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山阴峡山何氏简谱》史实辨误及文献价值探析
2020-01-08周燕儿
周燕儿
(绍兴市柯桥区博物馆 浙江绍兴 312000)
1 引言
山阴峡山何氏,为越中名门望族,明清两代簪缨联翩,朱紫盈门,才俊不绝。据不完全统计,在《明史》《清史稿》上立传者4人;在省、府、县志及相关县志资料中立传者近40人;留下著述上百种,令人叹为观止。绍兴市柯桥区博物馆收藏有清《山阴峡山何氏简谱》稿本一卷(以下简称《简谱》),系1994年9月绍兴县福全镇峡山村村民何梦孙捐赠。该谱为纸本,色淡黄,绫裱,纵24厘米,横146厘米。小楷,墨书。整体分上下两横列:上列为本支世祖之号,每世分2竖行,每行1—4字,字径1厘米;下列为正文,共101竖行,满行22字,字径0.6厘米。其中第70竖行与第71竖行间有缺行,推测系早年保存不善所致。后装裱时,为追求整体美观,裁去了残缺部分,重新进行拼接,故此处上下文已无法连贯。另,谱中个别文字有残。该谱为研究峡山何氏家世源流、家族发展、科举名人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但谱中也存在着一些脱漏疏误、夸大杜撰祖先官职等现象。本文稽核文献,对谱中世系记载的相关史实逐一考辨,并就其历史、艺术价值进行了探析。
2 《简谱》世系相关史实考辨
2.1 该谱的撰书者及撰书时间
本身
名裕堂,字萼君,号铁香。由布经加秩同知,授奉政大夫……族弟裕承,号小笠。道光乙未进士。日讲起居注官,詹事府詹事,前翰林院侍读学士。云南、湖北正主考,四川提督学政、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简谱》未署撰书者姓名及年月。但从谱末所载“本身名裕堂”等文字分析,该谱的撰文和书写者系山阴峡山何氏第十六世何裕堂。何裕堂,字萼君,号铁香,谱文称“由布经加秩同知,授奉政大夫”。又以谱末所记族弟何裕承的最后官职“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为线索,经查《清实录·宣宗成皇帝实录(七)》,“以詹事府詹事何裕承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1]册39:42147的时间,是在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二月。据此推知,该谱的撰书时间应在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及以后。
2.2 何宗政、何昶的官职
四世祖 溪山公
讳宗政。□荣禄大夫。行实载礼部侍郎章瑄志。原配王夫□。瘗王家山。继配潘夫人。合瘗眠牛山。
五世祖 直庵公
讳昶,字文辉。赠荣禄大夫。行实载户部侍郎郑纪志……
《简谱》载:何氏四世祖溪山公何宗政、五世祖直庵公何昶,均赠“荣禄大夫”。此史料有误。何宗政和何昶均为儒生,但未曾登科及第,皆因子孙何诏而贵。据《明史》志第四十八《职官一》云:封赠“一品,三代四轴。二品、三品,二代三轴。四品、五品、六品、七品,一代二轴。八品以下流内官,本身一轴”,“曾祖、祖、父皆如其子孙官”,“从一品,初授荣禄大夫,升授光禄大夫。正二品,初授资善大夫,升授资政大夫”[2]志48:1736。明嘉靖八年(1529年),何诏擢南京工部尚书,属正二品官阶,累授资政大夫,故其父、祖两代,亦被累赠“资政大夫、南京工部尚书”。明张璧《南京工部尚书赠太子少保何公诏墓志铭》[3]卷52:67、清《山阴峡山何氏家谱》(残本)[4]可证。
2.3 何诏及妻、何鳌、何景麟的职衔
六世祖 石湖公
