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省森林碳汇潜力及发展研究

2020-01-08李笑笑

中国林业经济 2020年1期
关键词:碳汇蓄积量蓄积

李笑笑,李 嘉

(南京林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南京 210037)

贵州地处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上游交汇地带,气候适宜,具备大面积植树造林的天然优势[1-2]。据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贵州省森林面积771万hm2,森林覆盖率43.77%,活立木总蓄积44 465万m3,森林蓄积39 183万m3。天然林面积336万hm2,天然林蓄积22 597万m3;人工林面积315万hm2,人工林蓄积16 586万m3。因此,研究贵州省森林碳汇的潜力,如何进一步发展该地区的森林碳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贵州省森林碳汇的计量

2.1 数据来源

贵州省森林碳汇量核算的数据主要来源于《贵州省统计年鉴2018》和相关的研究报告,核算期间为2015年至2017年。

2.2 计量方法

本文采用蓄积量法估算2015-2017年间贵州省的森林碳汇。蓄积量法是利用森林蓄积量数据求得生物量,以换算成森林碳汇量的碳估算方法。其具体原理是依据林木蓄积量,利用林木蓄积量和生物量之间的转换系数求得生物量,再利用生物量与固碳量之间的转换系数最终求得森林的碳汇量[3]。

2.3 核算步骤

①确定2015-2017年贵州省森林资源蓄积量

②确定参数

其中:Cf表示林木碳汇量;Vf表示林木蓄积量;σ为林木蓄积量换算成生物量蓄积的系数,一般取1.90;γ为生物干质量转换成固碳量的系数,一般取0.5;ρ为将林木蓄积转换乘生物干质量的系数,一般取0.45~0.50t/m3,本文参照《中国森林碳汇价值核算研究》,取0.50。

表1 2015~2017年贵州省森林资源情况

③估算碳汇价值

根据使用区域和信息来源时间,本文森林碳汇价格计算参考刘凯旋,选取其参考单价的中间值12.76美元/t;根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5、2016、2017年美元对人民币平均汇率6.3982、6.6423、6.7518,计算如图1:

图1 2015-2017年贵州省森林碳汇价值示意图

表2 常见森林碳汇参考价格一览表

2.4 结果分析

经以上数据分析,贵州省森林碳汇价值量由2015年的1724809.36万元到2016年的1884120.29万元再到2017年的2148439.64万元,整体趋于稳定增长状态,可以看出贵州省发展森林碳汇贸易有先天优势。但是,三年间增长幅度不大,其森林碳汇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贵州省仍需多管齐下,方能够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碳汇潜力。

3 促进贵州省森林碳汇发展的建议

3.1 加大森林碳汇的科技投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贵州省应加强森林碳汇的科技投入,提高森林碳汇的科技水平。在提高森林碳汇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的基础上[5],加快与我国其它地区以及国际社会的合作,引进国外在林业建设与管理方面的先进技术,加强森林碳汇的科技支撑。同时通过对林业科技的研究,提高地区森林特别是人工林的生产能力和固碳能力,加快GPS、RFID等现代技术应用于森林培育、森林火险的监测,减少森林资源的损失。

3.2 加快专业人才培养

发展森林碳汇项目依赖于专业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像碳汇林营造、经营和保护的高级技术人才,碳汇产业经济、行政的高级管理人才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高素质科研人才等。目前贵州省这方面的专业人才较少,所以要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在人才培养方面,可以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和组织业务培训等形式加快现有人才的知识更新,完善现有森林碳汇领域的技术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体系。此外通过与本省高校、研究院开展合作来进行森林培育、碳汇计量、气候变化等方面研究,鼓励高校学生学林学专业、到林区工作,定向培养一批具有现代林业理念的专业复合型人才。在人才引进方面,可以设置引进高精尖人才的专项基金,制定有利于稳定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包括工资、福利、职称、特殊岗位津贴,建立有利于激发人的活力和保障人的合法权益的激励制度,吸引更多的外来人才。

3.3 实施税收优惠政策

税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行业的发展情况,由于林业是一项周期长,风险大,经济效益低的事业,又兼具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对林业实行税收优惠的政策支持,是非常必要的。目前关于林业方面征收的税目众多,像林业建设保护费、森林病虫害防治专项费、增值税、所得税等,国家层面已经出台了一些税收优惠政策,比如植物保护免征营业税、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土地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等,但大多数免税或减税政策限制使用地区,对森林发展的促进作用有限。因此,贵州省为使森林碳汇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可在国家给予一定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将地方性林业税费给予更高程度优惠,从而鼓励更多的个人和企业加入到这个行业。

3.4 加强相应的宣传工作

森林碳汇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项新生事物,大众对于森林碳汇的认知相对浅薄,因此增强基层群众森林碳汇的意识十分必要。贵州省应以省为中心点辐射至各市区、街道、村落开展广泛宣传,通过网络媒体、宣传手册、调查问卷、现场咨询等形式与民众进行深入交流,帮助人们了解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严峻形式以及森林资源在缓解气候变暖、调节生态平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鼓励将森林碳汇相关课程纳入教育体系,倡导地方学校开设相关的教育课程,帮组学生了解碳汇知识,明确气候变化,碳补偿知识等,引导更多的学生将来投入到森林碳汇的建设和发展中去。开展定期培训,做好对分管森林碳汇的相关部门领导干部、管理人员的思想工作,切实提高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对森林碳汇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业务能力。

3.5 完善法制建设

只有在法律手段的规范下,才能保证森林资源的健康发展,才能推动碳汇市场的有序运行。目前,国家层面关于森林碳汇的法律法规已初具规模,但都尚未指出森林碳汇建设和发展的具体路径[6-7]。因此,贵州省需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倡导下,结合本地实际,制定适合自己地方特色的森林碳汇项目发展单行条例。比如通过法律形式扩大森林碳汇项目的申报主体,鼓励更多的企业、个人参与到森林碳汇项目中;出台关于人工林森林碳汇的指导性法律规范,在土地政策、科技政策、人才政策等多方面给予支持;实施相应的处罚措施,对于在森林碳汇管理和交易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涉嫌破坏生态、损害森林资源的个人或企业视情节轻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8]。

猜你喜欢

碳汇蓄积量蓄积
四川桑园历史碳汇的评估工作完成
海伦市护林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及特点
当阳市森林植被碳储量及其价值评价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生物量与碳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提升侗族传统农业碳汇积累的创新模式研究
对内蒙古发展森林碳汇的思考
孙吴县沿江林场资源结构及特点
大兴安岭地区碳汇量市场经济化机制初探
新开道林场森林资源现状与特点
浅谈黑龙江省逊克县新立林场资源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