起为学院广大教学科研人员及全市公安民警提供学科化服务的重要任务,真正走上服务公安科研之路。在图书馆层面,可以从完善学科化服务的工作机制及强化学科馆员的培养、深化与拓展学科化服务内容、设置服务评估指标三方面入手。
(一)进一步明确学科馆员职责,提升关键能力
在图书馆层面,按照学院相关政策及学科化服务的实际开展情况,建立健全学科化服务机制。在已组建的资源推广与学科服务小组基础上,明确学科化服务的发展规划和学科馆员职责,对服务对象和内容进行清晰界定。通过选派学科馆员到教学系部听课、参加教研活动和继续教育培训,以及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来馆开展讲座,提高学科馆员的专业素养,弥补在学科知识和业务技能上的不足。
(二)整合资源,构建学科服务的一站式服务平台
学科信息资源开发与建设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科信息资源开发与建设是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起点,并贯穿于学科化服务工作的全过程。只有强化学科信息资源开发与建设,打好学科化服务的基础,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学科化服务的稳步发展,促进用户教学科研水平的切实提高。但需要明确的是,虽然专业数据库厂商、软件公司等对高校图书馆学科信息资源的整合给予了大力支持,但这种整合是以盈利为根本目的的,频繁的软件更新和过度整合,会在不同程度上给用户造成视觉疲恼,在学科信息资源利用上也会给用户造成视觉疲劳,频繁的整合与更新,盈利的根本目的,不利于学科信息资源方面工作的创新。因此,学科化服务的基础工作必须由图书馆来做[7]。
目前,在服务平台的构建上,本馆派专人对馆内已有纸质和数字资源进行再清理、明确分类,筛选出有代表性的馆藏专业纸质图书,对这部分书籍的数据进行转换与安装,供读者网上阅读。通过建立专业数据库和已有的学科服务平台,实现参考咨询、辅助下载、参与教研的“嵌入教学科研”一站式服务,帮助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效率。本馆将针对不同类型的教师开展不同的学科服务,在学习型用户中提供以相应学科信息资源为主的服务,在教学型用户中提供以传递信息资源和进行学科信息培训为主的服务,在科研型用户中则结合课题研究的不同阶段拓展、深化相应的服务内容[8][9][10]。
(三)设置评价指标,对学科化服务进行有效评估
根据学院的教学科研实际和本馆开展学科化服务的前期情况,结合岗位职责,设置科学的评价指标,从学科馆员的专业服务能力、知识服务能力、评价反思和创新服务能力等方面,定期对学科馆员的工作进行综合考查。在工作中不断改进学科化服务措施,以提高学科化服务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