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例牛结节性皮肤病的紧急流行病学调查
2020-01-08李金明陈荣贵程子瑞施远翔包苏雅拉图孙向东
刘 平,李金明,陈荣贵,程子瑞,施远翔,包苏雅拉图,孙向东
(1.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山东青岛 266032;2.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新疆伊宁 835000;3.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西南宁 530004;4.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5.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前旗满族屯满族乡畜牧兽医工作站,内蒙古兴安盟 137400)
牛结节性皮肤病(lumpy skin disease,LSD)又称牛疙瘩皮肤病或牛结节疹,是由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umpy skin disease vivus,LSDV)引起的一种牛传染病[1-2]。该病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的须通报动物疫病,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物检疫疫病名录》中的一类传染病。该病发病率为5%~45%,病死率可达10%[3]。汇总2006 年以来欧亚地区发生的LSD 疫情发现,该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常见于利于吸血节肢动物繁殖的春、夏、秋季节(图1)。
图1 欧亚地区1—12 月LSD 疫情起数分布
据报道,1987 年9 月河南省扶沟、通许、民权等地曾发现黄牛皮肤上出现许多大小不等的结节、坏死、化脓等症状为特征的牛皮肤溃烂流行[4],2002 年黑龙江省海伦市祥富镇也曾发生过奶牛疙瘩样疫情[5]。但上述两例报道均未进行实验室确证。2019 年8 月10 日,经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检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送检的牛结节病料确诊为LSDV 核酸阳性,这是我国首次确诊发现LSD 病例;8 月11 日,农业农村部工作组赴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1 调查内容与方法
1.1 病例定义
1.1.1 疑似病例 2019 年6 月以来,皮肤出现大面积多发疙瘩样症状,且伴有发烧、食欲减退、流口涎、死亡等症状之一的牛只。疑似病例所在场点为疑似场点。
1.1.2 确诊病例 经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实验室检测,确诊为LSDV 核酸阳性的疑似病例。
1.2 调查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了解疫点及周边场的养殖情况、发病情况和卫生管理状况等。
1.3 实验室检测
采集病牛皮肤结节样品,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PCR)进行检测。
1.4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 和ArcGIS 软件,对调查问卷、生产记录和活牛移动等数据进行分析和可视化。
2 结果
2.1 总体情况
