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中国背景下篮球运动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分析

2020-01-08李明伟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10期
关键词:篮球运动身体素质体育锻炼

李明伟

(广西财经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3)

篮球运动以独特的精神理念和团队配合方式,在诠释竞技对抗性的同时,也调动了参与者的运动热情和合作精神,成为极受大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健康中国背景下,借助篮球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对改善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一、健康中国背景下大学生身体素质状况

2016年,我国通过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培养青少年的体育爱好,使青少年熟练掌握一项以上的体育运动技能,并确保每天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不少于一个小时”。高校要注重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诠释健康的意义,培养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

(一)大学生身体素质状况

当前大学生体质得到一定的改善,但整体形势依然严峻。根据2019年7月教育部发布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抽查复核工作数据看,目前大学生身体素质状况主要表现为:第一,超重及肥胖现象严重。根据1985至2014年全国适龄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调查显示,尽管青少年形态发育水平得到较大改善,但是超重率从1.1%增加到20.4%,肥胖率则从不足1%增至7.3%。第二,随着学龄增加,学生身体素质下降趋势较为明显。以2017年统计数据为例,小学生身体素质健康达标率达到92%,但大学生健康达标率仅为74.4%,超过四分之一的大学生存在身体素质健康问题。第三,从我国整体范围看,受教育投入、经费保障等因素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存在区域性差异[1]。

(二)大学生对身体素质健康的认知态度

当前大学生培养的重点存在“偏离”现象,多数学生将知识学习放在首要位置,影响了身心素质健康。为了解大学生对身体素质健康的态度,2018年11月由中国青年网针对全国1339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大学生缺乏系统化的体育锻炼,36.97%的大学生平均每周参与体育锻炼数量低于1次,坚持一周参与体育锻炼5次以上的大学生仅有6.8%,这与每天坚持锻炼一小时的健康要求存在极大差距。目前,大学主要通过体能测试来衡量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大多数学生缺乏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对个人身体素质的意义缺乏科学、合理的认知,影响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与主动性[2]。

二、健康中国背景下利用篮球运动改善大学生身体素质的背景

传统高校教育过多强调知识教育,忽略了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出现了学生“体弱智强”的尴尬问题。篮球运动凭借极强的参与性和丰富的表现形式,深得学生喜欢,学生通过参与篮球传球、投篮和防守以及比赛等多种训练形式,也有效改善了身体素质。因此,利用篮球运动改善大学生身体素质极具现实意义。

(一)优化高校学生身体素质的现实需要

传统教育以文化课成绩为主,体育教学完全处于教学的“辅助地位”,多数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较少,对体育锻炼的价值认知不到位,影响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从学校视角看,多数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考试成绩,不重视引导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目前整个社会对健康的认识水平较低,缺乏有效的锻炼方式,影响了身体素质的提升。

(二)提升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必要要求

大学生面临学业、成长、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受就业竞争环境、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大学生“亚健康”现象较为普遍,大学生身体素质水平越来越差,无法有效满足社会的用人需要,影响了学生的职业成长。篮球运动趣味性强、参与感明显,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热情,并有效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学生适应未来就业环境提供坚实基础。

(三)丰富高校体育内容的重要选择

良好的篮球运动能够培养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健康习惯。根据相关研究表明,以篮球、足球为代表的球类运动是目前最受高校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学生长期参与篮球运动,能够较好改善心肺功能,集中个人注意力,充分体会参与体育运动的乐趣,帮助学生养成热爱运动的良好习惯,推动学生力量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基于实验对比分析篮球运动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为客观有效地分析篮球运动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本文针对某高校二年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并依据力量素质、耐力、爆发力和弹跳力等指标对60名研究对象接受一学期篮球运动前后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从而了解篮球运动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状况。

(一)研究对象及实验指标

本文以某高校大学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30名男生、30名女生。结合篮球运动特点,将本研究时间限定为一个学期,为18周36课时,其中课程教学时间为34课时,考核时间为2课时。实验数据指标主要以反映学生爆发力的短跑(50米跑)、反映学生力量素质的握力、反映学生耐力素质的男子1000米跑和女子800米跑以及反映学生弹跳能力和下肢快速爆发力的立定跳远为主。

(二)实验过程

在开展研究之前,按照实验指标对研究对象的身体素质状况进行测试,获得统计数据。按照教学大纲,对实验对象开展36课时篮球训练。教学计划主要为:前4周进行运球、传球和投篮等篮球基本技巧教学训练。第5至12周进行篮球规则和攻防配合练习。第13至14周主要对前12周训练的内容进行复习,确保学生熟练掌握所学内容。第14至17周通过模拟对抗、比赛等形式强化技巧学习,着重提高学生的篮球运动水平。第18周进行测试。在完成训练之后,分别按照男生、女生不同的测试标准开展身体素质测试,并进行数据统计。根据测试数据的前后变化状况,进行分析统计,获得相关结论。

