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科交叉科研项目组织的探索与启示
2020-01-08张耀方韩海波
张耀方,韩海波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上海 200240)
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已越发成为学术共同体的共识。多学科知识汇聚和渗透是重大科学发现和原始创新的基石,研究表明,百年来近半数诺贝尔奖获奖者具有学科知识交叉的背景:1901年到2000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奖人数共466人,其中交叉学科人数占41.63%,特别是1976—2000年间,这一比例更是高达49.07%[1]。契合学科交叉发展的不同阶段,国内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衍生出不同形式的支撑载体,主要包括初始探索阶段的学科交叉项目、稳定发展阶段的交叉研究中心和研究院所、升级成熟阶段的交叉学院等。学科交叉科研项目是最为灵活机动的形式,尤其适合灵感的迸发期和研究的初创期,因此被广泛采用。以往相关研究集中在高校学科交叉的困境与出路、探索与实践、组织模式创新、专业建设、研究生培养体系或机制、心理认同度、学术影响力关系、资助绩效评价等角度的分析[2-4],缺乏学科交叉科研项目的聚焦与探讨,如何科学谋划、合理布局、有效落实,充分发挥项目组织对学科交叉融合的撬动作用是高校科研管理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1 高校学科交叉科研项目组织的困境
1.1 人才资源缺乏
基于学科交叉项目的复杂性、开拓性、综合性和高度系统化,其组织实施对申请人和科研团队的价值取向及科学素养要求较高。尽管学术共同体内普遍认为学科交叉很有价值、非常重要,但在科研实践中却缺乏强有力的内生动力和外在激励。有研究表明,交叉学科研究似乎会有更低的引用率,科学家的跨学科合作和跨学科引用偏好与其学术影响力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关联[5]。虽然科技评价导向正逐步由注重量化指标转向强调代表性成果、社会贡献和分类考核,但在新的评价体系成熟之前,旧有的通行价值标准(项目、论文、专利、获奖等)仍然影响着科研人员的方向选择,且数量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质量的体现和组成,很难完全摒弃。学科交叉研究项目对学术背景、科研素养、沟通合作、团队协同能力等都有很高的要求,原有学科领域内的积累和沉淀可能更容易取得研究成果,转移到新的学科领域意味着更大的挑战和不确定性,甚至更难取得突破。同时,研究生是科研项目团队的重要组成力量,而目前多数高校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处于散点开展状态,建制化、规范化严重不足,规模效应尚未显现,不同程度面临顶层动力设计偏差、院系阻断优质资源流动、培养过程与出入口不符、考核评价背离实际等现实问题和突出困境,复合型人才缺乏也势必影响着项目团队的整体科研实力和成果产出[6]。
1.2 资金支持匮乏
鉴于学科交叉项目的高风险性、前景未知、成功率并不高,很难一开始就获得较多的资金支持。尽管政府主导研究项目不断加大对学科交叉的支持力度,例如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国家卫生研究院、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英国研究理事会等增加经费的额度以及探索项目评价实践等,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19年度明确将“共性导向、交叉融通”确立为4类科学问题属性分类的资助导向之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重大专项等瞄准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关键共性技术突破、重大工程任务攻关,更是不断鼓励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协同、集成,但囿于传统的竞争性项目遴选和评价方式倾向,创新性很强的学科交叉类非共识项目很难找到合适的评议专家,缺乏前期的基础投入和孵化支撑,在政府支持项目资源竞争中相对处于劣势,同样也很难得到社会风投资本的青睐与支持。国外相关研究表明,交叉学科研究计划在基金资助上的竞争力较差,交叉距离越大的计划书获得资助的概率越低,且这种趋势和研究领域、基金申请来源、研究者没有很大关系。
1.3 配套机制障碍
学科交叉项目的自主性、公益性对高校管理体制机制建设、资源配置统筹能力要求更高,但因缺乏竞争性资金支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更倾向于利用稳定支持非竞争性科研经费开展自主学科交叉创新研究,例如美国密西根大学采用“校级为主、院系为辅、捐赠资助”的交叉学科项目支持格局,2018—2019年校级整体学术投入预算超过14亿美元,其中科研项目支持预算约为9 500万美元[7];针对国内高校,教育部2008年起设立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学科交叉是重要资助内容和方向之一,给予中央高校更多的自主研究空间和经费支持。为此,高校面临由“承担竞争性项目的乙方”到“谋划布局自主科研项目的甲方”的角色转变,从办法制定、指南发布、项目遴选到过程管理、绩效考核等,对高校战略选择和治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如何解决单纯依靠下拨经费体量较小、相比实际需求杯水车薪,而管理成本较竞争性项目更高等一系列矛盾,如何将领导层、决策层、学术带头人等促进学科交叉的意志转化为全体科研人员、学生、管理人员的共识并落到实处,如何理顺体制机制壁垒与障碍,充分调动相关主体积极性,实现人财物资源的良性互动是高校面临的新挑战。
