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态词“指不定”的语义分析
2020-01-08杜慧杰
杜慧杰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24)
20世纪60、70年代,情态一直是国外语言学研究的热门,到20世纪80年代,现代汉语的情态研究逐渐为国内汉语学者所重视,研究情态的成果也逐渐增多。Lyons(1977)认为,情态是说话人主观态度的语法形式,属于命题之外的成分,[1]为后面学者对情态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彭利贞(2007)指出,情态是说话人对句子表达的命题的真值或事件的现实性状态所表现的主观态度。[2]根据上述学者对情态的定义,我们看出情态最重要的两个语义特征:一是表达说话者的主观态度,二是涉及命题可能性的判断。
学界将情态的普遍分为认识情态、道义情态和动力情态。认识情态主要涉及对事件可能性、必然性的判断;道义情态主要通过指令让别人做某事;动力情态主要涉及能力和意愿的概念。李宗江在《汉语新虚词》中将“指不定”归为认识情态词,[3]《现代汉语大词典》(第七版)将“指不定”解释为“没准儿,说不定”,[4]表示对某件事进行推测,涉及对命题的判断,且在语料分析过程中,我们发现“指不定”能表达说话者的态度和情感,满足认识情态的基本特征。目前学界没有关于“指不定”的专题研究,与“指不定”相关研究较少且结论有待商榷。本文将“指不定”作为研究对象,从情态的角度,探讨“指不定”表达的情态义。
一、“指不定”的基本情态义
体现说话人对命题或事件的主观态度是情态词最基本的语义特征。“指不定”的小句可以体现说话人对事件的立场和态度,具有很强的主观倾向性。
(一)表达说话者的态度
1.说话者希望发生的事
“指不定”后续句所表达的事件可以是说话者希望发生的事情。
(1)其他时间,拎得清的人都闷头做事,该加班的加班,该表现的表现,老板那里再下下工夫,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升职了呢!(网络语料)
(2)他说:“我刚来时,这里马路窄,也没啥车,现在大马路很宽,街上都开始堵车了。将来指不定发展得多好呢。”(报刊)
例(1)(2)“指不定”小句所述的命题内容“升职”和“发展好”都是说话人希望发生的事情,一般这类事件是有利于说话者发展的好事。
2.说话者不希望发生的事
“指不定”后续句所表达的事件也可以是说话者不希望发生的事情。
(3)好,好主意!一个孙夫人我们都招架不了,再加上那么多人,指不定谁会冒出什么话来呢。(《宋氏家族全传》)
(4)还是那个年头的社会治安好,要搁现在,指不定就被人贩子半路劫走了呢。(网络语料)
例(3)(4)“指不定”小句所述的命题内容“谁会冒出什么话”和“被人贩子半路劫走了”都是说话人不希望发生的,对于说话人来说有损利益的事情。
3.说话者保持中立
“指不定”的后续句所表达的事件一般是说话者无法控制的事件,是说话者不知道也不确定的事情。
(5)他写信有一个特殊的困难:我老记不起他姓什么来;现在就又忘了,指不定什么时候才能再想起来。他当然是不姓詹。(王小波《革命时期的爱情》)
(6)明儿个,指不定是风是雨呢。(微博)
例(5)(6)“指不定”小句所述的命题内容“什么时候才能再想起来”和“是风是雨”都是说话人不确定的事情,这类事件一般是不可控事件,“指不定”相当于“不知道”。
4.说话者明知故言
说话者对事件没有希望或不希望的态度,也不是对事件不确定或不知道,而是说话者心里对事件已有了很强的倾向性或确定的答案。说话者明知故言的事件一般是与说话者无直接利益关系的事件。
(7)“聊一晚上?干吗聊一晚上你不是耽误吗?”“没有。”我说,“我们聊了一晚上。”“你昨晚没把刘炎弄翻?”高洋问。“甭信他的,指不定拿什么聊呢。”(王朔《玩儿的就是心跳》)
