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繁为简四部曲,语言活动出新彩
——以大班语言活动“幼儿园的变化”为例

2020-01-08

科学咨询 2020年42期
关键词:幼儿园材料语言

吴 艳

(江苏省太仓市浮桥镇幼教中心 江苏太仓 215400)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是在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因为,课程预设越多,幼儿的自由空间就越小;集体活动中教师“做”得越多,幼儿自主“学”的机会越少。因此,教学活动中可以“简单”一些,少一些花哨,多一些实在;少一些干预,多一些等待;少一些包办,多一些放手;少一些口号,多一些行动。给孩子更多的学习主动权,给孩子更多“跳一跳,够得着”的机会。

下面,我以语言活动“幼儿园的变化”为例,化繁为简,谈谈让材料更加有用,让幼儿的学习更加有意义。

一、简化材料,化花哨为实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语言活动材料的提供蕴含教育目标和内容,能有效拓展幼儿的思维。然而,纵观现有的语言活动,很多时候教师都挖空心思从绘本下手,寻找突破口,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制作精美课件,打印花哨材料,幼儿看完一样又一样,忙得不亦乐乎。殊不知,这样的活动背后,幼儿只是机械式地跟随教师一步一步走完活动流程,缺少真正的探索与思考。其实哪怕很简单的材料,只要投放巧妙,也能让活动达到最佳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幼儿园的变化”没有复杂的教具、绚丽的媒介材料和热闹的互动,最简单的纸、笔、幼儿、教师完成了此次教学活动。活动过程中我不断思考,语言活动不只是绘本教学,有趣的联系生活实际的谈话活动也能引发幼儿的共鸣,产生谈话主题。活动前老师带领孩子观察散步,寻找幼儿园开学至今发生的变化,孩子们发现幼儿园门口保安叔叔门前摆放了很多的鲜花,饲养角增加了4 只小兔子,金鱼缸里多了两条鱼,大型玩具增加了两个滑道……孩子的视角是很微观的,但却反映了孩子观察之细致,引发幼儿学会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发挥了最大的教育价值,帮助幼儿梳理幼儿园已有的变化和作为小主人改造幼儿园的设想,激励幼儿改造的欲望,真正萌发主人翁的意识。

二、优化指导,化干预为等待

在以往的语言活动中,老师总会陷入教师说、幼儿听,教师教、幼儿学的模式,殊不知这样却剥夺了幼儿独立思考的机会。作为教师,应该摒弃“教师不教,幼儿怎么学会”的观念,减少对幼儿思考过程的干预,在教育过程中多一点等待,多一些耐心,给孩子更多自主探索的时间和机会,鼓励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寻找答案,从而获得内心的满足。

幼儿的活动需要孩子积极的思维参与,展开积极的学习过程。让刚升入大班不久的孩子用观察的眼光去观察幼儿园的变化,为作为幼儿园的一分子感到骄傲,萌生“爱幼儿园”的情感;用发展的眼光去改造幼儿园。很多时候,孩子都是幼儿儿童环境的被动接受者,他们会思考“喜欢的地方”,但没有反过来思考“不喜欢的地方”“如何进行改造”。给孩子一次机会,蹲下来,听听他们的想法,让他们说说自己“不喜欢幼儿园的地方”的理由。在此基础上,让幼儿和同伴一起合作商量如何进行改进,设计改造方案,并将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在此次活动中,有的小组合作设计的改造“兔笼”非常具体而细化,也很有操作性。可以看到,孩子真正在思考,如何让幼儿园的兔笼更实用、更美观、更合理,同时兼具长远性。当他们介绍说,让兔子和鸽子做朋友,给鸽子做信箱等,这样的想法是多么美好。

三、科学探究,化包办为放手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牢固树立“以幼儿为本”的理念,耐心倾听幼儿的想法,化包办代替为鼓励放手。老师的耐心倾听,能打开幼儿心灵的窗户,使他们的思维迸发智慧的光芒。所以当孩子面对“大型玩具是否需要改造”这个话题,我鼓励孩子尽情说说自己的想法,当意见不统一时,允许孩子发表自己的观点,说出自己的理由,努力去说服同伴。我的倾听,为孩子提供了交流互动的平台,也打开了孩子思维的源泉。

在“幼儿园的变化”中,当幼儿说到改造种植园地,给种植园地铺上小路、砌一座小桥,搭一个花架,可是这么多东西从哪里得来呢?老师并未说出口,而是默默观察幼儿的反应。有的孩子开始质疑这种想法:“幼儿园没有那么多材料!”“我们和老师说!”“我们去和园长妈妈说!”事后,孩子们通过讨论并征得园长妈妈同意,再次设计“我们的种植园地”。因为一个等待与观察,给了孩子更多学习与思考的实践。幼儿在探索中将各类生活经验有机整合,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不断迁移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运用事宜的材料和方法,真正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师的适度支持,偶尔的助推一把,让幼儿一次次走出探索的盲点,探索深度学习,不断提升自我。

四、后续跟进,化口号为行动

陈鹤琴先生提倡“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以往我们对于延伸活动总是停留在喊口号上,雷声大雨点小。而对于孩子的想法,我们不仅只是停留在“说”的层面,更需要让孩子“动起来”。带领孩子结合兴趣,不断跟进自己的想法,将它落到实处,这样的活动对孩子来说才更加有意义。大胆放手与实践成就了孩子们的自我反思与认知重组。从孩子对后续跟进活动的期待与专注的神情,可以看到智慧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不断茁壮成长[1-2]。

最好的教育是让幼儿成为最好的自己;最好课程是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不断获得自我成长,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如果我们在每个语言活动中都能够简单多一点,等待多一点,放手多一点,倾听多一点,行动多一点,给孩子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让孩子大胆想、认真做、勇于说、敢于创造,孩子将给我们呈现一个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聆听到孩子美妙的心灵之音,走进孩子的纯真、快乐的童心世界。

猜你喜欢

幼儿园材料语言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我爱幼儿园
语言是刀
欢乐的幼儿园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爱“上”幼儿园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最美材料人
材料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