讳诏,字廷纶。弘治己酉举人,丙辰进士。工部主事、郎中,永平、永州知府,广西参政,福建布政司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直隶提督紫金等处,工部侍郎,刑部尚书,工部尚书。太子少□□荣禄大夫,赐祭葬,崇祀乡贤。行实载大学士张璧志。原配唐夫人。瘗容山。继配孙夫人。合瘗西扆山。次子鳌,字巨卿,号沅溪。癸酉举人,丁丑进士。刑部主事、员外郎、郎中,刑部尚书。太子少保,授荣禄大夫。鳌子景麟,号瑞泉。广西柳州府知府。
《简谱》载:六世祖石湖公何诏,历官“工部主事、郎中,永平、永州知府,广西参政,福建布政司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直隶、提督紫金等处,工部侍郎,刑部尚书,工部尚书,太子少保,授荣禄大夫”。谱中的部分职衔表述不够完善。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六部”有南、北之分,其中南“六部”均加“南京”二字;北“六部”则不加。明张璧《南京工部尚书赠太子少保何公诏墓志铭》显示:何诏考取进士后,初授“南京工部都水清吏司主事”,简称应作“南京工部主事”[3]卷52:56。最后两任官职应为“南京刑部尚书”和“南京工部尚书”[3]卷52:66。《简谱》“六世祖石湖公”条下记及何诏之妻,仅见原配唐氏和继配孙氏。经查王畿撰《何母沈夫人行状》,何鳌之妻沈氏,“事石湖公及唐、孙、郭三夫人”[5],说明何诏继妻尚有郭氏。对此,何诏后裔、清何寿章浙江乡试《朱卷》中记有“氏郭,以子(何鳌)贵,诰封太夫人”[6],亦可资证。《简谱》“六世祖石湖公”条下,所述何诏次子何鳌职衔中有“授荣禄大夫”,不确。据明李本《资政大夫刑部尚书赠太子少保沅溪何公鳌墓志铭》,应改称“资政大夫”[3]卷45:41。该条下所述何鳌之子何景麟,官“广西柳州府知府”,不实。据王畿《何母沈夫人行状》云:何鳌夫妇育有三子,长子景麟,“以荫授官前军都督府经历,先夫人卒”[5]。王畿与何鳌同为王阳明弟子,又系儿女姻亲,故对何景麟之官职不应记错。
2.4 何景星、何景昂的官职
七世祖 峡峰公
讳镐,字周卿。授通议大夫。行实载祭酒周文烛志……次子景星,字子瞻,号梅湖。前军都督府都督、浙江总兵官,授荣禄大夫。
八世祖 近峡公
讳景昂,字子抑。荫生。前军都督府都督,赠通议大夫。行实载主事徐缉志……
《简谱》载:七世祖峡峰公何镐次子何景星官“前军都督府都督、浙江总兵官,授荣禄大夫”;八世祖何景昂官“前军都督府都督”,均夸大其辞。据《明史》志第五十二《职官五》云:“中军、左军、右军、前军、后军五都督府,每府左、右都督,正一品。都督同知,从一品。都督佥事,正二品,恩功寄禄,无定员。其属,经历司,经历,从五品;都事,从七品。各一人。”[2]志52:1856同书《职官一》又云:职官子孙袭荫制度,“正一品子,正五品用。从一品子,从五品用。正二品子,正六品用。从二品子,从六品用。正三品子,正七品用。从三品子,从七品用。正四品子,正八品用。从四品子,从八品用。正五品子,正九品用。从五品子,从九品用。正六品子,于未入流上等职内叙用”[2]志48:1735-1736。何景昂、何景星均为何镐之子。何镐以父何诏庇荫“补上太学,世先禄”[7]人物列传:20,终身不仕;何景昂之子何继高,虽有仕宦经历,仅授通议大夫,故何景昂作为荫生授官,不可能如此显赫,应在正六品及以下。经查清何寿章浙江乡试《朱卷》,何景昂“以祖荫任前军都督府都事”[6],明刘栋撰《何镐传》称何镐为“前军都督府都事景昂之父”[7]人物列传:20。明谢丕撰《何景昂传》亦显示,何景昂于“嘉靖己亥授前军都督都事”[7]人物列传:20。三者所记完全一致,且符合明代职官制度中的袭荫和封赠规定,应可征信。同样运用反推法推断,何景星若为“前军都督府都督、浙江总兵官,授荣禄大夫”,那么,按明制其父何镐亦应诰赠相同的官衔,但《简谱》仅载“授通议大夫”。清何寿章浙江乡试《朱卷》中,亦只有“诰赠中大夫、长芦盐运使”[6],且该职系由何景昂之子何继高官职荣赠。可见,《简谱》所言何景星之官职有误。
