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创新思维为主题的思政教育案例设计
——以“环境工程专业导论”全英文课程为例

2020-01-08李新洋贾方旭蔡伟伟吴欢欢

科学咨询 2020年42期
关键词:导论环境工程环境保护

李新洋 贾方旭 蔡伟伟 吴欢欢 姚 宏

(北京交通大学土建学院 北京 10004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保护也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习近平主席也多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及“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优先”等方针,因此培养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和家国情怀的,珍惜身边的绿水青山环保人才显得尤为重要[1]。北京交通大学历来非常重视高水平人才培养,在2015 年与英国兰卡斯特大学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在山东威海成立了北京交通大学—兰卡斯特大学国际校区,开展全英文、双学位的国际本科生人才培养[2]。北京交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依托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这个人才培养的新平台以及新模式,围绕“交通—环境”的专业特色,重点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水平的环保专业人才。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教授学生专业技能以及理论知识以外,如何针对环境专业本科生开展思政教育,培养基于环境保护的价值观和情怀显得尤为重要[3]。

“环境工程专业导论”作为环境工程专业必修的大类专业基础课程,其授课的对象是没有专业基础的环境专业大一新生,是环境专业学生掌握专业概况、熟悉专业基本理论、了解学科发展动向以及国内外趋势的重要窗口。为了全面培养大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创新思维、社会责任感,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觉悟,文化素质与道德品质,有必要开展“环境工程专业导论”的思政类课程建设,尤其是开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主题的思政课程建设,让学生树立家国情怀,环保意识价值观的同时,能够更具有创造性思维以及独立处事能力[4-5]。因此本文基于培养创新思维,在“环境工程专业导论”(全英文)课程中设置了专题汇报和小组讨论两个活动作为思政教育的典型案例,重点阐述其设计思想以及对思政教育的促进和指导作用,希望为环境类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一、案例1以环境问题为导向的学生自发专题汇报

(一)案例1 设计目的与意义

基于环保主题,通过学生自主选题,自发组队,充分锻炼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通过自由组队方式,对所选择的题目进行分解、细化,确定题目讲述的逻辑框架,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重点在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同时,突出创新思维的锻炼,尤其作为环境专业大一新生,强化学生在环境保护国家战略中所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树立环境专业学生在环保事业中的排头兵的使命感。

(二)案例1 分析与反思

本案例的实施理念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选题—组织—制作—表达各个环节,学生全程参与。学生通过主动思考,阅读参考文献,实地调研,动手实验等诸多环节的参与,让他们自身体会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急迫感,激发他们的环境保护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锻炼他们的“渔”即独立的处事与思考能力。

二、案例2基于环境话题的讨论/辩论会

(一)案例2 设计目的与意义

针对某一个环保话题(通常没有绝对答案),让同学通过小组讨论+大组辩论的方式,对论题进行深入思考。培养学生对于环境问题的评价标准、思考方式,目的是针对专业的环境问题,自己有能力通过自主获取资料等方式,给出科学、系统、合理的结论,锻炼系统、全面的思考能力。大多数本科新生存在根深蒂固的“标准答案”思维怪圈,遇到任何问题习惯性地去找标准答案。往往许多创新思想、理念都没有标准答案,需要通过大量资料审阅,思维推演,凝练、碰撞才能产生,而且很多现实没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本案例设计的意义在于让学生打破固有思维的墙,建立自己的思维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潜力。

(二)案例2 分析与反思

本案例的设计理念是“打破束缚思维的墙”。为了培养新时代的优秀环保人才,培养创新思维,独立思考能力的关键就是解放思想,需要提供平台和提高教学方法破除学生中固有的思维模式和观念。让学生能够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基本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结束语

当今人才培养观念的新思维认为:人的创造性集中蕴含在人的个性之中,教育的最终目标就在于使受教育者获得完整人格,个人素养以及情怀,并发挥其潜能,最终推动社会和个人的发展和进步[6]。这种新思维伴随当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兴起,也为环境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指明了方向。本文基于创新思维的培养,针对“环境工程专业导论”(全英文)课程的特殊性,有目的性地设立了两个教学活动,系统地分析了两个典型案例的设计思想、理念、具体实施方法以及效果,希望上述案例能够给环境类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猜你喜欢

导论环境工程环境保护
艺术史研究的锚点与视角
——《艺术史导论》评介
环境保护
《装备环境工程》杂志第四届理事会
《装备环境工程》杂志第四届理事会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装备环境工程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的处理措施分析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