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20-01-08唐保海

科学咨询 2020年41期
关键词:巴金读后感理解能力

唐保海

(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分校天润城小学 江苏南京 210024)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两部分内容,他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融合。阅读是吸纳的过程,而写作是输出的阶段。要想进一步优化语文阅读教学,就必须将二者结合共用,学生才能得到全面的提高与发展。

一、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促进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

阅读是学生将书本知识放进大脑中的过程,而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与内化,但是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往往难以真正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因此,教师可以在阅读过后开展相应的写作训练,学生再次整理所学内容并与自身实际结合时,对于阅读内容的理解就会更进一步。

(二)提高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兴趣

读写结合并非单纯在阅读之后写作。在阅读之前,教师也可以按照课文主题开展简短的写作练习,让学生先表达自己对主题的想法,进而引导学生学习和探索原作者写作的内容与情感,从而达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作用。

(三)强化学生对写作经验的总结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开展读写结合,不仅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还是学生锻炼写作能力的过程。一方面,学生可以学习原作者的写作技巧,在词语、句子、成语、俗语等使用上获得积累;另一方面,学生在表达技巧、修辞手法、描写方式等方面也能增长见识,从而形成可靠的写作经验。[1]

二、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以读后感悟深化阅读理解

读后感是作文写作的一种格式,指在阅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籍后,将自己所读所想记录下来,展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这种方法就可以充分运用于阅读教学之中,尤其在小学高年级段,学生的生活经验在逐渐丰富,写作能力在不断提高。学生通过读后感的写作,完全可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让他们从内心深处理解作者写作的意图,而不是从文字表面上理解问题的答案。

例如,在学习《落花生》这篇课文时,很多学生虽然懂得了课文所表达的内涵,要像花生一样做一个无私奉献、讲究内在、服务社会的拥有的人,但是这种理解是停留在表面上的,并不能对他们的主观意识、人生观念产生相应的指导作用。因此,笔者在教学时就要求学生完成一篇不限字数的读后感,让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课文相结合,写下自己的深切感受。有的学生因此而想到了自己亲人的故事,有的则联想到了雷锋叔叔,在这样的写作过程中,他们会从内心上接受到作者的思想熏陶,从而达到主观的理解层面。

(二)以课文仿写促进情感体会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材也在持续优化,当前部编版教材收录的课文都有其教育价值与引导意义。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利用课文或课文片段开展仿写与续写活动,能够进一步推动学生对课文深层情感的挖掘,从而让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更进一步,不仅能够看到表象展现的内容与情感,还能感受到表象背后隐藏的关键信息。

例如,在学习《鸟的天堂》这篇课文时,学生可以通过巴金朴素的语言感受到鸟的天堂的唯美景色,可以理解巴金对鸟的天堂的留恋之情与赞美之情,从而总结出本文对于生命与自然的热爱主题。但是,笔者为了进一步开发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学生按照巴金写作的模式写作文,于是学生纷纷写下来自己本来认为是很普通,但是后来却感到无比欣喜的事物。通过这样的仿写过程,学生这时突然发现,巴金也在告诉我们,自然与生活所存在的美需要我们具备发现美的眼睛,轻易下的结论往往存在巨大的错误。

(三)以摘抄任务积累文学素材

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开展不仅可以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还能为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提供途径。正如上文所述,阅读是为写作积累的过程。为达成这一目标,笔者为学生布置了相应的摘抄任务,要求学生在学习过一篇课文后,将课文中新学习的、写作中普遍应用到的、自己喜欢的词句或段落进行总结与记录,在摘抄的过程中品析词句的含义,掌握句子之间的结构,从而为自己的写作积累充足的文学素材。例如,在学习了《四季之美》这篇课文后,很多学生在写景类的作文中都拥有很好的表现,这就是摘抄任务为他们积累的素材与经验带来的效果。[2]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促进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教师应当掌握这一教学手段,利用读后感写作、课文仿写或续写、摘抄任务等形式与手段,让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与发展。

猜你喜欢

巴金读后感理解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三部曲”
浅谈如何运用阅读技巧与策略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春意盎然——《春》读后感
巴金在三八线上(外四篇)
认知风格与大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关系研究
阅读理解差,美国损失大
一生
抉择——《给我一个拥抱吧》读后感
“读后感”等十七则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