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区非遗元素在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中的创新实践

2020-01-08

科学咨询 2020年42期
关键词:兴趣小组专业课程艺术设计

童 怡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江苏南京 210048)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作为一所以工为主,集工、经、文、管、医、艺于一体的综合性高职院,相继开设了数字媒艺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和视觉传播与设计制作专业。作为综合性高职院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区别于专门的艺术类院校,课程的设置上与其他普通专业的设置相同。因此,在课程的设置大多参考有一定知名度的设计院校,没有自己的特色,当然也不会形成自己的研究体系。因此,在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中增加与当地非遗元素的结合,可以梳理出具有自我特色的专业教学模式,也是本阶段我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创新。

一、已有专业课程中本地非遗元素的渗入

对于艺术设计类专业而言,让学生如何用不同的设计符号来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表达自己对艺术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理论教学中我们就引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元素、纹样等。

除了在专业课程中引入非遗元素,我们还在《创新创业实训》实践教学环节中,带领学生走出去,采用校外参观及实践的教学方式,通过参观和实践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以达到初步提高学生独立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该实践环节主要如探访江浙沪艺术馆、博物馆与自然风光等,让学生了解其文化背景、当地文化传承,运用已学图形创意、插画设计课程为引导,收集当地各类图形元素进行创作。该实践环节的地点融合了我国江浙地区浓郁的文化底蕴、地方民情风俗和传统建筑设计,开阔了眼界,有利于启发学生的设计灵感,走进这些地方,深入了解历史,深入中国传统文化,避免了学生只停留在校内闭门造车、凭空想象。

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也组织部分专业同学进行为期一周左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地探访,邀请非遗传承人向学生授课,通过现场的教学和指导,让学生结合非遗元素进行创新设计。学生的作品也参加各类设计大赛获申请专利,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加深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在科技兴趣小组活动中,各种非遗元素为主题的兴趣小组的开展都非常成功。

二、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中引入非遗元素的形式

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中,非遗元素的渗入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本校教师在基础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过程中,有意引入本地的非遗元素,让学生了解了许多以往自己并不知道的非遗文化,更好的让非遗文化扎根于这一代艺术专业学生的设计血脉之中。作为专业教师,除了平时的教学,更要注意自身提升,通过专业培训或者拜师于非遗传承人,可以更好的从专业角度感受非遗元素对艺术设计的影响,更有利于高职艺术教育所期望的实践性教学。二是探访非遗传承人,共同建立大师工作室,利用实践教学环节或者兴趣小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依托开展实践性教学,邀请非遗传承人向学生授课,通过现场的教学和指导,让学生结合非遗元素进行创新设计。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历史悠久,遗留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谓十分丰盛,比如云锦、剪纸、金陵刺绣等不胜枚举。目前,南京已列入国家、省、市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达145 项,但不少非遗项目都面临着公众知晓率低、推广局限、传承人“断档”的局面。在南京、市、省级以上75 个项目中,仅有20 个项目建立传承保护基地,传承设施、设备等方面的缺乏,造成个别非遗项目已经消失或正面临消失的危险。针对这些问题,南京市政府已经通过立法来加强保护,同时开展了“非遗走进高校”系列活动,鼓励高校、研究机构以及职业技术学校开设非遗专业、设立传承班。正是在这样利好的大环境下,作为艺术专业的教师,更应该带领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走入到本地的非遗文化中去。

三、专业教学中引入非遗元素的创新与成效

我院艺术类专业将非遗元素引入专业教学,并通过不同层次的结合,将课程、实践、兴趣小组等与专业技能竞赛等进行结合,获得了不少成绩。

(一)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在专业教学中引入非遗元素,对于师生来说,更多的了解了这其中的文化、历史、工艺以及一些特殊造型和典型纹样等。我们的学生在自己的设计过程中,经常会去博物馆、文化馆等场所,参考一些传统图样融入自己的设计作品中。在近年来的各类国家级省级大赛中,我们的学生凭借着自身的设计作品获得了颇多奖项。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上届带下届的良好环境,在他们的设计作品中增加了很多自己对非遗元素和传统文化的理解。

(二)激发师生的成就感

通过邀请非遗传承人向学生授课,我们的专业教师在这类教学环节中承担辅助教学工作,对于教师而言,自身的教学和设计水平也有所提高。学生在我们引入非遗元素和邀请非遗传承人授课后,拓展了设计思维,也提高了自身对创通文化和非遗元素应用的创新能力,设计出的作品除了参加各类大赛,还有不少申请了外观专利。

四、非遗元素对专业建设的影响

综合性院校艺术设计课程教学,着重于跨专业领域、多维度视角、多学科知识的交叉渗透与综合应用,要求教师具有全面的专业知识素养与较强的引导能力,以及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才能确保教学的前沿性。因此,在现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融入非遗元素,更好的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艺术类专业。同时让当代文化艺术与传统文化非遗元素的交融在这一代学生中渗透的更深,让他们在这种文化碰撞出进行再创新,让艺术作品焕发出新时代的新特色[1-2]。

猜你喜欢

兴趣小组专业课程艺术设计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星.云.海》
《花月夜》
艺术教育类课程与兴趣小组有效结合的策略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周末加油站(V)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妙求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