2 高校学科交叉科研项目组织的实践探索
2008年10月,财政部、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管理的意见》,设立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旨在提升高等学校自主创新能力、原始创新水平与高层次人才培养水平,秉持稳定支持、自主安排、公开公正、严格管理的原则,资助内容主要包括博士毕业生研究、交叉学科研究、新兴学科研究,以及科研人员、团队及在读研究生自主选题研究。2009年8月和2016年9月,财政部、教育部先后印发管理暂行办法和新的管理办法,资助内容也不断调整,但交叉学科研究始终是重要组成,相关表述从“支持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学术思想新颖、交叉领域学科新生长点等基础学科、应用学科方面的创新性研究项目”到“开展多学科交叉的基础性、支撑性和战略性研究”,不变的是对学科交叉研究项目的关注和支持。各中央高校学科交叉科研项目组织获得了稳定的自主经费支持,纷纷根据文件要求制定了各具特色的实施方案,例如,北京大学交叉学科研究项目的总资助额度达到该校所有自主选题项目的50%以上,体现了对交叉学科研究工作的高度重视;清华大学以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为基本来源,并积极通过政府、企业等其他渠道筹措经费,实施自主科研计划,设立学科交叉专项,择优支持并向青年教师尤其是年龄在40 岁以内和入选学校基础研究青年人才支持计划的教师倾斜;浙江大学出台关于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共享的指导意见,设立学科交叉人才培养基金和跨学科研究的种子基金,加强文理渗透、理工交叉、农工结合、医工信融合等多形式交叉,凝练实施一批多学科交叉重大项目。
3 上海交通大学多学科交叉基金项目组织的发展历程
上海交通大学多学科交叉研究基金创设于2007年,当年正式启动实施医工交叉基金,由学校拨款500万元,附属医院按1∶1资金配套,遴选立项10个重点项目、35个面上项目,2008年暂停一年,2009年获得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稳定资助至今已连续执行11年,充分发挥了医学学科与工科、理科的强强联合,提升了学科交叉融合和协同创新能力。之后在借鉴医工交叉基金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利用基本科研业务费资金持续支持,上海交通大学于2010年度启动文理交叉基金、理工交叉基金,2014年度启动农工交叉基金,将理工学科优势延伸至文科、农科,不断推动学科交叉研究深度融合、特色发展。
3.1 实施背景与发展思路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和上海市的大力支持下,上海交通大学始终以“上水平、创一流”为目标,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先后恢复和兴建了理科、管理学科、生命学科、法学和人文学科等,1999年上海农学院并入,2005年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强强合并,至此学校完成了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布局。2005年6月,教育部函复关于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有关事宜,明确由教育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在重点共建上海交通大学的同时,合作共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同年7月,两校正式合并。新的医学院及12家附属医院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领域底蕴深厚,叠加了强大的医科优势资源,时任校领导提出充分把握部市共建的体制优势、医工交叉的学科优势、地处上海的区位优势、丰富的临床资源优势,倡议设立医工交叉基金,促进研究领域交叉融合,以更高的标杆、更广阔的视野,加快实现上海交通大学生命医学学科向世界一流的历史性跨越,探索一流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的“交大模式”,全面提升医学学科的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医学学科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为创建世界一流医学院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文理、理工、农工交叉基金亦是如此,原有学科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机成熟后,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得到校领导层面的推动与共识、肯定与认可,通过机关部处、学院的协同推动和落实,最终见诸实践、走向深入。
