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施与绩效管理
——以《成本核算与应用课程》为例
2020-01-08周嘉
周 嘉
(天津工业职业学院,天津 300400)
一、概述
随着“大智移云”时代的到来,信息化技术和智能终端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改变着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其中包括接受教育的方式。我国职业教育在21世纪的前二十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与支持,为了加强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增强毕业生的岗位胜任力,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模式的探索。目前在职业院校中研究和应用比较广泛的是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多数高职院校通过前期的提升教学水平建设项目匹配了适当规模的硬件设施,拥有相当资源的网络教学平台和资源库,积极开展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但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对学生线上自学效果缺少评价,影响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线下教学的顺利进行;只重视作业成绩或期末考核成绩,忽视了学生自我学习、团队协作、交流沟通等重要素质能力的评价,打击了学生参与“混合式”教学的积极性等。职业院校如何充分利用好教学资源,完善课程设计,重塑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建立科学的线上线下绩效管理体系,是在“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迫切需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二、影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绩效的因素分析
根据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的“PCDA”动态循环,一个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应当包括四个流程:制定绩效计划—绩效沟通与辅导—绩效考核与反馈—绩效诊断与提高。通过这个过程解决一些问题,但四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结束,而是周而复始地运行,未解决的问题进入下一个循环,实现阶梯式螺旋上升,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PCDA”循环也可以认为是有效进行任何一项合乎逻辑工作的管理流程,显然对“混合式”教学实施的管理也是可行的。“线上预习—线下教学—线上复习”这一混合式教学模式应当符合“PCDA”循环,与此同时,这一模式中的每一环节也应当形成独立的闭环。通过进行文献查阅、教学观摩、教师教研、师生访谈等方式,本项目从教师和学习者两个角色对影响“混合式”教学绩效的主要因素进行归纳。
(一)线上预习。“线上预习”是绩效管理中的“绩效计划”阶段,在这个阶段需要明确教师在线上预习阶段中应当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同时清晰地指出学习者在这个阶段的任务目标和预习内容,并在该过程中双方通过即时通讯工具进行绩效沟通与辅导,之后对线上预习内容进行考核,便于为课堂教学设计提供指导。因此,从学习者的角度分析,影响该阶段绩效的因素既要包括结果性因素,也应当包括行为上的因素。主要可以归纳为:线上预习时长、互动活跃度、线上预习测验成绩;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影响“线上预习”阶段绩效的主要因素表现为:任务设计合理性、线上学习资源充足度、与学生沟通的活跃度。
(二)线下教学。“线下教学”也就是课堂教学,可以说是“绩效沟通与辅导”及“绩效考核与反馈”的结合。绩效计划完成之后,教师和学生就应当相互协作去完成任务目标。学生以“线上预习”阶段的成果为基础,按照教师的任务清单开展多项任务的课堂操作,难度逐渐递增。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操作进行巡回指导和监督,观察、了解并收集学生在知识掌握上的不足,对其课堂表现进行评价,以便分析影响学习者学习效果的主要障碍,根据其表现调整学习的进度和难度,并收集用于进行本次课堂教学“绩效考核与反馈”的资料。“绩效考核与反馈”应当由师生共同完成。考核的内容应当是全面的,既包括该次任务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也应包括素质能力的评价,比如人际沟通、团队协作等方面;评价的方式应当是多样化的,既要包括教师评价,也要包括自我评价、同伴互评、企业专家点评。多方参与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为真实、令人信服的绩效反馈结果,有助于师生达成共识、减少分歧,有利于帮助师生双方发现课堂教与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改进双方的行为,使知识成功内化为自己的专业技能,提升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最后,教师还要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进行有机组合,全面客观反映课程的最终学习效果。从学习者的角度分析,影响该阶段绩效的因素主要可以归纳为:课堂出勤、课堂表现(实操水平、课堂考核成绩)、素质能力(团队协作、敬业精神);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影响该阶段绩效的主要因素表现为:教学态度、教学能力、课程设计、信息化手段的应用、课堂与学生互动、教学效果。
(三)线上复习。“线上复习”是绩效管理中的“绩效诊断与提高”阶段,是教学效果的巩固和上升阶段。教师通过布置线上作业的方式,要求学生再次对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进行巩固,学生遇到疑难问题可以再次查看教学资源,或通过教学平台的论坛与其他学习者进行沟通。通过对作业评分,反馈学生最终的学习效果,也能够进一步发现学生在完成任务时仍存在的困境和疑惑,便于调整教学设计。另外,教师针对学习能力强、有探索精神的学生,可以差异化地布置开放式的、难度进阶的作业任务,激发其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影响该阶段绩效的因素主要是作业完成情况的评价。
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效果进行管理,不能只像传统教学过程管理一样,单纯考虑终结性考核的成绩表现,而是应当将绩效管理贯穿于“混合式”教学的全过程,针对影响其实施的主要因素设计评价量表,开展绩效管理活动。
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绩效管理的实施