2.5 何继高的职衔、何腾蛟的谥号
九世祖 泰宁公
讳继高,字汝登。嘉靖甲子顺天举人,万历癸未进士。刑部主事、陕西司郎中,河南卫辉、归德、江西临江、福建福州知府,长芦盐运司使,江西布政司使右布政使,授通议大夫……孙腾蛟,号云从。天启辛酉举人。河南南阳府知府,淮徐道,总督四川、湖广,晋尚书、东阁大学士,封定兴侯,赠中湘王,谥忠烈。
《简谱》载:九世祖泰宁公何继高,历仕“刑部主事、陕西司郎中,河南卫辉、归德、江西临江、福建福州知府,长芦盐运司使,江西布政司使右布政使”。然稽核何继高挚友陶望龄撰《江西布政司参政泰宁何公行状》、清何寿章浙江乡试《朱卷》可知,《简谱》对其部分职衔的记述或不尽规范,或有讹误。如初授“刑部主事”一职,全称应为“南京刑部广东司主事”[8]卷16:29。又如终至“江西布政使司右布政使”,应改为“江西布政司使右参政”[6]。据《明史》志第五十一《职官四》云:“布政使,正三品;参政,从三品。”[2]志51:1840两者职级不同,故不能混为一谈。《简谱》“九世祖泰宁公”下所载的从弟何志清之孙何腾蛟,系南明重臣、抗清名将。殉国后,南明永明王和清乾隆帝先后赐谥。关于南明永明王所赐谥号,各书记载不一:《简谱》作“忠烈”;《明史》、清嘉庆《山阴县志》、清何楙浙江乡试《朱卷》、臧励和等编《中国人名大辞典》作“文烈”[2]列传168:7177,[9]卷14:68,[10-11];清王夫之撰《永历实录》、清计六奇撰《明季南略》作“文忠”[12-13]。笔者以为《明史》属正史,且《列传》部分出自清初著名史学家万斯同之笔,可信度较高,故永明王追谥应以“文烈”为宜;又据清《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云: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乾隆帝为“褒阐忠良,风示来世”[14],赐何腾蛟专谥为“忠诚”[14],并入祀忠义祠。
2.6 何斌臣的科名
太高高祖 绍宁公
讳国辅,原名光迈。天启丁卯顺天举人。赠中宪大夫。行实载通志及郡县志。崇祀乡贤……从弟斌臣,原名光宇,号和阳。万历辛丑进士。浙江总兵……胞侄宏仁,号书台。丁丑进士。浙江道监察御史。胞侄襄仁,字圣襄。授骠骑将军、台州总兵官。从侄天爵,字子修。康熙丙辰武进士。授怀远将军。从侄天培,号柱峰。康熙丙辰武进士,廷试武榜眼。御前侍卫、陕西兴汉镇挂印总兵、正蓝旗汉军副都统……从侄嗣仁,号思谷。武会元。授昭勇将军、福建总兵官。
《简谱》“太高高祖绍宁公”下所载,从弟何斌臣“万历辛丑(1601年)进士”,其实应为武进士。清乾隆《绍兴府志》卷三十五《选举志六·武进士》中,有“万历辛丑科”“何斌臣,山阴人,都督”[15]卷35:4之记为证;民国《镇海县志》卷十七《职官下》“阃帅”栏中,亦载有明天启“何斌臣,字和阳,武进士,山阴人,元年任”[16]等字样。
2.7 何铣的官职
高高祖 素园公
讳天宠,字昭侯。崇正壬午顺天第二名举人,康熙丁未第五名进士。内阁中书、吏部文选司员外郎。丁卯科广东正主考,京察一等,授奉直大夫,晋中宪大夫……孙裕城,字惺庵。江西、河南巡抚。曾孙铣,河南粮道、陕西布政司使、太仆寺(此后缺行)何家庄。从弟标,字廷采。拔贡,顺天副榜。陕西洵阳县知县。从弟其显,字翼文。贡生。山东肥城县知县。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发展更注重树立文化强国的核心理念,提升我国的综合实力。而体育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具有独特的影响力,能有效促进我国文化强国事业的进步。