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数学解题规范性研究
2020-01-08张雅如
张雅如
(河北省邢台市经济开发区王快中学 河北邢台 054001)
解题,不仅要求学生答题时要做到正确、严谨,同时更要求学生解题的规范性。规范性,具体指的是,首先,仔细审题,看清题目要求;然后按要求作答,保证步骤完整;其次,要求书写的逻辑、规范和严密;最后,在题目完成后还要检查哪个步骤有遗漏等。教师通过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会发现学生在很多时候,由于答题不规范失分而后悔。所以,注重对学生答题规范的培养,是现阶段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一、当前,初中数学中的不规范解题行为
(一)不注重审题
审题是做题环节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只有审清题目,弄清题意,才能保证做题的有效性。但实际上,绝大部分学生在拿到一道题目的时候,都是粗略看题,没有仔细审题的意识,最后造成答题不准确。主要体现在,第一,走马观花,看到题目的表层含义就开始做题,对题目中的隐含条件缺乏探究和挖掘;第二,缺少对题目已知条件和解题目标之间联系的研究,造成答题不当,直接混淆解题的思路和过程;第三,没有思考的符号语言以及缺乏对图形语言的转换,很多时候,学生都是直接根据自己的感觉和做题经验直接上手,缺少对题目的研究和思考。所以,数学答题不规范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做题效率和解题的正确性。时间一长,不利于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自信心的建立,影响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和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没有养成题后审查的习惯
做完题目后不检查,这是大多数学生的通病。题目做完了就直接交卷,没有养成检查的习惯,造成答题步骤的缺失,或者计算错误。不利于学生数学分类和归纳思维的形成。学生常常由于没有进行分类讨论,导致答案不准确、又或者在分类后没有检验、缺少总结性的话等,尤其在针对一些几何图形解析和综合性的应用题中,学生总是丢三落四。因此,培养学生的检查习惯也是规范学生答题准确性的重要内容。
(三)衔接性语言的缺失
很多学生在解题环节中,缺少数学衔接性的语言,如,“依题意得”“综上所述”之类的话,学生不重视数学性的语言描述,导致解题环节缺少数学性思维,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这不仅是答题规范性的表现,更是在做题环节中展现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解题能力的体现。
二、提升中学生数学解题规范性的具体策略
(一)巩固学生的数学语言基础,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和思维性很强的学科,离不开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的描述,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很大的帮助。在一道数学题中,其背后往往隐含着深刻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精髓。所以,巩固学生的数学语言基础,提升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逻辑性、做题的规律性和书写的规范性等。在巩固语言基础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传递给学生基础的和重点的数学符号,其分别代表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深一步的探究。同时帮助学生克服数学语言的障碍,学会在解题过程中使用数学语言。
(二)教师发挥板书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示范正确的解题步骤
教师的板书过程不仅是为学生展示教学重点,构建数学框架图,而且还有利于为学生展示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同时对学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引导学生学习争取的解题步骤以及书写的正确格式。所以,在数学的解题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板书,为学生展示正确的解题规范步骤和书写步骤。所以,教师要注意字迹清晰,工整,而且在图形的解析中也要注意绘制的规范和完整,不能敷衍,最后做完后,带领学生检查,以确保一道题目的完整,为学生做正确的示范和引导。
(三)做好例题的示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
例题的教学展示也是如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在做题时候的示范和引导,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正确的书写习惯和题后检查、归纳的习惯。第一步,认真审题既是学生数学解题中的首要环节,也是解题的关键步骤,有利于帮助学生理清做题思路。所以,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审题,对题目中的每一句话进行认真分析。然后通过分析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挖掘题目背后真正考察的数学原理,构建脑海中的思路框架,确定大致的解题思路。第二步,培养学生书写格式的规范和严谨,规范解题步骤,尝试转换解题方式,逐步开阔学生的数学思想[1-2]。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解题规范性既是数学答题过程中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答题的规范性,通过巩固学生的数学语言基础,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要注意发挥板书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示范正确的解题步骤;做好例题的示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提升学生的答题规范性,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建立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