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数据挖掘的我国高职课程改革研究热点状况分析

2020-01-08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10期
关键词:高频词附表象限

李 萍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

2019年国务院下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开宗明义,强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1]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地位和重要性。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课程,课程也是人才培养的载体和落脚点。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2]高职课程改革带动高职教育理念的转变,随着改革的深入,高职教育领域发生了很大变化。近年来,课程改革现状如何,取得了什么成果,形成了什么研究热点,还存在什么不足,通过梳理总结这些问题,可以对未来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高职教育发展的方向进行预测。本文主要基于知网数据对该领域进行挖掘,并追踪近年来高职课程改的热点和趋势。

一、研究的技术路线及方法

根据本文研究的问题及内容,形成以下研究技术路线及方法:(1)在CNKI中抽取数据样本,然后导入BICOMB(中国医科大学崔雷教授开发)提取所需的高频关键词,进行共词分析。(2)将词篇矩阵导入SPSS生成相似矩阵、相异矩阵,用具体数字表现两个关键词的距离远近,关系紧密还是疏远。(3)在相似矩阵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关键词的聚类分析,形成聚类分析树状图。根据共词出现的频率,把关联密切的词聚类在一起形成类团。聚类情况可以大致看出高职课程改革领域的研究热点有哪些。(4)在相异矩阵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多维尺度分析,形成战略坐标图,进一步挖掘各研究领域的内在联系和战略地位。由此可以得出,哪些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已经比较成熟甚至形成了自身特色,哪些研究还较薄弱尚不完善,哪些研究规模尚小处于边缘地带及未来发展的趋势有哪些。

二、主要研究内容

(一)抽取样本、选取高频关键词

在CNKI中以“高职”“课程改革”为检索条件进行篇名检索,获取原始信息9177条,删除195条无效信息,检索日期为2019年5月6日。将数据导入BICOMB中提取关键词,根据h指数(也叫h index),截取词频≥46的高频词49个(见附表1)。

以“高职”“课程改革”为筛选条件时,高频关键词“课程改革”“高职教育”“高职院校”等出现频率高并无实际意义,可以忽略不计。

(二)共词分析

在BICOMB中进一步生成词篇矩阵、共现矩阵(见附表 2、附表 3)。

(三)生成相似及相异矩阵

导入SPSS生成相似矩阵和相异矩阵(见附表4、附表 5)。

(四)聚类分析及多维尺度分析

利用SPSS进行聚类分析,形成树状图;进行多维尺度分析,形成战略坐标图(见图2、图3)。

图3 战略坐标图

在战略坐标图中,横坐标为向心度(Centrality),表示各类主体间与其他类主体间的紧密程度,一个领域与其他领域相互影响的程度。纵坐标为密度(Density),表示各个类别内的主体间的紧密程度及该类维护发展自身的能力。按照纵横轴分成的四个象限,第一象限密度和向心度都高,是成熟的核心区域,各研究主体关系密切,在整个研究中处于中心位置。第二象限密度高,向心度低,是成熟的周边区域,与其他象限关系不密切,内部结构较紧密。第三象限密度和向心度都低,是不成熟的周边区域,该象限内的研究与其他研究关系不密切,内部结构也较松散,处于边缘地位。第四象限密度低,向心度高,是不成熟的核心区域,与其他研究关系密切,但是内部结构较松散。随着领域的发展,象限间可能会出现转移,不成熟的区域可能会转移为成熟的区域,周边区域也可能会转移为核心区域。

三、研究结果分析

从高频词看,我国高职课程改革的关键词主要集中在课程价值取向和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变革等方面。结合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的结果,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热点及趋势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观——越来越突显职业能力