通过分析体育文化的价值,说明影响体育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阐述了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体育文化发展路径,以此促进我国体育文化的发展,从而对我国文化强国的建立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简谱》“高高祖素园公”下,所记从侄何经文曾孙何铣官职“太仆寺”后,少一“卿”字,应系缺行所致。
3 《简谱》的文献价值
《简谱》对何氏家族人物的记述,虽然存在着一些错记、误记和官职刻意拔高等问题,但瑕不掩瑜,整体取舍精当,内容丰富,仍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3.1 《简谱》为峡山何氏家族勾勒出了一支较为完整的世系
关于山阴峡山何氏谱牒,浙江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虽有收藏,但均属支谱或残本[17]。而《简谱》所载,则为峡山何氏家族中最为辉煌的一脉,自元至正年间始迁,至清道光年间止,历16世,近500年。同时,该谱对部分与本支世系关系密切,且具有功名、仕历和影响力的旁系族人,亦以胞兄弟、从兄弟、族兄弟、胞侄、从侄等方式,附列于本支世系之后,从而使整卷谱牒简而不繁,经络分明,一目了然。该谱作为编撰氏族简谱的典范,其历史文献价值不言而喻。
峡山何氏瓜瓞延绵,枝繁叶茂。已迁居外地的族属姑且不论,仅寓居绍兴而知名者,除《简谱》所载何裕堂一支外,至少尚有四支:一是何惟杰(字汉三,号达甫)支。始祖何良三→高高祖何永锡→高祖何德源→曾祖何天林、本生曾祖何天杓→祖何兰汀→父何逢辰。旁系从略。该支系在清乾嘉年间曾出过何兰馥、何兰汀、何惟烈等进士。详见清同治四年(1865年)补行咸丰辛酉(1861年)并壬戌(1862年)恩科浙江乡试举人何惟杰《朱卷》,卷末署“世居绍兴府城偏门外峡山村”[18]。二是何寿章(字豫才,别号苏甘)支。九世祖何继高→十世祖何光道→十一世祖何育仁→十二世祖何曾㮚→十三世祖何鼎→十四世祖何经文→高祖何煐→曾祖何裕堃→祖何维钧→父何澂。旁系从略。该支系在清代出过不少名宦、乡贤、文学家和金石家,几乎每世均有著作多部传世。何寿章本人系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癸卯科进士,著名书画篆刻家。详见光绪十九年(1893年)癸巳科浙江乡试举人何寿章《朱卷》,卷末署“世居偏门外峡山村,现住五云门内观音弄。”[6]三是何谨顺(字巽甫,号铁琹)支。五世祖何经文→高祖何煟→曾祖何裕城→祖何金→父何沛。旁系从略。该支系中的何煟、何裕城父子,为清乾隆时治水重臣,《清史稿》有传[19]列传112:10860-10862。详见清咸丰二年(1852年)壬子恩科进士何谨顺《朱卷》,卷末署“世居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之峡山村”[20]。四是何秉常(字子良,号云汀)支。高祖何师吉→曾祖何其栋→祖何光熊→父何士祁。旁系从略。该支系中的何士祁为道光二年(1822年)壬午科进士,官至松江府知府,政绩卓著。工书画。藏书之富,甲于江浙。详见清咸丰八年(1858年)戊午科浙江乡试举人何秉常《朱卷》,卷末署“世居偏门外峡山村”[21]。笔者以为,若将《简谱》与上述峡山何氏各支世系整合在一起,互相印证,即可形成一部内容更加丰富翔实的峡山何氏族属谱牒。
3.2 《简谱》为明清时期部分何氏名人找到了族属归宿
