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教育对接受胰岛素治疗患者的影响

2020-01-08王瑛瑛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病患依从性程度

王瑛瑛

甘肃省山丹县人民医院,甘肃 张掖 734100

糖尿病为常见慢性疾病,形成该疾病的原因非常复杂,病患多为多因素共同影响所致,造成血糖水平长期处于高位,一旦未能在短时间内将其降低,控制在正常值范围内,会对其他组织器官产生危害,出现糖尿病并发症,病情加重,严重者,会危及生命,应重点关注[1]。本文为探讨胰岛素治疗患者运用糖尿病教育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12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胰岛素治疗,根据干预方案不同均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男25例,女35例,年龄(41-75)岁,均值(57.22±1.35)岁,病程(3-17)年,均值(8.24±0.42)年;观察组男26例,女34例,年龄(42-77)岁,均值(57.26±1.33)岁,病程(3-18)年,均值(8.25±0.41)年;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比较意义(P>0.05)。

1.2 方法 做好病患各项基础检查及诊断工作,根据诊断结果,为病患提供胰岛素治疗,实际用药依据病患血糖水平而定;

对照组常规干预,鼓励、安慰、口头宣教等。

观察组糖尿病教育,常规处理与对照组保持一致性,在此基础上为病患提供糖尿病教育,内容为:①医务人员应掌握病患文化程度、性格等基本资料,在此基础上,为病患制定个体化宣教方案,宣教的主要内容为病因、治疗流程、可能产生的一些不良反应、需要注意事项等,逐一为病患进行讲解,直至病患全部明白为止。②通过对病患的各项资料进行系统分析,找出病患产生糖尿病的相关因素,然后告知病患及与其交流,找出最大产生概率的相关因素,做好预防措施。③在为病患使用胰岛素时,让病患清楚知晓胰岛素的作用与目的,只能控制血糖水平,不能根治,避免病患产生失落情绪。④在病患血糖控制好后,还应注意生活习惯及饮食方式,定时服用相关药物,将血糖水平控制好,不要产生反复现象。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依从性、健康知识知晓程度、满意度评分情况。选用自制0-100分答题问卷调查表对病患依从性进行系统调查,调查后分数越高,病患依从性越高,调查后分数越低,病患依从性越低。选用自制0-100分答题问卷调查表对病患健康知识知晓程度进行系统调查,调查后分数越高,病患健康知识知晓程度越高,调查后分数越低,病患健康知识知晓程度越低。选用自制0-100分答题问卷调查表对病患满意度进行系统调查,调查后分数越高,病患满意度越高,调查后分数越低,病患满意度越低。

1.4 统计学处理 将数值输入SPSS 21.0中,平均值用(Mean±SD)表示,检验用t值表示,P值低于0.05时,数值存在比较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依从性、健康知识知晓程度、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比较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依从性、健康知识知晓程度、满意度评分情况对比(Mean±SD,分)

3 讨论

糖尿病属于我国三大常见病症之一,不能根治,也为终身性病症,该病症的主要表现为血糖长期处于高位,产生该病症的直接原因为病患体内形成胰岛素拮抗或胰岛素分泌异常,使得病患体内血糖分解能力下降,血糖在体内聚集,最终超过正常值,未见回落,当血管等组织器官长期在高血糖的状况下,会产生冠心病、糖尿病足等并发症。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提升,对糖尿病的深入研究,多选用胰岛素治疗方案对病患进行救治,主要的目的为提升血糖分解能力,让血糖水平恢复至正常水平;但是,在为病患提供胰岛素治疗时,多数病患对疾病、胰岛素等认知不足,会产生一定程度负面情绪,造成依从性下降,不利于治疗及干预措施的顺利施行,进而影响病患的整体治疗效果;糖尿病教育属于科学化、针对性极强的干预措施,主要针对糖尿病的相关资料进行宣教,从糖尿病产生的原因开始,直至恢复正常后的饮食、生活习惯等宣教,提升病患认知度及依从性,进而改善病患生活质量,因此,糖尿病教育的运用价值极高,值得选用[2]。

综上所述,胰岛素治疗患者运用糖尿病教育的效果显著,与常规干预方案比较,依从性、健康知识知晓程度、满意度更高,胰岛素治疗患者值得运用糖尿病教育方案。

猜你喜欢

病患依从性程度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心理疏导及护理体会
高原地区脑囊虫病杀虫治疗期的观察及护理措施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制度变迁与明代官员病患叙事的演变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Ⅱ~Ⅲ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分析
宫颈癌放疗患者的护理措施分析
什么是手卫生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