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街道景观设计研究
2020-01-08蒋勇
蒋 勇
(福建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福建福州 350007)
0 引言
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城市的死与生》一书中认为,一个城市的趣味与否往往与城市的街道息息相关,是街道而非建筑承载了人们心理上对城市的第一映像[1]。城市街道是城市公共空间系统中极为重要且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不但具有联系其他公共空间的重要作用,也具有任何人在任何时间都能够到达使用的公共属性。同时,街道作为城市居民工作、游憩和交通的载体,也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关联,展现了城市生活最真实的运行状态。
长期以来,我国的街道设计更多关注于车行交通,遵循标准化的技术主义街道设计范式。现阶段主要的规范文件,更多关注道路中某一单类要素以及工程技术上的合理性,较少注重道路各类要素之间的协调性,以及人文关怀精神和健康上的需求[2]。因此,城市街景越发与街道人文生活相脱离。
1 我国现阶段的街道景观工程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的升级转型,城市居民逐渐开始追求高生活品质,众多城市也随之启动了相应的街景设计项目。整体上按照项目操作方式可以分成3类。第一类属于旧城改造范畴,主要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局部提升。第二类是修建性详细规划,开发项目大多较为单一,实施周期短,成果直接指导项目实施。第三类是在城市的重要地区按照特定意图的城市设计,项目成果较为灵活综合,弹性与刚性相结合。
实践过程基于项目效益、周期、设计理念、操作模式的差异,各类操作方式对街道景观产生的效用与结果不尽相同,有些项目甚至对街道景观具有“负面效果”。如众多旧改类项目或详细规划类项目常常变为“穿衣戴帽,涂脂抹粉”的形象工程,街道不舒适,低人气的内在现实并未改变。还有一些城市设计项目更倾向为一个街景的统一蓝图或统一化模式,缺乏实操性与对街道场所精神的思考,对现实的街景设计缺乏有效的指导。现阶段街道景观设计的问题整体可以概括为以下3个方面:
(1)街道景观设计过于注重观赏性与体验性,忽视了生活性与互动性。许多街道可能好看整洁,但不方便,尤其在行人尺度上的景观体验与使用感受无法得到保障。同时,部分街道景观设计与周边居民的生活习惯格格不入。过于严格“一刀切”的街道空间管制方式,容易扼杀街道原有活力;而完全不施加引导规范的街道,又易造成街景的杂乱无序。
(2)街道景观失去特色,千篇一律。过于注重街道本身的交通工程要求,未考虑将道路与周边的建筑作为一体来统筹塑造场所感,未将城市的文化积淀与性格特质表现在街道景观当中。
(3)街道景观缺少适应性,未能与城市的新型功能与市民不断变化的生活需求相结合,如对共享单车、共享充电桩等互联网新要素不够关注。街道景观设计缺少一定的弹性与灵活性。街景设计应是市民与社会新经济来挖掘街道潜在价值的过程,需要广泛的公众参与才能塑造街道魅力。
2 街景设计趋势及街道公共空间价值的再认知
2.1 当代人性化街道景观设计理念的形成
随着20世纪末期,西方进入后现代主义社会,道路设计不再紧紧围绕汽车展开,街道空间的人文关怀逐渐回归,共享街道,完整街道、街道平权运动、慢行交通和绿色交通理念的提出,共同推动了当代街景设计的形成。这使街景设计的研究核心转向“人”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系。共享空间作为一种综合性街道设计方法,特点在于其对公共街道多元化功能的重申,包括场所功能、公共需求的改变以及期望从机动车交通转移至面向全体使用者的可持续与安全的交通[3]。美国“完整街道”的规划设计理念,即追求以适应于当前和未来所有出行者为目的,而不仅是针对驾车出行者。完整街道的发展目标是通过完善道路相关设施,为各类交通方式的出行者提供公平的道路系统,包括所有年龄、出行方式以及健康状况的道路使用者[4]。2016年《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成为我国第一本城市街道设计导则,标致着国内城市的发展理念逐渐向街道公共生活关注的转型。该导则明确提出了现代街道的4个转变:价值导向上由“以车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理念上由“主要重视机动车通行”向 “全面关注人的交流和生活方式”转变;方法上由“道路红线管控” 向“街道空间管控”转变;技术上由“工程性设计”向“整体空间环境设计”转变[5]。
2.2 街道公共空间价值的再认知
街景是街道空间的外在表征,街景设计的思想理念向人本导向转变,本质上体现为对街道价值的再认知。在当代新的城市生活环境中,街道的重要价值属性主要表现在以下4大方面:
(1)街道作为公共经营空间的价值属性
街道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平台,汇聚了大量的商业活动,是周边居民赖以生存的谋生场所。一条商业街道的业态经营也是经历漫长的竞争与淘汰过程,符合城市的功能需求,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
(2)街道作为公共服务空间的价值属性
街道作为公共交通的集散地,包含有地下水、电、通信等各类市政管线,以及沿街座椅、电话亭等各类附属公用设施,同时还保障了城市必要的绿化生态空间,支撑了城市的良性运行,为市民提供公共服务。
(3)街道作为公共交往空间的价值属性
总而言之,随着新媒体的飞速发展,使得传统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大大降低。传统电视节目要想在这一形式下继续发展,必须走转型与创新之路,充分分析受众的具体需求,并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拓宽自己的领域,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性发展;同时,在电视节目制作上引入更加先进的录制技术,丰富节目类型,提升受众的视觉体验;此外,电视节目还需要弥补互动性不足的缺陷,在节目制作中增添互动性,以此打造出更具特色的电视节目,更好地满足受众对电视节目的多样化需求。