《简谱》中涉及的有些何氏名人籍贯,历史文献中存在不同说法。如《简谱》撰主何裕堂的高高祖何天宠,为明末清初人,“生平著述甚富,尤长于诗”[15]卷61:17,清康熙六年(1667年)丁未科进士。《明清历科进士题名碑录》称其为“顺天府宛平县人”[22]册3:1565,但在清乾隆《绍兴府志》[15]卷61:17、清嘉庆《山阴县志》[9]卷15:32中均有传,说明是一位因科考而曾寄居顺天宛平的峡山何氏族人。又如何腾蛟,《明史》、清乾隆《贵州府志》、清计六奇《明季南略》等均称贵州“黎平卫人”[2]列传168:7171,[13],[23];而清嘉庆《山阴县志》则称“本山阴人,以戍籍贵州黎平卫”[9]卷14:67;民国《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说得更具体:“何氏居峡山后五传,而其族渐盛,分为九支,其迁徙他省县者亦不一。有名希文者,当明之中叶,因事戍贵州黎平府五开卫,中湘王腾蛟即其裔也。”[7]氏族上:22《简谱》将何腾蛟附于九世祖泰宁公从弟何志清之后,则进一步表明,何腾蛟的祖籍在山阴,而且是山阴峡山何氏族人。再如清早期名宦、词人何鼎,《简谱》称“湖南靖州籍”;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何鼎在河南长葛县知县任上纂修《续修长葛县志》成,所作《序》中亦自署“楚南何鼎”[24];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戊子科浙江乡试举人何洤《朱卷》明确记载:十二世祖何曾㮚,即何鼎之父,始“入籍湖广”[25],成为靖州人。《简谱》中称何鼎官至“浙江嘉兴府知府”。按清代“外任官在本籍五百里内者回避”[19]圣祖本纪三:264之规定,亦可反证山阴峡山为其原籍。又据清光绪《嘉兴府志》卷四十二《名宦一》载:何鼎于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任嘉兴知府,“治严肃,绝苞苴”[26],但一年后即被降职。因贫无以归里,只得侨寓禾城,卒葬茶禅寺(俗呼三塔寺)后。何鼎遗令子孙回籍山阴峡山,故清《从政观法录》卷二十《总督管河南巡抚何煟》中,称何鼎之孙何煟为“湖南靖州人,入浙江山阴籍。”[27]再如清道光朝大臣何裕承,即《简谱》撰书者何裕堂族弟。清何寿章乡试《朱卷》称“从曾叔祖裕承,入籍河南祥符县”[6];《明清历科进士题名碑录》称何裕承为“河南开封府祥符县人”[22]册4:2434。何裕承之子何枢,在清咸丰六年(1856年)丙辰科进士《朱卷》上,亦自署“河南开封府祥符县附生,民籍”[28],并载其八世祖为何光道、七世祖为何能仁、六世祖为何嘉奕、高祖为何俨、曾祖为何经愉、祖为何纶锡、父为何裕承。追根溯源,证之《简谱》,足以表明何裕承为山阴峡山何氏族人。因此,《简谱》为我们进一步澄清部分迁居、寄居于外地的何氏名人原籍、祖籍及其族属关系,提供了重要而确凿的依据。
3.3 《简谱》为绍兴科举人物研究起到了补正和佐证作用
《简谱》与方志记载人物的侧重点不尽相同。《简谱》主要载录谱系族人的姓名、字号、科名、宦历、迁徙及葬地等;方志人物列传则突出传主生平事迹和成就影响。两者虽立足点不同,但却各具特色,各有千秋。就《简谱》而言,峡山何氏在科名仕历上,归纳起来呈现出“四多”:一是“尚书多”。有明代南京工部尚书何诏、刑部尚书何鳌、南明兵部尚书何腾蛟、清代兵部尚书何煟等。其中的何诏与何鳌,还是“父子尚书”和“父子少保”。明陶望龄撰《江西布政司参政泰宁何公行状》赞曰:何诏、何鳌“父子世卿,贵盛于是,峡山之何闻天下”[8]卷16:28。二是“进士多”。有父子进士:何诏与何鳌、何裕承与何枢等;兄弟进士:何天宠与何宏仁、何天爵与何天培等;祖孙进士:何继高与何天宠、何宏仁等。三是“武官多”。有南京后府署都督佥事、浙江总兵何斌臣,骠骑将军、台州总兵何襄仁,怀远将军何天爵,陕西兴汉镇总兵、正蓝旗汉军副都统何天培,昭勇将军、福建总兵何嗣仁,游击将军何嘉玥,骠骑将军、温州总兵何天敘,左军都督府都督同知、广东廉州镇总兵何伟,骠骑将军、宁波总兵何嘉勋等。四是“入祀乡贤多”。有何诏与何鳌父子,何继高与何国辅、何宏仁祖孙,何煟与何裕城父子,何嘉祜等。
