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校园思想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应用
2020-01-08刘广春
刘广春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体育部 四川·广汉 618307)
1 对人文校园思想的理解
人文教育思想在现代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目的在于顺应时代发展,培育合格人才。人文素养主要是指人的基本涵养,具体体现在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认知以及自身办事的准则。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最高形态。(1)人文精神被看作人类探索世界、人际活动的理想价值,也被看作人类行为规范的集中表征,人文精神体现着以人为本的原则,重视人的价值与尊严。(2)人文精神源于人类优秀的文化,体现着主体的精神品格,有利于民族和个人的发展。(3)人文精神能够展现出人性和人类的本质,能够体现出人类存在的意义与价值,能够引导人类进行自由创造与自我完善,提高人类的思想境界。(4)人文精神包含着人类的文化精神及文明素养,体现着人类的文化与文明。
不同时代的人类对于人文精神有着不同程度的认识,但是无论何种理解都是基于以人为本的原则,都是将人作为主体,寻求人类自身的自由发展。人文精神通过人类在日常生活过程中表现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关注着人类生存的意义与价值,重视人的思想境界及精神追求。因此,要想实现人文教育的目标,就要从多方面关注学习者的成长。既要提供高质量的人文学科教育,同时也要重视人文实践活动,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高校要重视社会人才的可持续性发展,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人文校园思想应用于高校体育教育的影响因素
首先,传统体育教学理念因素的影响。传统的体育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和训练掌握体育知识及技能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体质得到加强,相关课程以体育教学内容为核心,强调体育专业技能的学习和训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较为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而容易忽视学科教学的思想性,往往不能将人文思想融会贯通于体育教学之中。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传统的体育教育思想逐步形成并沿用至今,对现代体育教学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为现代体育教育改革造成了极大的阻碍,但相关教育工作者必须迎难而上,深入改革,以积极的态度打破传统体育教育思想的束缚,为体育教学注入新的发展动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百姓的生活与工作有了极大程度的改善,体育锻炼在提升人们体质的同时也逐步发展为百姓的业余爱好,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使得教育目标也发生的改变。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对体育教学活动产生足够的重视,采取适合学生且顺应时代发展的教学内容与方式,促使人文体育精神与教学体系紧密结合,提升院校体育教育的质量。
其次,教师队伍职业道德操守水平的因素影响。目前,高校体育教育存在传统体质教学和新兴人文思想教学两种方式。体质教学法注重学生对于体育专业技能的掌握,短期内效果较为明显,因此其接受度较高;而人文思想教学的效果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体现出来,故人们对此存在一定程度偏见。在传统体质教育中融入人文精神,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的认识水平,能够使学生意识到体育教育不仅有利于自身运动技能的学习,同时也对自身的健康和成长大有裨益,以此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学习自觉性,提升课堂教学质量,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然而现阶段,体育教学的大环境并不利于人文精神的融入,相关体育机制不够完善,教师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导致其对体育教育工作缺乏热情。教师的职业操守及责任感将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工作的发展,体育专业的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才能做好相关教学工作。
最后,人文教育形式教法不成熟因素的影响。人文体育教学理念出现的时间较短,与体质教育的融合度不够,很多普通体育专业并未开设此门课程。人文体育教育具有一定的文化抽象性及不确定性,对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然而现阶段,很多院校的体育教师文化素质较低,达不到人文教学的标准,因此造成了人文体育教学传播困难的局面。开设人文体育的课堂也存在着较多问题,如,理论知识所占课堂比例较多,实践活动较少,学生缺乏将所学运用于实际生活工作的能力,系统性、综合性的研究较少,未能将人文体育的教学理念融入高校体育教学工作中,导致教学质量不佳,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沦为教学口号而无法实现。要想解决人文体育在践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要将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使得教学内容和方式具体化,形成完善且全面的教学体系,使得人文教法逐步成熟。
3 人文校园思想高校体育教育中的渗透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学科交叉渗透,融会贯通,存在着互补或者互通的部分,而学科之间的穿插融入也逐渐成为各专业领域的发展趋势,很多顺应社会时代向前发展的新兴学科也以此为基础而诞生。例如,传统的体育学科就有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人文体育等一系列相关学科。因此,单凭学科划分范畴很难准确界定学科的概念与存在价值,然而交叉学科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宽的学科的广度,加深了学科的深度,赋予学科更多的时代内涵。将人文精神融于体育教育,能够有效改善传统体质教育模式的弊端,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与体育教育的现代化思想理念相结合,打造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推动体育教学工作健康稳定发展。体育教育工作者要提高对自身的要求,改善自身的文化素养,以人文思想为基础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使得体育教学课程内容能够与时俱进,满足社会需求。人文思想教学方式的运用能够有效改善学生对于体育专业技能与技术的理解,加强相关学科之间的渗透和联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爱好。通过学习体育知识技能,院校学生也能融会贯通,对自身所学专业产生新的感悟,因此,二者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4 体育教育中人文校园思想的培养
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是现代教育的主调。提高认识,转变理念是培养人文校园思想的关键,要加强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人文校园思想的灌输。高校体育教育中人文校园思想的不足,主要在于教学目标的设定过于体现技术层面,教学过程偏重于运动能力的培养,内容设置上缺少人文思想的知识含量,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的将人文校园思想与体育教育相结合。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对课程的设置和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文校园思想是提高健康素质的前提,高校体育教育要转变教育理念,既要坚持提高运动能力,又要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加强意志、情感、性格、理想等人文思想教育。要提高体育工作者对人文校园思想的认识,对课程的内容设置做必要的调整,在体育教育中体现人文校园思想,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人文价值。在人文校园思想的理念下,大学体育课程的设置首先要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满足学生的需求,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其次要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根据教育的要求和体育运动的规律,设置灵活和有弹性的体育课程教学体系,满足不同层次、水平和兴趣的学生的需求,传授健康、安全的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个性,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学校体育教学中人文校园思想的培养不单纯是教与学的问题,环境和氛围也是重要的因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对学生素养的形成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体育课堂教学的时间毕竟有限,学生人文校园思想的习得并不全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对人文校园思想的领悟,还依赖于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这就需要学校加大体育运动场地设施的投入,在体育场馆张贴画报,展示体育竞赛的获奖奖杯,多角度开展体育运动,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渲染积极向上的精神,让学生在无意间得到鼓舞,在缤纷的体育活动中享受健康带来的乐趣,领悟人文校园思想。
5 结语
人文教育思想是通过提高学习者的人文素养来提高其自觉性,使其能够不断进步,具有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放眼世界,人文教育已成为各国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人文校园建设是适应新世纪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高校要为学生提供表现人文精神的机会,深入挖掘学科内涵,重视高校各类学科人文底蕴的建设工作,在开展人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适合学生发展的人文气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人文环境的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