(三)实验方法

本文主要使用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两种方法进行分析。第一,在完成数据统计后,在spss 18.0软件上,使用数理统计法对实验对象的身体素质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第二,为补充数据统计的完整性,使用逻辑分析法对以往有关篮球运动训练与身体素质影响的研究论文、实验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归纳总结。整个实验过程着重对误差进行精准控制。一方面,实验前后使用的测试标准、仪器和场地尽可能一致,避免数据统计误差。另一方面,针对实验对象所开展的篮球教学训练方案与普通学生的教学方案无差异[3]。

(四)实验结果

表1和表2分别为30名男、女大学生在篮球训练前、后身体素质的测试结果,主要包括短跑(50米跑)、握力、男子1000米跑、女子800米跑和立定跳远成绩。

(五)测试数据分析

整体上看,无论是力量素质、爆发力,还是耐力、弹跳性等,30名男学生和30名女学生身体素质都有明显提升。可以得出结论:经过系统化篮球教学训练,能有效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特别是对力量、爆发力等素质有较大影响。因此,在篮球教学过程中,要将改善学生身体素质与掌握篮球动作姿势、技术考核等共同作为教学目标。

四、有效发挥篮球运动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影响的建议

篮球运动练习方式简单便于学生学习,对场地器材的要求比较低,极其适合在高校推广。该运动也成为目前高校大学生认同度较高的体育项目,参与该运动学习、训练,能够有效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

(一)针对学生状况,制定切合实际的篮球运动训练方案

篮球运动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实证研究可以看出,篮球运动能有效改善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健康状况。因此,在发挥篮球运动优势时,老师要结合学生具体体能状况,使用多种学生喜闻乐见的篮球教学、活动模式,满足不同身体素质状况大学生的培养需要。针对女大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性不高的问题,要注重使用游戏元素,降低篮球运动训练负荷量,切实提升女大学生的参与热情,有效发挥篮球运动对身体素质培养的积极影响。

(二)规范教学指导,构建系统化的篮球运动训练体系

将篮球运动训练与大学生身体素质培养相融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要注重发挥老师、教练的指导作用,通过制定系统化的训练机制,打造系统化的篮球运动训练体系。学校要做好篮球运动场地设施的投入力度,及时更新篮球场地设施,添置器材,并做好器材管理及维护工作。构建课堂教学、课下训练和兴趣俱乐部等多个环节的篮球运动训练机制。在完善教学训练体系的基础上,通过俱乐部满足学生课下训练的需要。注重完善篮球运动配备的师资力量,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性、技巧性指导[4]。

(三)优化考核内容,构建身体素质与教学训练成绩相结合的考核体系

开展篮球运动训练要注重创新教学考核体系,打破传统的“成绩考核导向”,注重从学生学习态度、参与篮球课堂的学习表现和课下学习训练时长等多角度综合考核学生篮球运动学习结果。同时,要针对目前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完善篮球教学内容,将学生身体素质提升与篮球教学训练相结合,将学生身体素质情况纳入篮球训练考核之中,通过发挥成绩考核的引导作用,提高学生对体质训练的重视性。

(四)注重运动推广,构建学生为主的校园篮球文化体系

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学生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当前高校篮球运动推广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校内各种媒体平台,整合篮球文化推广资源,积极打造“立体化”有内涵的篮球文化传播阵地,提升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精神与文化认同,进而转化为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与爱好。学校要高度重视普及推广篮球运动,丰富学生参与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项”,发挥篮球运动的“载体”优势,有效改善学生身体素质[5]。

五、结束语

就目前大学生身体素质状况看,由于多数学生缺乏良好的运动习惯,加上“成绩至上”的培养观,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在健康中国理念指引下,高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发挥篮球运动的多种优势,完善篮球教学、训练和比赛机制,提升学生参与篮球运动学习的积极性,完善篮球运动投入力量,从而实现篮球文化推广与学生“身心健康”的双赢目标。

附表1 篮球训练前、后30名男生身体素质数据测试结果对比

附表2 篮球训练前、后30名女生身体素质数据测试结果对比

猜你喜欢

篮球运动身体素质体育锻炼
幼儿篮球运动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国际篮球运动研究热点与主题演化内容分析
锻炼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鞍山市第五中学篮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篮球市场推广对篮球运动的促进作用分析①
体育锻炼也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