《简谱》所载何继高,是明代万历年间的清官廉吏。明万历《绍兴府志》卷三十二《选举志三·举人》中称“何继高,诏之孙,顺天中式”[29]。清康熙《绍兴府志》《山阴县志》、清嘉庆《山阴县志》等,均沿袭前说,只字未改。其实据《简谱》,应为何诏曾孙。对此,陶望龄撰《江西布政司参政泰宁何公行状》中,有“峡峰公,沅溪公伯兄也,蹈礼慕义,不乐仕。至子近峡公,始以祖荫参佐军府,仕八月而卒于官。配沈淑人,提四岁孤奉丧南还,即公也”[8]卷16:28数语,亦可资证。
《简谱》所载何天爵和何天培,是清早期绍兴两位极其难得的兄弟同榜武进士。但清康熙《绍兴府志》卷三十七《选举志七·武科》中,仅有“何天培,山阴人”“何天爵,山阴人”[30]各6字。清嘉庆《山阴县志》卷十五《乡贤三》,将其附于《何光绅》传后,云:“天爵、天培同登康熙丙辰武进士。天爵,字子修,任广东大埔营游击,剿抚兼施,巨寇葛登标等皆倾心归附。天培,榜眼,御前侍卫。任浙江提督中军参将,戢兵爱民,有轻裘缓带风。”[9]卷15:24民国《崇明县志》卷十《职官·名宦二》云:“何天培,字子厚,浙江山阴人。康熙初,以一甲二名武进士为御前侍卫。十七年,任奇营游击。晓畅军务,性宽厚,而治兵甚严。尤工书,遒婉法晋人。暇则闭阁观书如文士。”[31]《简谱》所记内容虽不多,但仍可作如下补充:何天爵和何天培系峡山何氏第十一世。何天爵所授官职除“广东大埔营游击”外,尚有“怀远将军”。何天培号曰“柱峰”,系“廷试武榜眼”,所授官职除“御前侍卫、浙江提督中军参将”外,尚有“陕西兴汉镇挂印总兵、正蓝旗汉军副都统”。因此,《简谱》丰富了这两位科举名人的履历。
《简谱》所载的何天宠,中举时间有二说:一说为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己卯科”,见清康熙《绍兴府志》卷三十五《选举志三·举人》[32]卷35:65。二说为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壬午科”,见清康熙《山阴县志》卷二十《选举志二》[33]、清乾隆《绍兴府志》卷三十二《选举志三·举人上》[15]卷32:70。考取进士的时间亦有二说:一说为“康熙乙未(1715年)”,见清乾隆《绍兴府志》卷六十一《人物志廿一》立传[15]卷61:17。二说为“康熙六年丁未(1667年)”,见清嘉庆《山阴县志》卷十《选举二》“进士栏”[9]卷10:11。《简谱》作“崇正(祯)壬午顺天第二名举人,康熙丁未第五名进士”,与清康熙《山阴县志》、清乾隆《绍兴府志》、清嘉庆《山阴县志》记载相一致,应予置信。《简谱》中提及何天宠“授奉直大夫,晋中宪大夫”之语,还为我们认定峡山村明代建筑擂鼓台门的主人提供了新证。1987年5月,笔者曾对该台门作过调查记录,据村民口口相传,系明何诏故居,何鳌早年亦曾居住于此。台门正厅原挂有“尚书第”“中宪第”等匾额。其中“尚书第”匾的归属早已清晰,毋庸置疑。今据《简谱》,“中宪第”匾亦可坐实为何天宠所有。因此,擂鼓台门可认定为何诏、何鳌、何天宠等名人故宅。
《简谱》所载的何嘉珝,清嘉庆《山阴县志》卷十五《乡贤三》有传云:“何嘉珝,字玉羽,天宠子。诸生。遍历名山大川,得句辄为人传诵。归与越中诸名士结诗巢于石帆、宛委间。著有《玉笥山集》。”[9]卷15:56仅46字,主要记述其文学成就。而通过《简谱》,还可充实以下内容:何嘉珝,号洁堂,又号笥山、兼山、鹤衣,系峡山何氏第十二世。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戊子科恩贡,官内阁典训馆纂修、浙江湖州府长兴县教谕,授修职郎。绍兴诸暨籍清官余缙为其岳父。