为了验证绩效管理的有效性,选取同一专业、人数相近、以往学习情况相近的两个平行班进行对照实验。其中,会计17-1班在“混合式”教学实施过程中采用绩效管理方法,会计17-2班采用传统的课堂管理方法,两个班的授课内容、教材、教师完全相同。在三个月的实验期过后,安排一次阶段性考核,实验班和对照班选用完全相同的测试试卷,之后对其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下通过“材料费用的分配”这一任务为案例,说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绩效管理过程。
(一)绩效管理实施过程
1.线上预习
教师活动:基于DASCOM平台,上传“材料费用分配方法”的教学微视频,说明了本次任务的学习重点为“采用四种分配方法对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材料费用进行分配及会计处理”,学习难点为“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和定额成本比例分配法的应用”,要求学生线上预习,并在预习后完成知识点测试。
学生活动:登录DASCOM平台,按照教师布置的任务观看教学视频,预习材料费用分配的基本方法,并完成预习阶段测试题,平台自动赋分,完成过程中存在疑问和障碍在论坛中进行交流与讨论。
线上活动评价:根据在线学习时长、论坛互动活跃度及测试题目完成情况进行评分。
2.线下教学
(1)试做基础任务
教师活动:基于DASCOM平台发布视频,介绍公司两种产品的生产工艺及基本生产流程,给出当月“发料凭证汇总表”,并将学生按照学习基础的差异分为四个小组,布置基本任务:在实际成本法下,要求采用四种方法分别对共同耗用的材料费用进行分配,基础较弱的两组试做“产量比例分配法”“产值比例分配法”,基础较好的两组试做“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定额成本比例分配法”。在学生试做过程中巡回指导,评估小组与个体的表现。
学生活动:分组试做基础任务,并以组为单位推举代表进行成果分享。
基础任务评价:上传小组成果至多媒体屏幕,各组分别派成员讲解分配过程。教师进行点评,之后对该任务中的知识点进行提炼和总结。该任务完成后,学生进行交替轮换,试做其他小组的任务。
(2)试做进阶任务
教师活动:安排进阶任务,即计划成本法下“材料费用的分配”。延续上一案例的基本资料,给出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表,要求学生查找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公式,对发出材料的成本差异进行分摊,并填写相关计算表。
学生活动:主动查找完成任务必备的资料,分工协作完成进阶任务,并以组为单位推举代表在班内进行成果分享。
进阶任务评价:各小组之间进行任务比拼,教师进行点评,师生共同选出本次课程的最佳小组,进行成绩激励。教师总结分摊发出材料成本差异计算的基本公式和会计处理方法。
(3)课堂考核与反馈
教师活动:请同学扫码进入答题页面,完成并提交,汇总集中出错题目。
学生活动:完成课堂考核,通过结构反馈及时查找自身漏洞,查漏补缺。
线下教学评价:师生根据本次任务完成的情况填写评价单(如表1所示)。
3.线上复习
教师活动:根据线下教学阶段总结出的学生集中反馈的不足组织本任务课后作业,上传至DASCOM教学平台,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提交,平台自动赋分。设计难度进阶的案例任务,对完成的同学给予额外的成绩激励。
学生活动:登录DASCOM平台独立完成课后作业并提交,选择性完成难度进阶的案例任务。
线上复习阶段评价:教师根据该阶段反馈的结果进行评分,填写任务评价单。
(二)实施结果分析
在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了三个月的现场教学实验后,对两个班进行了阶段性测验,结果显示:实验班的平均成绩为72分,对照班的平均成绩为67分。两个班在开始教学实验前学习成绩并无显著性差异,经过了三个月的教学实验后,平均成绩相差4分,存在显著性差异。随后,本项目采用问卷形式请参与学习的会计专业学生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学习者对于现阶段混合式教学的效果比较认可,在学习能力和素质能力方面等方面均获得了相当程度的提升。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源较为丰富,能够支持线上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多种学习载体满足了不同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的需求。线下课堂教学中,坚持由教师主导课程流线,以学生为主体,强化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创新能力。通过线上的互动交流及课堂上的成果分享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达到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施进行绩效管理的目标,教学质量获得了提升。
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习者在对“混合式”教学保持较高满意度的同时,也反馈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1)受制于校园网络安全管理的要求,往往只有在公共机房、实训室才能够登录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在其他环境进行学习时经常出现视频、图片播放不流畅的现象,影响其学习体验。因此,为了适应智能化时代的教学,学院应继续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混合式”教学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2)平台中师生互动不够活跃。教师面对该课程全体学习者,无法做到每人的每次提问都能实时详细解答,互动存在滞后性,影响学生后续任务的顺利完成,也会影响师生之间的关系绩效,产生不信任感。因此,教师应当做好课程设计,安排难度适当、内容相关度高的学习任务,增强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自信心,对于学生的线上提问应当及时、明确地提示解决问题的途径,同时鼓励学习者之间相互分享经验,充分发挥网络教学平台中的论坛功能,达到辅助教学的目的。
五、结语
《成本核算与应用》课程通过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课程设计与结构重塑,使传统的课堂教学在空间和时间上得以延伸,充分发展了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了学习者在成本核算与管理岗位的胜任力,同时又可以进一步探索适合自身特点,满足个体差异化需求的个性化学习方式。教师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绩效管理,依照影响该教学模式实施的主要因素设计绩效评价体系,进一步加强对教学质量的把控。在今后的教学与研究中,应当进一步对影响“混合式”教学的因素与教学质量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修正和归纳影响绩效的精确因素,提炼更为科学的评价指标,进一步建立与完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评价体系。
附表1 任务评价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