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中心城市师范大学发展的现实困境

2020-01-08

科教导刊 2020年35期
关键词:师范大学办学中心

石 涛

(武警警官学院教学考评中心 四川·成都 610000)

1 非中心城市师范大学的概念界定

要想搞清楚非中心城市师范大学,就要首先明白什么是中心城市,什么样的城市才可以称为中心城市。中心城市是指城市整体实力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城市,它总是和区域相联系而发展,一定区域围绕其发展。虽然各级各类城市都是一定区域的中心,但中心城市不仅是区域的中心,而且是一定数量的城市所组成的城市群体的中心,这是与一般城市的区别所在,其辐射影响涵盖了区域内的所有城市,并不断向外扩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心城市的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但是就目前来看,毫无疑问各个省的省会当之无愧地成为所在区域的中心城市。然而目前我国有着相当一部分师范大学处于地级市,其发展受制于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面临着诸多的问题。所以,这一类师范大学就是我们要着重研究的非中心城市师范大学。虽然辽宁师范大学并不在辽宁省的省会沈阳市,但是其坐落的大连市是“国家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大连市无论是经济基础还是社会文化环境都丝毫不逊于沈阳市,大连市的地区影响力和辐射范围也相当广,而且大连高校云集,其中不乏像大连理工大学这样一些“985、211 工程”名校,所以辽宁师范大学这样的师范院校并不在非中心城市师范大学的概念界定里面。

截至目前,全国共有师范院校181 所,其中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6 所,省属师范大学40 所,共46 所师范大学。其中,非中心城市师范大学14 所,约占30%,所以这一类师范大学的数量还是相当的庞大;以省命名的非中心城市师范大学8 所,约占17%;以地区命名的非中心城市师范大学6 所,约占13%。从地区分布上来看,中部地区最多,东部其次,西部最少。

东部地区共19 所师范大学,其中非中心城市师范大学4所,约占21%。以省命名的非中心城市师范大学2 所,约占10.5%,它们是:江苏师范大学,地处江苏省徐州市;浙江师范大学,地处浙江省金华市。以地区命名的非中心城市师范大学2所,约占10.5%,它们是:闽南师范大学,地处福建省漳州市;曲阜师范大学,地处山东省曲阜市。

中部地区共15 所师范大学,其中非中心城市师范大学8所,约占53%。以省命名的非中心城市师范大学5 所,约占33%,它们是:山西师范大学,地处山西省临汾市;吉林师范大学,地处吉林省吉林市;安徽师范大学,地处安徽省芜湖市;河南师范大学,地处河南省新乡市;湖北师范大学,地处湖北省黄石市。以地区命名的非中心城市师范大学3 所,约占20%,它们是:淮北师范大学,地处安徽省淮北市;安庆师范大学,地处安徽省安庆市;赣南师范大学,地处江西省赣州市。

西部地区共12 所师范大学,其中非中心城市师范大学2所,约占17%。以省命名的非中心城市师范大学1 所,约占8%,即广西师范大学,地处广西桂林市。以地区命名的非中心城市师范大学1 所,约占8%,即西华师范大学,地处四川省南充市。

2 非中心城市师范大学的发展困境

人才流失严重。作为一所大学的“软实力”,教师队伍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著名教育家、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先生曾讲过对大学的经典论述,大学要有“大师”才能称为大学,“大师”是大学的灵魂和命脉所在。尤其是有着特殊使命的师范大学,直接关系着我们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质量,关系着整个民族的长远发展。但是非中心城市师范大学由于在地域和区位上并不占有优势,教师流失问题非常严重,并且在引进人才的成本上也需要更大的投入,即使这样,优秀人才的停留周期也非常短,为自己日后的发展积攒资本的成分占很大比重,往往在职称、科研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后便去寻找更高的平台,这不仅给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造成了巨大损失而且更不利于学校的文化传承。这样导致的直接结果也就是教师队伍“青黄不接”,留下来的都是“老、幼”人员,“中坚力量”缺失。同样,作为“未来教师”的生源质量也呈下滑趋势,这既有学校内部的原因,也有整个社会大背景的原因。往往师范类学校是很多学生最后的“保底选择”,而非中心城市师范大学更是很多学生“没有选择的选择”,再加上近些年师范大学学费的上涨,逐渐与普通学校持平,普通师范生享受到的补贴也越来越少,免费师范生比例的逐渐扩大,更是让这些学生“看不到希望”。近年来,教师资格证的全国统一考试,将师范类毕业生也纳入到了统一考试范围,这一举措虽然有利于吸收更多的优秀人才到教师队伍中来,加强教师资格标准制度建设,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普通师范学校的最后一点优势也“荡然无存”了。因此,没有了教师和学生的良性互动,也就不利于学校的社会声望和长远发展。

硬件条件不“硬”。虽然我们认为大学重要的是要有“大师”,但是在社会经济普遍发展、对优秀人才待遇普遍提高的大背景下,如果没有“大楼”,怎么来引进“大师”、留住“大师”,并且让“大师”发展好呢。而我们的非中心城市师范大学没有一所是教育部直属、没有一所是“211 工程”学校,与中心城市的师范大学相比,其得到的教育主管部门财政和社会资金支持也更少,现在还有很多学校校舍条件落后陈旧,基础设施跟不上社会发展,信息化水平不高等一系列硬件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其办学空间的扩大、办学资源的拓展。在这种条件下,如果再没有以优厚的待遇来“吸引”优秀的人才,解决不了优秀人才子女获得优质教育以及医疗卫生等社会基本服务的问题,引进人才的难度也就更加的大了。同样,学生在学校没有一个很好的生活和学习体验,没有对学校产生“家”的感觉,久而久之,其社会扩散效应也会大大地受到影响,造成恶性循环。

办学特色不鲜明。不少学校将“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作为其奋斗目标,而很多学校连办学特色的内涵也没有搞清楚。办学特色是指学校与其他学校相比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办学内涵和特点。办学特色可以体现在办学理念、办学风格、培养目标、学科水平、课程体系、管理方式等诸多方面。高校的办学特色是吸引生源,赢得社会认同的重要基础。需要指出的是,办学特色并不等同于我们通常所谓的“重点大学”的高水平,重点大学在学校的整体实力以及各个方面都处于领先水平,而高校办学特色体现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办学独特性和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结合学校的文化形成的办学稳定性,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赋予其新的内涵。可能在学校整体实力上不及“重点大学”,但是在某一方面、某一学科、某一培养模式上能吸引生源,赢得社会认同。进而形成了自己的办学优势,极大地拓宽了学校的办学空间,突破了地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限制。所以说,鲜明的办学特色并不是说每个学校都要去争一流,而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准学校的定位,如何切实地在人才培养质量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做出自己应该有的贡献。可见,并不是非要把每一所师范大学都建设成像北京师范大学一样就算是体现了其办学特色,这从理论上和实际上也是行不通的。由于过高、过宽、过于模糊的特色目标定位不能融合学校核心文化,所以难以得到师生员工的认同,更不能化为强大的行为动力,再加上不能有效的整合学校内部相关利益群体,在执行上必然会遇到很大的阻力,使学校师生员工并没有形成对学校特色的充分认同,更谈不上什么执行力,特色定位的目标也就变成了“海市蜃楼”,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作用,高校的发展也就失去了生命力。因此,非中心城市师范大学的发展也就存在着越来越多的问题。

猜你喜欢

师范大学办学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华南师范大学作品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Balance of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In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