截至2019 年8 月13 日18 时,伊犁州畜牧兽医部门累计排查活牛67.14 万头,其中在察布查尔县、霍城县、伊宁市共发现病牛240 头,死亡2 头,同群牛1 343 头,统计发病比例为17.0%~36.0%,病死比例为0.8%。疫情分布于察布查尔县、伊宁市和霍城县等3 个县(市)的17 个乡镇。该病药物治疗临床有效率较高。未确诊前,当地牧民曾尝试治疗,采取抗病毒与抗菌药联用1 周左右,病牛疙瘩基本消失,恢复采食。
2.2 临床表现及剖检情况
患牛皮肤出现广泛性疙瘩样症状,体温升高、食欲衰减、活动力差、喜卧,鼻镜、口腔有溃疡,个别牛流涎、流鼻涕,甚至流鼻血。
剖检可见患牛心脏肿大,心肌外表充血、出血,呈现斑块状瘀血;肝脏肿大,边缘钝圆;胆囊肿大,为正常的2~3 倍,外壁有出血斑点和斑块;脾脏肿大、质地变硬,有出血状况;气管黏膜充血,气管内有大量黏液;肺脏肿大,有少量出血点;肾脏表面有出血点,胃黏膜出血,小肠弥漫性出血,淋巴结肿大、出血,肿块周边呈胶冻样侵润(图2)。
图2 病牛皮肤疙瘩样症状及剖检病变
2.3 三间分布
2.3.1 时间分布 据察布查尔县琼博拉镇牧民反映,在中哈边境附近某兵团牧民曾于2019 年6 月份与其交流过发现类似症状牛的情况;7 月26 日,在中哈边境洪纳海沟发现1 头从山上摔死的牛,其体型消瘦,皮肤表面有明显疙瘩症状;7 月28 日后,察布查尔县12 个乡镇或场点相继报告发现类似症状的病牛;7 月25 日、28 日霍城县惠远镇和三道河乡分别发现类似症状病牛;8 月2 日,伊宁市发现该症状病牛。疫情发生时间集中于7 月底至8 月初,但地理分布范围跨度较大(表1)。结合该病潜伏期和虫媒活跃期,推测最初传入时间可追溯至五六月份。
2.3.2 空间分布 截至2019 年8 月13 日,疫情仍局限分布于察布查尔县、伊宁市和霍城县3 个县(市)的17 个乡镇(图3)。
2.3.2.1 察布查尔县 排查出病牛212 头(同群牛1 245 头),死亡2 头,统计发病比例为17.0%。疫情涉及安班巴格良繁场、海努克乡、堆齐牛录乡、扎库齐牛录乡、爱新舍里镇、琼博拉镇、托布中心、阔洪奇乡、加尕斯台镇、坎乡、孙扎齐镇、察布查尔镇等12 个乡镇或场点28 个村156户农牧民。
表1 伊犁州各地首次发现LSD 的日期统计
图3 发病场点分布示意图
2.3.2.2 伊宁市 排查出病牛11 头(同群牛51头),统计发病比例为21.6%。疫情涉及达达木图乡、巴彦岱镇、南岸新区八连等3 个乡镇4 个村10 户村民,其中南岸新区八连为放牧饲养,其余2 个乡镇为圈养。
2.3.2.3 霍城县 排查出病牛17 头(同群牛47头),统计发病比例为36.2%。疫情涉及三道河乡和惠远镇5 个村10 户养殖户,均为圈养。
2.3.3 群间分布 零散发病居多,成群同时发病较少;成群发病的多见于圈养,不同年龄段均有发病,以母牛居多。
2.4 疫情来源分析
2.4.1 通过虫媒从洪纳海沟传入的风险最高 洪纳海沟为中哈边境。哈萨克斯坦2015 年曾报告发生LSD 疫情,其在OIE 最后一次报告疫情的时间为2016 年11 月29 日。之后,哈萨克斯坦未再报告发生疫情,但这并不能说明其已根除了该病原。由于该病是虫媒病,极难根除,因此极有可能病原已在其境内根殖。伊犁州的察布查尔县、霍城县、昭苏县、霍尔果斯市均与哈萨克斯坦接壤,边境线长475 km,有多条河谷与哈萨克斯坦共有。另哈萨克斯坦位于伊犁州上风向,不排除感染虫媒随风沿河谷进入伊犁州,导致本地牛感染发病的可能。据了解,2019 年7 月26 日在洪纳海沟曾发现1 头从山上摔死的牛,其皮肤表面有明显疙瘩症状。2019 年8 月12 日,工作组赴洪纳海沟开展现场调查,在河谷中发现3 头牛,其中1 头牛LSD 症状明显,另外2 头牛症状较轻微,其周身附近有大量蚊蝇等虫媒活动。8 月18 日,兰州兽医研究所研究人员再赴洪纳海沟开展虫媒现场调查,共检查120 余头牛,发现有30 余头有较明显的LSD 临床症状。据此推测,洪纳海沟可能是疫情从境外传入的重要途径,但不排除从其他共有河谷传入的可能。
