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初探

2020-01-08白凤临

科学咨询 2020年42期
关键词:双师普通高中中等职业

白凤临 李 娟

(1.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河南新乡 453007;2.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 河南新乡 453000)

一、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在工业4.0 时代,职业教育获得了广泛的发展空间,而中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初级阶段,自建国之初就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遭遇了一些困境,集中体现在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的不平衡现状。首先,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不断下降。2012 年至2018 年间,普通高中招生数量基本不变,但是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数量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且二者之间招生数的差额越来越大。其次,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数量始终低于普通高中学校数量。2012 年到2018 年间,普通高中学校数量均高于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且二者之间的差值越来越大。再次,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生数量不断下降。2012 年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生数量达到2113.7 万人,至2018 年,其在校生数量下降了558.44 万人,而普通高中在校生数量则几乎保持不变。

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一)历史根源:重知识轻技能的偏见

杜威指出,知识教育和技术教育的对立可以追溯至希腊时期,由于职业技术教育针对于劳动阶级而实施,因而受到人们的轻视。在我国古代,“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读书和做官紧紧结合,而有关科学技术和生产劳动的知识、技术的价值则被人们视而不见。再加上“学术官守”“学在官府”更加剧了下层劳动人民读书难和上层统治阶级不劳动的对立局面。长期以来,人们不自觉地将知识更多的和金钱、社会地位等紧紧联系起来。而实用技术则和劳苦、贫穷等密切相关。无论是市场还是个人,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偏低。这种重知识轻技能的历史偏见发展至今,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偏见。

(二)现实困境:中等职业教育质量不尽人意

1.中职院校学习氛围不浓

据调查,选择上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多源于学习基础差,中职生较低的自我评价,外界的负面评价,导致中职生自卑,学习动力不强,学习目标丧失,“厌学”行为等:如“迟到或早退”、“逃学”等层出不穷。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一些本想认真学习的学生也因同伴群体的不良示范而自我放弃。相比之下,普通高中生则收获了较强的社会期待,对未来充满希望,学习有动力,学习氛围良好,在班级群体内形成了良性竞争。良好学习环境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家长为孩子选择良好的学习氛围也是情理之中。因此,中等职业院校逐渐被人们忽视。

2.中职院校教师队伍素质亟待提高

一项调查研究显示中职教师的整体素质处于中等水平。大多数学者认为,“双师型”教师是指既能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专业实践,具有教师资格证和职业技能等级证,具备“双师”知识、素质、能力的教师。中等职业教育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双师型”教师应是中等职业学校师资的主流。但是数据表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远远不足,教师队伍整体缺乏生产实践经验,指导实践的能力亟须提高。

3.中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不强

当前中职生的就业技能水平差强人意。一方面,中等职业教育在办学中,办学目标逐渐异化,其职业性逐渐淡化,难以培养具备竞争力的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中等职业教育生源和教师队伍质量水平有限,难以培养出具备高知识水平的理论性人才。基于此,中职生无论是理论知识素养还是专业技能水平均不占优势,加剧了人们对中职教育的质疑,中职教育越来越处于边缘地位。

三、改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建议

(一)观念重塑:正确认识职业教育的地位

1.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只有“类型之别”

中等职业教育在强调传授知识的同时突出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普通高中教育则在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突出强调理论知识素养的提高。2018 年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更是开宗明义地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因此,人们应坚决摒弃偏见,正确认识二者的价值和地位。

2.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没有“层次之分”

义务教育之后,中职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均承担向社会输送合格劳动力以及向更高教育阶段输送合格生源的任务,在教育系统中,扮演着桥梁的作用。二者为天赋和喜好不同的孩子提供了不同的选择,普通高中喜欢和擅长学习理论知识的孩子的最佳选择,而中等职业教育则为喜欢和擅长动手操作的孩子创建了发展空间。二者之间,本就不存在层次高低之别。

(二)质量提升:大力提高中等职业院校教育质量

1.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

中职教师队伍建设既要重视理论知识和学历层次的提升,更要重视实践水平和职业技能的提升。首先,应加大对“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引进对中等职业院校指导实践的能力和水平以及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现阶段应重视“双师型”的培养与引进。其次,应加大对专任教师的培训。逐年增长的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是中职生获得扎实理论知识的有力保障。但是中职生以培养和提高其技能水平为主,教师的实践知识和实践水平更是学生的正当关切。因此,应加强对专任教师实践指导能力的培养,可以将专任教师分成培训小组,定期组织专任教师进入生产一线参观学习,或邀请“双师型”教师或企业员工开展讲座,以便教师及时更新自身知识,掌握就业的最新情况,促进教师知识结构的完善,提高教师指导实践的能力。

2.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中等职业教育既要重视对其人格的培养,又要重视其技能的培养和提升,避免“有德无才”,更不能“有才无德”。首先,对于中职生道德素质的培养,中等职业院校应积极构建一个积极向上、互帮互助的和谐氛围来陶冶和感化学生:如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搭建。如良性竞争的班集体。如模范学生的榜样示范。其次,对于学生技能的培养,在重视学习实践知识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如学校可以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或直接进入到相关企业或单位去实地考察和学习,通过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利用课堂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应问题。并对其解决效果进行评价,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进度,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不断提升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和素养[1-3]。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山丹培黎学校时说: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简短的话语铿锵有力地表明了职业教育的光明未来,尽管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但是中等职业教育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去解决,比如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发展的不均衡,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充满信心,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双师普通高中中等职业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林秀娟 茶业“双师”
普通高中
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尝试、困境与思考
农村小规模学校“双师教学”美术教育模式探究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