上海交通大学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基金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秉持需求指引、服务大局、激励创新、持续支持、特色发展、深度融合的发展思路,不断提升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学术前沿的原始创新能力,面向尖端领域和世界权威的科学影响力,面向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水平。例如,医工交叉基金以医生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医学临床需求为牵引,以凝练新的学科方向为目标,定位于资助具有明确的研究目标、能产生较大的交叉性成果,并与国家各类重大科技计划有良好衔接的自主科研项目,重点鼓励医学院、附属医院的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与学校其他理工科学院(研究院)的研究人员联合申请,充分体现医工、医理、医文、医管相结合;文理、理工、农工交叉基金分别坚持以文、理、农科为主,学科交叉、协同创新、面向未来,积极支持以跨学科交叉性质的真问题为导向,围绕学科战略规划和布局,鼓励瞄准学科前沿开展的探索性基础研究,面向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有重要科学意义或重要应用前景,以某一学科院系牵头为主、与学校其他学科院系的教师联合申请,在发展相关概念、理论和方法的同时培育新的研究方向、推动学科发展、促进学术创新、夯实研究平台、培养研究人才,为国家宏观决策实践提供咨询、支持和参考。
3.2 主要建设举措
(1)搭建虚实结合的载体支撑平台。一是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管理办公室及相应的项目评审委员会。例如,医工交叉基金成立由分管科研、医学工作副校长共同领衔的领导小组,由校领导直管的医工结合推进办公室,依托校科研院、医学院及附属医院科教处、理工学院科研办等多方力量,充分调研医院临床需求,凝练学科研究方向和新的增长点,制定交叉基金的发展规划,确定每年的支持重点、资助领域和项目类别,从促进学科交叉、人员融合、科技自主创新的高度规划基金的使用;同时成立了由校内外医学专家和理工科专家组成的顾问专家组,把关交叉基金项目指南的制定、资助重点领域和项目的遴选等,保证所支持的领域和项目代表了科学研究的前沿及技术发展的实际需求、体现创新性和实质性交叉、指导项目中期和结题评审等,确保执行质量。二是定期组织科技创新论坛、沙龙和工作坊等,邀请研究领域专家、交叉基金项目负责人和团队等参加,提供沟通交流的机会和平台,促进思想的碰撞和学科领域的交融。2018、2019年举办青年学者、女教师、女医师医工交叉论坛和创新沙龙等,并成立学术交流协会,医学院、各附属医院和电信、机动、材料、生命、生物医学工程等学院的师生百余人参加了活动,聆听特邀报告、分享成功经验、交流学术成果,同时设立活动分会场,围绕医学诊疗仪器及数字诊疗技术、生物医学材料与组织器官修复及临床前沿基础研究等若干主题开展研讨,推动了对医工交叉材料、图像处理、信息处理、生物等各领域的合作认识和交流,多角度助推医工结合向更高层次和更广泛领域发展;文理交叉基金设立创新论坛项目,围绕城市科学、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健康管理、绿色发展、中国文化企业战略、自贸区创新、认知科学交叉平台建设等学术前沿和应用领域加深跨学科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共享智力资源,提高研究成果质量。三是充分利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信息化建设,加强新媒体服务,提升交叉合作效能。例如,开发线上“一门式”服务平台,推出科研项目查询服务,根据关键词或负责人等字段可快速匹配项目名称、研究期限、项目负责人及学院等信息,方便寻找潜在的交叉合作领域和合作者;借助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网上交流平台等渠道增进沟通交流,及时宣传解读文件政策,促进跨部门协同,提升管理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2)构建协同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一是制定交叉基金管理实施细则,涵盖设立宗旨、资助范围、资助方式、组织管理、申报立项、项目管理、经费管理、成果管理等,确保有章可循,实施精细化管理。例如,医工交叉基金明确要求附属医院1∶1进行资金配套,充分发挥资金汇聚放大效应;要求项目有完善的科研梯队、深入的前期研究工作积累、充分论证项目交叉融合程度和建设发展前景,针对不同类别的项目实施差别化遴选评审方式,充分信任顾问专家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允许项目根据研究需要申请人员或经费调整,充分尊重科学家的决策自主权,规定同一项目负责人同期最多主持1项交叉基金项目,充分保证团队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等。