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知云笔记在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中的应用实践研究
——以北方工业大学图书馆为例

2020-01-08杨红梅王正为刘兆坤

图书情报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群组馆员笔记

杨红梅 王正为 刘兆坤

(北方工业大学图书馆 北京 100144)

随着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各类IT 技术的发展,全社会的知识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科研学术环境也呈现出泛在化、数字化、虚拟化、个性化等趋势,学术环境的变化对学科服务的理念和工作模式形成很大的冲击[1]。用户对资源的获取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图书馆传统的物理空间,而更多地倾向于便捷的电子资源与各类媒介所提供的信息资源的使用,新时代学科馆员也同样需要面对新形势为用户提供泛在化的、嵌入式的、虚拟空间的、个性化知识管理的多模式学科服务内容。挑战与机遇并存,新的信息技术也为学科服务工作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手段。“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在新环境下,如何借助先进的技术、平台与工具,突破传统学科服务模式,将新技术、新方法与学科服务工作相结合是图书馆学科馆员应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对于购买专业公司开发的平台,开源软件工具具有投入少、管理灵活、风险低等优点[2],对于运行经费紧张、技术力量薄弱的图书馆更值得去尝试。近年来,支持多终端同步的云笔记类开源软件工具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常见的云笔记软件有国外的Evernote(印象笔记)、国内的为知笔记(Wiz)、有道云笔记、麦库记事等。通过云笔记软件,来自PC 端、移动端的复杂多样的信息以及个人灵感、经验等碎片化知识可以通过数字笔记的形式统一存储和管理。共享、评论等功能使云笔记的应用范围从个人知识管理扩展到团队的知识共享与协作。

胡法兵[3]对国内的为知笔记、麦库记事、印象笔记等知识管理软件从功能、特点和应用上进行对比分析。邓胜利[4]以大学生使用笔记类APP为例,对移动环境下大学生的个人信息管理行为进行研究。罗秀娟[5]利用Evernote 构建科研工作者个人智能化的全媒体知识库和科研团队的知识管理系统。潘清燕[6]介绍如何运用有道云笔记进行个人知识的管理并给出具体应用实例。李金永[7]阐述了图书馆将云笔记与阅读服务深度融合的“笔记+阅读”若干实践模式。罗秀娟[8]介绍了南通大学图书馆利用云笔记Evernote 开展学科服务的工作实践情况,认为Evernote 能有效提高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的效率和水平。

为知笔记在云服务的应用、移动端产品的体验方面在国内的笔记类软件中起步较早,重点关注 “工作笔记”和“团队协作”两方面,其在职场人群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9]。本文结合北方工业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具体工作实践,探讨基于Wiz 云笔记的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及特色,以期为同类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提供参考。

1 为知云笔记概述

(1)信息收集与组织管理

Wiz 笔记(简称Wiz)不仅支持以文字、图片、语音等形式创建笔记,还实现了与邮箱、微博、微信、网页等主流互联网应用平台之间的互通互联[10],各种来源的碎片化信息可以通过数字笔记的形式汇聚在用户的Wiz 账号上,使Wiz 成为个人信息资料的云存储与共享平台。Wiz 智能化信息组织能力能够很好地实现对笔记内容的分类和搜索。用户可以自定义多级文件夹对笔记进行分类管理;设定Tag 标签来揭示主题;使用时通过结构化的文件夹目录、关键词搜索等功能快速找到所需资料。

(2) 信息共享与沟通协作

个人用户可以创建群组、为群组成员设定角色、建立群组笔记的多级文件夹目录。群组成员只需拖曳个人笔记的标题到群组笔记中,或是在浏览网页、微信时将内容一键发送到群组即可实现信息的共享。另外Wiz 用户还可通过“分享笔记外链”到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实现更大范围的分享。通过消息机制、笔记评论、共同编辑同一篇笔记等功能,群组成员间能够实现基于笔记内容的交流与协作。为知笔记的群组功能使用户从原来个人笔记的封闭空间提升到社交圈子的开放形态[11]。

(3) 多终端同步

Wiz 拥有全面的平台支持体系,几乎涵盖了所有的PC 系统(客户端与网页版)和主流移动平台,通过多终端同步功能,特别是手机终端的使用,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阅读个人与群组的笔记,并与群组成员保持联系。