2.4.2 通过进口活牛及牛产品传入的风险较小 据伊宁海关和霍尔果斯海关有关工作人员介绍,伊犁州近10 多年来未从其他国家引进活牛。2019 年1月我国解除对哈萨克斯坦的牛及牛产品限制后,至今仅从哈萨克斯坦进口了一批牛肉,况且这批牛肉并未出关,不可能是疫情的来源。此外,中哈边境边防管制严格,不太可能存在人为穿越边境走私风险牛和牛产品的情况。
2.4.3 通过野生动物或越境放牧传入的风险较小 中哈边境设有三层铁丝网,这不仅有效杜绝了人员非法越境行为和过境放牧活动,也总体限制了野生动物的迁徙越境。但不排除偏远山谷险要处铁丝网存在小量破漏,发生野生动物钻越边境的可能;另不确定是否存在野生动物季节性迁徙廊道,如在夏秋季节开放廊道,也可能有随野生动物传入疫情的风险。
2.5 扩散风险分析
2.5.1 伊犁州内通过虫媒持续扩散的风险 在工作组调查时,当地放牧的牛已被转入高山夏季牧场。因多数高山牧场路远沟深,所以监测排查难度极大。由于只有症状明显的感染牛才易被牧户发现,因此不排除症状轻微但携带病原的感染牛依然饲养在高山夏季牧场上。这些感染牛将持续给牧场带来污染,并随虫媒叮咬在整个牧场沿山谷传播疫情。据记录,虫媒随风或自然活动移动的距离高达数十公里,因而携带病毒的虫媒会对一定距离范围的牛产生传播威胁,引发零星病例,进而在新传入地造成新的传播循环。根据病牛分布状况分析,疫情沿伊犁河谷及其他地区沟谷传播的风险极高。此外,发病场所(包括草场和牛圈)中的病毒及虫媒往往存在时间较长,难以被有效清除,当未感染的牛再次被引入时,可能会发生新的感染。
2.5.2 病牛治疗、免疫行为带来的扩散风险 在确诊前,当地牧民曾尝试治疗,将高山牧场的发病牛带回居住地,采用抗病毒药物(病毒灵+银黄注射液)与抗生素联合治疗。虽然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明显,但这种行为会导致疫病在本地扩散。如,爱新舍里镇、琼博拉镇一些牧民将发病牛带回治疗,导致村内的圈养牛感染发病。因圈养牛活动空间受限,多呈现整群发病情况。如果下一步采取疫苗免疫措施,同群内如有处于潜伏期或亚临床症状的牛,在保定时,如接触牛的口、鼻部位,就可能会人为造成疫病快速传播;在疫苗接种时,共用针头也是导致群内扩散的一大原因。基层防疫员、兽医诊疗服务人员未更换防护服或未经清洗消毒,就从感染场进入非感染场,也可人为将病原带入非感染场。
2.5.3 活牛调运和产品贸易带来的扩散风险 活牛调运是导致疫情向其他地州或省份扩散的主要方式。在当地采取封锁措施前,从疫情所在县调出的活牛具有极高的扩散疫情风险。据调查,2019 年6月以来,伊犁州向11 个省(自治区)输出了数量不等的活牛(表2),这些活牛可能存在传播疫情的风险。目前,当地已采取了封锁措施,因此病原随活牛贸易向其他地州或省(区)扩散的风险较小。此外,病毒在干燥的病变中可存活1 个月以上,在-20 ℃下可存活数年,因此染病动物皮张的销售和使用,导致病毒传播的风险也不能忽视。
表2 伊犁州2019 年6 月以来的活牛跨省输出情况
3 讨论
3.1 关于疫情影响范围
当前疫情排查主要基于临床症状。据文献记载,该病亚临床症状较多,疙瘩不明显[6],因而对牧区而言,极难在第一时间发现亚临床症状的病牛。这些病牛可能导致牛群发生持续感染。虽然该例疫情目前已被确诊,但病原何时传入、影响范围多大,仍难以判定。因此,在开展免疫前,需要实施血清学监测,在高风险区域采集牛血清,进行抗体筛查,进而研判疫情可能的扩散范围。特别是在封锁期前从伊犁州调出到其他州县或省份的牛,应进行重点排查和血清学检查。
3.2 关于疫苗免疫
对放养牛而言,疫苗免疫是控制LSD 传播的最主要措施[7]。疫苗免疫首先要考虑疫苗免疫效率。国际上一般采用10 倍剂量的羊痘疫苗免疫。在免疫时,应考虑到处于潜伏期或是亚临床症状的牛,免疫后可能会激发临床症状,因此应注意观察,及时对症状明显的牛予以扑杀。此外,由于血清学方法暂时无法区分感染和免疫,因此对实施免疫的地区,应采取调运限制措施,在最后一头牛免疫完成后28 d 内,严禁该地区内的牛只调出,之后调出时应开展LSD 临床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