二是设计合理的绩效考核和奖励办法,实行以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为标准的评价制度,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例如,在学校职称评审和工作考核中,交叉基金重点项目享受上海市级项目政策,面上项目享受上海局级项目政策;对后续获得国家或地方重大项目立项支持、重要成果奖励的项目,可以提前申请免于验收;对完成质量特别优秀的项目,优先给予新项目申请资助或滚动支持;采取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从项目执行情况,项目团队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的提升情况,项目成果对社会、经济、科技和学科发展的贡献,以及人才培养和交流合作情况4个维度开展综合绩效评价,重点关注是否真正实现了学科交叉与融合,是否解决了我国重点领域和行业关键科学技术问题,是否具有成果转化效益以及推广应用前景,是否形成良好的学术交流和稳定开展合作机制等;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宽容失败、勇于试错、敢于作为的科研氛围,对于创新性特别强的基础前沿研究项目,因客观原因导致项目未能完成预期目标的,说明失败原因、对科研探索的启发意义及下一步工作建议,则不影响评价等级和评审结果。三是以交叉基金项目为纽带,有效整合多学科资源,构建多元化的科研协同创新体系。例如,所资助的领域和项目注重需求性、问题性和绩效导向,校领导带队、多部门参与广泛调研、深入研究,先自下而上、再自上而下,共同凝练聚焦重大关键核心问题;充分发挥学校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集团等平台的服务作用,加强与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转化医学研究与发展中心等的合作,通过项目持续培育、平台建设、校地合作及校企合作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发展。
(3)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选拔、培养和激励机制。一是侧重青年人才和团队培养,项目适度向40周岁以内青年教师和医生倾斜,提高交叉基金覆盖面和影响力。例如,医工交叉基金自2014年增设青年项目,采取自由申报的方式,以还未获得地方或国家级项目的青年科技人员为主要资助对象,且取消限项规定、扩大资助范围,助力支持医院和校本部青年科技人员的交叉科研起步;不断探索符合学校学科发展的新方向,适时调整项目类别和经费额度,逐步加强对重点项目和青年项目的支持,削弱对面上项目的支持,2018、2019年每年支持100项青年项目,每个项目由学校拨款10万元、附属医院配套10万元,充分发挥学科交叉种子基金的作用。二是借鉴基金委评审模式,分领域确定合适的顾问专家组,保证项目遴选的公开、公平、公正性。重点项目采用第一轮函评、第二轮会评的方式,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则采用专家函评的方式;评审专家对评审项目按照A-优先资助、B-可以资助、C-不资助进行评价,统计成绩时所有项目根据专家的评审结果按A-4分、B-3分、C-1分进行总分排序;每年经附属医院内部初步筛选后,申请项目最终获得学校立项资助的比率约为50%,据统计,每年附属医院新进青年医生中约10%可以成功申请到青年项目,保证了公平竞争、科学选拔、择优立项、宁缺毋滥。三是以交叉基金项目为牵引,实行团队式研究生培养,提升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和综合性。交叉基金项目以国际学术前沿、国家重大战略、经济社会发展、高端智库建设的需求为导向,符合优势学科战略必争的交叉方向、国家科技创新热点方向、行业创新发展难点方向等,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绝佳的试验基地和历练机会。四是创新管理机制,落实“放管服”改革精神,扩大项目自主权,激发团队科研积极性。例如,取消劳务费比例上限限制,项目负责人可根据团队建设需要聘用助理人员、学生等;进一步合并预算科目至三大类,同一类别内预算调整由项目负责人统筹,无需学校和学院批准;结题验收优秀的青年项目可申请滚动支持,顺利通过结题验收的项目结余资金可继续留用一定期限,用于后续预先研究等;对于优秀青年学者、科技创新突出贡献人才、科研创新潜力团队等给予一定的绩效奖励,可用于对有工资性收入的科研人员的智力成本补偿。
3.3 资助情况及实施成效
上海交通大学的医工交叉基金和文理交叉基金是执行时间最久、最有特色的多学科交叉基金代表,因此本文着重围绕这两个基金进行分析。
3.3.1 资助情况