街道作为城市人流的聚集地,是城市居民天然的交往舞台。高度围合的街道塑造独特的场所感,适当放大的街角绿地则提供停留与深度交往的地点。街道容纳了悠闲漫步、跑步锻炼、偶遇攀谈、休憩以及购物、艺术表演等各类活动,表现出良好的空间氛围,促进居民交往。
(4)街道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价值属性
街道作为城市发展不断延续传承的重要部分,其形态、尺度、细部均与城市的发展历程息息相关,是城市不同时代特征叠加的产物,包含了大量有价值的历史片段记忆,延续了城市特色,体现了城市的人文气质。
3 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街景设计思路与要点
3.1 目标与原则
将街道景观作为促进人与街道空间关系互动的重要媒介,以当代街道空间的经营经济、公共服务、交往沟通、文化传承四大公共空间的价值属性为出发点,以促进当代街道公共空间价值提升为主要目标进行设计。其主要的原则包括:
(1)综合性原则,即将街道景观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公共空间进行设计,充分发挥街道的各类价值属性。
(2)系统性原则,即将城市的所有街道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设计,充分发挥每一条街道在整个路网价值系统中的定位与作用,与周边的街道景观相协调。
(3)人本性原则,即以当地人的需求为导向,强化并构建街道的公共空间价值,将人性化的理念贯穿在街景设计当中。
(4)公平性原则,即尽可能协调街景设计的各方利益,促进街道各类价值之间的平衡,达成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5)多元化原则,即因地制宜,尽可能挖掘每一条街道自身独有的价值特色,营造多样化的城市空间。
3.2 街道场地的系统构建——基于公共空间活动需求的路权平衡
街道作为公共活动空间,从整体上可以分为主路空间、辅路空间以及步行空间。主路空间的街道满足了最基本的快速通行需要;辅路空间作为主路的补充,提供一定量停车与自行车行的需求;步行空间则是街道中最具有活力与设计潜力的区域,集合了交往、休憩等多种功能。针对不同类型街道的交通与非交通性活动特征,街景设计面向所有街道的使用者,兼顾慢行交通、机动交通、静态交通,以及交往交流、商业活动、休闲游憩等沿街活动等多方面需求,因地制宜地分配道路空间,平衡路权,尤其注重优先保护人行空间,营造良好慢行环境,适当缩窄车行道,拓宽人行道,增加自行车道与绿化种植带。针对人行空间需要进行更为精细化的分区引导,形成合理的步行通行区、设施带与建筑前区,使街道的步行、设施设置与建筑紧密联系的空间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
3.3 街道要素的品质引导——围绕街道公共活动空间的四大核心价值展现
街道景观空间可被视为路面与建筑组成的“U”形半开放空间,主要包含了侧界面、底界面两个维度。街景设计主要针对半开放的“U”形空间的两个维度界面及其附着物,包括街道服务设施、交通设施、建筑细部、绿化、地面铺装等。作为城市当中最具活力的公共空间,街道各类要素品质则需紧紧围绕着公共空间的四大价值进行提升,尽量避免景观要素与市民生活行为相脱离而沦为空洞的形象工程。
在具体操作方式上,街景设计应围绕街道公共空间的四大价值,对各类景观要素进行差异性的引导,分别提出相应的控制要求及设计要求,促进街道空间要素体系内部的协调统一,同时凸显各自的价值特色。人性化的街道景观要素设计,需要关注对人的步行环境的营造,可增添街道家具、指示牌、艺术雕塑、售卖亭等吸引人的活动设施,及加强坡道、人行道、安全岛等设施在行人友好与舒适方面的设计,同时应该考虑人与要素的互动性,结合设计引入智慧性的当代新技术,将灯光、影像、声效等体验融入到景观要素中,使人在使用街道互动的过程中留下情感烙印,融入到街道景观当中,如图1所示。
图1 街道景观要素与街道空间价值的融合机理
3.4 街道活力的长效引导——街道公共活动空间的弹性预留
设计本身具有一定的“标准化”属性,需要统一的“模式”来规范引导街道建设,保障街道各类功能的有序运行。然而,城市同时也是自然与人文环境共同形成的产物,其自然生成的内在条件和多样复杂的发展基础,决定了城市具有“非标准化”的属性[6]。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街道景观设计,并不能简单地将“标准化”的工业逻辑扩大应用到街道景观设计的全部领域。街景设计应该尽可能避免设计过度,追求形式标准的统一,以免最终导致街道特色的散失和风格趋同。
具体方法上,街景设计的操作过程应该强调开放性,应充分调动沿街业主、周边居民及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到设计过程,弱化行政干预,依靠基层组织,建立街道管理的联动机制,鼓励以问题为导向的渐进式街景改造,尽量避免大拆大建。其次,在景观的引导控制中,预留一定的弹性空间,如建筑前区、建筑界面、部分绿化区域供市民进行开放式设计,营造街区的领域感与归属感。街道景观设计包容多种经济活动,尤其注重对非正式商业的管理,避免简单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强制取缔街边摊贩与临街小店,因美观需求而牺牲底层市民利益与街道活力。街景设计应为街道的精细化管理做铺垫,如对沿街店面的经营业态进行一定限制,对流动商贩经营地点与经营时段进行一定规范,利用并引导街道的非正式商业成为街道自身的活力与特色。
4 结语
优质街道景观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稀缺难得的公共生活体验。以往交通功能主导的街道建设往往忽视了街道的场所交往功能。回归对街道本质属性的认知,重新审视街道作为公共经营空间、公共服务空间、公共交往空间、公共文化空间的价值属性含义,并将其落实应用到设计中。其具体的方式,可以体现在路权的公平分配,围绕公共活动空间四大核心价值的展现,为公共活动预留弹性空间3个方面。其实,这也是人本主义街道设计的必然要求。如何更好地做到这3个方面,也将成为今后街道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的重点与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