Wiz 云笔记符合当今人们对于知识管理以及团队沟通协作的需求,且操作方便、易于掌握,已经开始被部分高校和企业所利用。罗昭锋[12]分享了利用Wiz 建设中国科技大学物理实验室资料库的经验和体会,王艳萍[13]指导南昌大学研究生利用Wiz 开展团队协作式学习。一些公司利用Wiz 作为人事管理、信息发布、项目管理、知识分享的平台,加速了团队的横向协作,提升了团队的工作效率[14]。惠州学院图书馆将Wiz 应用于查新过程及图书馆的业务培训、工作总结、业务交流、知识剪辑等知识性活动中,有效解决了馆员间隐性知识共享的难题[15]。

2 基于为知云笔记的学科服务工作实践

虽然我国高校图书馆大都设置了学科馆员,嵌入式学科服务也逐渐成为国内学科服务实践的主流。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除个别重点高校图书馆外,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对用户的服务还多停留在文献提供、图书馆资源介绍等传统服务上,没有真正融入到用户的学习、教学和科研过程中。大部分学科馆员仍然更愿意将自己提供的服务限制在图书馆的封闭空间中,“走出去”的学科服务意识薄弱,嵌入式学科服务并没有真正开展起来[16]。

Wiz 首先是高效的个人和团队的知识管理工具,而学科馆员的工作离不开对学科信息资源的获取、组织、加工和推介。Wiz 也是团队成员交流、互动的网络空间,而这样的空间正是嵌入式学科服务工作所需要的。鉴于为知笔记的各项功能及其广泛而有效的应用,北方工业大学图书馆尝试利用Wiz 开展学科服务工作并在实践中去践行嵌入式学科服务的理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1 基于Wiz 群组的学科服务模式

学科馆员在与学院沟通时了解到,学院师生们早有建立知识共享平台用于保存团队资料、分享学术资源的想法。在与学院师生进行充分的交流之后,先由学科馆员分别在个人Vip 用户下建立了“智能交通研究领域学科服务”群组、“辊弯成型研究领域学科服务群组”、“统计学学科服务群组”三个组群。之后,电气工程学院、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以及理学院三个学院的部分教师、硕博士生注册成为Wiz 的用户并加入到了相应的群组中。学科馆员担任群组管理员角色,建立群组笔记目录以及多级子目录,并针对不同用户群体的不同服务需求设计基于Wiz 的服务模式,如主动推送、个性化定制、嵌入式服务、研究报告等。群组中的师生则将个人收藏的学科信息资源放入群组笔记的相应文件夹中共享。学科馆员与学科用户共同收集的资料、积累的知识、经验通过群组笔记逐渐汇聚,沉淀出团队的知识资料库。通过成员间的消息通知、协同编辑、笔记评论等功能,整个团队形成了一个“工作圈”,更好地实现了基于学科资源与学科服务的交流与合作。同时通过手机终端,学科馆员与学科服务对象无论何时何地都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2.2 基于Wiz 群组的学科服务内容

从传统的资源推介、学科指南、定题跟踪到融入教学、科研的嵌入式服务再到提供个性化的情报分析产品,学科服务工作内容逐层递进。这些在Wiz 群组平台上得到很好的展示,本文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加以阐述。

2.2.1 学术信息推送 学科馆员定期将从权威数据库中获取到的学术信息以撰写群组笔记的方式推送给服务对象。如在“智能交通研究领域学科服务”群组中,学科馆员通过综合利用WoS、ESI、JCR 等核心评价工具和相关期刊数据库,定期编制与智能交通领域相关的最新期刊目录和投稿信息,为教师投稿提供指引。利用ESI数据库定期推送与交通领域相关的最新研究前沿、热点论文、高被引论文,为教师开展学术研究、科研立项等学术活动提供参考。同时报道团队成员的ESI 论文,特别是通过对ESI 高水平论文的宣传,提高论文的可见度,推进科研合作,激发教师的质量意识。

2.2.2 学科指南组织与整理 学科指南的建设,需要学科馆员和学科用户各自的优势的充分发挥。学科馆员熟悉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具有整合用户所需学科信息的经验;学科用户接触教学与科研前沿,有广阔的视野和丰富的学术经验,对专业资源的熟悉程度往往超过学科馆员,其本身作为用户,比学科馆员更能理解自身的具体需求[17]。