(1)医工交叉基金。医工交叉基金的立项数和经费数保持稳步快速增长,从最初的45项、校拨经费500万元到2019年度的154项、校拨经费3 000万元,加之附属医院1∶1的资金配套,资助力度稳步提升。基金资助领域较为集中,排在前9位的精准医学研究、临床前沿基础研究、数字化医学、生物医用材料研发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纳米和生物材料、医学诊疗仪器与设备研发、转化医学、创新精密医学仪器设备、医学影像学合计立项数、资助经费数分别占基金立项总数和经费总数的54%和58%。2007—2019年度,面上、青年项目立项数和校拨经费数总计分别为709项、8 400万元和431项、4 141万元,合计高于重点项目的190项、7 725万元,体现了对青年人才和团队的关注和倾斜;且自2019年起,对绩效评估优秀的面上和青年项目单独设立滚动支持类别,进一步起到了激励优秀青年人才的导向作用。基金项目牵头单位以附属医院为主,九院、一院、六院、仁济医院、瑞金医院、新华医院的实力强劲,获立项数均过百项、资助经费数超2 000万元,合计分别占立项总数和经费总数的69%和67%;其后依次为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儿童医学中心、儿童医院、胸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医学院和同仁医院。基金项目的合作学院集中在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药学院、Bio-X研究院、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体现了工科和医科交叉研究的广阔前景。
(2)文理交叉基金。文理交叉基金的立项和经费数基本保持稳定,平均每年立项20~30项、经费400万元左右,其中2010—2017年度一般项目立项数最多,总计达到134项、合同经费1 366万元,略高于重点项目的54项、1 220万元,同样体现了对青年人才的倾斜和支持。基金项目牵头和合作的学院同样呈现出集聚的特征,牵头学院排在前10位的是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凯原法学院、人文学院、媒体与设计学院、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社会认知与行为科学研究院、外国语学院、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体育系、人文艺术研究院,合计立项数、经费数分别占立项总数和经费总数的74%和78%。基金项目合作学院集中在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媒体与设计学院、图书馆、医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数学科学学院,部分项目创新采用文文交叉的组织形式,更加注重不同学科领域的实质交叉,并不局限于文科和理科的限定。
综上,上海交通大学的多学科交叉基金以学校学科重点布局和发展方向为指引,在研究领域、项目类别、牵头和合作学院方面均呈现出资源集聚、强强联合的态势,并不断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3.3.2 实施成效
(1)有效支撑构建了完善的学科体系。学校着力建设工科、理科、生命医学、人文社科四大学科板块,形成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办学格局。2018年学校的财政总收入为128亿元,科研经费达36.93亿元,拥有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学科7个、前1%学科19个,居全国(未含港澳台地区。下同)高校第二,涵盖临床医学、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药理学和毒理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经济与管理、免疫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环境与生态学、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微生物学、社会科学、数学、物理学、农学、心理学。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的船舶与海洋工程、机械工程、临床医学、生物学、工商管理5个学科获A+,全校A类学科合计25个;“双一流”建设学科有17个,涉及医、工、理、文、农学学科,这些学科恰是学校医工、文理、农工、理工交叉基金的资助主体。
(2)提升了重大科研任务承载能力。进一步凸显了多学科交叉基金项目的种子培育作用,尤其是提升了自主科研活力,形成了优秀青年人才和团队的蓄水池。学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连续10年全国高校第一,连续3年超过1 000项,截至2019年8月共立项1 194项,其中医学院707项,占比为59%,再创新高,尤其是面上和青年基金多年保持高位增长。学校承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任务,2016—2018年立项项目为73个,其中医工领域46个,占比为63%;医工交叉基金资助已结题项目后续获国家及省部级项目546项、横向及其他项目154项,培养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21人,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1 500余人;在国家社科、教育部人文社科和上海市哲社规划等省部级以上社科基金项目申报中竞争力显著增强,87 项已结题的文理交叉基金资助项目中有57 个项目获后续项目支持。