随着课程改革的开展,高职课程观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表现在课程的价值取向和目标方面。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早期存在学科本位、能力本位、人格本位等各种理念之争,以往较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对学生个体职业能力的培养明显不足。学科课程一般以学科逻辑为中心展开,有严谨的结构和较强的逻辑性,适合学生系统性的学习,也是一直以来学校分科教学的自然选择。近年来,现代主义、实用主义、技术哲学等理念被引入课程改革领域,有学者(马良军)将实用主义引入高职教育领域,认为课程体系设计应考虑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经验,使学习者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学习行为的积极参与者。目前,高职领域的课程改革价值取向已从以往学习本科课程构建模式的学科本位逐渐转向能力本位。

“职业能力”成为高频词,“能力本位”“工作过程”等高频词已经位居第一象限这一成熟核心区,说明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的共识。高职院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会进行前期的市场调研,分析专业所需的职业能力和相应的工作任务,注重对接工作岗位的要求;在课程培养目标的设置中,一般会相应作岗位所需的能力和素养,再进一步细化为课程的要求,进而构建课程体系;同时,获取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和基本技能证书也成为课程的基本要求。

(二)教学模式——出现多种教学模式和新的教学手段

在学科体系的课程观逐渐转向职业能力体系的课程观的大背景下,出现了多种教学模式和新的教学手段。

1.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项目课程”“项目化”“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等词频出,体现了高职教学模式变革的特点。近年来,高职教育领域中“项目课程模式”较为盛行,与以往重视文化基础课程的“三段式”课程模式、依据培育侧重点的不同的“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不同,“项目课程模式”以工作项目为中心来组织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践。项目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等行动学习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他们的探索精神,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其专业职业技术技能。

2.依赖于信息化和互联网的教学手段

出乎笔者意料的是,“计算机”“计算机基础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词也成为高职课程改革的高频词。探究原因,如果跳出学科和课程的狭隘角度,便也不难理解。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广泛使用,对高职课程产生了巨大影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互联网+”和大数据应用已慢慢渗透进课程领域并引发教学手段的变革。“计算机”处于第四象限,属于核心但不成熟的研究领域。一方面,向心度高说明与其他研究领域关联密切,近年来兴起的网络在线学习、慕课等,甚至人工智能都与其相关;另一方面,密度低说明该领域目前处于初级阶段,发展还不成熟,基于计算机应用的信息化和互联网技术引发的教学模式的革新是高职课程改革的一个新的关注点,以后很可能会发展成高职课程改革的热点和核心。

(三)实践教学——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趋于成熟

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工学结合”“实践教学”“工作过程”分别位于等高频词的11-13位,出现频率较高,“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高频词处于战略坐标图的第一象限,说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在高职课改领域开展多年,受到重视,已成为相对成熟的研究领域,并取得了一定成效。近年来,高职教育领域不断进行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行业、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逐渐参与进来成为办学的合伙人,以任务驱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逐渐成熟。

四、结语及展望

现有高职课程改革领域的研究涉及方方面面,有新理论、新提法,有实践多年的理念总结,这些大部分来自一线工作人员实践经验的描述,或是专家学者哲学思辨的考量,而实证类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方法多为经验的定性描述,实证研究较少,用大数据挖掘和数据统计技术进行定量研究的基本没有。目前,较少见到用数据分析高职课程改革热点和趋势的文献,说明该领域中数据挖掘方面的研究还比较欠缺。

以大数据挖掘为切入点,根据可视化图谱对高职课程改革进行分析,寻找其中的发展规律和趋势,进而探索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提供预测。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进一步的专业判断、思辨研究和对策研究,描绘战略远景,并进行决策。基于数据判断的教育决策,也将更加科学合理,能更好地发挥其引导作用。

附表1 高职课程改革高频词列表

附表2 词篇矩阵(部分)

附表3 共现矩阵(部分)

附表4 相似矩阵(部分)

附表5 相异矩阵(部分)

猜你喜欢

高频词附表象限
勘 误
复数知识核心考点综合演练
30份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
省级两会上的高频词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2021 年1 月1 日—2021 年2 月28 日)
28份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
省级两会上的高频词
常数牵手象限畅游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