(8)姚先生指着她骂道:“人家不靠脸子吃饭!人家再丑些,不论走到那里,一样的有面子!你别以为你长得五官端正些,就有权利挑剔人家面长面短!大姐枉为生得齐整,若不是我替她从中张罗,指不定嫁到什么人家,你二姐就是个榜样!”(张爱玲《琉璃瓦》)
例(7)说话人进行了肯定性的推测,说话者认为对方肯定是聊“不正经”的。例(8)说话者认为大姐嫁不到好人家。这类事件的特征是说话者心里对某事发生的结果持有肯定的态度,但碍于听话者的面子又给自己留有余地,故采用“指不定”委婉地表明自己态度。
为了更好地说明“指不定”更倾向于表达说话者怎样的态度和立场,我们将1000条语料进行了统计,如表1所示。
表1 “指不定”表达说话者态度的数据统计
从语料统计的情况来看,“指不定”主要表达的是说话者不希望发生的事情。
(二)表达说话者的情感
1.表提醒
(9)别太把自己当回事了,搞得很神秘,指不定人家在背后怎么骂你呢。(微博)
(10)这样的阴险女人还不跟它分手,指不定下次你就上去当背景了。(微博)
例(9)(10)都表示说话者提醒自己或他人要做,或者不要做某事,否则就会发生不好的结果。
2.表安慰
(11)小宋让我对他亲戚的事情发表点意见,我发现他的样子有点难过。我知道他为什么难过,就说:你那个亲戚美不了几天了。指不定什么时候业主回来看看,打个电话给警察,他就进去了。(王小波《东宫·西宫》)
(12)老公的本命年……或许不该这么悲观,祸福两相依嘛。看似悲悲的开头指不定会有一个红火年。(微博)
例(11)是对对方的安慰,例(12)是对自己的安慰。
“指不定”可以用在说话者表庆幸的语境中。
(13)今天遇到堵车迟到,还好我事先请假,要不然指不定又扫几天地。(微博)
(14)幸好晚上有位MM邀我吃饭,要不指不定不痛快到啥时候呢!(微博)
例(13)(14)中,“指不定”小句表示说话者庆幸自己做了某事而避免不好的结果,说话者的庆幸心理带有自我安慰的色彩。
3.表讽刺
(15)“怀孕了?哪来的孩子?她都不在家住。你可要想好了,指不定是谁的。”亚平妈一脸不相信。(《双面胶》)
(16)所有广告文案我都三个字评价:没文化……指不定文案是外地高手写好的精品,又被本地蠢材主管改得乱七八糟呢。(微博)
例(15)是婆婆对儿媳妇有偏见,进行讽刺挖苦。例(16)是说话者对广告商进行讽刺,表示不满。
4.表不服
(17)路太长,别太狂,指不定以后谁辉煌。(微博)
(18)“可惜了,要不是裁判关键时候的一个误判,冠军指不定是谁的呢!”教练组一成员说,然后大家唏嘘不已。(报刊)
这两例中,“指不定”小句代表说话人不服气某事而作出的推测。
我们将“指不定”出现的语境进行统计,如表2所示。
表2 “指不定”表说话者情感的数据统计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指不定”主要出现在说话者用来表示对自己或他人的提醒的语境中。
二、“指不定”的认识情态义
Palmer(2001)指出,语言中一般存在三种与认识情态有关的判断,即表达不确定性的推测,表示以可得到的证据为基础的推论的推断,表示以常识为基础的推论的假设。[5]很多情态词一般只具备Palmer所述的有关认识情态的其中一种判断。经过对语料的整理我们发现,“指不定”可以包括Palmer上述的三种判断,是很特殊的情态词。我们根据Palmer的观点,将“指不定”认识情态与句子所表达的事实性的关系分为以下三类:
(一)事件的不确定性
即表达不确定性的推测。说话者不知道会不会发生,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19)我想明年去成都看我哥……指不定去不去呢。(微博)
(20)以后的路还长,指不定会发生什么。(微博)
“去不去”和“发生什么”都是说话者不确定是否会发生的事情。
(二)事件的可能性
即以可得到的证据为基础的推论的推断。由于有证据的支撑,说话者认为事件发生的概率非常大,是很有可能发生的事。可得到的证据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21)娟子从没结婚时就宣布,她不要孩子,她不想怀孕……当时刘东北同意了,说好好好。他以为她不过是一时的想法,随着时间推移,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变了。比如他就是。原本对孩子毫无感觉……但是突然的,他就想要孩子了。(电视《中国式离婚》)