(3)取得了一批有显示度的科研成果。历年结题验收的医工、文理交叉基金项目的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项160多项;已结题的医工交叉基金项目研究人员发表的科学引文索引/工程索引(SCI/EI)期刊论文1 600多篇,已结题的文理交叉基金项目研究人员发表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期刊论文近350篇。例如,2015年度立项的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彭永德教授与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赵立平教授团队联合完成的“肠道菌群重建通过脑-肠-胰岛轴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项目,从新的角度研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病机制,为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防控提供新策略,研发可以遏制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上升趋势的新策略,使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防治关口前移,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导致的致残率和死亡率,项目团队共发表SCI论文4篇、核心期刊论文1篇、美国糖尿病学会(ADA)交流报告1篇,其中“Gut bacteria selectively promoted by dietary fibers alleviate type 2 diabetes”并列通信作者发表在Science[8];2017年度立项的瑞金医院于颖彦教授与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韦朝春教授合作的医工交叉项目取得重要实质性成果,成功构建中国汉族人泛基因组分析流程,在人类基因组分方法学上开发了一套全新的人类基因组测序数据分析系统,研究成果于2019年7月31日在国际医学组学研究权威刊物Genome Biology在线发表(期刊影响因子为14.028)[9]。
(4)积极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在多学科交叉基金项目实施的基础上,学校升华建设了一批学科交叉研究平台,包括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医学3D打印创新研究中心、材料基因组联合研究中心、脑科学研究中心、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国家战略研究院、中国质量发展研究院、李政道研究所、燃气轮机研究院、智能制造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医疗机器人研究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都市智慧农业教授工作室等,积极对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建设高端智库,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开拓科研新局面。例如,经过医工交叉基金前期培育、后续成立的医学3D打印创新研究中心,依托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建设,初步建立了由多位资深临床医学专家、影像学专家、生物力学和材料学专家以及具有博士、硕士学历的专职工程技术研发人员组成的医工交叉合作团队,面向骨科、口腔科、整形科、五官科、放射科、康复科、介入科等不同科室提供个性化创新医疗器械的研发、3D设计、制造和性能评价服务,完成国内首例金属3D打印个性化骨盆肿瘤型假体设计及临床应用,被《中国新闻网》等国内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10]。学校在国际上首次开展基于3D打印技术实现骨盆肿瘤个体化保肢重建的多中心研究,同时积极推广个性化医学理念和技术,建立医学3D打印创新研究中心医院联盟,目前已有23家分中心单位,覆盖国内11个省份。
4 启示与借鉴
(1)内外因协同是组织学科交叉科研项目的先决条件。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变化的根据,决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向,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是变化的条件,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两者缺一不可。