学科馆员在充分听取学科用户的意见后,在“学科指南”目录下建立“馆藏资源导引”、“网络资源导航”、“最新推介”等若干文件夹及其子文件夹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学科用户在分享笔记时无需考虑如何进行分类,只要放入“最新推介”文件夹中即可。推介的资源可以是学术网站、专业数据库中的文献、技术报告、网络公开课视频或是来自微信公众号的文章等内容。推荐者通过在笔记后添加评论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群组其他成员也能通过笔记评论的方式参与到围绕资源的学习和讨论中。学科馆员定期将“最新推介”里的资源进行分类整理,使用时可以按分类进行浏览,也可以利用内置的搜索引擎搜索所需资源。

2.2.3 定题跟踪 SCI、EI、Elsevier 等数据库的定题跟踪服务(Alert)是图书馆一直着力宣传、推广的服务,然而对于一些用户来说,由于缺乏外文数据库的一些检索技巧,只能通过简单的几个关键词来创建跟踪服务,致使数据库推送的内容过于宽泛,未能达到用户的期望。Wiz 为这项服务的开展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学科馆员依据群组成员的需求,充分发挥自身在信息检索方面的特长,将逻辑算符、截词符等与其它检索条件相结合,构建出主题细化的跟踪检索式,创建精确的定题跟踪服务。除了辅助编制基于某一主题的定题跟踪检索式,还可以引导老师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对本领域中的知名学者创建引文跟踪服务,以便时刻把握学科前沿和热点。此时学科馆员在创建服务时填写的Email 地址即是学科馆员在Wiz 中的邮箱地址,这样学科馆员在Wiz 中“我的邮件”文件夹里会定期收到来自权威数据库的Alert 通知,只需将通知拖曳到群组笔记“定题跟踪”文件夹下的不同跟踪主题的子文件夹中即可。学科用户通过该服务能够轻松追踪并获取本领域最新文献资料,馆藏资源也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学科馆员通过群组成员发表的笔记评论,及时了解师生对推送内容的反馈,对跟踪检索式进行及时调整,尽力提供契合用户需求的各类信息资源。

2.2.4 教学科研活动辅助 学科馆员与统计学专业教师开展合作,深度参与了《多元统计分析》这门课程的教辅资源的采集与组织加工。这门课程的教辅资源往往是以参考书目的形式呈现在教学课件中,而新的资源组织形式深入到了具体的学科知识内容层面,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在学科馆员的建议和配合下,课程的授课教师利用Wiz 笔记的多级文件夹目录对教学内容进行编排、组织。学科馆员以知识单元相关主题词作为检索词,广泛搜集相关图书、期刊、专利、学位论文、研究报告、学术社区、网络视频等,针对知识点实现对资源的精准化采集。采集到的资源可以独立成为笔记,也可以以附件形式上传。通过笔记与笔记之间、笔记与附件之间的链接实现教学内容与教辅资源之间的关联。通过Wiz,课程知识体系得以清晰、直观的呈现,同时学科馆员与专业课教师、学生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学科馆员能够深入地了解师生的需求,提供更好的资源与服务。

学术报告分享,是Wiz 辅助教学科研的又一有力手段。学科组成员可以发布近期举办的学术报告的预告并@学科馆员,邀请其协同编辑。学科馆员在原笔记基础上进行补充,比如从报告人学术成果的角度对报告人做介绍,并将重要成果的原文以笔记附件上传。群组成员在听报告前快速阅读这篇笔记和相关资料,将有助于对报告内容的理解和与专家现场交流互动。有关培训课件、讲座视频等资料可以在后期作为附件上传到相应的群组笔记中,方便查找和利用。