(22)生下第三胎后,城里亲戚给卓玛提供了十八甲短效避孕药,“但还是怀孕了。”卓玛沮丧地说:“我整天围着孩子和炉灶团团转,指不定哪天就忘记服药了。”(报刊)
例(21)刘东北的妻子不想要孩子,但是刘东北根据自己由不想要小孩到想要小孩的亲身经历,推测娟子有一天也会有像自己一样的转变。说话者身边有类似的事例,未来很有可能发生类似的情况。例(22)卓玛已经怀孕了,因为“围着孩子和炉灶团团转”,所以自己某天就会忘记吃药。卓玛怀孕已经成为事实,这件事发生过,以后还有可能再次发生。
(三)事件的确定性
说话者肯定的心理倾向比有证据的推测还要强一些,说话者心里几乎已经有了确定的答案。
(23)要不是我催着他们早早替你办了这件事,这一耽搁,等打完了仗,指不定要十年八年呢!可不把你急坏了!(张爱玲《金锁记》)
(24)不过回去的时候需要小心谨慎了,遮龙山中的水路最近已经由于大量降雨的原因全部变成相互贯通的水网,如果回去时按原路返回,指不定在山洞的某段河道中还会碰上它们。(天下霸唱《鬼吹灯》)
例(23)(24)说话者假设事情发生的条件,根据自己的经验推测发生的事。
我们将说话者认为很可能发生的事件和说话者确定会发生的事件都看作是说话者对事件的肯定性倾向。在对1000条语料整理时我们发现,除了说话者表达说话者对事件不确定的54条语料,其他946条语料均是表达说话者对事件的肯定性倾向,即说话者认为事件很有可能或一定会发生。由此我们可以说,“指不定”的认识情态义主要是表示说话者对事件进行肯定性的推测。Tsang(1981)认为,一般来说,情态句表达情境可能性时不管它的认识上的确定性有多高,该情态句还是没有事实性[6]。我们认同Tsang观点,不管说话者对事件的肯定倾向有多强,它也不等于客观的事实。
图1
(25)老爷们的意思是,江南秦家是百足之虫,死而未僵,留着点恩德,指不定哪天就有个报答……万没想到,偏今儿个大喜的日子里,秦显家两口子竟横岔出一档子糟心事来!(刘心武《贾元春之死》)
例(25)发生的客观事实与说话者推测的结果相反,可见推测出的事件结果的事实性与说话人的主观性无关。
三、基本情态与认识情态的关系
我们在前两节中探讨了“指不定”的基本情态义和认识情态义。说话人在表达对事件态度的同时也会表现出对事件可能性的推测。一般来说,说话者不确定的事件是说话者只能保持中立的事件。说话者对事件只是猜测,是不确定也不知道的事情。说话者认为很有可能发生的事情一般是说话者希望发生或不希望发生的事,这些是说话者以可得到的证据为基础的推论的推断,这时说话人认为事情很有可能发生,对事件是肯定性的倾向。说话者认为一定会发生的事情一般是说话者明知故言的事情,说话者有很强的主观倾向性,说话者认为事情发生是有条件的,是肯定会发生的事,是说话者很确定的推断。但是这个推断不等于客观事实,是说话者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经验作出的有依据的推断。
为了更清楚地显示说话者对事件的态度与事件发生可能性之间的关系,我们用图1来表示。
经过分析我们得出,“指不定”核心情态义为:经常用于表提醒的语境中,说话者对不希望发生的事情进行肯定性的推测。
从表达说话者的态度上看,情态词“指不定”可以表明说话者对事件希望发生、不希望发生、中立和明知故言的态度,主要用于说话者不希望发生的事情;从表达的情感上看,“指不定”可以出现在表提醒、安慰、讽刺、不服等情感的语境中,主要表达说话者对自己或他人的提醒;从说话者认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程度上看,“指不定”可以表达说话者对事件的不确定性、可能性和确定性,其核心功能为表达对事件肯定性的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