《简谱》所载的何宏仁,系陶望龄外甥,明末忠臣。其名据《明清历科进士题名碑录》获悉,本作“何弘仁”[22]册2:1309,到了清朝,因避乾隆帝弘历名讳,才改为何宏仁。
《简谱》所载清早期名宦何嘉祜之名,清邵廷采撰《何侍御传》、清雍正《浙江通志》、清悔堂老人录《越中杂识》、《绍兴县志》等不少文献写作“何嘉祐”[34-37],有误。佐证有三:一是《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九十九载: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二月“戊子,湖广道御史何嘉祜疏言,天下荡平,皆赖皇上一人功德所致”[1]册4:1244之句中,作“何嘉祜”。《清实录》作为编年体史书,相对严谨,可信度较高。二是清康熙《绍兴府志》、清乾隆《绍兴府志》、清嘉庆《山阴县志》有传,均作“何嘉祜”[32]卷50:28,[15]卷50:34,[9]卷15:19。三是古人起名取字常意义相关,且多以典故取字。何嘉祜,字子受,号定庄。名中的“祜”字,《康熙字典》解释:“《说文》:福也。《尔雅·释祜》:厚也。疏:祜者,福厚也。《诗·小雅》:受天之祜。《礼·礼运》:是谓承天之祜。”[38]802“受”字,《康熙字典》解释:“《说文》:相付也。《玉篇》:得也。《易·既济》:实受其福。《诗·大雅》:受天之祜。”[38]96何嘉祜名、字中的“祜”和“受”字,均源于典籍,互相关联。宋末元初绍兴籍学者徐天祜,字受之,其名与字的出处亦同此。因此,《简谱》为何嘉祜之名的正确书写,起到了勘误作用。另,清雍正《山西通志》卷八十《职官·巡盐御史》下,称何嘉祐(祜)的科第为“进士”[39],失实,应以《简谱》所记“顺治丁酉顺天副榜”为准。
《简谱》中还有不少人物的履历,如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壬午科举人何天敘、明天启七年(1627年)丁卯科武举人何伟、明末清初武会元何嗣仁、康熙间贡生何师俭、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庚午科恩贡何起瀛、山东肥城县知县何其显、湖州府长兴县教谕何嘉珝等,在正史和相关省、府、县(州)志中多记载不全。而《简谱》恰好弥补了方志记载的遗漏,同时也进一步折射出其所蕴含的历史价值。
此外,《简谱》在书法艺术上亦值得称道。该谱的撰书者何裕堂,虽系峡山何氏家族的普通文人,名不见经传,但书法功底却非同一般。综观其书,落笔迅捷,从容不迫;结体秀劲,骨力内含。既具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的小楷代表作《汉汲黯传》风韵,又融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楷书笔意。因此,该谱亦可作为一件书法艺术品来欣赏。
4 结语
谱牒与国史、方志一起,构成三座历史“大厦”。《简谱》虽只有短短1 560余字,但却提纲挈领地记述了山阴峡山何氏最具知名度、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支系,是该族从元末至清中期近500年历史精华的浓缩,具有很高的含金量。当然,《简谱》也同古代众多谱牒一样,因封建社会光宗耀祖的心理使然,难免出现一些杜撰、夸大祖先官职和讹误等现象。为此,本文在梳理、评估该谱历史文化价值的同时,也对谱中存在的问题逐一进行校勘,力求还原其真实面目,从而为进一步研究绍兴名人家世、村落文化以及明清科宦制度等提供更加翔实可靠的史料,使谱牒的利用价值实现最大化。