2.2.5 情报分析报告提供 一直以来学科馆员利用一些专业数据库和文献分析工具,主动、连续地为用户提供分析报告。如利用Innography 专利检索与分析平台,为用户提供了辊弯成型、智能交通领域的专利分析报告,包括专利文本聚类分析、重要专利权人分析、重要发明人分析等。利用WoS 平台以及ESI、InCites 等数据库针对科研团队的学术成果做了多份引文分析、对标分析报告,针对ESI 高被引论文做了多份学科研究热点分析与预测报告。Wiz 的群组空间为这些报告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展示平台,这一系列的分析报告连同学科馆员与学科用户共同搜集的各类信息资源一起存储在群组笔记中,形成丰富的学科知识库,学科馆员在此基础上通过Wiz 自带搜索引擎针对某主题进行搜索,对笔记内容进行析取和深度加工,实现由“笔记”到“数据”、“信息”、“知识”的不断深入[15],形成新的更具针对性的产品,在更高层次上支持用户的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提高信息服务对用户的贡献度。

3 基于为知笔记开展学科服务工作的优势

3.1 利于学科服务工作的可持续性开展

经过学科馆员的推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很多师生对Wiz 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认为其对于来自多维度不同格式的信息资料的管理都有很大的助益。Wiz 本身的各种功能对于使用者具有吸引力,师生们乐于利用该工具整理资料,Wiz 中的群组笔记与个人笔记同处于一个界面下,能够轻松的完成转换,基于Wiz 的学科服务就很容易地融入到用户的信息环境中,具备了良好的开展基础。从学科馆员方面来说,操作简单易行,群组笔记经过学科馆员的分类整理,无需再花费人力、物力建设就自动成为一个智能数据库,为深入到文本的知识分析、知识发现服务提供了基础,同时易于沉淀出学科服务的工作记录与工作经验。

3.2 利于形成知识分享与交流互动的学术环境

根据国外的调查,超过一半的嵌入式图书馆员将“协同或支撑用户群的电子交流和协同工作空间,包括电子邮件、维基、博客和其他网络化的工作空间”作为工作职责之一[18]。Wiz 学科群组正是这样一个网络化的工作空间,具有常见的QQ 群、微信群以及网盘所不具备的一些优势[19]。

团队成员在QQ 群、微信群中沟通,虽然可以解决当时的问题,但是存在刷屏、碎片化严重、讨论问题不聚焦等问题,Wiz 评论是以笔记为核心的讨论,围绕同一主题展开,评论内容都在同一篇笔记后展现,笔记连同笔记评论得到有序、长久保存。利用网盘最大的问题是网盘上的资料只能看到文件名,对文件内容缺乏内文搜索,对文件的即时想法和历史意见无法保存。而Wiz 可以通过标题搜索、全文搜索、按指定条件搜索等强大功能,快速锁定笔记,发表笔记评论表达观点,展开讨论。

在Wiz 群组中团队的知识以笔记形式有序存储,利于查找且永不丢失。笔记的评论功能使得学科馆员加强了与用户(群组成员)之间的互动频次和深度,能够更好地了解、挖掘、把握用户的信息需求。学科用户通过笔记评论功能围绕信息资源展开讨论,易于产生碰撞、捕获隐性知识、激发灵感、形成知识分享与交流互动的学术氛围,促进协同创新。学科馆员对群组笔记的管理也是对知识共享与交流环境的管理。

3.3 利于学科馆员与用户之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由于长期以来学科服务水平主要停留在形式化的学科资源引介和信息检索技巧介绍等层次,用户会因服务与需求的差距而产生不信赖心理并形成偏见[20]。如果学科馆员能够达到支持用户科研和教学的知识水平且存在成功案例,则转变用户意识也会变得容易[21]。Wiz 学科群组也可以看作是学科馆员推销自己的平台。一方面介绍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依据用户需求为教学、科研提供文献层面的支持,另一方面预测和挖掘用户没有意识到和没有表达的需求,前瞻性地主动推送一些深层次的信息咨询服务,展现其在情报分析领域里的专长。让用户了解到学科馆员很可能具备他们所不具备的技能和视角,用户才有可能将学科馆员作为有价值的同事和资源,从而产生更多的互动,引发更多的深层次需求[22]。

猜你喜欢

群组馆员笔记
Boids算法在Unity3D开发平台中模拟生物群组行为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人本理念的高校图书馆创新管理探讨
探讨党校图书馆馆员的工作素质及培训策略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实现高职图书馆长远发展与青年馆员自我实现协调统一
学写阅读笔记
学写阅读笔记
我的自然笔记(一)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
爱的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