生命健康、生活质量、人文情怀和现代智慧农业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持续追求,催生了医学、文学、农学与电子信息、机械制造、新材料、生命科学、化学、数学和物理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在上海交通大学的学科交叉发展实践中,医、文、农等学科的需求和工、理学科的优势具有天然融合的基因和诉求,是为内因;两校合并、综合性大学的定位与建设促进了学科要素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自由流动,校领导的重视、机关部处和学院的积极推动等有利于形成规模集聚效应、消除融合成本和壁垒,是学科交叉科研项目的催化剂,是为外因。上海交通大学的学科交叉科研项目顺利实施,正是内外因共同作用和推动的结果。因此,高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特色发展,紧紧抓住学科交叉融合、解决现实问题的内在需求,辅以校院联动、创新机制、设立多学科交叉基金等外在举措,找准学科交叉研究的目标和逻辑,寻求价值取向的升华和统一。
(2)多渠道筹措资金是组织学科交叉科研项目的支撑条件。科学研究是一项成本极高的事业,无论是建设高水平的交叉研究团队,还是配备完善的科研仪器设备和信息资源数据库,都需要长期的经费投入支持。我国R&D经费总量自2000年特别是2006年国家提出自主创新战略以来增长迅速,2013年首次跃居世界第2位,但仍约为位列第一的美国的40%,及至2017年投入规模约是美国的48%,2018年与美国的绝对差距缩小到3 000亿美元以内,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18%的新高度,但与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世界主要创新型国家(2017年R&D经费投入强度分别为2.79%、3.02%、3.20%、4.55%)相比仍有差距[11],可见无论是研发资金的绝对值还是相对值,我国仍然处于资源相对紧张的阶段;同时我国研发经费投入结构不合理,基础研究投入比例长期低位徘徊在5%左右,应用研究投入比例滑至低位10%左右,远低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12],学科交叉研究更是在研发资金竞争中长期处于劣势。因此,高校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是自主组织学科交叉科研项目的必要支撑。上海交通大学以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为主体,加之附属医院等二级单位1∶1的资金配套,并吸引企业等社会资本投入,初步构建了交叉科研项目资金投入体系,但目前也面临着社会资本投入规模太小的问题。对此,国内高校可借鉴密西根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成功经验,在早期交叉学科研究投入主要依靠校级财政,但随着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需要更加注重契合社会资本的风险偏好和商业合作考虑,逐步转为更多依靠社会资本力量,包括企业研发资金、社会捐赠收入等。
(3)汇聚优秀人才是组织学科交叉科研项目的关键核心。青年阶段是人生最容易产出重大成果的时期,但也是科研人员经济压力最大、家庭负担最重、职业规划最迷茫的时期,需要给予其更多的物质保障、精神关怀和政策支持;同时在加速青年人才成长、释放科研潜力的同时,也需要更多发挥学术大牛、领军人才、资深教授等的影响力和带头作用,尤其在重大科技项目组织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必须要依靠领衔科学家的统筹力和号召力。学科交叉科研项目既应注重向40周岁以内青年教师倾斜,以青年项目起步、面上和滚动项目拔高,提供连续的项目和经费支持,宽容失败、甘于等待,激励培养青年人才成长,又需兼顾重点前瞻布局和融合集成创新,设立重点重大项目,目标引领、绩效导向,鼓励产出高质量科研成果。因此,高校应遵循人才发展的客观规律,根据人才所处的发展阶段给予不同类型的项目支持,搭建促进人才成长的阶梯和平台,建立学科交叉人才特区,实行以创新质量、社会贡献和代表性成果为标准的考核与评价制度,赋予项目负责人更大的决策自主权,加强创新团队培育和建设。
(4)创新管理机制是组织学科交叉科研项目的重要保障。落实“放管服”改革精神、给科研人员松绑减负、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是国家科技体制和资金管理改革的关键和核心,包括报告报表检查不断整合、科技评价导向更加多元、间接成本补偿不断增加、绩效支出比例不断提高、预算调整权限不断下放、结余资金使用期限延长等。学科交叉科研项目资金来源更加广泛,更需顺应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的形势,减少干预、创新机制,最大化发挥资金的效用。因此,高校应积极谋划、有序推进,建立起有利于学科交叉的科研、财务、人事、资产、人才培养等管理制度,以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为基石,以科技论坛、沙龙、工作坊等多举措促进学科交叉沟通交流,以信息化建设提升管理效率,采取更加灵活的项目和资金管理方式,简政放权、信任优先、监督并重,力争将经费管理好、使用好,为学科交叉科研项目的有序有效开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和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